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愿望。
好,我们看第三段,以此要期之心,当你心中的誓愿跟整个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法相应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内心心境的和合,“啪”!产生一种强大的功能,一种警觉的功能。而这种警觉的功能就永远存在你心中,引导你新的生命,这个叫作戒体。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受戒以后,叫作“法王座下添新生”,你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为什么?因为昨天的你是跟着感觉走,今天的你是依止你的愿望来生活,你不再跟着感觉走了,你必须要遵守你生命所设定的目标,来要求你自己遵循你断恶修善度众生的目标。这个就是一个人持戒的开始。
好,我们把这段文用一个表解作一个总结。所以我们受戒的人要记住,你要掌握四个字,缘境发心。很多人受戒的时候就心中念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是不能得戒体的啦!每一个法有它的因缘,你念阿弥陀佛是往生极乐世界;受戒是要缘境发心。第一个你要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你持戒的对象是平等广大地包含所有的众生。我曾经在台湾一个寺庙讲《受戒须知》,有一个人他准备来受戒的,他准备受菩萨戒。他问我说,法师,我是种田的。我是种田的,我要经常撒农药,为什么撒农药呢?我要不撒农药的话,我辛辛苦苦的稻田都被那些虫吃掉三分之一了。所以你要我对吃我稻米那些众生释放善意,我做不到的!也就是说,他希望他的持戒对象,必须把吃他稻米的这些虫拿开来。我说,你这样子得不到戒体,你没办法得戒体。我们以后做得到、做不到,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立定誓愿的时候,你不能有任何欠缺的,不可以!所以你在持戒的对象绝对不能有所简别,不可以有所简别,所以你记得,你在受戒的时候,你所缘的境是包括十法界的有情无情,即便是你的冤家都包括在你里面。
第二个要发心,要发起三种誓愿,第一个你要从今天开始,过去的就不再提了,过去我是一个颠倒的众生,我从今开始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用这三种目标来要求你自己。可能我做得不够好,但是我绝不放弃!那么这个就是缘十法界的有情无情而发起三种誓愿,这个时候心境的和合产生一种自我警觉、自我反省的功能。这个就是一种戒体的成就。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戒体的意思,它为什么能够当作成佛的第一个动力呢?就是说,其实受戒,受菩萨戒那更清楚了,你就准备要成佛,你才有资格受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不论行为,只论发心。当我准备好要成佛了,当我准备好要往佛的道路上走的时候,你就有资格受戒了。那么受戒就是说,首先我们行为跟佛陀的行为差很多,差非常多,那没关系,行为可以慢慢来。但是先把你的心态调整到跟佛陀的心态一样。诸位想想看,一个人他能够对所有的众生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件事情谁做得到?只有谁做得到?只有佛陀做得到嘛!对不对?所以佛陀引导我们众生怎么样?就是说,我们现在内心有很多污泥,没关系,你先把一朵莲花种下去。那么你先把一个佛陀的种子种下去,这个种子会带动第二个种子,第二个种子会变成四个种子,四个种子会变成八个种子,然后慢慢地让那种善良的功能慢慢扩大、慢慢扩大、慢慢扩大……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你受了戒以后马上成佛,但是你受了戒以后,你的生命的方向开始往佛的地方,Step by Step,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因为你的心态跟佛的心态是一样的,这个叫作你已经成就一种大乘种姓,就是那个种姓跟佛的种姓是一样的,是这个意思。所以你要把这个受戒,佛陀是怎么样设计这个戒法的?为什么要用这个戒法来引导我们?它的道理在这个地方。
好,我们看下一段。这个地方就谈到所谓的戒德,戒的功德,我们把它念一遍。《业疏》云:“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辗转,能净妄源。”这段就把我们受戒所产生的功能德用作一个总结。由有本种熏心,我们没有受戒之前,我们的内心是跟染污心相应的,是充满了无量的欲望,是如此的自私。我们只关心自己的身心世界,那么当你受戒以后你开始产生广大的菩提心。那么这个本种就是当你登坛以后,你缘十法界的有情无情许下誓愿,种下的第一颗的善种子。就是你最初的善种子,在你的污泥当中开始萌芽。而它会产生一种善良的熏习的作用,而产生一种恒常不断的功能,这个力就是功能,一种恒常不断的功能。如果你真正得到戒体的人,即便你在睡觉,你都能够产生警觉的功能。在睡觉当中遇到不好的事情出现,你都能够产生,诶,不可以这样子,我受戒了!那你这个戒体就很强。所以它这个功能是不会消失掉的。戒体是没有所谓放假这件事情的。
这个时候,能牵后习,起功用故,它一个最初的善良种子,它又能够带动下一个善良种子,那个后来的习气,这个习气就是种子,而生起一种警觉、反省的功能,在整个染污过失的外境生起的时候,能够产生三大功能,能忆能持能防。你能够忆念不忘,你相续忆念到,诶,我已经受戒了;第二个,持守不失,对你所发的愿望,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望,坚固地把它把持住;第三个产生防非止恶,对恶法产生抗拒的力量。那么随心动用,由于一次一次地产生对恶法的抗拒,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善良的功能开始增长,邪恶的功能慢慢地减少,这个时候慢慢地熏习你的阿赖耶识,就像滚雪球一样,如是地一次一次地辗转,最后就把染污的力量给消灭掉了。我们看这个表就清楚了,你看,我们刚开始受戒的时候,是在污泥的心中先种下一个光明的种子,这个叫作第一个种子,叫作本种熏心。那么当你开始有种子以后,它就会产生现行。遇到染污的因缘产生能忆能持能防的功能,开始产生一种强大的愿望来勉强你自己往好的地方走。那么这个时候,因为刚开始它要勉强了,勉强久了就变成习惯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勉强的行为又产生第二个种子,第二个种子又产生第三个种子,第三个种子产生第四个种子,慢慢慢慢地你的光明的力量慢慢地增长,黑暗慢慢地减少,这个时候你生命就开始改变。所以生命的改变是由于第一个愿望的改变。
那么为什么受戒在我们生命扮演这么重要的角色呢?因为我们一个人习惯性活在过去。你看生命是由过去而变成现在、而变成未来。什么叫作现在?就是有很多过去的你创造变成现在的你,所以我们的现在是深受过去的影响。我讲实在话,我们生命要改变是很难很难的。你看你昨天是怎么样的习惯,今天就怎么样,而生命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你自己愿意改变。所以佛陀他不强迫你。受戒是不能强迫的。你说我强迫你发愿,那没有用的,没有用。所以佛陀他怎么样呢?他知道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所以佛陀是设定一个戒法,然后让你自己去发愿,你想怎么样你自己发愿,你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你自己遵照佛陀的方法去做,缘境发心,产生一种第一个,生命当中种下第一种善良的功能,然后慢慢地,两种功能、三种功能、慢慢地扩大,然后产生你生命的改变,这个是戒体的内涵。
关于这个戒体,它的最后的总结,我们待会儿再作一个总结。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菩萨戒修学法要》讲记 第一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