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积集之义;“蕴”者,和聚之义。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法,积集和聚而成为一个众生。一者色阴,质碍为义,乃是我们的外身,有体质,有阻碍,可以看见,可以触到,故名色阴。二者受阴,领纳为义。可以领纳受用苦乐之境,故名受阴。三者想阴,取像为义。事境虽然过去,但仍然想到“过去之境”,故名想阴。四者行阴,迁流为义。妄念迁流,从无止息,故名行阴。五者识阴,了别为义。对于一切事理,可以了别识知,故名识阴。受想行识四阴,乃总说我们的内心,有这四种作用。我们的五阴粗陋弊劣,所以名曰粗弊五阴。
第五、命浊:生命短促谓之“命浊”。人的寿命不过百年,就让你活到一百二十岁,仍然是生命短促。在这百年之中,少年青年很少闻到佛法,壮年虽然闻到佛法,仍未发心修行。到了晚年,真要发心修行时,可是岁数已经尽了。就算不堕三途,幸而仍得为人,但是能否闻到佛法,能否发心修行,还成问题!因此,生命短促,名曰命浊。
上面所说五浊,有两层因果;见浊、烦恼浊为“因”,众生浊、命浊为“果”。见浊乃至命浊为因,结成劫浊为果。以上是消文,以下是释义: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如我的“我”,是释迦佛的自称,像我在前面称赞那六方诸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而这六方诸佛,都在其本国宣扬阿弥陀经,使其国土的众生,都相信这部阿弥陀经。这就是他们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赞叹他们,这六方诸佛像我一样赞叹他们的赞叹我。这是诸佛互相称赞,佛门里有句话,“要得佛法兴,还得僧赞僧”,佛法要兴隆,还得出家人赞叹出家人。经上佛与佛的互相赞叹,就是要给我们做榜样的,也是要令众生起信仰心。僧赞僧,就是要众生信仰僧宝,因为僧宝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僧宝,佛宝和法宝就无法住世了。所以要佛宝和法宝兴隆,就必须僧赞僧!这是文外之意,带著劝导。前面六方诸佛,包括十方诸佛,他们都转加赞叹我们释迦佛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而作是言”,他们都这样讲。下面就是诸佛赞叹的话,“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他能做甚难希有的事情。“希有”就是少有,“能为”就是能做,什么是最难做,又最少有的事呢?“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第一种难,五浊恶世修行用功实在不容易,释迦牟尼佛居然就在五浊恶世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在五浊恶世里成了佛。这不是难上之难,希有中的希有吗?所以称为“甚难希有”。
另外还有一种难,“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难信之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圆成佛果,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我们信了佛法,就要修行用功,要能断烦恼。要想断烦恼,必须修行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这些渐次法门,众生容易相信。修净土法门,只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生到极乐世界烦恼就能断尽,这是众生难信的。但是,释迦牟尼佛甚难希有,能为世间的众生说此难信之法,所以六方诸佛都赞叹释迦牟尼佛。以上把“丁一、诸佛转赞”讲完了,现在接讲“丁二、教主结叹”。
丁二、教主结叹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这是我们的本师教主总结起来赞叹。还叫一声当机者,“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诸佛所赞叹我的话,都是诚实之言,你们也应当知道我在娑婆世界行此难事。什么难事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第一、能在五浊恶世里成佛,是为甚难。第二、教导众生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于把无始劫以来的生死了脱,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为什么世尊要自己赞叹自己呢?这是要我们知道,释迦佛大慈大悲,为度脱娑婆世界的苦恼众生,在五浊恶世里成佛。而且专为末法时代的众生,说持名念佛法门,能以断除烦恼,了脱无始劫以来的生死,一生成佛。我们读经至此,应该涕泪悲泣,感念佛恩深厚!应立即坚定信心,发愿念佛,求生极乐。见佛闻法,证无生忍,还入娑婆,弘扬净土法门,普度众生,皆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以报佛恩!
现在将“劝行流通”全部讲完,合前面的“劝信流通”、“劝愿流通”就是将“乙一、普劝”一科讲完了。
乙二、结劝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此科总结起来再劝我们。“佛说此经已”,即释迦佛把阿弥陀经讲完了。“舍利弗及诸比丘”,舍利弗是当机者,及诸比丘者,即除了前面讲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之外,还包括其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一切世间的众生都包括在内,还有天众、人众、阿修罗众等。梵语“阿修罗”,华言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故名非天,是三善道之一。六道的众生里,只有三善道的众生能来听经。三恶道的众生被恶业系缚住了,没机会来听经的。“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大家听完了这一部阿弥陀经,皆大欢喜,生起信心,而受持净土法门。“作礼而去”,大众都起来顶礼谢法。“而去”,到那里去呢?都一心念佛去了。讲到这里把阿弥陀经全部讲完。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