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来就很多力量,就好像说你这个人本来就有病,你不定期吃药,你不定期吃药,这个病就发作了。你《阿弥陀经》长时间不诵,你就忘了净土的存在了,就活在现在娑婆世界这种境界了。所以我觉得你,《阿弥陀经》即使不是每天诵,你起码一个礼拜诵一次,起码!提醒自己你的归依境在哪里。所以这个《阿弥陀经》是一定要诵的。
一个已经发愿往生的人却死于心脏爆发,他有可能往生净土吗?
一个人如果是临时发生车祸,这个往生净土的困难度会比较高,因为他必须要随业往生。那么表示这个人如果说临终的时候,不需要助念,不需要开导往生,那就是这个人已经净业成就了,他这个树已经是往这个地方走了。那这个困难度高,困难度很高。他临终不管什么情况都往生的,那就是祖师讲的净业成就,他心中的愿望已经完全被他完全统一了。我们一般人都是要靠助念往生的了。我们的心一般都是不决定啊,不决定。可能对娑婆世界也贪恋,对极乐世界也好乐,临终的时候善知识出现,给你开导,唉,把正念加强起来,往生了,所以我们一般都是随念往生。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死于非命,这个往生的困难度就高很多了,就高很多了,那就是随业往生了,就不是随念。
请问众生因为业果的召感而有不同的惩罚,这个戒律是冥冥中就有的吗?还是释迦牟尼佛订的?如果是释尊订的,他老人家一向慈悲为怀,为什么不订一个宽松一点的戒律,好让娑婆世界能够少吃一点苦头?
你可能把因果跟戒律搞错了。因果是世间上宇宙间的一个存在的轨则,这个轨则不是谁去创作的,不是佛陀发明的。你造了善业,你自然召感安乐的果报;你造了罪业,你自然召感痛苦的果报,这叫因果,这就不是谁定的。那么释迦牟尼佛看到因果以后,他害怕我们堕三恶道,所以安排了一个戒律,这个戒律是佛制定的。这个戒律是干什么的?趋吉辟凶用的。你是一个小孩子,这个地方有水沟,你根本不知道,佛陀把这个水沟划一条墙壁,你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地方,不要走过去。你说佛陀制订戒律对不对?是对的嘛!他给你划一条线嘛!我们的身口意的行为一定要有一个准则嘛,就是说你这个活动,画一个圈圈,哪个地方可以坐的,你这个地方可以活动,你出去外面就有毒蛇咬你,你要小心,他画个圈圈嘛。其实这个戒律是保护我们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戒律就是说一个保护伞,你离开这个戒律,你就有危险,是这个意思。
我们超度的对象如果已经做人,那么会因为我们的超度而生活得更美满?
有帮助,还是有帮助,但是总报没办法改变。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生前的时候,发大愿往生净土,只不过是临终的时候一时差错去不了,那么在超度的时候可以帮他往生西方吗?
这个人本身求生净土,但是一时错乱。总而言之,你如果讲超度,因为他往生了,你一定要在他面前。他要求生净土,他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的心要跟弥陀感应道交。如果你超度,他完全不知道,他不可能求生净土,这个只是叫善业的输送而已。就是说,你一定要开导让他心念转变,跟弥陀感应才有可能。
临终的时候假设你登记了器官的捐赠,在这种情况之下器官被切割的时候,如何保持一心不乱?
这个就不容易了,不容易的。净土宗好像并不是很强调临终的捐赠器官。你诸位看看印光大师的临终三要,你就知道。第一个,遇到临终的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开示。这个临终的人,我跟你保证,一个人临终的时候,都是心有千千结。内心当中妄想,死亡将到来,前面的生命没有出现。开导、安慰。第二个,换班念佛。第三个是什么?切戒搬动、哭泣。不能搬动呐!你在切割器官的时候,是被切来切去,那不是搬动而已嘞!除非你内心当中起大布施心,全部舍掉,发施舍心。我们不是说捐赠器官不对,这是一个布施法门,我把东西施舍给别人,问题是你做的时机对不对,这是个问题了。就是这个,法要契机。你在临终的时候,你多生多劫的修行就看临终的时候,你有需要在这个时候切割身体吗?有没有这个需要?你就是要考虑看看,还是你到净土以后,再回来再做,就是你自己考虑清楚。
请法师慈悲,受了五戒以后,有尽力在持守,但是因为嗔心跟贪心时常生起,为何还会因为变动烦躁不安,为何控制不住狂乱的心?
你如果说是控制不了狂乱的心,应该你持五戒之前就有狂乱的心了。狂乱的心是这样了,我想一个人内心会狂乱,一定是你的生活圈太复杂了。当然我们讲内因,前生的烦恼重,但是烦恼没有外境的刺激也不会生起的。所以,如果说你今生求生净土,我建议你,做什么事情见好就收。你今生如果要活得叱咤风云,要很多很多荣华的意境,其实对往生是障碍的。生活越单纯越好。所以说你这个狂乱的心,当然,外境是一个因素,你要减少你的外缘。当然有很多对治的方法,但是你,最重要我们昨天讲过,不随妄转。妄想很多,你尽量不随它而转,久了以后它慢慢淡泊下来。
请问修习净土法门,而上《菩提道次第广论》,依止上师,是否有冲突?
《广论》在台湾也是很流行。当然《广论》的道次第很好,但是就是说,这个《广论》的方法当然都可以用了,因为你厌离娑婆,它对出离心都有帮助。但是你这个发愿要注意,你依止的上师他教你发的愿要注意,修净土的人他不是求增上身的,他先到净土去的。这是一个发愿的问题,我是觉得法门没有冲突,可以帮助的。
请问师父,有道教人往生的时候,是烧房子烧汽车给亡者,那么这些亡者能够得到吗?
他不一定得到的。你今天要烧给亡者,除非你确定他在鬼道;他在天道你烧它没有用,畜牲道也没有用,只有鬼道有用,那你就知道他到鬼道去了,这第一点。第二点,在古德的开示当中,你烧给他,有大力的鬼会来抢,所以不保证得到,不一定。我看你是持往生咒比较好。不一定可以得到。
人往生以后,家属购买大量的阿弥陀佛往生纸来烧给对方,请问对往生者有帮助吗?
我不知道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要烧东西的。其实这个都是,我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佛法都是用心中去念的,烧东西这是什么意思?所有的善法都是要有明了的心来带动,才叫业。什么叫业?心为业主。你看树上掉一个苹果下来,打到一个人,这是什么业?诸位知道吗,是善业,还是恶业,还是无记业?无记业啊?它不是业!它根本就不是业。树没有心识嘛!你今天用录音机放佛号,录音机会往生吗?它不会嘛,它没有明了的心识嘛。所以我们讲心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佛号要产生力量,必须在一个有明了心的状态之下,有一个有心的东西去忆持它,这个佛号的无量光、无量寿才会启动。你拿一张纸把它烧了,你心中烧的时候打妄想,没有用的。你宁可持往生咒,专心持往生咒回向给他,比较实际,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所有的业忽略了心的力量,这个业就不算是业了。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造业造业,你不要以为你身体可以造业,身体是个工具,是你的心在造业。
修净土的早晚课应该怎么安排?
早上我觉得,早上的心比较静,所以你看我们,我们一天当中,早上的心是最清净,早上多拜佛、念佛。心越寂静,你的法门越简单。你到了晚上,一天当中,上班啊、人事啊,你的心已经累积很多的妄想,到晚上可以用诵经的。因为妄想太多,你只是用简单的法门摄不住,所以晚上可以诵《阿弥陀经》。早上多拜佛、静坐,你看我们早课都是拜佛、持咒,早上;诵经都是在晚上,因为你晚上的时候心比较散乱。
好,差不多了,那么其它都是重复的。我们这次的课程《阿弥陀经》,就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