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定要開導他能夠讓他對現前的因緣都放下。第二個,放下以後,那你說我應該雲何應住?我應該心放在什麼處所?這個時候我們再介紹淨土的功德,讓他産生歸依。當然那麼如果說這個人是非佛教徒,譬如說你遇到基督教徒,那你叫他往生淨土,他就有困難,那你也可以勸他憶念耶稣基督的聖號,往生天界也可以。也就是說,起碼你讓他生起善念。比如說他根本沒有宗教信仰,甚至于對宗教是排斥的,那你短時間,臨命終的時候,要讓他學習就很困難的。那你就問他的家人說,诶,你看這個人他一生當中,有沒有做過特別的善業?先把他親屬調查一下。哦,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做過一個很重大的善業。那麼你臨終就開導說:你記得嗎?你在什麼時候去孤兒院做了什麼什麼善事?你這個時候要不斷地讓他憶念他這個善事,因爲他的心去憶念善事的時候,他就會生起善念。那麼當然如果這個人是修淨土的,那最好,那你就直接開導淨土法門。就是讓他生起善念,那最好是能夠生起淨念——憶念佛陀的念頭。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剛開始去的時候,先破除他心中的挂礙,那麼把他心中執著的地方,把它放下,然後讓他提起一種對彌陀的歸依。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那麼當他心中放下以後,這個時候就把佛號提起來。這個開示也不要太久,因爲開示只是一個前方便,這個障礙掃除以後,就讓他把佛號提起來。那麼念佛的時候有幾點要注意的。這個法器的選擇,印光大師說要用引罄,不要用木魚。因爲這個木魚的聲音渾濁,很容易讓他昏睡過去,要敲這個引罄。那速度不要太快,因爲不是你要念而是他要念,因爲這個臨命終的人他的心力比較微弱。第叁點,你不要念六字的,要念四字的。念六字的,他根本沒辦法憶念。要念四字的佛號。第四點,一個人斷氣以後,從斷氣開始算起,斷氣以後念八個小時。如果說你這個念一念、念一念……,你覺得他這個人相貌越念越安祥,那表示他的心念已經被你帶動起來,他的心念已經隨順佛號而轉;你要是看他念了半天,相貌都沒有變,樣子就是很可怕的樣子,那就是他心中的結沒有解開。你念你的,他打他的妄想。這個時候煞板,就開示。因爲他根本沒有辦法隨順你的佛號而轉。你念你的佛號,他打他的妄想,那表示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他心中有挂礙。這個時候煞板,就重新開示。最好是這個人是你的朋友,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什麼,你知道他心中的障礙在哪裏,最好,要不然你就要去Try(嘗試)。總之你一定要讓他心中的結解開來。這個時候他心胸打開,他就會隨順佛號來轉,那麼佛的功德就能夠加持進去。你把這個門關起來,太陽照不進去啊!佛陀的心是平等地去關照一切念佛衆生,問題是你得把門打開來,你自己要把自己的障礙破除掉。所以到底我們應該是開導或者念佛啊,你就是看因緣辦事。如果他已經念得很好,就不要開示了,這個人善根強,你講幾句話他就夠了。所以我說實在話,你平常經常聽聞佛法的人占了便宜,因爲你善根強,別人講幾句話,你就容易生起正念。所以這個地方就是,開導、安慰跟換班念佛,這兩個要兼帶地來調配。那麼這兩個,一個是偏重在一種觀照,一個是調伏,觀照跟調伏。
第叁個是破障,切忌搬動哭泣,以防誤事。這個很重要。你在往生者斷氣後八個小時,不要去搬動他,不要換衣服,不要急著去洗身換衣,這些都不是重點。還有一點,就是這個哭泣的問題。平常跟這個亡者太過親密的人要離開。就是這個老人家看到這個小孩子就特別歡喜,這個小孩子不能在他的旁邊。平常跟這個亡者特別有惡因緣的冤家,也要離開。他一看到你就生氣的,這個人也要離開,是這樣子沒有錯的。就是太好、太壞的人都要離開,因爲他的心經不起刺激了。那麼就是說,這個時候要讓他保持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如果不能念佛、念法、念僧,起碼憶念善業,讓他安祥地來渡過最後這一條路,讓他安祥地面臨來生,這個就是我們要做的。
那麼看第叁段:果能依此叁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這個就做一個總結了。那麼印光大師說:我們能夠這樣做一定能夠滅除罪障,引導他求生淨土。
這個地方就是說啊,對一個臨命終的人,主要就是開導跟念佛。那麼如果你要爲亡者誦經持咒也可以,都沒有壞處,但是別處行之,可以在另外一個房間來爲他誦經持咒,但是在這個亡者的這個地方,只能夠開示跟念佛。因爲他臨終的時候,越簡單越好。這個誦經也能夠爲他消除罪障,但是在其它的房間進行,避免心思太複雜。
這個地方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在臺灣有很多的學者爲了這個在辯論啊,就是器官捐贈的問題。當然有些人認爲說啊,反正我要死掉了,我應該把器官捐給需要的人。那麼有些人認爲說:我應該臨終保持正念。那麼這兩派的學者,當然都是佛教徒,在臺灣也生起了一個激烈的辯論。不過呢,站在淨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勵大家器官捐贈的。那它的理由就是說,因爲站在淨土宗的角度,臨終的正念是非常重要。因爲你今天不是要求增上生,你有來生的話那當然會依止善業去得一個增上生,但是你淨土宗的人,很強調你一定要臨終生起對彌陀歸依的正念。因爲淨土法門是感應道交,你完全靠善業力量是不可能往生的,那是他力的攝受。那麼既然講他力攝受,就不是單方面的。阿彌陀佛把手伸出來,你也得把手伸出來。你的正念、彌陀的本願,兩個合在一起。那麼,一個正常的人,你臨終的器官的切除,諸位要知道,臨終的器官切除不是死亡以後,而是生命、溫度還在的時候,因爲那死掉了的器官就沒有用了。那麼你看《印光大師文鈔》,連搬動都不可以了,何況是用刀子去割呢!所以淨土宗認爲說啊,我們今天利益衆生不在一時。就是我到淨土去,我回入娑婆,那個時候你是法身菩薩,不要說臨命終啊,我現在就可以把身體給你。那麼當然這就是個人的思考問題,你對來生的規劃。如果要到淨土去,那麼器官的捐贈可能你要慎重,一定要慎重,因爲你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障礙。當然你不求生淨土,那器官捐贈就是你的選擇了,也是一個方法。如果一個人啊, 我在想這個問題,就是這個人一生造了很多罪業,也沒什麼善業。沒什麼善業, 他平常也沒有起過什麼好的念頭,要他生起正念也很難。這個人,鼓勵他器官捐贈,很重要。因爲器官捐贈是布施嘛,他臨終的時候,诶!我把這個器官布施,憶念這個“舍”、“施舍”,他還會憶念這個布施,生到善處去。但是如果你有志于求生淨土,這件事情你要慎重。因爲你切下去以後,那個時候你已經沒有講話余地,你話講不出來,可能會壞事。所以這件事情大家應該要慎重考慮。
就是,你的成佛之道應該怎麼走?什麼事該先做,再做第二件什麼事,再做什麼事,你自己要有規劃。我先完成第一階段的工作,然後再怎麼怎麼怎麼地。佛法一定都先發願,不是橫沖直撞。佛法的善法都是以般若的智慧來引導,沒有一件事情是橫沖直撞能夠成就的。都是先智慧的抉擇,發願,然後再付諸行動。所以我們很難說是誰對誰錯,但是你知道這件事情真的是你要的,你知道這是你規劃的,那你就心甘情願地走下去。
但是我總是覺得,有些人,臺灣也是這樣,就是你要人家器官捐贈,你要把事情講清楚。你不能夠含糊籠統地帶過,然後他産生錯誤的判斷,結果他臨終的時候後悔。就是說你臨終捐贈器官會有什麼樣的優點、缺點,你應該很真實地讓對方知道。因爲他有權力去知道,他做這個判斷是不是他真的要的。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你臨終捐贈器官,對你臨終生起善念會比較困難,肯定會有困難。當然這是個善法,但是對你的正念,從這個經論的學習來看,你的身體被切割,你要生起清淨的念頭會比一般人困難。所以你可以想想看,你該怎麼做,但是你有權力知道真相。
好,我們再看下一段。我們做一個結示勸修,做一個總結: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忏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好,我們把這個淨土法門的修學內涵,以印光大師的開示做一個總結。<…
《臨終關懷(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