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七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天台家讲佛有四种:有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你成的是哪一种佛?前面三种都不究竟,都不圆满,唯独圆教佛才是究竟圆满。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要成究竟圆满的圆教佛果,他才能够像阿弥陀佛一样,普度一切众生,才有这个能力。所以说为满大愿,为成佛故,我们是为这个缘故去往生的。

  【般若 与净土,是一非二。】

  一桩事情,很多人不明了,把它看作两桩事情。学般若 的轻视净土,学净土的不明般若 ,这个错了,不晓得它是一桩事情。

  【有往生法门,方能成就般若 法门。】

  换句话说,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满的般若 这才能成就。

  【此文殊、龙树、智者、永明诸大士,所以皆发愿往生者也。】

  这在此地举几个例子。文殊菩萨,世尊在一切大乘经中都告诉我们,菩萨之中,智慧第一是文殊师利菩萨,就如同小乘阿罗汉当中,智慧第一是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佛说《弥陀经》,单单叫舍利弗,他没叫别人。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应该体会净土与般若 的关系。佛为什么不叫别人,单单叫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没有第一智慧,不能解净土之理。所以《弥陀经》上,小乘排名第一个是舍利弗,菩萨第一个是文殊师利菩萨,这个显示出净土与般若 关系的密切。文殊菩萨求生极乐世界。

  在我们这个世间,世尊灭度之后在印度出现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出现在印度。而龙树菩萨,佛在大乘经里面曾经预言过,我们佛门叫授记,现在讲预言。佛说他灭度之后六百年,有龙树出现於世,弘扬大乘。所以龙树是中国大乘八个宗派的共祖,每个宗派都有祖师,龙树菩萨是八大宗他都是祖师,共同的祖师,说明大乘八个宗是他老人家传下来的,他求生净土。大乘八个宗,我们应该都很清楚。在中国成立的华严宗也叫贤首宗,天台宗也叫法华宗,净土宗这是我们中国人建立的;与西方有关系的,从那边传过来的,有三论宗、有法相宗,有禅宗,还有律宗、戒律,密宗,这是从西方传承过来,大乘八个宗。这里头有禅宗、有密宗,有法相唯识宗。八大宗共祖,他老人家为什么偏偏选西方极乐世界去往生?他没有在密宗里头即身成佛,他没有在禅宗里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没有,他最后念佛往生净土。我们学佛对於这些事不能不留意。

  我们涉猎经典不多,对佛法甚深的理论不甚明了,但是看看这些古来祖师大德,他们这些举止动向,我们看到值得我们反省,应当好好去想想,他们的选择会有错吗?所以这些祖师大德里头不提别人,单提龙树菩萨,因为龙树菩萨,任何一宗都尊敬他老人家,他都是祖师,他念佛求生净土。在我们中国,永明大师,智者、永明。智者是天台大师,天台宗的,天台宗修法华三昧,修的是天台止观,可是智者大师求生净土,《往生传》里面有他,《净土圣贤录》里头也有他。到后世,几乎天台宗历代的祖师,多半都是念佛往生净土。像近代谛闲老法师,这是清末民初天台大师,他的传人宝静法师、倓虚法师,这都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师,都是念佛往生净土,《近代往生录》里面我们都看到。不能说这些人没有智慧!老实说这些人是通家,通宗通教,他们不会选择错的。永明大师,禅宗里面回头的,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回过头来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古人举这四个人,用意很深。文殊,菩萨当中第一;龙树,八宗共祖;智者代表教下,永明代表禅宗,宗门教下到最后统统归净土。你看看这个气象多么殊胜,所以皆发愿往生者也。我们看到这种气象,还能不发愿求生净土吗?不必再深究其理,你看看这些人物,他们走这条路,我们跟进,想必不错,这就对了!

  【持戒修福,极不容易。】

  这都是实话。

  【往昔已亲近承事无量诸佛。】

  比起《无量寿经》所说的阿闍王子这五百个人,善根深厚多了。世尊说他们这五百个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四百亿这个数量相当可观,在我们讲善根相当深厚。听了净土法门喜欢,还没想去,没有发心求生净土,你就晓得《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换句话说,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种善根、福德还是少,还不够资格,真正要往生的那个善根、福德超过他们。此地讲的就不一样,这个地方讲的是供养无量千万亿佛,换句话说,比四百亿超过太多了。我们劝人持戒修福,人家不能接受;劝人念佛,他不能接受,这是正常的现象,他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怎么能怪他?这个事情不但我们帮不上忙,诸佛如来也帮不上忙。所以我们看了这个情形,点点头心里明白就好了,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如果你把这个法门给他一介绍,他就相信就接受了,这个人了不起,就是经上讲的,他已经在过去生中,那是善根非常深厚,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一听就喜欢,一听就相信、就接受、就肯干,佛在《无量寿经》上说,这个不是凡人。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是这样的人,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授记了,我们不是凡人。一听就信,就欢喜、就接受、就真干,这就不是凡人。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换句话说,你已经接近这个标准,没达到也差不多了,只要现在努力一点,用功一点,依照佛讲的理论方法,认真的去修学,我相信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往昔已亲近承事无量诸佛,但种善根。

  【可见欲成就般若 法门,必须亲近弥陀,实相般若 方能现前。】

  这个是古来许许多多祖师大德,都是这样的劝导学人。我们看到古圣先贤,人家就是这样做法,亲近阿弥陀佛,实相般若 才能现前,实相般若 现前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永明禅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永明大师总共有四首偈,这是其中之一,四首偈是为我们大众抉择法门,说明净土是无比的殊胜。无禅没有关系,有净土就行了,这里面关键的字眼是「有」,有就成了。什么叫有?你心上真有了,那个才叫有,心上真有就念念不忘,这才行!我们世俗人常讲心上人,你最亲爱的心上人,那心上真有了,念念不忘,心上真有阿弥陀佛就行了。心上有别人那就完了,就搞六道轮回,那个麻烦就大了。心上真有阿弥陀佛!所以关键在「有」,在这个字,为什么?有就是念。大家要晓得,念佛不在口上。你看那个念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心上有,那叫念;不是挂在口上。口上有,心上没有,那就是古人所谓喊破喉咙也枉然,心上没有。要紧的是心上有,口里没有,没有关系,重要是心里头真有,这个要紧。心上真有,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一定是这样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

  我们看看现前念佛人,修净土的念佛人,一万个念佛,真正能够往生的两、三个,好像跟祖师这个话不符合,其实不然。我们一万个念佛的人,只有二、三个有净土,所以他去了,其他的念佛人,口里有阿弥陀佛,心里头没有,所以去不成,是这个道理。祖师的话没说错,非常正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何愁不开悟?实在讲,见阿弥陀佛就开悟,花开见佛悟无生,哪里能错得了?这是说明西方世界的殊胜,净土法门的殊胜,几乎是任何一个法门没有法子跟它相比。

  无论什么人,所以你要觉悟,你那个心上要是有牵挂,牵挂别的事情,你要知道,你是搞六道轮回,牵挂儿孙都不可以,都是搞六道轮回,这个要觉悟。世间人母子情深,做母亲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儿女,这个事情很麻烦!儿女会把父母忘掉,父母不会忘记儿女!这个事情不是在中国,外国也一样。在外国,我们看见老太婆孤家寡人一个人住在老人公寓,很寂寞!她常常想她的儿女,儿女根本不孝顺,一年理都不理她一次,她还是念念不忘,这就是人性。要把它换过来,念头转过来,要知道这个搞六道轮回,这个是很大的麻烦,很大的障碍,念佛不能往生就是为了这个,必须把念头换过来。你想你的儿女,爱护你的儿女,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才真办得到。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一样,到那个地方,阿弥陀佛加持你,你的神通能力全部都恢复了,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尽虚空遍法界,不仅是四圣法界,六道里面的情形你都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家人眷属在哪一道,现在是什么状况,你统统清楚,统统明了。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真的会去帮助他,这才叫爱护。你自己也搞六道轮回,迷惑颠倒,那有什么用处?纵然有爱护的心,是丝毫力量帮不上,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那你的家亲眷属你才真正帮上忙,你才叫真的爱护他们,不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爱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爱护家亲眷属,你唯一的办法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学般若 者,须速修念佛法门。修净土者,亦须速修般若 法门。《观无量寿佛经》明第一义,正是般若 。】

  这是引经来作证,《观经》里面讲的第一义,就是般若 波罗蜜。这是说明念佛人不能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能不念佛,有智慧的人不念佛,不能成就,纵然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也不过是换得来生的福报而已,什么原因?出不了三界,所以一定要念佛。念佛的人为什么要智慧?有智慧念佛就稳当,明了念佛的道理,知道念佛的方法,又晓得念佛的功德利益,统统都清楚,统统都明了。於是眼前无量无边法门,都不会障碍他,都不会动摇他,他有智慧,他的意志坚定,决定成就。

  这一次有几位同修找我讲《金刚经》,我也就答应了。为什么答应?不是他一找我讲,我就给他讲,没那么简单!实在是看看这么多年来,大家念佛了,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没有智慧。今天听一个参禅的来了,心里动了,想去打坐了;明天来了一个上师,他又想去灌顶,这个糟糕不糟糕?这就是没有智慧,心里头没有主宰,会随著外头境界动…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