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道源老法师纪念文集▪P23

  ..续本文上一页?”长老用手挥并说:“没有!”再问:“是否尚有挂碍?”长老又答:“没有!”再问:“师公是否要交待什么事?”长老又答:“不必了!”再问:“师公我们大家一起念佛,送师公往生极乐世界,将来有缘,请师公再回娑婆来渡众生。”长老点点头并说:“好!”于是我帮长老擦洗身体,换上了衣袍,扶著长老,按他的习惯右胁而卧并和著大众念佛的声音入定。凌晨四点,我看长老全身不动即检视瞳孔,见其固定不动,呼吸、心跳、血压维持正常,想必是入定了。那么安祥就像平常在病房里入眠一般。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天亮甚至晚上七点钟。也让诸山长老及十方弟子和大众能发心参与念佛助念。长老这时的呼吸频率与大众念佛的节奏吻合。七点以后呼吸逐渐改变,心跳也渐渐减慢。此时大众念佛的心更为恳切而专精,仿佛要将念佛的音声随伴长老一起,往生极乐世界。这种恳切精勤净护之心是我平生仅见。若非长老平日修行的功夫及慈悲渡化十方大众的因缘是无以致之。七时十五分许在大众精进念佛中安详生西。记得在医院服侍长老时,同个病房的其他病人,每天看我进出长老房间,亲自照顾长老,就问长老说:“老法师是不是晚年才出家?这位医师是不是您的儿子,才这样尽心尽力照顾老法师呢?”长老告诉他们说:“黄大夫是我皈依弟子,比儿子还要亲近,法眷的力量胜于家眷,是不可思议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最好的注解了。农历三月三日下午举行大殓之时,长老仍栩栩如生,全身柔软,脸色尚为红润,生西瑞相已非常明显了。海会寺常住决定供大众瞻仰遗容五天。看长老吉祥卧于涅槃堂,听庄严的佛号声,闻浓郁的檀香味,使大众皆能兴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而长老一生宏扬净土法门,临终前正念分明。无有恐怖远离颠倒,且心无挂碍,一心念佛往生、并答应大众乘愿再来。这是何等慈悲!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传供及荼毗大典,白圣长老特别指示要庄严隆重办理。但为了方便大众参加,常住开会决定,并承蒙明田长老的同意,特于清晨六点于海会寺举行告别仪式后,即移灵台北临济寺举行传供大典。诸山长老及海内外大众万余人均前来参加,追思这一代高僧。灵堂满布挽联,最中央为“满菩提愿”。长老这一生宏法利生,渡化众生无数。犹记八十六岁高龄开讲八大人觉经时,说到发大乘心普济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见长老年纪大,眼睛看不清楚,汗流夹背,气喘咳嗽,而硬撑著讲经说法,代众生受苦。长老说:“如果众生听闻深获法益,脱离生死苦,而他的苦,相对地祇是小苦而已,何乐而不为。”可知长老之菩提心,大慈大悲心是如此令人敬仰的。长老慈悲,念念为众生,虽已往生但其心念众生、且不离众生,还要渡化众生,这岂不是究竟圆满的菩提道吗?下午一点灵车由发心的诸山长老弟子及居士大德护送,往中坜火葬场举行茶毗仪式,在高速公路上绵延两公里的路程缓缓开动,拢长的车队,显示出对长老依依不舍的恭敬心,此种甚难且罕见之场面,十分感人,而我是一路开车而心里却是热泪满膛。是感谢长老让大众有缘护送的佛事,也感谢大众发心护持。三点正悟明长老率领大众举行荼毗仪式。庄严道场中,悟明长老为长老举火荼毗法语:“为法为人之典型,作育僧才利群生,六十余年如一日,阐扬妙法宏净土,不著人我众生相,四大假合幻化身,举起三昧微妙火,色生一如现本真,烧!”随后大众一直念佛不断,而我内心之悲痛难以抑止。长老真的走了吗?长老常说:“不落入空,也不著有,唯有空中妙有之中道第一义谛。”而我所悲痛的就是惭愧自己未能早日亲近长老及仁光法师,多聆听教导及谆谆训诲,多多发心学佛,荼毗后长老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舍利子,光耀夺目,晶莹剔透,有金黄色,银白色,有琥珀色,有玛瑙色,青色,绿色,红褐色等,这正代表著长老的悲愿,留下舍利子以激发众生,趋向成佛之道而努力的典范。遵照长老生前之灵骨及舍利子供奉于海会寺之海会塔的第六层。名山名刹此后有幸,能陪伴两位长老法师,当是青山常在,*轮常转。两位长老法师已相继往生了,让人感到万分地伤痛与无奈。这三年以来我有幸服侍两位长老法师,从他们日常生活以及承受重病煎熬的日子里,所见、所闻的印象又是那么深刻。而他们二位所留下法音与典范却常住于我心,让人永远难以忘怀。就像两尊佛菩萨一样,正教著我去体会四大苦空、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道理,使我知道应该去学习,在这幻化无常的生命里,如何去了脱生死之大苦,并在这娑婆五浊之恶世里,去勤修佛法,以保持正念。以师志为己志,努力鞭策自己,以期效法两位长老法师的风范。如此才能报答两位老法师法恩于万一,也才不负十方诸众所给予两位长者法师的护持。阿弥陀佛!

  皈依道源上人因缘记

  谢仁泓

  民国六十一年五月间,初夏季节,入晚,澄澈夜空,明星朗照,气爽宜人。时,台北市有多处弘法道场,陆续讲经,位于牯岭街与重庆南路之间的巷道里,矗立著一幢新建的四楼公寓,它的主人是一位发菩提心的大菩萨——曹居士,特将四楼全部辟为弘法道场。

  “志莲精舍”——为此一道场,具备了吸引力,道侣们志向所趋,唯一的目标——极乐莲邦,这大概就是曹居士发大乘菩萨心的美意!

  曹居士的殊胜因缘成熟,一切条件具备,虔诚礼请基隆八堵海会寺长老上道下源上人莅止驻舍,为广大信众开坛演示“往生论”。

  上人为方便大众,更特请仁光法师译成台语,使能圆融通达,普利群根,果令道场内外人天赞叹、法喜充满。

  余虽障重,与佛有缘,每晚陪同二、三友人从新店前往,依止上人座下,听闻佛法,每当心开意解,真乃醍醐灌顶,显露心光,更至声泪俱下,不能自己。

  讲经预定期限,已不复记忆,然当我听经至第六日,翌日为星期天,预订参拜松山寺,当夜却得一奇梦:醒后特予纪录。追忆前缘,迄今已十有六年矣。

  玆摘录梦境,亦足以作为学佛人“信、解、行、证”的修持上,稍有所助益耳。

  当时,我的记载是:“民国六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恭聆道源长老宣讲“往生论”后六日,亦为晋谒松山寺前夕,梦与林晋山君在熊先生府邸,观赏庭中花卉,中有一株盆景,说是 观音大士显示的瑞兆圣花,是从山中采得,名“玉雪”,晶莹透澈,雪白如玉,呈不规则块状水晶体,属蔓藤科,枝叶扶疏,青翠欲滴,即占七绝一韵:

  “满庭卉草有奇葩,信是西方七宝花,

  大士慈悲垂教化,众生不渡不回槎!”

  如此的梦中感应,得未曾有,若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心理现象视之,真乃罪过。

  上人讲经圆满之日,在家二众满心欢喜,列队长跪在佛前皈依,当蒙 上人亲赐法号——仁泓,恭聆开示后,各自赋归,阅一年,曾赴海会寺礼佛供养一次,尔后,虽曾多次偶有亲近 上人机会,但不复记忆是在何种场合,追忆前缘,如今已成憾事,忏悔不已,无以补赎!

  上人西归,未克贲临顶礼,业障深重,逆缘牵缠,师恩未报,罪愆莫赎!今祗在佛前默祷: 上人莲生上品,顿越三界,即成佛道乘愿再来,净化娑婆,渡脱众生,亦为了却顽徒仁泓息灭罪业之心愿,特以拙文记述皈依因缘,用作追思 上人慈悲渡众之盛德耳,南无阿弥陀佛。

  凡夫见闻

  杜行和

  当代高僧上道下源老和尚于民国七十七年国历四月十六日下午七时卅分,在基隆海会寺,大众念佛声中安然圆寂,噩讯传出教界震动,伤耆德之西逝,悲法眼之入灭。传受三坛大戒之愿未满而化缘已尽,四众弟子情何以堪。长老行状,非凡夫所能识,传记、行持自有嗣法门人撰述,非末学所能为,菩提树杂志发行人朱公斐大德,发菩提心,为人天道眼,出刊专集,纪念当代高僧,利益后学,功德无量,末学才疏学浅,虽有缘亲近,终因业障深重,懈怠散乱不得利益当面错过。中夜思惟愧对恩师,故常饮泣。为报恩师于万一,有利于后学,不惶浅陋,将所见闻笔之于文曰“凡夫见闻”。

  一、学佛因缘

  民国六十二年秋,家中书架上有上白下圣长老所讲“佛遗教经”一册,此书不知何所从来。经翻阅后顿觉条理分明爱不释手,一个晚上读完,第二天又读,更觉义理微妙,自此经常翻阅,越读越有味,越看越爱看。此时不知那里有佛经,也不知到那里去找。某周日至善导寺,正在念佛,见到法师和居士的衣服即起欢喜心。旋即法会结束,有一女众见我是生客,即与我攀谈,送我一本印光大师的文钞精华,文字之优美,义理之精湛前所未见。从此看到了太虚图书馆,佛经流通处,你说奇怪不奇怪呢?经曰:“佛光普照,不照覆盆”这个盆子翻转过来了。

  二、皈依三宝

  民国六十五年在台北市木栅区沟子口法藏莲社,归依上广下化法师。见到这位跛足僧即起欢喜心。该莲社每月念佛一次,上午九时开始念佛、放生、法师开示。那时唱念礼拜全不会,我的任务是把买来放生的鱼类放生到景美溪放生,在法藏莲社认识曹太太金惠芳女士,是志莲精舍的主人,上道下源长老在志莲精舍讲经多次,末学只听一个晚上的金刚经。那时还是覆盆,不受佛光。曹永德和金惠芳夫妇不但护法不遗余力,化导人学佛亦不遗余力,仁光法师每月第一个星期六到志莲精会主持念佛、开示。末学全家四个子女都能归依上道下源长老,全是曹太太的引导。

  三、受菩萨戒

  人生七十古来稀 何况已经到八十

  世寿长短随缘了 弘法利生是吾职

  ——戒和尚道源长老(以下称戒和尚)八十自题。

  十普寺上白下圣题“崇德永寿”,“祝道源老法师八十大寿志庆”文中,写出自民国十九年至卅七年之间的事迹,白老在文中说:“道老今年八十大寿(按民国六十八年),关于他平生的历史,自有他门下弟子为他撰写,用不著我操心,我只想从我认识他后的一些点滴写出几种作为纪念。”啊!这几种点滴已成…

《道源老法师纪念文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七讲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