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色身亦永不示现涅槃,乃至未证菩提之间,恒常安住,作为我们的依怙。”
据说“请转*轮”和这里的“请佛住世”二者,我们都要胜解那样祈祷后,上师非常欢喜地答应下来。其中显然有着特别的缘起扼要。
此处所言的“金刚身”为吉祥密集根本续及其注释的究竟心要。第一次第究竟后,由专住金刚身要之力,可自在收摄极微细的风心,证得喻光明。从喻光明现起第三次第的不净幻身。此身于光明中得以净化,证得清净幻身。清净幻身存在于血肉之躯之外,是一种如彩虹般的身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发光明充满无量无边的世界,化身周遍于无量无边的刹土,随缘赴感,应机示现。即便梵天、帝释等大力天神也难以见其真容,虚空未尽,恒常相续。这种清净幻身即被称为“金刚身”,或为“双运身”。从此身的相续里,将成就具有五种决定性的报身。此处所胜解的是,向具有五决定性的圆满报身祈祷。
如果我们好好地思惟这些道理,就会深信金刚持善慧法幢把耳传教授书于文字的这些金刚语,确为最殊胜的教授,发掘出了续部大海最究竟的心髓。
当我们祈请上师永远住世并举行会供时,则连续三遍念诵这个祈祷颂。
庚五、普皆回向:
以此所作白净善资粮,回向一切生中永不离,
三恩至尊上师悲摄受,速疾证得双运金刚位。
此处观修情况者,如下殷重期切地思惟:“今生我侥幸获得贤善的有暇之身,复有缘值遇上师佛陀,并且有清净的佛法可循之修行。如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光,我应当有意义地度过人生,畅饮上师佛陀慈悲开示的法乳,无论如何都要即生证得上师佛果。因此惟愿以我供养、祈祷上师本尊圣众等的善根之威力,回向未来一切生中,刹那亦不离开上师佛陀,恒常无缺地得沐法雨甘露,复由此之力,迅速圆满一切地道的功德,证得金刚持位。”
如此回向一切生中被上师摄受的作法是温萨巴大师所传。
随后,明显观想所缘后,供广曼遮,并在三种大事上作祈请,至诚殷切地祈请:共道及不共道的二次第等得以在内心上迅速生起;遮止一切不顺品,诸如不敬善知识等的颠倒心思;障碍内心生起证德的内外障缘得以息灭,顺缘普皆具足,从而迅速生起圆满道的证悟。
七支法是大乘修持的大总括。七支复可摄入积、净、增三者中,再摄为积、净二者。至于这七支法一一能净除什么样的障碍?能成办什么样的上上道功德?有何现前与究竟的利乐?如是等细节,虽是那么地重要,意义又是那么深远,但在此也无法全部写出,如广作道次第引导时所说的说法那样,应从中了知。另外,与不共道密咒相联系的特别扼要,亦不胜枚举。
丁三、以大信敬心祈祷,分四:戊一、通过思惟利益、过患,明显生起信敬心,殷切念诵名号咒策励其心而祈祷情况;戊二、通过随念功德、恩德而祈祷情况;戊三、称诵外、内、秘密、真如功德方面而祈祷;戊四、通过安橛祈祷,受取四种三摩地灌顶的作法。
初、《上师供养法仪轨》中说:
“如《金刚手灌顶续》云:
“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
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时时保持正念正知,防微杜渐,发誓遮止一切分别上师过失的心。如显密经论、大德法语所说的那样,善加思惟依止上师的功德,不依止的过患。尤应想到这位根本上师,即便仅闻到他的名号也能令恶趣的怖畏荡然无存,即便偶一忆念也能遣除轮回的痛苦。若至心祈祷这位上师,会顺利地赐与一切悉地,这位上师是无欺的救怙处,是三宝的集合体。除此以外,再无其它的指望处,怀着殷切的心情,多番念诵“米则麻”等而祈祷。”
其中依止善知识的利益者,经言由如理依止善知识,十方诸佛佛子皆生欢喜;业障迅速得以净化;内外障难不得其便;刹那刹那圆满广大资粮;速获上上道的胜妙功德;来世不堕恶趣;随愿成就等无边利益,最主要的就是速证佛果。
复如《胜乐根本续》中说:“安住上师身,受取行者供。”是说具誓言的弟子如法供养上师时,胜乐等本尊会不请而来,安住于上师的身体中,享受修行者的供养,令其迅速圆满资粮。
在前面已引用的《文殊口授》文,也有与此相似的说法,说至尊文殊会来安住于上师的身体里,享受弟子的供养,令其迅速圆满资粮,净化罪障。其它许多续典也是这样宣说的。
而且,我们不要认为仅是极个别的本尊住于上师的身中,我们要明白,当如理守护誓言的弟子供养开示无谬正道的上师时,十方一切诸佛一定会进入上师身中,如《释续金刚鬘》中,清楚明了地说道:
“一切佛安住,金刚上师身,
见者亦获益。未世大勇士,
以一切有情,天界诸供具,精勤供上师。”
《时轮》中也说:“尘俗人世间,远离罪障的具德上师金刚持就是我。如果有人对他作损害,这些可怜的生命一定会堕入地狱,又何足怪哉?若令他欢喜,我亦倍感欢喜。对上师的忿怒之火可谓是最邪恶的了。上师悲悯地施予有情寂静解脱的安乐之果,理应成为弟子们顶礼供养的对象。”是说由如理依止上师,将会令诸佛欢喜,速得成就,但如果依止法颠倒错乱,自身无疑会遭受种种不虞之灾。
《智慧明点续》中也说:
“导师怙主师,师亦金刚持。
由师亲传恩,将得殊胜处,
即世定获得,大印胜悉地;
十地自在主,由恩亦易得。
岂有余导师,更胜此上师?”是说由如理依止上师将速获大手印殊胜成就,更没有胜于上师的其它供养境了。
这些只是代表性地写了些,略示其端倪,而在四部续典中,所作的广大开示,不一而足。
龙树菩萨的《五次第》中说:
“加持我次第,说为世俗谛,
此由师恩得,非余所能知。
若未能获得,加持我次第,
于经续诸教,勤劳全无益。
若得加持我,一切佛本性,
即于现生中,成佛定无疑。”是说若如理依止上师,赖其恩德,我们方了知双运身的修法,从而即世有望证得。若不依止明眼的上师,任我们如何辛苦地闻思显密经典,皓首穷经,学贯三藏,也不会有成办胜果的方便。
圣天菩萨的《净化心障》中说:
“当持其功德,永不观过失。
上师天中天,精勤修供养。
金刚持王尊,今现平庸身。
犹如净水珠,澄清一切浊,
如是净信珠,净化心珍宝。”
其中用形象的比喻清楚地开示了若如理敬信上师,会迅速生起证悟。
《秘密成就》中也说:
“一切誓言中,供师最殊胜。
佛宣于宝箧,密集或他处。
非持非言诠,普住诸有情,
身语意之乐,无分别无住,
清净无体性,菩提心当念。
由师尊恩德,将迅速获得。”
“上师金刚喜,普施妙悉地。”
“故尽一切力,恭敬供上师。”是说由如理供养上师,将迅速生起俱生大乐智;若不依止上师,就没法获得,因此应努力地供养上师。
《智慧成就》中也说:
“谁具上师恩,彼成真如塔;
否则凡夫辈,恒为愚痴恼。
上师为佛法,亦为诸僧伽,
由师恩了知,故是三宝体。”
《无二成就》中也说:
“三界更无他,胜于阿阇黎,
蒙其恩润泽,证众多悉地;
金刚萨垛体,诸佛亦顶礼,
供师无上行,当竭力为之。”
诸大成就者的论著中,不遗余力地多方证成上师是一切贤善资粮的根本,尤其在趣入密乘后,要想即身成就大手印的殊胜悉地,则唯观待上师的恩德,更无它方。
总之,宗喀巴大师说:“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规理,极为紧要。”
“总一切乘,特于此乘中,不衰损上师誓言,观为佛陀而供养之,竭力以一切方式令师欢喜,摒弃不悦,显然为关键所在。”
通过上面的种种开示,我们应从内心深处引生对依止利益坚不可摧的定解。
不依止的过患者,在显密经典中亦不止一次地广为宣说。作为我们的善知识后,若依止法颠倒,如一切显密释论中数数宣说的那样,今世即要感受病魔的损恼,后世又要堕入恶趣,万劫难脱,假使从恶趣中侥幸逃脱出来,亦由于等流果的因素,难得值遇善知识等,饱受如是甚可怖畏、凄惨难言的重大异熟。
如果错乱了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法,无论如何辛苦地闻思显密经典,坚毅地修各种苦行难行,精进不懈地修习本尊瑜伽等,也不会生起上上道的证悟。如《密集根本续》中清楚地说道:
“至心谤上师,纵修亦无成。”
其相应的注释《明炬》中,说衰损誓言者亲近的朋友也不会得到成就。其义是说如一只癞蛤蟆般,同时会秧及自己亲近的一切朋友。
如是,我们要用分别观察慧仔细地观察其间的利益和过患,权衡利弊,数数思惟,定要让我们生起坚固的定解。如果没有引生定解,那么所言信敬、供养、祈祷上师,也仅仅是言词上的饶舌或人云亦云而已,自然所得的加持亦不过如此,能不慎哉?
据说,通过思惟过去大德的传记,对于这些道理也有着很重要的启发性。昔常啼菩萨观见上师超过一切诸佛,虽亲见许多佛陀金身,犹不以此为足,仍毫不顾恋身命、受用,虔心依止、供养圣者法胜善知识。由此功德,在数年内,常啼菩萨就从资粮道渐次证入初地,否则,以其他方式,则需要许多大劫的修持。
仲顿巴曾说过较其它方式的任何祈祷,祈祷尊者的加持力最大。甲域瓦精进不懈地侍奉京俄大师,做背水、生火、扫灰等各种杂活。有一次,他用衣襟兜着灶灰去丢弃时,正走在楼梯上,顿时进入三摩地,亲睹许多本尊圣颜,证得广大无碍的神通。后来,甲域瓦大师教导他人的时候,曾感慨地说:“现在的善知识们似乎并没理解到当初我承事上师即是佛法呀!”
还说:“若认为另有比上师更好的金刚持或本尊,当知此人得不到…
《上师供养法广解——开显密要耳传教授宝藏(雍增•耶喜坚赞著 缘宗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