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修学概要 二十一▪P4

  ..续本文上一页的人,遇到逆境就去改变环境,结果没有把环境改变,因为这个环境太复杂了。有智慧的人是除心不除境,他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你自己就把这个障碍疏通了,不必去改变境界。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面对的有情这么多,不可能一一去调伏,我们只要求调伏我们这一念的瞋恨心,这样子就能够去破除这一切障碍,这是修习忍辱的总原则。以下分三个次第来解释。

  为一切逆境恶缘现前,菩萨皆悉观察,此等逆缘皆是自己过去恶业之所感招,而生惭愧之心,逆来顺受。

  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第一个先思惟业果。这件事情会出现,一定有他的因地,一定有我过去的罪业,所谓的寻业发现。逆境的出现,事实上是我过去的恶业现前,我们对自己的恶业生惭愧心,多多的忏悔,逆来顺受。

  又当思惟,此乃菩萨及善之识之所示现,教化于我,我若不患此苦,定当陷入现世安乐之中,忘失正念,而生感激之心

  第二个我们应该思惟,菩萨及善知识之所示现,他们是故意来教化我的。因为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这样的逆境,就会堕入现世安乐之中,而忘失正念。印光大师说:凡夫的修行,如果没有逆境,凡情日盛。在顺境当中,很容易增长我们贪爱的感情,所以说有一点逆境,反而对我们是好。我们把逆境当成是菩萨的示现,这是一种方式。

  又当思惟,「境无美丑,唯人自招。」而吾人身心之中,「我」尚不可得,云何有「我所」取之境界耶?菩萨于中善自思惟,则为堪修「忍辱」。

  前面的思惟业果,思惟菩萨示现,都是一个有相的思惟,都是一个对立的思惟。只是说这样的对立,我们总是认为这个是对我们有好处的,一个是为我消业障,一个是增加我的道心。第三个思惟是一个无相的思惟思惟在我们内心当中,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是不可得,这样子就把一切跟境界对立就消灭掉,不必讲任何理由。不必说这是我的罪业,或是你来帮助我,都不必。修我空观,跟我空相应的时候,内心就能够平等安住,那是一个更好的安住的方法。这个我们修行的过程,凭良心讲,逆境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譬如说,有一个人生病,他的病不是很重的话,再好的药给他,他也不当一回事。如果这个人病的很痛苦,你再拿那一副药给他吃,他会很珍惜的把它吃完。我们修行亦复如是。假如一个人,他身体健康,福报又大,他在修学圣道,一定是没有力量,因为他觉得没有需要。一个逆境现前越多的人,他会更珍惜法宝的功德。「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法太重要,因为他有需要,因为他内心当中极端的不安,他就会深入的去思惟法义,来安定他的内心,结果他跟法相应。而他之所以会跟法相应,也是因为逆境的刺激。宗喀巴大师说:「顺境安适,般若无缘。」一个成长顺利安适的人,他很难生起很深刻的般若智慧,很难。就算有,很浅,悠悠泛泛。任何一个内心当中要栽培深刻的智慧,一定是在逆境的摧折之下,逆境的刺激之下,才能够栽培很深刻,很深刻的智慧。菩萨于中善自思惟,则为堪修「忍辱」。是这个意思。

  第三、修习忍辱差别内容-(一)、耐苦害忍。(二)、安受苦忍。(三)、思择法忍。

  忍辱有三种,第一个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有别人会来破坏我们,用身业、口业来破坏我们,我们应该安忍。第二个我们修学的环境不可能很好,所有的环境不可能满我们的意,这个就是我们应该安忍。第三个我们在佛堂当中修止观的时候,对于圣意的道理,我空法空的智慧,虽然它违背我们的思想,违背我们的习气,但是我们要强迫自己接受,强迫自己安住在这样的观念上。这个也是忍。这样子的忍有什么好处?

  「功德不失,成就大力。」

  《大智度论》上说,布施跟持戒犹如珍宝,忍辱犹如仓库。一个菩萨,他只是布施、持戒,动不动就发脾气。就好像赚了很多珍宝,但是没有把珍宝藏好,一下子就被贼给偷走了,有赚跟没赚一样。忍辱是在保护前面布施、持戒的珍宝,使令这样的功德不要失掉。你好不容易布施,好不容易持戒,这功德怎么保存呢?就是用忍辱来保存这个功德。成就大力,成就一个广大的力量。菩萨要做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成就,因为逆境这么大。但是菩萨忍辱的关系,他就能够成就一个大的力量,把本来应该发生灾难的事情给化解了。忍辱能够发挥,化解灾难的力量。有大的力量。在破恶方面就是度瞋恚。因为忍辱的关系,慢慢来调伏我们内心的瞋恨心,破恶,对治瞋恚的功能。这个忍辱波罗密啊,当我们开始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就非常重要。一个菩萨道的完成,不是一个人,有很多很多人的帮助,有很多人的合作,忍辱就更重要。我讲我个人的偈颂,我个人很受用,我讲出来给大家做参考。古德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原来退后是向前。」我们行菩萨道,在积功累德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在种田一样,希望有稻米的果实出现。怎么办呢?手把青秧插满田。以插秧来比喻一个菩萨的积功累德。插秧,他不能够往前走,他是往后走,他要低头,而且是退后。低头便见水中天。一个插秧的人,他头低着,才能够看到天。看到天就能看到功德相貌,一个人要不能抬头,抬头是看不到的。抬头也不能插秧。身心清净方为道。一个人能够经常低头,能够经常退后,这样子就容易修道,不容易起烦恼。古德赞叹,原来退后是向前。往往我们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遇到人我是非,根本没办法解决的时候,你能够调伏自己的我执我见,稍微退后一点。你自己这样的让步,就你的菩提道来说,就是往前迈上一步。这个佛法啊跟世间的思想正好是相反的,世间的思想是我一定要胜过你,强迫你。佛法说,这个都是增长无明的,增长我执的。佛法是要我们退后,是要我们低头,这才是随顺无上菩提。所以说,原来退后是向前。我们在人跟人之间对立的时候,你能够退后,你才是向无上菩提前进。这是我们修忍辱的一个原则。

  辛四、精进度

  一、精进自性-《广论》云:「摄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无有颠倒。」

  精进也包括破除恶法,对于破除恶法,收摄善法,利益有情,这三件事情,你内心当中勇悍,没有任何的怯弱。任何的障碍现前,你无所畏惧,内心无有颠倒,内心还是跟菩提心,跟空正见相应。这是所谓的精进。在造作恶法的时候,虽然你其心勇悍,不能说是精进。这个精进是包括破除恶法,收摄善法,跟利益有情,这三件事情,你能够其心勇悍无有颠倒,才安立作精进。

  二、趣入修习精进方便-一、加行-《广论》云:「若谓舍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轻重,愚故自恐怖。无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烧及解裂,然未证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齐,为除腹内病,如受割身苦,诸医以小苦,能治令病愈,故为除众苦,小苦应堪忍。」

  这是宗大师对我们修习精进的一段鼓励的开示。若谓舍手等,是我所怖畏。在菩萨道,菩萨看到布施到最后,不止舍珍宝,连手、头部都要舍掉给众生。你一想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恐怖了。你会觉得恐怖是,是未察轻重,愚故自恐怖。你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所以你才恐怖。为什么我没有看到生命真相才恐怖呢?什么是生命的真相呢?因为无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烧及解裂,然未证菩提。事实上,不要说是舍手足。你无量劫来,无量俱胝劫。「俱胝」是亿。无量亿劫的时间,曾经很多次在地狱饿鬼畜生当中,受到割截,用利刀把你的身体一块一块的割下来。或者是刺烧,把铁烧好了以后,把身体穿过去,刺烧。或者是解裂,夹山地狱,两颗大石头,把你的身体压破。你无量劫当中,在三恶道所受的苦,身体的伤害,百千万劫超过于这个手足的痛苦。而你这个痛苦,然未证菩提。白白的受苦,对于解脱,一点都没有帮助。你到三恶道去了一趟,回来对无上菩提完全没有好处,重新开始。你受的苦比修行的苦还重,而且一点都没有对菩提有什么帮助。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齐,为除腹内病,如受割身苦。我现在为成就无上菩提,为解脱无量的生死,当然,刚开始我必须减少我的饮食,减少我的睡眠,每天要三点半起床,要起来作早课,每天要拜八十八佛,拜到整个膝盖的皮都破掉,还是继续拜。晚上不能睡觉,也不能吃东西。这样身心的痛苦,其实是有一定的期限,不过是今生而已。今生好好的努力,往生极乐世界,这个痛苦就结束了。无量劫来你不修行,这个痛苦是没有了结的。这里讲出一个譬喻,为除腹内病,如受割身苦。诸医以小苦,能治令病愈。就像我们今天在肚子里面长一个毒瘤,这个毒瘤一发作的时候,如受割身苦。毒瘤在发作的时候,就好像刀在割身体一样。医生很厉害,他给你吃一帖药,这个毒瘤就自然会脱落。当然这个药有点苦,可是这个苦可以了苦的,它可以把你的病给治好。宗大师的结劝,故为除众苦,小苦应堪忍。你为了消灭你生命当中无量劫的痛苦,你在修行的时候,这个小小的痛苦,应该要忍辱下来。

  菩萨行者于中善自思惟,得于诸断恶修善之行,破除怯退之心,生起精进勇猛之力。

  我们凡夫的懈怠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未来的痛苦,我们也明白佛法的道理,知道生命是有因果,也知道生命的相续。但是我们有时候想,不急啊!我为什么今天要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在说嘛!反正时…

《佛法修学概要 二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