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P54

  ..续本文上一页经注解》和VCD,若一、两人自修,应采取哪一种方法殊胜?

  

答:五年学戒不是戒律,而是老师的教诫,五年当中一定要听老师的教诲,绝不违背。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学,老师在五年当中把你修学的基础奠定好。你果然能遵守不违背,修学基础一定会打好。学生对老师要有坚定的信心,正如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的「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学生有这样的态度,岂有不成功之理!在修学的期间,你可以看《无量寿经注解》或是听VCD,这是帮助理解。读诵是修定,修一心不乱,也是帮助记忆,熟记经典里面的教训。

  

  一、两个人自修,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采取,完全看自己的根性。如果觉得自己业障比较重,就从《了凡四训》学起,《金刚经》是否要研究并没有大关系。从《了凡四训》、《十善业道经》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来奠定基础,这些经典都是教导我们「深信因果,断恶修善」,这是福德的根基。世出世法不能离开福德,没有福,学佛的障碍多,有福报的人障碍少,助缘多,所以不能不认真修福。

  

  然后再学《无量寿经》,首先背诵,差不多能背诵一半时,就可以同时开始求解。初开始的时候最好能完全背诵,背诵是修定;听讲经、看VCD、看录相带,这是求解。这是定慧等学,帮助你开智慧。然后你把所信的、所记忆的、所理解的,完全落实到生活当中,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成就。所以,你要问哪一种好,一定要看自己的根性,看自己的修学环境、生活环境,方法并无一定。21-90-85

  

问:我早年学习外道,后来遇到老法师,就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和《阿弥陀经》。我时常来听经,鬼神也时常来口里,要看老法师又看不到,要听老法师讲经也听不到。那些影子、境界时常出现,想念佛也很辛苦。他时常来我口里,带我到天上去走走,使我没法子修行。请问此种现象,是否我功夫不到,还是自然现象?

  

答:没错!是你的功夫不到,若功夫真正得力,不会有这种现象。功夫得力的时候,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21-90-86

  

问:早期我在外道时,鬼神一直来找我,早晚没得休息。儿女说是外道弄把戏,说是魔道。请问我该如何?

  

答:你可以念《了凡四训》,你就晓得如何应付这些外道的鬼神,一心求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外道折磨你的时候,你劝他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提醒他六道轮回苦,有智慧的人应当发心离苦得乐,劝导这些鬼神不要干扰你,你往生净土之后,将来倒驾慈航来度他们。21-90-86

  

问:为了精进修行,诵经、念佛,除了白天以外,晚上也不浪费时间。因此,当我念到疲倦,我就躺在佛堂睡觉,请问是否如法?

  

答:睡在佛堂里面不脱海青,略微休息是可以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念佛堂共修,休息是在念佛堂旁边的房间,这是专门提供大家休息,但休息时不脱海青,这样比较好。在家里虽然没有大众共修,也应该如此。你希望警策自己,你在房间睡觉的时候不脱衣服,这样比较如法。21-90-86

  

问:有居士要求受三皈五戒,不方便请到法师传授时,请问可否用老法师两千年在新加坡传授三皈五戒的光碟,以作证明?

  

答:可以,三皈五戒可以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发愿授受。21-90-86

  

问:我有两张五台山的照片,这两张照片好象都有一些特殊的感应,心中不解。请开示。

  

答:凡是遇到这些事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不把它放在心上,不要去理会它,这是好境界;如果执着,常常想着,这是魔境界,会给你带来麻烦。是佛是魔,不在外面境界,而是你自己的反应,你反应正常就是佛境界,反应不正常就是魔境界,这是《楞严经》讲的。21-90-88

  

问:世人造恶事,佛说他们也有佛性,但造作恶业危害他人性命,请问我们应如何处理?

  

答:对于恶人恶事,中国古圣先贤都教给我们要「敬而远之」。我们对于这些人要恭敬,但不跟他学习,因为他造作恶事伤害众生,我不亲近他。如果对自己有了威胁,我们离开就好,古人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走」就是移民,我们去找一个好的环境,到那里去生活,到那里去修行。

  

  今天地球确实是浊恶到了极处,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说:「此地不能留恋,要统统放下,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念佛就是准备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安全,没有斗争,所以我们要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对于这些恶人,他要的,我们都给他,他要名,我们给名,他要利,我们给利,我们遵守佛的教诲:「于人无争,于世无求」。

  

  我们果然能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在《往生传》和《净土圣贤录》看到,三分之二的人大概都是三年到五年就成功了。有人问:「这些念佛人是否寿命只剩三年?」我说:「不太可能,哪会这么巧!若是少数人,可能是巧合,那么多人就不可能。」那是什么原因?他的功夫成熟了,可以舍弃多余的寿命提前走,这才讲得通。

  

  我们看到新加坡的陈光别老居士往生,他老人家念佛是两年就成功了。他真的放下了,念了两年,就跟李木源居士说:「我想往生极乐世界。」李居士劝他:「现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人事还不稳定,你决定不能走,你还得多住一段时期。」他又多住了两年。可见得这件事情不难,问题是我们是否真心想去?真的想去,确实随时可以去得了。21-90-88

  

问:佛说「万法皆空」,可是在日常事相上千变万化,请问应如何处理?

  

答:「万法皆空」说得很深,不是初学人的境界。如果你真的懂得万法皆空,在日常生活当中,千变万化与你都不相干,你就没事了。你还有事,你还想如何处理,可见得你没有空。真正到万法皆空的境界,你不是凡夫,而是法身菩萨,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

  

  我们今天明了万法皆空之理,在事上我们还是空不了,还是要依照佛的教诲去做。佛的教诲何在?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无量寿经》非常希有难得,总纲领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能用此纲领过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与佛法就相应了。你要仔细去读。21-90-88

  

问:请问佛法的精要是什么?修行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我学佛五十年,归纳佛法的精华就是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心本性;「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我们的行为。纯善的行为,纯净的真心,就是佛法的精要;换言之,就是「纯净纯善」四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纯净,这是讲「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纯善,这是讲「行」。纯净的心,纯善的行为,不夹杂毫分不净不善,就圆满成佛。所以,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个,在日常生活当中学,在工作当中学,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没有一丝毫虚伪,没有一丝毫污染,没有放不下的,这就对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不离此原则,我们掌握这个原则,就知道如何修行了。

  

  对于初学,最重要的是什么?「三皈、五戒、十善」。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想脱离六道轮回,想证得一真法界,就是《观无量寿佛经》讲的「净业三福」,要从此地下手。「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做不到,念佛不能往生;这一条做到了,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提高一层,想要往生方便有余土,你要修第一条,再加上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不犯威仪」的意义,就是一定要保持佛教最好的形象;换言之,我们起心动念、一切行为,都要给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譬如,我们听经时,精神不能振作,低着头打瞌睡,这是不好的榜样,这都在威仪里面,所以一切都要守规矩。为什么要这样做?做给别人看的,对自己不重要,这是佛教的形象。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讲「形像鲜明」,也就是做社会大众的模范,不好的样子不可以做。学佛人跟大家接触,不可以愁眉苦脸,不然人家一看你这个样子,会觉得佛还能学吗?人家跟你一接触就生欢喜心、生恭敬心,这是好样子。所以,经典中每一句都含无量义。你能做到这一条,才能生方便有余土。

  

  更高一层是往生实报庄严土,这就还要加上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个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是净宗法门讲的深信因果;「劝」是教别人,自行化他。如此念佛才能生实报庄严土…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