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就很多力量,就好像說你這個人本來就有病,你不定期吃藥,你不定期吃藥,這個病就發作了。你《阿彌陀經》長時間不誦,你就忘了淨土的存在了,就活在現在娑婆世界這種境界了。所以我覺得你,《阿彌陀經》即使不是每天誦,你起碼一個禮拜誦一次,起碼!提醒自己你的歸依境在哪裏。所以這個《阿彌陀經》是一定要誦的。
一個已經發願往生的人卻死于心髒爆發,他有可能往生淨土嗎?
一個人如果是臨時發生車禍,這個往生淨土的困難度會比較高,因爲他必須要隨業往生。那麼表示這個人如果說臨終的時候,不需要助念,不需要開導往生,那就是這個人已經淨業成就了,他這個樹已經是往這個地方走了。那這個困難度高,困難度很高。他臨終不管什麼情況都往生的,那就是祖師講的淨業成就,他心中的願望已經完全被他完全統一了。我們一般人都是要靠助念往生的了。我們的心一般都是不決定啊,不決定。可能對娑婆世界也貪戀,對極樂世界也好樂,臨終的時候善知識出現,給你開導,唉,把正念加強起來,往生了,所以我們一般都是隨念往生。但是你臨終的時候是死于非命,這個往生的困難度就高很多了,就高很多了,那就是隨業往生了,就不是隨念。
請問衆生因爲業果的召感而有不同的懲罰,這個戒律是冥冥中就有的嗎?還是釋迦牟尼佛訂的?如果是釋尊訂的,他老人家一向慈悲爲懷,爲什麼不訂一個寬松一點的戒律,好讓娑婆世界能夠少吃一點苦頭?
你可能把因果跟戒律搞錯了。因果是世間上宇宙間的一個存在的軌則,這個軌則不是誰去創作的,不是佛陀發明的。你造了善業,你自然召感安樂的果報;你造了罪業,你自然召感痛苦的果報,這叫因果,這就不是誰定的。那麼釋迦牟尼佛看到因果以後,他害怕我們墮叁惡道,所以安排了一個戒律,這個戒律是佛製定的。這個戒律是幹什麼的?趨吉辟凶用的。你是一個小孩子,這個地方有水溝,你根本不知道,佛陀把這個水溝劃一條牆壁,你的活動範圍在這個地方,不要走過去。你說佛陀製訂戒律對不對?是對的嘛!他給你劃一條線嘛!我們的身口意的行爲一定要有一個准則嘛,就是說你這個活動,畫一個圈圈,哪個地方可以坐的,你這個地方可以活動,你出去外面就有毒蛇咬你,你要小心,他畫個圈圈嘛。其實這個戒律是保護我們嘛!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這個戒律就是說一個保護傘,你離開這個戒律,你就有危險,是這個意思。
我們超度的對象如果已經做人,那麼會因爲我們的超度而生活得更美滿?
有幫助,還是有幫助,但是總報沒辦法改變。
請問師父如果一個人生前的時候,發大願往生淨土,只不過是臨終的時候一時差錯去不了,那麼在超度的時候可以幫他往生西方嗎?
這個人本身求生淨土,但是一時錯亂。總而言之,你如果講超度,因爲他往生了,你一定要在他面前。他要求生淨土,他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的心要跟彌陀感應道交。如果你超度,他完全不知道,他不可能求生淨土,這個只是叫善業的輸送而已。就是說,你一定要開導讓他心念轉變,跟彌陀感應才有可能。
臨終的時候假設你登記了器官的捐贈,在這種情況之下器官被切割的時候,如何保持一心不亂?
這個就不容易了,不容易的。淨土宗好像並不是很強調臨終的捐贈器官。你諸位看看印光大師的臨終叁要,你就知道。第一個,遇到臨終的第一個,善巧開導,安慰、開示。這個臨終的人,我跟你保證,一個人臨終的時候,都是心有千千結。內心當中妄想,死亡將到來,前面的生命沒有出現。開導、安慰。第二個,換班念佛。第叁個是什麼?切戒搬動、哭泣。不能搬動呐!你在切割器官的時候,是被切來切去,那不是搬動而已嘞!除非你內心當中起大布施心,全部舍掉,發施舍心。我們不是說捐贈器官不對,這是一個布施法門,我把東西施舍給別人,問題是你做的時機對不對,這是個問題了。就是這個,法要契機。你在臨終的時候,你多生多劫的修行就看臨終的時候,你有需要在這個時候切割身體嗎?有沒有這個需要?你就是要考慮看看,還是你到淨土以後,再回來再做,就是你自己考慮清楚。
請法師慈悲,受了五戒以後,有盡力在持守,但是因爲嗔心跟貪心時常生起,爲何還會因爲變動煩躁不安,爲何控製不住狂亂的心?
你如果說是控製不了狂亂的心,應該你持五戒之前就有狂亂的心了。狂亂的心是這樣了,我想一個人內心會狂亂,一定是你的生活圈太複雜了。當然我們講內因,前生的煩惱重,但是煩惱沒有外境的刺激也不會生起的。所以,如果說你今生求生淨土,我建議你,做什麼事情見好就收。你今生如果要活得叱咤風雲,要很多很多榮華的意境,其實對往生是障礙的。生活越單純越好。所以說你這個狂亂的心,當然,外境是一個因素,你要減少你的外緣。當然有很多對治的方法,但是你,最重要我們昨天講過,不隨妄轉。妄想很多,你盡量不隨它而轉,久了以後它慢慢淡泊下來。
請問修習淨土法門,而上《菩提道次第廣論》,依止上師,是否有沖突?
《廣論》在臺灣也是很流行。當然《廣論》的道次第很好,但是就是說,這個《廣論》的方法當然都可以用了,因爲你厭離娑婆,它對出離心都有幫助。但是你這個發願要注意,你依止的上師他教你發的願要注意,修淨土的人他不是求增上身的,他先到淨土去的。這是一個發願的問題,我是覺得法門沒有沖突,可以幫助的。
請問師父,有道教人往生的時候,是燒房子燒汽車給亡者,那麼這些亡者能夠得到嗎?
他不一定得到的。你今天要燒給亡者,除非你確定他在鬼道;他在天道你燒它沒有用,畜牲道也沒有用,只有鬼道有用,那你就知道他到鬼道去了,這第一點。第二點,在古德的開示當中,你燒給他,有大力的鬼會來搶,所以不保證得到,不一定。我看你是持往生咒比較好。不一定可以得到。
人往生以後,家屬購買大量的阿彌陀佛往生紙來燒給對方,請問對往生者有幫助嗎?
我不知道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要燒東西的。其實這個都是,我不知道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佛法都是用心中去念的,燒東西這是什麼意思?所有的善法都是要有明了的心來帶動,才叫業。什麼叫業?心爲業主。你看樹上掉一個蘋果下來,打到一個人,這是什麼業?諸位知道嗎,是善業,還是惡業,還是無記業?無記業啊?它不是業!它根本就不是業。樹沒有心識嘛!你今天用錄音機放佛號,錄音機會往生嗎?它不會嘛,它沒有明了的心識嘛。所以我們講心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佛號要産生力量,必須在一個有明了心的狀態之下,有一個有心的東西去憶持它,這個佛號的無量光、無量壽才會啓動。你拿一張紙把它燒了,你心中燒的時候打妄想,沒有用的。你甯可持往生咒,專心持往生咒回向給他,比較實際,是這樣子的。所以我們所有的業忽略了心的力量,這個業就不算是業了。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知道,造業造業,你不要以爲你身體可以造業,身體是個工具,是你的心在造業。
修淨土的早晚課應該怎麼安排?
早上我覺得,早上的心比較靜,所以你看我們,我們一天當中,早上的心是最清淨,早上多拜佛、念佛。心越寂靜,你的法門越簡單。你到了晚上,一天當中,上班啊、人事啊,你的心已經累積很多的妄想,到晚上可以用誦經的。因爲妄想太多,你只是用簡單的法門攝不住,所以晚上可以誦《阿彌陀經》。早上多拜佛、靜坐,你看我們早課都是拜佛、持咒,早上;誦經都是在晚上,因爲你晚上的時候心比較散亂。
好,差不多了,那麼其它都是重複的。我們這次的課程《阿彌陀經》,就到這個地方,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佛說阿彌陀經導讀講記(淨界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