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P37

  ..续本文上一页

  

答:阿罗汉与菩萨的慈悲平等心,有程度上的不同。我们从《金刚经》上可以得到证据,须陀洹已经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须陀洹他证得了,他绝不以为我自己证得须陀洹果,如果自己以为证得须陀洹果,他着相了,他没有证得。须陀洹不着相,但是须陀洹的不着相与阿那含、阿罗汉的不着相有程度浅深不同,所以阿罗汉比不上菩萨。但是菩萨也有等级,我们讲大乘圆教,阿罗汉断证的功夫跟七信位的菩萨平等;换言之,他的清净心、平等心比不上八信菩萨,所以有程度上之不同。《华严经》讲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有这四十一个阶级,他们统统都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只是程度上有浅深不同,是从这个地方分的。21-90-90

  

  

  

  

课诵篇

  

问:外出参加法会、佛七,日常功课不能完成,请问可以吗?

  

答:可以的。你到念佛堂来念佛,这就是你的定课。我们出去参学,无论到哪个道场,一定要随顺道场;不随顺,你就把道场破坏了。譬如,这是念佛道场,你到这里来打坐参禅,这是破坏别人的道场。你是修禅,到念佛堂来就照样念佛,这是正确的,随喜功德,无量无边。

  

  佛法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彼此互相赞叹,决不能互相破坏。念佛人到禅宗道场,也一定在禅堂里打坐参禅,绝不破坏别人的道场。他请我们去讲开示,我们一定要赞叹宗门,赞叹道场,赞叹他们的法师,赞叹同学,使他们的信心增长。而不能说:「现在末法时期,参禅不能成就,还是念佛好。」别人已经参禅几十年,你岂能破坏别人的道场?所以,进入别人的道场,一定要懂得随缘,这是佛门的规矩。21-90-51

  

问:用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修行。若有冤亲债主要求诵《金刚经》或《地藏经》,请问是否夹杂?

  

答:这不算夹杂,因为这不是长时间,而是短时间的。冤亲债主要求你诵一部、诵三部,你是特别为他诵,这个可以。我们自己主修的功课,一天都不能间断;替别人修的,能抽出一点时间帮助别人,这是好事情。记住!不能喧宾夺主,主修的功课要重视。21-90-54

  

问:现在学会里的早晚课,由于学生人数渐多,空间不够,所以取消绕佛,只采原地念佛。学会活动空间小,同学们课业也很紧凑,少有时间运动,长期如此,细胞含氧不足,容易造成昏沉。所以,学生建议是否将唱「弥陀赞」的部分改为拜佛,「警众偈」等附在第六品和三十七品之后一同唱诵,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保有经文的熏习,又可兼顾到运动。身心兼修,法喜充满,则道业必成。

  

答:这个建议很好。拜佛是很好的修学方式,拜佛时心地真诚,不起一个妄念,这是修心。同时拜佛的每一个动作都合乎威仪,又能达到全身的运动,所以古人非常重视拜佛。

  

  我出家之前,曾与忏云法师在山上住茅蓬五个半月。他教导我拜佛,每天早课拜三百拜,晚课拜三百拜,午后绕佛、念佛,就是饭后经行半小时,然后绕到佛堂再拜两百拜。当时我在山上修行的功课是每天拜佛八百拜,这样拜了五个半月,对自己身心修养确实有很多好处。所以,我现在劝导一般大众要拜佛,拜佛确实能消业障、开智慧。

  

  拜佛是以真诚恭敬心,以我们的头顶礼佛足,称作「接足礼」。若能将此修行方法落实到生活,面对一切人事物,如同面对佛祖一般的至诚恭敬,你就是普贤行里的「礼敬诸佛」。你把修行层次提高了,这个受用、功德是无量无边。希望真正有心者,当如是学,像《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一样,凡夫只有我一人,除我之外都是诸佛菩萨,都是圣贤示现。无论是顺境、逆境,善人、恶人,决定不生轻慢心,决定不生分别心,都是以真诚、平等、恭敬来对待,这种人念佛必定上上品往生。21-90-59

  

问:有人躺着休息,我们在旁边诵经,请问那个人来世是否会变成蛇?或有其他影响?

  

答:不见得会变蛇。而这个影响是他不恭敬,破坏佛教的形象。遇到这种情形,就不在这里诵经,或者请那个人到别处去躺,不要在诵经的场合躺着。

  

  佛法是师道,我们要尊师重道,无论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念念当中都要想着「我要为大众做好模范」。所以,我们在这里恭恭敬敬的诵经,这个人躺在那里睡大觉,或者躺着听,这是破坏了佛教形象。特别是让初学者看到,对佛法不会生恭敬心,这就不得佛法利益。这不但他自己得不到利益,也影响许多人对佛法不能生恭敬心,道理在此地。21-90-64

  

问:我的早晚课念《无量寿经》及佛号,各需一小时。现在我想多念佛号,请问可否改诵《阿弥陀经》?

  

答:可以改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比较短,你念佛号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诸位必需要了解念经的用意何在,对初学人来讲,念经比念佛号重要。为什么?先明理为何要念佛号,先把道理搞清楚,经就可以不要念了。念经是帮助「信解」,念佛号是帮助「行」,行很重要!但是行要是不解,还有怀疑,就非读经不可,必须在经典里破迷开悟,建立信心。

  

  我们看到一些不认识字的老太婆、老阿公,他从来没有听过经,教他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念了几年,居然能预知时至,站着往生。这是什么道理?他相信,没有, 怀疑。这样就可以不要读经了;如果有怀疑,信心还不坚固,不读经不行。21-90-68

  

问:专修的寺院道场,早晨诵《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晚课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及忏悔,其余时间都是念佛,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初一、十五,念供时不念「天女神咒」、「大悲咒」、「准提咒」等。请问晚课放蒙山是否可以不念咒?

  

答:如果寺院里面有常规,就要懂得随众。自己做功课可以,但与大众在一起时,一定要随众,不要让大众生烦恼。21-90-72

  

问:有的法师经常为人讲课,劝人多念佛少诵经,并说吃肉的人不可以诵经,非常忙的人不可以诵经,请问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学佛一定要以佛的经教为准,佛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佛没有说过「吃肉的人不能诵经」,我们也没有听过祖师大德讲过,这些都是以讹传讹的错误观念。工作繁忙的人一样可以诵经,一部经不能一次诵完,可以分做几次。像《无量寿经》虽然不长,但初学的人念一遍要两小时,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一天念几品,一个星期诵一部,或一个月诵一部也可以,不能不读经。21-90-72

  

问:家中有一个炕,有人睡觉时,我做早晚课念经,请问对别人是否有影响、有过失?

  

答:现在大陆北方,冬天是睡炕,都是许多人一起睡。北方确实有这个习惯,因为炕下面烧火很温暖,所以读书、工作都在炕上。而你的早晚课不能不做,经不能不念,所以只要不出声念就好了。这些地方要善巧方便,家里没有人,你可以出声念;家里人多又不信佛,你可以不出声念,默默的做早晚课,不妨碍别人。21-90-72

  

问:忏摩或是听经拜佛时,就会伤心流泪,请问是否业障重?

  

答:这个答案在《无量寿经》里。佛说这是你的善根发现,不是业障重。你听经、忏悔会伤心流泪,是你过去生中曾经学过这个法门,但是没有成就,这一生又遇到,就感觉得难过。既然如是,你就要更加用功,世间不值得留恋,不要错过机会,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成就。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万万不可执着实有。佛讲,世出世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换言之,就是「心性幻化虚空法界」,虚空法界就是我们心性幻化的。「色身影现国土众生」,我们的色身、国土(星球)是一切众生影现。影现就是《金刚经》讲的梦幻泡影。虚空、法界、国土、众生都不是真实的,就像作梦一样,梦中的境界是事有理无,所以我们可以受用,不可执着,执着就错了。

  

  我们住在这个世间,把世间看作旅馆,没有一样是自己的,我们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有人说这个房子是他所有,那是假的,那是迷惑颠倒。「只有使用权,决定没有所有权」,你把这两句话参透了,就得自在,常生欢喜心。佛家所谓是「理得心安」,道理清楚、明白了,心就安了。心安是什么?再不会有妄想、分别、执着。若有妄想、分别、执着,你的心不安。心不安,身也不安,对自己的健康、寿命都有很大的伤害。理得心安最明显的是健康长寿,所以理要明白,事相要清楚!21-90-73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