..续本文上一页性应该是无形无相的,无形无相的也是无实无虚的,心法就是无有法可得。
修中脉法,上可通天,天门打开,天门也就是梵天轮(百会穴),百会穴为天门。下可通地,地,是我们的会阴穴(海底轮)。一旦上下通达,我们的无位真人就在这个无实无虚中间开始运行变化,开始建立自己的万法,建造自己的世界。
佛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罗汉只修慧不修福的话,虽然涅槃了,但他的国度里是空空的,孤家寡人没有人来陪伴。只有福慧双修的时候,他的国度里才会有众生来听法。只有福慧双修,打开中脉的时候,自己国度的众生才会建立起来,会把自己三千烦恼众生全化为你的听法的众生。外可度三千凡夫的众生,内可度自己自性三千的众生。
如果我们离开了中脉修法,或者离开了心态修法,我们的心性是烦恼的,炁入不了中脉,中脉是堵的。这个炁代表最原始宇宙的能量,炁入中脉,人才会健康,才会年轻。如果宇宙之炁不入中脉,不入体内,智慧就打不开,心脉打不开,就会衰老,就是凡夫。
得大道明大道的人都知道,是修自己的中脉。中国道家修任督二脉,这是小法(有为法)。张三丰后来得到了大法,写了很多诗,诗中有:无影树下。这个无影树就是中脉。只有中脉打开的时候,才叫无影树,是没有影的,是看不见的,所以叫无影树。
中脉像树干一样,高不见天,深不见底。张三丰明白了任督二脉的凡间之气也就是五谷杂粮产生的气体,要入中脉去换得宇宙的炁,无字下面加个火字,上面还有个撇。那个撇是什么?就是先天的本性,是法身。法身需要火来炼,四个点是为火,要用火来炼那个本来的我、本来的面目,需要在烈火中来锻炼,金莲才可以开开。
在无实无虚的状态中,我们的心得的法才叫无为法,因为不执著得不得法了,也不执著自己有没有法了。只有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才可以叫一心清净,心才能真正的寂静下来、寂灭下来,智慧也就打开了。
佛有四智三身,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禅宗的智慧叫大圆满镜智,属于东方药师佛。三身,指的是法身、报身、化身。当达到无实无虚,心中寂静寂灭,不再有想法的时候,四智三身会一起现前,这就是所说的实相般若。一个人真正打开三身四智的时候,从表面就可以观察到他的圆满相,脸长得非常圆满。以前长得不好看,但通过修法修心态,功德海已经开始变了,这时别人从你的表面就能看到,你的相貌和身体发出来的气息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湖南有个顾靖远老法师是在家居士,他在日本求的法,也是从中国唐朝传过去的,叫唐密。唐密是密宗,是由龙树菩萨直接取出来之后传到中国来的。刚开始藏密是没有的,藏密也是从唐朝传过去的,所以说唐密在先,藏密在后。
顾靖远老法师,在日本取得传法资格之后,回到中国来传播这个唐密。在一九四几年日本人来烧寺庙的时候,顾靖远老法师就显了一次神通。他起身在半空中金光灿烂,一下子凡夫身体没有了,完全是佛的形象。日本兵一看,说他是个妖人,用枪打是没有用的。他修到那个法位的时候已经不害怕枪了,所以说那一帮日本兵全被吓跑了。我讲的这个故事是真实不虚的,因为顾靖远法师的徒弟也是我现在的师父,我是从他那里听闻来的。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释迦佛讲完前面心法色法修法之后,紧接着告诉他,所以说如来虽然说了一切的法,就是我释迦佛虽然说了那么多年的法,皆是佛法。为什么都是佛法?因为我释迦佛讲的都是宇宙的规律,宇宙的规律都可以说成是佛法。哪怕是讲人道上的规律,也叫做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我释迦佛所说的这些话语,都能说成是佛法。即非一切法。即非,“即”是当下心空寂,心恒定;“非”是不执著。只有我释迦佛的心当下空寂、恒常,我说的法我又不执著这些法,才能称为一切法。
虽然我讲了一切法,但我心中没有存留任何法的影子,心是空寂的,如如不动的,只是起一个假名叫一切法。如果心有住,就会有法相了。
释迦佛讲法说法,心中都没有去留的念头,都是因机而讲法。不是他设定好讲什么说什么,都是根据众生来提问,如如不动的本性升起妙用,应机来回答问题,过而不留。
这句话也是破大家的文字相,我讲的一切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了,但这语言本身不是心,只是给它起一个假名而已,以表述的方便,是通过这样讲来启发大家的心,能领悟内在的心。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为了让须菩提能明白,佛接着打了个比喻,比如人的身体长大。
须菩提明白了世尊的意思,于是就说: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这句话和前面的“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是对应的。都是让大家的心能深入到文字的背后,来通达自己的心的。
从字面上讲,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小时候的身体是自己呢?还是现在长大的身体是自己呢?都是在变化的,是无常的,哪里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自己呀?只是从习惯上认为这个现在长大的身体是自己。
前面是讲法,现在又讲身,佛又回到现实中来,看我们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也是空性的,不要认为这个身体就是真实的自己呀!是通过透视人身成长的过程,让我们明白更多的道理。
这个身体是四大(地、火、水、风)假合的,长得再大也是假合的身体,借假合的身体来修真正的自己,自己的真性法身才是永恒的。
从密意上讲,心性真正达到了恒常空寂,中脉达到了无实无虚,心性和中脉真的达到了不二的时候,法身就现前了。只有法身才能称为大身。
我们修行人主要修的是心,是我们的法身,法身才能称为大身。我们的那个色身只能名叫大身。内蒙古有一个人两米四多,世界上最高的人了,那个只能叫作是名大身,跟法身不能比。
法身是非身,法身非身是名真身,真身是为法身,法身是为佛性,佛性为佛光,佛光就是大日如来,佛光也为智慧,智慧之光,是为天灯。
《金刚经》里的息法色法心法,全都能了解了,就已经得到了释迦佛真传灌顶了。灌顶并不是非得释迦佛亲自摸摸头,摸头不一定是灌顶,我们天天摸自己家的小孩子头,并说:上学要乖一点,听老师的话。——这不叫灌顶。真正的灌顶,就是自己明白如何来吸取宇宙的能量,把宇宙的能量吸收在自己身体里的中脉,当中脉大到无边和宇宙融合不二的时候,自己的法身就现前了。
法身就是中脉里的无位真人,无位真人一旦活灵活现的时候,他就遍虚空了,但又和中脉融合,他就是法身。中国道家叫无位真人,印度叫法身,其实说的是一个,都要从中脉里出来。
中脉不通,法身不现,佛性不显。我们大家经常说的见性成佛,明心见性,明的是什么心?这个心就是心中心,就是明白我们心中的路途。只有我们明白了心中的那个路,才叫心经,才叫心中心。第一是明心的心,是明白我们的原本了,但还没看见东西,就是没见大光明团,只是道明理通了,但月不在天。第二是见性,为中脉,月已在天,光灿灿,圆砣砣,不增不减了,原本自性光明已照亮十方法界,通达无碍了。我们只有明白了两个心的作用,才能明白如何修,如何来吸取宇宙的能量。
成佛并不是说一下子成佛的,而是善根已经种了无始劫了,这一世听闻这个法,明白这个法如何修了,善根成熟一下子成佛。所以说这一世一下子成佛,不是这一世修的,而是无始劫种的善根,累积的资粮,这一世缘分具足,善根成熟本来就应该得道成佛的。
如果是个凡夫学佛只是念阿弥陀佛,死的时候练出了舍利子,七彩云也出来了,他是这一世善根成熟该圆满了。他在每一世做人的时候都在修阿弥陀佛法,所以说这一世圆满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接他。
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往生也是因为有善根。这一世以前没有种过善根,这世听闻佛法,也只是把善根种下,带业往生还得往后推,并不是说刚种这个善根,就得果,带业往生只是方便说,让大家生起信心来。如果大家都不生起信心,不去念阿弥陀佛,释迦佛又觉得太可惜了。因为末法众生福德非常薄,所以让大家先念阿弥陀佛,把善根种好,然后再一点点的开启自己的智慧。就是到了西方极乐国,也没有成佛,还得从一品莲慢慢修到九品莲,还得倒驾慈航。并不是说到了那儿就什么事都成了,不是的!所以说往生西方极乐国,还不如直接就修成佛。有往西方极乐国那个心,还不如直接发一个大的愿力直接修成佛,这样更好。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做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既不名菩萨。】佛对须菩提说,菩萨也是这样的,和上面的语句是一样的,但是这里省略了。
菩萨是菩萨,非菩萨,是名菩萨。一个人修到菩萨的境界,自己是没有菩萨的心态的,人们给他一个菩萨的名号,也是假名而已。如果有灭度无量众生的心态,就不能成为菩萨啊!
菩萨是有内涵的、有分量的,是有尺度在那儿摆着的。修六度万行、慈悲喜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无四相无法相的这种修行人,才能称为菩萨。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干,只顾自己念阿弥陀佛,就不能成为菩萨。比如某某居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在家念阿弥陀佛,一心想上极乐国,这种人不能叫菩萨,只能称为自了汉,只是给他一个名字叫作菩萨。
真正的菩萨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心已经清净下来,已经达到了空空。达到了空空的时候,智慧就打开了。度化众生的时候,方法就非常多,这是从表面上来解释。
如果从密意上讲,须菩提啊,菩萨也应该是像我说的没有四相、心空寂了,中脉开通真正的和宇宙融合了,法身真正的现前了,这个时候说法是应机说法,没有度人的心态。如果有度人的心态,还是人我众寿四相不空,就不能叫…
《《金刚经》释义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