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北京大学哲学系问答▪P2

  ..续本文上一页空不异色”,指色与空在本体上无二无别,心和外境只不过是我们的迷乱显现。就像在做梦时一样,梦中虽有山河大地、苦乐感受,但这些全部都是幻相,一旦你醒过来,就会发现梦中的色法与空性没什么差别。同样,我们现在所感受的一切,实际上也跟做梦没有两样。通过梦境来认识色法与空性之间的关系,就会证达中观比较甚深的境界。

  问: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通过克隆可以复制生命,通过鼠脑戈登可制作出有“生物脑”的机器人。那这样的生命出现之后,究竟在因果轮回上,这个账怎么算啊?

  答:好,我给你算账!(众笑)

  近年来,随着克隆绵羊等现象的产生,生物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很多人以为现在人类不仅能制造机器,并且也可以创造生命了,但实际上,佛教并不认可这种观点。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生命的出现,必不可缺的因素就是要有中阴身的加入。佛陀在经中也说了,我们周围的中阴身无量无边,充塞于虚空中、水里。有一次,阿那律尊者用神通看见水里挤满了中阴身,因此不敢再喝水。后来佛陀告诉他:“中阴身到处都有,你不应以阿罗汉的神通来观察,而应以肉眼所见,抉择某些行为的取舍。”

  我以前去上海科技院时,在实验室里依靠显微镜,也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生物。通过这样的观察,我深深体会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就真的不存在。进而对佛语生起不可退转的信心。

  中阴身其实也是如此,它的存在一般很难被人们发现。既然空间里弥漫着无数中阴身,那在因缘聚合的情况下,它就可以进入某些细胞,从而产生一个生命。所以,这种用克隆技术降生的众生,必须要有中阴身介入,否则,即使有克隆的方法,也不可能培育出生命来。以前科学家尤智表讲过:“科学就是再怎么发达,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虫蚁,也不可能造出来!”因此,生命并不是科学所能创造的,只不过在精血、温度等因缘具足时,偶尔因为中阴身的加入,才会出现一个新的生命。

  (六)问:堪布,您刚才讲了克隆问题,我想问一下:在佛教十二缘起支中,克隆的众生有没有入胎的过程?

  答:克隆的众生,不一定要经过胎生的十二缘起。它若是以胎生方式产生的,那可以具足十二缘起,但如果是湿生的话,就不会有入胎的过程。比如夏天的土粪中,因缘聚合时会出现一些昆虫,但你不能说土粪就是创造生命的因。佛陀在经里也讲过,众生有胎、卵、湿、化四种降生方式,例如顶生王就是在人的头顶上出生的。所以,世间上有各种各样的奥秘,佛陀在不同经典中都阐述过。

  关于胎生的全过程,《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2]中描述得特别细致。你看了以后,会觉得佛陀早在2500多年前,就对现代医学的发现洞见无余。当然,并非因为我是佛教徒就赞叹佛教,其实只要你详细观察便会明白,当今不管是医学、生理学,还是科学家所研究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乃至整个缘起性空,在佛教里没有一个不提及、没有一个不包括的。因此,大家应该明白佛教的伟大。

  问:随理唯识承认最后有个阿赖耶识,数论外道也认为有一个神我,对于这种实有的执著,麦彭仁波切等大德都认为不能解脱。既然如此,那随理唯识和数论外道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答:随理唯识与数论外道的差别,当然是很多。麦彭仁波切所说的“承认实有阿赖耶识不能解脱”,意思是指这样的实执是轮回之因,但并不否认“在随理唯识的基础上,再进入中观的见解,就可以得解脱”。

  一般来讲,要想获得解脱,必须要有万法皆空的基础。随理唯识由于执著阿赖耶识实有,故而与这一点相违,但也并不是说它跟外道没什么差别。

  (七)问:我是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有个问题想请您开示一下:既然证悟空性的圣者都生死自在了,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答:往生极乐世界,是圆满利他方便的最好途径,就像你到社会上工作的话,先进入北京大学是非常好的桥梁。法王如意宝也曾讲过:如果有机缘往生极乐世界,自相续的所有功德会迅速圆满,此时再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会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很多高僧大德尽管已证生死自在,但还是发愿先到极乐世界圆满功德,然后再去度化众生。

  (八)问: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我们都知道,大乘行人的根本职责在于利益众生,这么多年来,您也一直在弘法利生,只要身在学院,不管多累都会给四众弟子讲课,弘法利生占据了您生命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那么,我想问的是:您个人如何平衡弘法利生和个人修行之间的关系?

  答:我不敢说有什么弘法利生,但自己的的确确觉得,今生能遇到大乘佛法和上师们,是一辈子中最有价值的事。虽然我也去过一些国家,享受过世间的名声、待遇,但如今到了这种年龄,回顾自己的人生时,觉得这些都没有实义,最有意义的就是遇到了上师和大乘佛法。

  所以,我平时在学院也好、出去也好,经常对自己有个要求:哪怕能帮助一个人,将这种佛法的智慧传递给他,也觉得收获特别大。要知道,帮助人的方法有多种,如果给别人一两万块钱,当时他可能很高兴,但这解决不了他的生死大事。只有将特别纯洁的佛法传给他,他的生生世世才会受益无穷。

  当然,每个人的因缘千变万化,我以后会怎么样,自己也没什么底。但我的目标也不是很大,过去建立学会时就说过,即使只有20个人长期学习也可以。因此,只要我有一口气,就算把佛教的思想传给10个人、5个人,甚至1个人,我也觉得很有意义。这一点不是口头上说说,确实内心中是这样想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每天尽量起早一点、睡晚一点,抽时间做些功课、念些经。但我的念经、修行确实比较差,因为平时有很多事要做,又舍不得放弃翻译,又舍不得放弃慈善……总觉得人生几十年很短暂,稍微有点因缘做善事时,自己一定要抓住。当然,抓住的时候,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容易,有时需要面对很多困难。但即便如此,我的心情也很快乐,不管事情成不成功,都会以欢喜心来面对!

  


  [1] 详见《妙法宝库22—智悲清流》之《金刚经开示录》。

  

  [2] 又名《阿难入胎经》。

  

  

《北京大学哲学系问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