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left"> 过去中国庐山远公大师有个好朋友谢灵运居士,这是一位大文学家。他想参加「东林念佛堂」,但是因为他的习气太重,无法遵守念佛堂的清规,所以远公大师拒绝他。大师还有一位好朋友陶渊明,他很守规矩,远公大师欢迎他到念佛堂,但是他不肯来。由此可知,能够遵守大众共修的规矩,一律欢迎,不论他是否有神通,是否为外道。外道,我们也要接引他,帮助他接触正信的佛法,这才是慈悲心。21-90-26
问:在寺庙里闻到钟声,因病或疲劳,请问可以不起身吗?
答:如果是早晨,钟声是叫你起来做早课,一定要起来。如果你有病或者疲劳,可以预先请假。总而言之,在常住共住,遵守常住公约,就是莫大的功德,这是诸佛赞叹,龙天拥护。你不遵守常住公约,不遵守常住的规矩,就是破和合僧。你一个人可以这样做,别人也可以这样做,僧团规矩就破坏了,这个罪过是堕阿鼻地狱。
我们天天在常住,确实有意无意的做破和合僧的事情,自己并不晓得。所以,不多听经、不多读经怎么行?现在你有再大的过失,别人看到了不会说,说了得罪你。能够说过失的人,这是大恩大德。但是说了能改,人家才会说;说了不能改,连父母都不会说。一个人能够从善如流,过而能改,这个人是圣贤人,在这一生决定有大成就。21-90-28
问:阿弥陀佛身金色,请问何以「净宗学会」供养的阿弥陀佛是白瓷色的?
答:「净宗学会」成立时,有一位老居士供养一尊白瓷的佛像,这是一尊古董佛像,大概有两、三百年,所以我们将佛像供在大殿,做为我们的主佛像。因为许多人看到很欢喜,我就想到用照相印出来,每位同修就可以请到家里供养。这一尊白瓷佛像就是这样的因缘。我们不必在色相上去分别,只要心里有佛就好。21-90-52
问:依靠鬼神、作梦、算卦、抽签、护法神等管理道场,而不是依靠人,请问规章制度这样做如法吗?
答:这样做不如法。佛教导我们,对鬼神要敬重,但是决定不跟他学习。我们是佛弟子皈依三宝,我们向佛法僧学习,绝不依鬼神。鬼神纵然发心护持佛法,我们尊敬他为护法神,但是决不能跟他学习。
佛陀在世依佛,佛不在世依法,「法」是经典。依照经典的理论教训去做,有的经典太深,初学的人看不懂,可以看注疏。看古人的注解比较可靠,看今人的注解,除非是不得已,为什么?古人的注解流传几百年了,如果见解有错误,这本书决定会被淘汰,而它能传下来,时间愈久愈可以相信。今人的注解没有经过历史考验,所以我们看注解还是以古人为主;若古注实在看不懂,才看现代人讲法,作为辅助。
我们亲近善知识,要先打听善知识的师承,他是跟谁学的,因为无师自通不可靠,一定要有老师传承。善知识的老师,若社会大众或是佛门在家、出家的大德对他都景仰、尊敬、赞叹,这样才是可以相信;若师承有问题,他的可信度就有问题。我们亲近善知识,至少要了解善知识三代以上的承传,从这里建立信心。
佛制定戒律,僧团制定规约,教导我们依照章程制度。中国佛教的特色是丛林,「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清规是戒律的现代化,是戒律的本土化。在中国地区,一定要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但戒律的精神不变,只是条文有所修改。因此,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甚至于功课仪规也不同,各有各的家风,都有成就,都有师承。为什么不同?为接引不同根机众生,因此所用的方法、手段就不同,但决定能令大众得利益。所以,不可依靠鬼神。21-90-56
问:中国东北黑龙江有一念佛堂,董居士带领五十多位同修念佛,并听老法师讲经音带。因部分同修同时修练「中华养生益智功」,创始人张洪宝主张「三教合一」练气功。董居士多次劝导他们要一心念佛,但是作用不大,请法师开示救救这些善良的人,因为您讲的话有说服力。
答:我说的话未必有说服力,不过我可以劝导大家,现在世间灾难很多,要认真的发心求生净土,我们这个身体不重要,不必为这个身体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每天练身体,真能得长寿吗?若练身体就能得长寿,不练就会减寿,则命运与因果轮回就可推翻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句话也就是虚妄,不是真实的。我们知道业因果报的理论与事实是正确的,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精神保养肉体。我们看到世间富贵人天天讲求保养,身体也不见得健康,寿命也不见得长,还是逃不出因果定律。因此,讲求保养身体,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它误导了我们。
佛法里面没有练功养生,但有锻炼身体。佛法不是用练功、打拳或体操的方法,而是用经行、拜佛来炼身。拜佛和经行是运动,念佛堂念佛主要的方式是绕佛,而止静坐下来念佛是绕累了不得已坐下来休息,休息好了再起来绕佛。所以,佛法是用经行和礼拜来做运动。
这两种运动方式很好,心清净,身运动,非常符合养生的原理│心要静,身要动。所以,佛法不是没有运动,念佛堂念佛的运动足够了,何必还要练功?我们查遍《大藏经》,佛没有教导人练功。董居士劝导他们的话都是正确的,希望大家多读佛经,一切依照佛陀教诲来做。
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心清净,心清净自然身清净。身要在饮食起居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我们外面环境就健康,这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我们过分重视这些世俗的观念,就违背了佛陀的教诲。佛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凡事顺乎自然就健康,违背自然才会产生疾病,我们为何不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随顺自然?
佛教导我们「随缘度日,而不攀缘」,这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你真能体会得,我相信你会勇猛精进。为什么?你知道这个机会太难得,一定要抓紧宝贵的时间,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对事实真相和西方极乐世界真正认识透彻的人,才会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死心塌地的一心称念佛名。21-90-56
问:道场的同修之间确实有不如理、不如法,而且会使大多数人产生烦恼心。请问是否可以单独找他规过劝善?
答:单独的规过劝善,这是很好、很如法的作法。21-90-59
问:有人说老法师和李木源居士的关系不好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现在我也听到有些谣传,说是净空法师跟李木源居士关系处得不好,正在闹别扭。这个谣言传得很多,这不是事实,因为我们密切合作,我们都没有私心,都没有自己。怎样才会处不好?有私心就处不好。有私心是什么?每个人有得失,每个人有利害,得失利害不同才产生矛盾。我没有名利心,也没有得失心,李木源居士也没有名利心,也没有得失心,所以我们两个是很好的搭档。
谣言的生起,也许是因为最近我在澳洲跟古晋建立两个道场。去年我在美国有一批图书,从那边运到新加坡来,而新加坡一直没有地方放,放在仓库里面,我看到非常难过。这些书都是我多年辛辛苦苦所搜集的,有一千多箱,可以做一个图书馆。我唯恐这些书籍遗失,最初我是很想把这些书籍捐送给新加坡的大学图书馆。正在此时,澳洲的因缘成熟,台湾的杨老师来帮我整理,他看到这些书籍非常喜欢,他说这些书籍我们都能用得上,叫我不要捐。我说:「好!此地没有地方放,就放在澳洲。」
我在澳洲买了一个教堂,主要的目的就是放书籍。把这个教堂改成图书馆,希望这些典籍不至于毁坏,并且住在那边的同学开班学习,也都能使用。
这些书籍运过去了,也许有人看到这两个货柜运走,好象是我要搬家,但不是如此。我是把这些东西安顿好,我就没有忧虑牵挂了,到什么地方都自在。
古晋建一个道场,是帮助在家同修。我过去在台湾三十年,受当地信徒们的照顾,我要有回馈、有报答。所以,我在那边建一个念佛堂,并建五十间宿舍,跟旅馆的建筑一样,一个房间住两个人,可以招待一百人。因为在家信徒不是长住,他有时间、有假期才到那边念佛,那边可以招待他,如此我的心才安定。我们受别人的恩,一定要念念图报。「知恩报恩」这四个字,在《般若经》里是二地菩萨修学的科目。21-90-61
问:请问同修之间是否各自念佛、听经、读经,无需共同研讨勉励?
答:这要看修学环境,有这个环境,应当共同在一起研讨,互相勉励,这才是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修。大家在一起决定没有杂心闲…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