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一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切相,修一切善」,就这个意思。《无量寿经》讲得很具体,这一段经文里面,你仔细观察,它的内容就是五戒十善。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生活、如何办事、如何处事待人接物,给我们很具体的原则,只要能遵守,那就是佛菩萨的行持。所以我们的解行,又跟佛菩萨相应,这样念佛功夫才会得力。所以心量小是很大的毛病,一定要拓开。要知道善与人同,不要把好事自己都揽在一身,那个实在讲很可怜,一天到晚真的叫累死了。好事分给别人做,都分完了自己没事,这是最好的事,看到大家都做好事,我们心里多欢喜!

  「因狭小,即执我」,我执坚固,轮回就出不去。「故佛教人将此心放大」,你把你的心放大。

  【潜移默化,大而化之,即是除我见、去烦恼之妙法。】

  确实是如此,心要大、量要大,我们俗话也常说,量大福大。心量狭小,纵然有福也很有限,纵然有福他也很苦,他的日子过得很辛苦。我们要是冷静观察一下,这世间人不少,发大财、亿万财富的,一天到晚劳碌得不得了,我们看到那个日子过得好可怜,烦恼多、忧虑多、患得患失多。他还怎么样?还省吃俭用。亿万财产,还省吃俭用,一生到最后不晓得给谁!这是我们常说:有福报,没有享福的命。还有一些有享福的命,没福,哪些人?就是那些大富长者家里的佣人。特别是他们的别墅都很多,自己一年难得去住一次,很漂亮的房子,请几个佣人在那里,请他们在享福,每个月还要给他工钱,供他吃供他住,还要给钱给他,请他在那里享福。那个人很有福报,他的主人没有福报,一年难得到别墅住两天渡个假。所以诸位冷眼去观察,你就晓得,那个主人真可怜,他们才是真正有福!世间人这种颠倒,佛法里面常讲「迷惑颠倒」,还真不少,迷惑颠倒的人真多。

  【因缘聚合,当体皆空。】

  前面都曾经说过这个道理,所有一切法都是因缘聚合而生起的,缘生之法没有自体,佛经上讲无有自性,无有自性就是没有自体,是种种条件聚合而现的现象,所以「当体皆空」。你要是看清楚、看明白了,自自然然就不会执著,也就是说,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你的心常常保持著空,心空就灵了。心里有东西就迷,就迷惑、不灵,冥顽不灵。为什么人搞到这种地步?心里面东西太多,牵肠挂肚的太多,所以他智慧没有了,冥顽不灵;心要是空的,心里面什么都没有,那个心生智慧。我们看六祖大师所说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老人家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见五祖的时候,告诉五祖,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一些同修常常也来找我,说什么?常生烦恼。常生烦恼,他来找我。为什么生烦恼?心里面东西太多了。能大师为什么会生智慧?「本来无一物」,他无一物,他心里什么都没有,就生智慧。所以心不可以有东西,心要有东西,心就坏了。现代教育普及,大家都念过书,都学过几何,几何里面的圆,圆心有没有东西?圆心要有东西就坏了,就不圆了。心不能有东西,心就健康,心健康身就健康,一定道理!心有东西的时候,大病!病根!不但是我们一生痛苦毛病的病根,也是生死轮回的病根。知道当体皆空。

  【又众生同体】

  众生同体,我们对众生特别有一份亲切之感,一切众生不是外人,是自己心性所变之物,同体!因为同体,慈悲心就生出来了,大慈悲心是从这里生的。清净、平等心是从当体皆空生的,从同体上生大慈悲心。

  「则不知不觉,我执自然化去」,能常常这样观、常常这样照,好啊!我执、法执不必刻意去断,自自然然就化掉了,所以叫大而化之。「此乃消归自性之善巧方法」。的确比小乘高明太多,大乘权教菩萨也望尘莫及,这个方法的确非常巧妙。《金刚经》上讲这个原理原则,而净宗法门一心执持名号,像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是实行这个法门。《金刚经》上是解释,念佛人真做!他所做的就是《金刚经》所讲的理论与方法。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的确是消归自性的善巧方法。

  【一切众生,无不有欲、色、识。】

  欲是欲望,我们今天讲的感情;欲里面也讲的烦恼,贪瞋痴慢这都是欲。色是身体,任何一个众生他有身体。识是分别心、执著心。有分别、执著,有身体,有贪瞋痴慢,「欲、色、识」这三个字就代表了,这叫做众生。

  【此三者若不转移,则永远轮回三界六道。】

  这三样东西,这里说得好,转移,不是讲断,为什么?断不掉,不能断,它是从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它要是断了,那真如本性也断掉了,也没有了。要把它转变,把欲转变成智,智慧,贪瞋痴即是戒定慧,把这个转成戒定慧。把色转成圆满报身,我们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面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都是金刚不坏身,不生不灭。把识转变成真如本性,叫你转!因为识就是真性迷了就叫识;悟了,识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真性。转!要会转。如果不能转,那就永远在轮回里面受苦受难。你要问为什么?轮回就是这三个东西变现出来的,你在六道里面,永远不能出六道,就是欲、色、识在那里面有加减乘除的变化。一念善心,贪图好境界,三善道;一念恶心,造作恶业,就堕三恶道。善恶在那里加减乘除,六道升沈,就这么一个现象。这是六道里面的事实真相,唯独佛跟我们说得清楚。

  古印度有不少的宗教家,他们的功夫的确相当高明,要以现在的宗教来看,他们的确超过基督教、天主教,超过。他们能在定中观察到六道轮回的现象,他统统看到,他可以上面看到非想非非想天,下面可以看到地狱,这是定功。但是他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他见到这些事实了,不晓得这些事实怎么来的,这些事相的所以然他不明白,他没有这个智慧。我们知道佛教出现在印度,并不是很早,在佛教之前,印度的宗教就相当发达,对於六道里面情况,他们就说得很多很多,而且说得没错。所以六道轮回不是佛最先说的,婆罗门教,印度的数论派、瑜伽派,他们比佛教都早,他们都说得很清楚,但是他们没有解决的方法。一直到佛出现於世,才把六道轮回来龙去脉,跟我们说清楚了;以及怎样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佛法里面才说清楚了。这就叫我们转移。

  【而转移之最善巧,无过於念佛求生净土。】

  这个话是真的,实实在在的。因为用这个方法来转移,几乎每个人都做得到,就像善导大师所讲的,万修万人去,没有一个不成功!这才说的是善巧到极处了。如果我们对於其他的大小乘佛法,有浓厚的兴趣,又非常的喜爱,你要觉悟。如果我们在这个世间去研究、去探讨,我们的寿命有限,时间太短,又没有善知识,又没有良好的设备,我们这一生当中要想研究个究竟,那是很难的事情。何不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首先,我们得无量的寿命,唯有无量的寿命,换句话说,我就有足够的时间。第二,西方世界环境好,阿弥陀佛是老师,诸上善人那些等觉菩萨无量无边,是我们的同参道友,随时随地都帮得上忙。何况每天你一定还会到十方诸佛那里去拜访,听诸佛讲经说法,怎么不开智慧?供养诸佛菩萨修大福报,那个福慧双修,我们生生世世比不上人家一天,你想想看对不对?无量劫来所修的,比不上人家一天,因为人家一天,有能力去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一天当中能听无量无边诸佛说法,怎么能比得上人家!

  也许大家要怀疑,无量无边诸佛菩萨,你的一天怎么能访问、怎么来得及?一个地方一分钟,也没办法、也来不及!你这个想法完全想错了。西方世界菩萨去拜访诸佛、供养、听法,分身去的,不是一个一个去拜访,那不累死了!分身去的,同时去的,也就是说一切诸佛如来面前都有他,他都在座,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他也没有离开,有这个本领!你要是真晓得这个事实,我相信你一定什么都放下,赶紧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利益好处太大太大了,没有办法说得出,实实在在说不出的。所以福慧双修,到那个地方才圆满。因此,他方世界修行要修无量劫,要修三大阿僧只劫,才有个成就,西方世界三劫、四劫就成佛,什么原因?你知道了,他修一天,我们无量劫都比不上人家,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一切菩萨没有一个不愿意往生西方净土。

  【化除我见,即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这就讲前面的转移,转移的理论晓得了、方法晓得了,这说出转移的效果,转移的结果。转第七识,第七识是执著,一切都不执著了,平等性智现前。为什么叫平等性智?这个智慧是从平等心里面生起来的,就叫它做平等性智;换句话说,你不平等,你这个智慧就现不出来。四智人人皆有,不是说佛有我们没有,我们有,我们有为什么不能现前?烦恼盖覆住。因为我们不平等,平等性智不能现前。

  【不起分别,即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我们偏偏要分别,因为分别,我们的妙观察智不能现前,没有了,道理在此地。为什么我们还要分别?为什么我们还要执著?真正用功的人,真正会用功的人,在一切境界里面,无论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不用分别心,也不用执著心;换句话说,绝对不用第六识,不用第七识,他不用,用的是什么?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四智这两条是因地上转,这两个一转,八识跟前五识连带就转了,所以真正用功就在这上面。

  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转了!一切境缘之中,我们不会起心动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分别心转掉,把你的执著也转掉,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念熟了,分别、执著没有了,四智菩提就现前,这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给诸位说,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前面说过了,大修行人发大心、修大行!历事炼心,历事,就在环境当中、就在生活当中,炼什么?不分别、不执著。如果你真在这上用功,那你是真会用功,你是修大行!所以你证的果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实报庄严土是大果。

  【此…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