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道源老法师纪念文集▪P16

  ..续本文上一页所称叹,然在相互比较之下和对外的法缘方面,大众总是欢喜听道老讲经。

  还有一件事必须要讲,自从道老到台湾以后,这多年来他老在海内外各地弘法传戒,广作度生佛事,听他老讲佛法的人或从他老座下得戒的人相信很多,但从未听说他老唱过钟声偈,也没有人提及他老会唱钟声偈,可是我在四十年前却已亲听过了。因为道老在华北居士林请“劝发菩提心文”时,续可法师自愿发心当维那给道老呼钟声偈,所以第二星期轮到续可法师讲“阿弥陀经”时,道老也就客气地自愿发心当维那再给续可法师呼钟声偈。而钟声偈并不是每座寺院的维那师都能唱,这是讲经法师上大座讲经时在仪式中所用的,一共有四句偈:“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于唱完炉香赞之后,法师在法座上尚未开讲之前,大众先要静听维那师一人独唱此四句偈,这可不是一件简单事,而道老不单是讲经辩才无碍,就是唱的钟声偈也是梵音嘹亮感动了全场听众。

  从那次讲经法会以后,又听说道老到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任方丈,又到张家口某寺接住持等,而我也就随著因缘转变而转变,曾在法界学苑亲近慈舟大师听法华经,又在天津参加真空禅师主持的精进禅七,并到苏州灵岩山寺印光祖师道场修净,后来终于被业风吹到了香港。我在香港云水多年,一部份时间是亲近善知识学佛法,另一部份时间是住茅蓬隐居自修。在学佛法的部份时间里,所亲近的大德很多,而使我得益最多的应当是倓虚大师、敏智长老和显慈法师等佛学尊宿,都是我最敬仰的善知识。

  大约是在一九六二年,那时我还在香港,道老代表出席到印度召开的世界佛教友谊会,于回国时路经香港弘法,这我才又有机会向长老亲近礼座,当我正向他老顶礼时,他老跟著就要还礼,我赶快急忙说出:“您不要还礼,您是我的教授和尚。”他老一听也就顺口答出说:“你是我的戒弟子吗?那我就不还礼啦,因为时间久了,我记不清楚啦。”戒师戒子离别已二十年,这是在海外首次见面谈话,内心中真有说不出来的亲切感!

  一九七六年是美国开国二百周年纪念,中国佛教会曾组团访问美国,道老担任顾问,团长是悟明法师,我曾以般若讲堂的主人身份特别接待长老和真华法师。道老曾经劝我要多度人出家帮助法务,我说美国地方因为物质太丰富,人多贪于物质享受,要想度人出家甚难。道老慈悲心切,再度鼓励我说:“不要怕难,你只要常常赞叹出家好!出家好!就会有人出家。”我当时心中忍不住在笑,听道老说话真能句句入人肺腑,使人听起顺耳生欢喜心,如饮甘露一样,而他老确实是出于金石良言,决不是对我说笑话,这样的菩萨心肠,实在令人难以忘记!

  一九八六年夏,道老开山的海会寺重修大殿,本堂护法居士发心随喜乐助功德,由我奉函附款转给道老,他老回信客气以表谢意,并且提及一九七六年他老来美,虽在般若讲堂只住两三晚,我曾亲手做炸酱面供养的事,他老表示铭感不忘,可见他老事无巨细,完全记忆清楚。他老不但说法时辩才好,记忆力和说法的音声好,而且他老的威仪教相都好,他老是现代佛教界的眼目,是我们的真正善知识,他老明知道我们不会舍得他离开娑婆,却故意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最近召开紧急会议,很多长老都被召集参加大会,例如广钦、煮云、贤顿、慧三等诸长老都已去了,我道源先向阿弥陀佛告个病假,暂时先不去参加。”结果没有多久,他老也去销病假了。这样一来,他老的病的确彻底好了,可是我们这般众生的病却少了一位真正良医,怎能使我们不追思想念他老昔日在人间的恩德呢!

  敬悼法乳恩师源公院长示寂感言

  远悟

  能仁佛学院院长上道下源老和尚,于佛历二五三二年即岁次戊辰年国历四月十六日,以化众缘尽,遽谢尘世,临命终时,预知时至,夜以继日,在诸方长老法师及四众弟子精进至诚的念佛声中,安然往生;示寂于基隆八堵正道山海会寺。噩耗传来,悲痛欲绝,四众弟子哀恸之情,溢于言表。昏昏长夜,谁为宝炬?感念师恩道远源长。

  长老西逝时,我正在新加坡,闻讯后,立即从新加坡赶回台湾,云集于海会堂上,亲炙慈颜,从此音容永邈,茫茫苦海,骤失慈航;悲悼情怀,呜呼痛哉!经云:“诸行无常,生灭变异。”去年是我的剃度恩师上本下道老和尚西归示寂,没想到只相差一年的时间,法乳恩师上道下源老和尚也随著无情的岁月舍报西逝,往生净土,闻讯之下,就像晴天霹雳;两位长老皆已相继西归安养,长揖娑婆;顿感人生苦短,犹如朝露,世事如浮云,在岁月的迁流中,春去秋来,花开花谢,长老示寂,为度众机尽写下圆满的休止符,为欣生净土揭开莲生九品之序幕。祈愿两位长老,早日乘愿再来,还入娑婆,悲心广度无量众。

  民国六十六年,源公长老以七十八岁高龄,开办能仁佛学院,亲任院长并授课,为培育僧才,劳累不息,为法忘躯,不知龄老之垂暮。生平以弘法利生为职务,以绍隆圣教为素志。历数十年如一日,老而弥笃,长老以律净双修,作为化众之宗本;以熏修念佛法门,引导学众,精进无间,致力提倡净土法门。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善根因缘,由此萌长。

  回忆在十一年前,我怀著一颗游子之心,踏上学佛的道路,抱著「为求真理登净域,为学佛法入宝山”的志愿,进入能仁佛学院,承蒙源公院长慈怀垂教,聆益熏习,深受法益,出世之志油然而生。自从我亲近源公院长,在他老人家谆谆教导之下,吊儿郎当的浪子,在茫茫的人海中,有了心灵的依归,从此生死有所托,终于找到了能够安住身心的处所。值此末法时代,感念佛恩深厚,佛法浩瀚,藉此难逢的机缘,得遇明师,法恩化育,成就求法之心愿,我等何其荣幸!

  古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三年学涯,虽是短促,源公院长,奋身为法之诚,期许殷切,我作为他老人家的嗣法弟子,饮水思源,为报师恩,续佛慧命。在能仁佛学院毕业之后,我就回来新加坡。秉承院长之慈谕,誓愿在有生之年,继以师志为己志。要弘扬佛法,佛说诸法皆从因缘生,没有讲堂,怎样去弘法?经过重重的艰难,在众缘成就之下,终于找到裕廊美术中心,作为弘法的处所。开创伊始,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弘化之使命即将踏进新里程之际,放眼天下,心怀万古。

  一九八四年八月下旬期间,别具慧眼的净土宗师,我的院长——源公导师,以高瞻远瞩之慧眼,普润群生之悲愿,虽年迈体弱,犹以八十五岁之高龄,应海外侨界之邀请,前来星马等国弘法宣化。长老初次游化狮城宝岛,法驾莅临海慧佛学院,慕道而来之学子,怀著一颗渴闻佛法的恭敬心,引颈屏息谛听。佛学讲座,导师以“念佛法门是现代应机之妙法”开示大众。导师的话,紧扣心弦,精简契机:语重言长,句句珠玑,在场学生深受感动,个个铭心,身历其境,个中滋味,非笔墨所能描述。

  遥隔异国,师生重逢欢聚一堂,披星戴月,结此殊胜之法缘。此情此景,除了感激法乳恩师度生悲愿之宏深,为法忘躯之劳苦,芸芸学子,如沐春风化雨,内心的喜悦,可说是珍若至宝,个个意气昂扬,法喜充满。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末法众生耳根聪利,导师以念佛法门,作为修行及了生死之依归。

  娑婆世界的众生,沉浮于红尘俗世之苦海中,尘缘未了,事务太多,为了要维持生活,终日忙忙碌碌地经营,有尘缘障道之苦,都是苦恼凡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若不发心修学佛法,办道修行,又不能见佛闻法,唯有亲近善知识,聆听开示与熏修念佛法门的妙谛,此乃是多生因缘,累劫修来的善根福报,我将永远感念这段殊胜的法缘。得遇明师若此,我等何其有幸啊!

  光阴似箭,转瞬之间,为时已逾四载,秉持佛陀自利利他之宗旨,弘法利生之悲愿。源公导师曾经说过:“在世一日即学法一日,在世一天即弘法一天”。基于导师慈谕之下,我将永远铭记在心,以出世思想,实践入世之事业,迈向上弘下化之历程,凛于弘化工作之使命,任重而道远,至今依然全力以赴不敢稍懈,祈望在漫长的岁月中,佛法的光辉,照耀著世界各方,人间正法永流传。

  而今长老虽已神归净域,业谢尘劳,然其为法忘躯之精神,乃是我等同仁学习而深感自豪之模范。承蒙源公导师慈悲重怀,法恩化育,海慧佛学院全体师生及工作同仁,藉此表示内心挚诚之铭感,导师对学生们的关怀、爱护与指导,其懿德嘉言,必将铭记不忘。今悟身为源公上人之嗣法弟子,在他老人家座下传承法脉,在授法上,他便是我的法乳恩师。在求学的时代,我在能仁佛学院修学佛法,他便是我们的院长,也是我的老师,而后我在新加坡创办海慧佛学院的时候,他又是我们的导师,所以我与源公长老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敬此特草此文略抒所感,以志敬悼感恩之忱!

  嗣法门人 远悟(今悟)拜挽

  新加坡共和国一九八八年岁次戊辰国历七月十九日于新加坡大觉寺

  长老最后的赠言与教诲——令我再次逃出大劫难

  弟子净观

  去年九月在返马来西亚之前,特地到台北中和市“净宗莲社”向上道下源长老顶礼告别。

  长老给我的赠言与教诲是:你说你这次代我编写“金刚经讲录”的功德,诵持经咒的功德使你闯出了一次鬼门关,由此,你今后应深信诵持诸佛的经典、持诵诸佛的真言咒语的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议的,不论你今后遇到任何厄境或病痛,都不要“心外求法”过于依赖别人替你加持,那是无异“远水救不了近火”“无有是处”,你应相信你眼前的佛,相信自己自性的潜力,要精进不懈怠的去诵经、持咒、拜忏、念佛,这样当可渡过厄难;若是你已经这样做了,你还是一病不起,那就说明你的寿命已将尽,但你也不要恐惧,因你有诵经、持咒、拜忏、念佛的功德,临终时也不会有多大的痛苦,也不会堕入三途,当会依你的愿力,往生西…

《道源老法师纪念文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七讲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