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五集▪P3

  ..续本文上一页信的,我们晓得这个道理,这是根本!非常重要。你对老师如果没有恭敬心,你就不能入门,已经 入了门,差一点的善知识来教,没有关系,为什么?他讲得对你也晓得,哪个地方讲错你也知道。最初入门是不识货,必须顶好的善知识来领导他,世出世间法都一样,凡是讲到初学的都是一等老师。《华严》会上善财童子初学,文殊菩萨做他的老师,以后参访像德云比丘这些,哪里有文殊菩萨的名气大!像这些表法的地方,我们要注意。初学要求最好的善知识。

   讲义【佛说建立道场,分上、中、下期,以令三根得益。】

   本经 确实是为上上根人说的,但是大根性、中根性、一般根性也能得利益,这就是有圆觉这一章,这个法门也是克期取证。末后一章可以算得上是本经 的流通分:

   讲义【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者:既贤且善,而为上首也宜矣。】

   这十二位菩萨是既贤又善,在大众当中他们做首领,他们来做班长,领导这些同修,是适宜的,很适合。

   讲义【经 中请名流通,利益今后,厥功甚伟。】

   他是属於本经 的流通分,他来请教世尊,这一次法会讲的经 ,应当建立什么名称,如何流通后世?佛一一为他开示。这些人是:

   讲义【十万菩萨眷属之上首。】

   到这个地方,把上首十二位菩萨给诸位介绍过了。再看底下经 文:

   经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这四句经 文表现甚深的境界,与《华严经 》简直没有两样,与《华严》媲美。因为这些人全是法身大士,像《华严经 》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要不是法身大士,决定不能有『同住如来平等法会』这个境界。你只要看到有这样的字样,他就是破无明证法身,就到这个境界了。平等心是菩提心里面的直心,大经 里面常讲「直心是道场」。平常我解释菩提心,我都是用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来解释,大家一听好懂。直心就是平等心,我们自己如果也想能参与圆觉法会,参与华严法会,首先要修的就是平等心。

   平等心现前,诸位要晓得,必得破我执,有「我」就不平等,为什么?「我」总比别人要高一点,有我慢。《唯识》里面讲「四大烦恼常相随」,有我见、我爱(爱就是贪)、我慢,怎么能平等得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你这个心才平等。小乘人不平等,小乘人「人我执」破了还不平等,为什么?他有「法我执」。由此可知,人我、法我都要断掉才能参与平等法会。这个事情看起来好像容易,做起来是要真正下功夫,不但不执著我,同时也不执著法。

   『与诸眷属』,十二位菩萨与在会的十万菩萨。『皆入三昧』,所入三昧即神通大光明藏,就是《楞严经 》讲的首楞严大定;如果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就是理一心不乱,都是得理一心不乱的人。「皆入」有两个意思,第一、「佛力加被」,我们有没有得到佛力加持?佛力加持,给诸位说,是相对的,你自己什么都没有,佛的力量加不上。你自己有一分定力,佛可以加持一分,有一分神力的加持;你有十分的定力,佛也有十分力量的加持,与你自己的定慧成正比例,一丝毫勉强都没有。为什么?佛心平等,决定没有偏爱,没有偏见,这种加持那是感应道交,这里面一点勉强都没有,佛是无心而应。像磬一样,它有没有心?没有心,你敲一下它就响一下,你敲得重它响的声音大,时间长久;你敲得轻,它响的声音小一点,时间短一点。它有心吗?没有心,这叫真正平等。如果有心就不平等,有心是什么?是妄心,就不平等了。无心是无妄心,无妄心则完全是真心,真心是平等的,真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本来无一物那是讲的真心。

   第二、「智同於师」,真正智慧,老师的智慧圆满,学生的智慧不圆满,虽不圆满,但是这个智慧跟老师的智慧是一样的。譬如月光,十五的月亮圆的,光是圆满的,初三、初四那个月牙跟十五的月光完全相同,只是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法身大士他透露出来的智慧跟如来圆满的智慧完全相同,只是有大小不一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把这个智慧区分为四十一等,初住菩萨智慧刚刚开,只有一分,四十一分之一;算如来果地上四十二个位次,四十二分之一,但是他跟圆满的是一样的,真智慧,可以说那个智慧是无上正等正觉,可以称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不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如来果地上是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就这么回事情。

   这个智慧现前,就是转识成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这两个识一转,阿赖耶自然就转为大圆镜智。这个时候大圆镜智里面透了一分光芒,就是般若智光,这是圆教初住菩萨。从此以后,无明一品一品的断,智慧一分一分的往外透,所以智同於师。这样,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他们的智光、他们的威德才能加持得上。这种加持,对你自己本身来说,有感觉得到,也有感觉不到,所以有显加、有冥加。自己能感觉得到,佛的光明、佛的威德加持自己。皆入三昧,这个三昧是首楞严大定,三昧就是定,可不是盘腿面壁这个定,这个定是什么?没有出入的,「性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也就是《金刚经 》上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那就是神通大光明藏,就是首楞严大定。一天到晚都在活动,从来没有休息,但是都在定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取相是「禅」,不起心动念是「定」。他们皆入三昧,统统入这个三昧,所以才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到这个地方把六种证信序说完,下面是本经 的发起序,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五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