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经【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世尊给我们明白的说出来了,持戒修福人,你说多难得,他们善根深厚,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此地所讲的,跟世尊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我们应当要相信,特别的要相信自己,不是去相信别人。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个讲堂坐两个钟头,不是凡人,你要是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你怎么能坐得住!我们这个座位不太舒服,你能够坐得住。在这个地方就说明善根深厚,这是讲这个人,持戒修福的人,特别是在五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底下小注:
【此节文,正明持戒修福者,已具极长时之修习。是诸善合成之根,真是难能可贵。】
佛所讲的就是指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过去生中的事情,所以虽有善根,往往没有遇到善缘,那也不起作用。有善根、有福德,遇不到善缘,那也很可惜,这一生又要空过了。《弥陀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可以,一定要遇到善缘。善缘有两种:一种是遇到真善知识,使你接触到正法,这是第一个要紧的条件;第二,你遇到好的同参道友,彼此在一起互相勉励,成就道业。这是我们常讲的师友,有老师没有好的同学很困难,菩提道上会非常辛苦。尤其在这个时代,《楞严经》上所讲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许多人都在说法,听听好像也满有道理,其实似是而非。如果我们认识不清楚,意志不坚定,很容易动摇,很容易受他们的影响,变成自己修行的障碍。所以善知识跟好的同参道友,是我们这一生能否成就的重要因素。要知道自己善根非常深厚,决定不能够自暴自弃,自暴自弃太可惜了!要把握这一生大好的因缘,决定要成就。凭什么?凭我们过去生中深厚的善根,凭诸佛如来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有坚定的信愿,没有不成就的。
【今在又后之五百年中,斗争至於极。】
今天这个斗争坚固,实在讲是到了极处,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
【竟能读诵受持】
你在这个环境里面,还能够读诵大乘,还能够认真去修学。
【必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少欲知足,有持戒之资格。】
必定是这样的根基,这个根基难,这个根基就是前面讲的无量劫培植的。在这个乱世当中,他的心还是这么定,还是这样的善良,还这么样的守规矩,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少欲知足,这是无量劫所培养的善根,这就是世尊在本经里面所讲持戒修福者。
【更宜用功,再求坚固,种得善根,当结善果。】
我们明白了,我们自己有这么好的基础,这叫真的觉悟了。觉悟之后一定是更用功、更努力,坚定自己的信心,坚定自己的愿心,断恶修善,这就是种得善根,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一定得生,那叫真正的善果,这个要知道。如果我们不求西方净土,虽然有前面这样深厚的善根基础,一定要知道,出不了三界,出三界太难太难!想想文殊、普贤菩萨们在华严会上,在华藏世界,华藏是一真法界,他们还念佛求生净土,为的是什么?我们今天要不希求净土,岂不是大错特错!发这样的心,你就得一切诸佛的护念,不仅是阿弥陀佛护念你,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得一切诸佛护念,何不自勉!所以应当自己勉励自己,这一生当中决定不再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把它抓住。
【劝人学佛,一定要劝他持戒修福,更要劝明般若 ,从速修学净土,求生西方。须知般若 与净土,关系至深。】
这是真的,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具足真实般若 智慧,没有真实般若 智慧,他不会选择极乐世界。像文殊、普贤,那都是智慧第一,他们选择的,你为什么也选上?你的眼光跟他一样,那不是简单事!我们在座的同修,虽然不能说是诸上善人,不能说上善,但是可以说诸善人,这是可以能够当得起的,都是善人。我们常常劝人学佛,好事!劝人学佛一定要劝他持戒修福,可是这两桩事,在今天对一般人来讲是太难太难了。所以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劝人,首先告诉他,什么是佛教,从认识佛教下手。不一定要劝他学佛,佛教是什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以后再说,第一步接引要劝他认识佛教。我们有一个小册子在外面跟大家结缘,这个小册子,你们不必客气,多拿几本没有关系,不要认为我拿多了,人家说我贪心,这没有关系,你转送给你的亲戚朋友,把佛法介绍给他们,这是好事情。这个地方的书送完了,我们后面立刻就再印。先让他知道佛教是什么,然后再劝他学佛。我们这几天所讲的,也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学佛就是学过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过一个自在快乐的日子,学佛是学这个。学佛不迷信,学佛没有坏处,对他的学业,对他的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不肯学?凡是不肯学的,都是对於佛法有很重的误会,对佛法一无所知,这样把机会当面错过了,这很可惜!所以要劝他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规矩、要有法度;要知道修福,修福则是断恶修善。
更要劝明般若 ,要劝他智慧重要。不能没有智慧,没有智慧解决不了问题;福报不行,福报再大都解决不了问题。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这个东西要智慧,福不能救,生死轮回,福救不了你,可是慧能救你,所以说智唯能度,度就是帮助你度过生死苦海,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那个要智慧,福报没有用处,再大的福报都不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但生死不能解决,就是眼前的健康长寿,年龄大一点的衰老疾病,这些问题都不能解决,福报不能解决。不能说我钱很多就可以不生病,没有这个道理。可是这个问题,智慧能解决。
有一些人看到我,向我请教:法师,你的身体不错,有没有练什么功?以为我是练功的。我有一年在旧金山,在旧金山讲经,听众里面有一位是从中国来的,那真的是练功的,听说是高段的功夫,而且有特异功能,特异功能就是我们一般讲有神通。我在那里连续讲了好几天,他每天都来听。告诉听众说:这个法师的功夫是上乘的、高段的。搞得信徒来找我,法师,人家说你是上乘功夫,你应该传授给我们。但是他说这个话,老实讲也不假,但是也不是真的,《金刚经》讲的非假非真。怎么说非真?我从来没有练过功,这讲它不是真的。不假怎么说?我心很清净,这就不是假的。我常在讲席上讲,最高的原理是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没有理由生病。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妄想烦恼变现出来的,你没有妄想、没有烦恼,你怎么会生病?所以要晓得,一切疾病的根源在哪里,你找到这个东西,这个比练功真的是高!练功,他妄想烦恼没有断尽,他有时候还会生病;妄想烦恼没有了,根本就不会生病,道理在此地。这些道理,《金刚经》上讲得多透彻,我们怎么样做都还在《金刚经》的范围之内,没有超越过去,全都在此地。所以智慧重要,我们要重视智慧超过福德,智慧非常重要。
从速修学净土,修净土要快,不能够再迟了!我告诉诸位同修的,一天九次的「十念法」,这个十念法,很多书上都有,好多书都附印在里面,这个很好学,效果也很好,这个书也有,这个《金刚经》前面就有,它附印在前面是错误的,应该附印在后面,它这个附印在前面。这个本子上有,这个本子希望诸位同修也多带几本回家。人家如果再问的时候,问你:净空法师身体不错,很好,它是修什么功的?你就把《金刚经》送给他,他修金刚般若 功。所以,求生净土很重要。要知道般若 与净土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般若 是开智慧的,净土是归宿,真实智慧的归宿,也可以说净土是般若 真实的受用,不归净土得不到受用,一定要归净土。
【生西不是为自了,原为度众生,方与弥陀本愿相合,为满大愿,可证性故。】
求生净土是一桩很伟大的抱负,不平凡!为什么要生极乐世界?是为了要度尽一切众生,参加阿弥陀佛的集团,阿弥陀佛是领导人,他那个集团干什么?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要把他度尽,发这样的大愿!我们今天参加他的集团,从事於这个伟大的工作,真实的舍己为人,所以不是当自了汉,当自了汉去不了!听说西方极乐世界七宝庄严,那个地方不错,可以去享福去了。存这样的心,一天念十万声阿弥陀佛也去不了,纵然念到一心不乱,也去不了,什么原因?愿力不相应,你的功夫够,但是跟他志不同、道不合,这个去不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志同道合,同一个愿望那才行,功夫差一点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愿力相同,是为度众生。我们看看《无量寿经》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知道,愿愿都是度众生,愿愿帮助众生圆成佛道。
我们念四十八愿,要依照弥陀的愿文,从我们自性里面,把这个愿发出来,发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完全相同,感应就不可思议了。我们每天念四十八愿,不要以为我天天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不是自己的,这就不相应了。一定是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四十八愿;自己的四十八愿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这就决定往生。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信,不见得有愿;你有愿一定有信。你信愿具足,就决定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深浅」。诸位要记住,念佛功夫的深浅,不是说每天念佛号多少,没说这个,与多少不相干,与功夫深浅相关。深浅怎么说?功夫愈深心愈清净;功夫浅,妄想杂念很多。妄想杂念愈多的人,功夫就愈浅;妄想杂念愈少,功夫就深了,这叫功夫。所以不在持名多少,在於你念佛功夫得力不得力,这才是一个关键。要想功夫得力,要想念佛功夫深,用什么方法?唯一的方法,看破放下。真能看破放下,自然功夫就深,自然妄想杂念就少。《金刚经》就帮很大的忙,《金刚经》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这是要与弥陀本愿相合。
为满大愿,证得圆满的自性,就是成究竟圆满的佛果。一般我们讲成佛,…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