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定要开导他能够让他对现前的因缘都放下。第二个,放下以后,那你说我应该云何应住?我应该心放在什么处所?这个时候我们再介绍净土的功德,让他产生归依。当然那么如果说这个人是非佛教徒,譬如说你遇到基督教徒,那你叫他往生净土,他就有困难,那你也可以劝他忆念耶稣基督的圣号,往生天界也可以。也就是说,起码你让他生起善念。比如说他根本没有宗教信仰,甚至于对宗教是排斥的,那你短时间,临命终的时候,要让他学习就很困难的。那你就问他的家人说,诶,你看这个人他一生当中,有没有做过特别的善业?先把他亲属调查一下。哦,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做过一个很重大的善业。那么你临终就开导说:你记得吗?你在什么时候去孤儿院做了什么什么善事?你这个时候要不断地让他忆念他这个善事,因为他的心去忆念善事的时候,他就会生起善念。那么当然如果这个人是修净土的,那最好,那你就直接开导净土法门。就是让他生起善念,那最好是能够生起净念——忆念佛陀的念头。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刚开始去的时候,先破除他心中的挂碍,那么把他心中执着的地方,把它放下,然后让他提起一种对弥陀的归依。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那么当他心中放下以后,这个时候就把佛号提起来。这个开示也不要太久,因为开示只是一个前方便,这个障碍扫除以后,就让他把佛号提起来。那么念佛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的。这个法器的选择,印光大师说要用引罄,不要用木鱼。因为这个木鱼的声音浑浊,很容易让他昏睡过去,要敲这个引罄。那速度不要太快,因为不是你要念而是他要念,因为这个临命终的人他的心力比较微弱。第三点,你不要念六字的,要念四字的。念六字的,他根本没办法忆念。要念四字的佛号。第四点,一个人断气以后,从断气开始算起,断气以后念八个小时。如果说你这个念一念、念一念……,你觉得他这个人相貌越念越安祥,那表示他的心念已经被你带动起来,他的心念已经随顺佛号而转;你要是看他念了半天,相貌都没有变,样子就是很可怕的样子,那就是他心中的结没有解开。你念你的,他打他的妄想。这个时候煞板,就开示。因为他根本没有办法随顺你的佛号而转。你念你的佛号,他打他的妄想,那表示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他心中有挂碍。这个时候煞板,就重新开示。最好是这个人是你的朋友,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你知道他心中的障碍在哪里,最好,要不然你就要去Try(尝试)。总之你一定要让他心中的结解开来。这个时候他心胸打开,他就会随顺佛号来转,那么佛的功德就能够加持进去。你把这个门关起来,太阳照不进去啊!佛陀的心是平等地去关照一切念佛众生,问题是你得把门打开来,你自己要把自己的障碍破除掉。所以到底我们应该是开导或者念佛啊,你就是看因缘办事。如果他已经念得很好,就不要开示了,这个人善根强,你讲几句话他就够了。所以我说实在话,你平常经常听闻佛法的人占了便宜,因为你善根强,别人讲几句话,你就容易生起正念。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开导、安慰跟换班念佛,这两个要兼带地来调配。那么这两个,一个是偏重在一种观照,一个是调伏,观照跟调伏。
第三个是破障,切忌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这个很重要。你在往生者断气后八个小时,不要去搬动他,不要换衣服,不要急着去洗身换衣,这些都不是重点。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哭泣的问题。平常跟这个亡者太过亲密的人要离开。就是这个老人家看到这个小孩子就特别欢喜,这个小孩子不能在他的旁边。平常跟这个亡者特别有恶因缘的冤家,也要离开。他一看到你就生气的,这个人也要离开,是这样子没有错的。就是太好、太坏的人都要离开,因为他的心经不起刺激了。那么就是说,这个时候要让他保持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如果不能念佛、念法、念僧,起码忆念善业,让他安祥地来渡过最后这一条路,让他安祥地面临来生,这个就是我们要做的。
那么看第三段: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这个就做一个总结了。那么印光大师说:我们能够这样做一定能够灭除罪障,引导他求生净土。
这个地方就是说啊,对一个临命终的人,主要就是开导跟念佛。那么如果你要为亡者诵经持咒也可以,都没有坏处,但是别处行之,可以在另外一个房间来为他诵经持咒,但是在这个亡者的这个地方,只能够开示跟念佛。因为他临终的时候,越简单越好。这个诵经也能够为他消除罪障,但是在其它的房间进行,避免心思太复杂。
这个地方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在台湾有很多的学者为了这个在辩论啊,就是器官捐赠的问题。当然有些人认为说啊,反正我要死掉了,我应该把器官捐给需要的人。那么有些人认为说:我应该临终保持正念。那么这两派的学者,当然都是佛教徒,在台湾也生起了一个激烈的辩论。不过呢,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的。那它的理由就是说,因为站在净土宗的角度,临终的正念是非常重要。因为你今天不是要求增上生,你有来生的话那当然会依止善业去得一个增上生,但是你净土宗的人,很强调你一定要临终生起对弥陀归依的正念。因为净土法门是感应道交,你完全靠善业力量是不可能往生的,那是他力的摄受。那么既然讲他力摄受,就不是单方面的。阿弥陀佛把手伸出来,你也得把手伸出来。你的正念、弥陀的本愿,两个合在一起。那么,一个正常的人,你临终的器官的切除,诸位要知道,临终的器官切除不是死亡以后,而是生命、温度还在的时候,因为那死掉了的器官就没有用了。那么你看《印光大师文钞》,连搬动都不可以了,何况是用刀子去割呢!所以净土宗认为说啊,我们今天利益众生不在一时。就是我到净土去,我回入娑婆,那个时候你是法身菩萨,不要说临命终啊,我现在就可以把身体给你。那么当然这就是个人的思考问题,你对来生的规划。如果要到净土去,那么器官的捐赠可能你要慎重,一定要慎重,因为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当然你不求生净土,那器官捐赠就是你的选择了,也是一个方法。如果一个人啊, 我在想这个问题,就是这个人一生造了很多罪业,也没什么善业。没什么善业, 他平常也没有起过什么好的念头,要他生起正念也很难。这个人,鼓励他器官捐赠,很重要。因为器官捐赠是布施嘛,他临终的时候,诶!我把这个器官布施,忆念这个“舍”、“施舍”,他还会忆念这个布施,生到善处去。但是如果你有志于求生净土,这件事情你要慎重。因为你切下去以后,那个时候你已经没有讲话余地,你话讲不出来,可能会坏事。所以这件事情大家应该要慎重考虑。
就是,你的成佛之道应该怎么走?什么事该先做,再做第二件什么事,再做什么事,你自己要有规划。我先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然后再怎么怎么怎么地。佛法一定都先发愿,不是横冲直撞。佛法的善法都是以般若的智慧来引导,没有一件事情是横冲直撞能够成就的。都是先智慧的抉择,发愿,然后再付诸行动。所以我们很难说是谁对谁错,但是你知道这件事情真的是你要的,你知道这是你规划的,那你就心甘情愿地走下去。
但是我总是觉得,有些人,台湾也是这样,就是你要人家器官捐赠,你要把事情讲清楚。你不能够含糊笼统地带过,然后他产生错误的判断,结果他临终的时候后悔。就是说你临终捐赠器官会有什么样的优点、缺点,你应该很真实地让对方知道。因为他有权力去知道,他做这个判断是不是他真的要的。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你临终捐赠器官,对你临终生起善念会比较困难,肯定会有困难。当然这是个善法,但是对你的正念,从这个经论的学习来看,你的身体被切割,你要生起清净的念头会比一般人困难。所以你可以想想看,你该怎么做,但是你有权力知道真相。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我们做一个结示劝修,做一个总结: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好,我们把这个净土法门的修学内涵,以印光大师的开示做一个总结。<…
《临终关怀(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