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在西方极乐世界证到等觉菩萨的果位,需要多少时间呢?诸位展开经本细细去算算,大概是二劫、三劫,就得到了。无量劫的时间缩短成二、三劫,文殊师利、普贤怎么能不去?当然要去,太快了!这是许多大菩萨,极力争取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就在此地。经上讲,西方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阿惟越致菩萨,无量无边阿僧只说,数不尽的。这些人都是十劫当中成就的,因为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到现在才十劫,这一点诸位要晓得。十劫的时间不长,十劫当中凡夫去往生的,证到等觉果位的,已经占了大多数。我们算算那个帐,大概二、三劫就成功了。这个事情搞清楚了,事实真相搞清楚了,那就是非去不可,不能不去,非去不可。

  今天在这个世间,无论什么法门,你叫我学,我不干了。我不走文殊菩萨的路,不走普贤的路,那个路太冤枉了,他们修了无量劫才修到华藏世界。我们今天抄近路,到了西方极乐,见到文殊、普贤,跟他拉拉手,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你想想看,文殊、普贤自己感到惭愧,不如你。他无量劫才修到这个地步,你怎么一下就来了,太快了,一下就来了。所以要发大心,常常有这个念头,普愿法界众生,同生极乐。这个愿是一切诸佛如来的大愿,不是一尊佛的愿,不是阿弥陀佛的愿、释迦牟尼佛的愿,是所有一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共同大愿。世尊讲《弥陀经》,经里面看到十方佛的赞叹。十方佛的赞叹,就是十方佛的肯定。十方诸佛如来,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热心弘扬净土,劝大家往生极乐世界。有些人不相信、劝不动的,这才给他小法,一切法都是小法,来引诱引诱他,满足满足他。大法他受不了!净宗念佛是大法,这一生就成佛的大法。诸位要是劝人念佛,人家不相信,你不要难过,你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仔细看看他像不像作佛的样子,不像!很正常的事情。难信之法,你这一劝他就相信,那怎么叫难信之法,不容易相信,很不容易相信!

  【以此正念,冥熏法界,广度含灵。】

  我们现在虽然是事上做不到,事上是众生有业障,我们自己也有业障。自己的业障是智慧不能现前,没有善巧方便,这是自己的业障。所以自己有业障,众生也有业障,我们要普度,谈何容易!虽然事上做不到,不能没有心,不能没有愿,要没有这个心愿,那就错了。我们的心愿跟佛一定是一样的,我们的智慧能力跟佛不一样。诸位果然心愿跟佛一样,诸佛那个本愿的威神冥冥当中加持,这种加持有些时候自己能够感觉到。佛力加持,三宝加持,能感觉到。俗话讲,得佛菩萨保佑,这加持就是一般讲的保佑,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个保佑条件从哪里来?心跟佛的心一样,愿跟佛的愿一样,就是普愿法界众生,同生极乐,这个心愿不可思议。

  【若能融会得这点道理,还有不加紧念佛的么!还怕念佛不得力么!要紧、要紧!】

  你要是不认识清楚,信心很难生起。我对老师,说老实话非常尊敬,老师的话我都会依教奉行。而不肯不能照做呢?我自己心里有疑惑,老师没讲清楚,没讲明白,不能把我的疑团解除,这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当年李老师讲净宗经典,像我今天讲得这么清楚明白,我老早就相信了。他讲得太含蓄,我们智慧浅,没办法,体会不到!又不敢问,问了怕老师骂人,又不敢问,所以很不容易体会。真的自己这一生非常幸运,在这些大经大论里面看出事实真相。我们晓得多少人,一生在经论当中,最后都没有看出来,你说这个多可惜。所以从经论里头,得到消息看出来的人,也不是很多。

  经【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世尊到这个地方,这才正式来解释了。这一段经文里面含义很深。前面最重要的,佛是教我们学他,以他做为一个好榜样。要我们发大心,发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段解释出来了,这正式解释出来,因为菩萨如果有四相那就错了。我们看注解:

  【执我分别】

  执著我,起分别心。

  【乃凡夫通病,岂是菩萨。】

  菩萨决定没有分别心,为什么?分别是第六意识,执著是第七识、末那识。凡夫才用心意识,佛菩萨转识成智,不用心意识。佛菩萨所用的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四智菩提,他用的是这个。我们用的是阿赖耶识、末那识、第六意识、前五识,搞这个。智就是般若 智慧,四种都是般若 智慧,我们是将智变成了识;因为有无明,因为有妄想,把这个智慧变成了情识。现在要想返本还原,没有别的,就要把情识再转变成智慧,这个就对了。《金刚经》上教给我们这些理论,教给我们这些方法,就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无论你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工作事业,这些都不碍修行,都是菩萨修行的大好境缘,就在这个境缘当中,历事炼心,转识成智,那就成功了。

  【我相因我见生】

  我相粗,我见就细了。《金刚经》前半部讲四相,后半部讲四见,所以后半部的意思比前半部深。但是要晓得,四相要是破了,四见当然也没有了,因为相是从见来的,相破了,见就没有了。如果见破了,「相」当然没有了,它是有表里的关系,一个是外表,一个是里,一破都破了。因此《金刚经》前半部,可以说意思已经说到圆满了。一表一里。

  【我见因我相显。一表一里,从来不离。破我相即是破我见。】

  这个见,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有分别、执著,那就叫我见。

  【四相即是一个我相】

  虽然说四相,四相的根就是我相,其他三相是从我相生出来的。所以我相那就是根本的根本,四相涵盖了整个宇宙的一切现象。

  【发心为一切众生,就是降伏我相。】

  为什么?凡夫念念都是有我。所以佛法说,佛法讲的善恶标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它的标准就是立在我执上。起心动念有个我,这就是恶。为我还不好吗?为什么一切为我就是恶?我要修行,我要行菩萨道,我要成佛,这不很好吗?不行。佛告诉我们:「我」这个念头就是六道轮回的根本,只要有这个念头,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就从我见、我相来的,这是根。起心动念是个「我」,你就增长我执,我执还是牢牢的抓住,愈抓愈紧,你怎么出得了三界?你修菩萨道,修六度万行,也出不了三界,念阿弥陀佛也不能往生,什么原因?我执执住了!这个东西就是三界六道,是坚固的枷锁,这是恶。所以佛叫你起心动念,不要再想「我」。不想我怎么办?想众生。念头转变,观念转变一下,我不再想我,我想众生。我一吃饭,想到众生有没有饭吃;我一穿衣,想到众生有没有衣穿。时时刻刻、点点滴滴想众生,这个样子我执慢慢就淡了、就化掉了,这是善,这个是好事。发心为一切众生,就是降伏我相,就是把我扩大,大而化之,用这个方法。

  【皆度之成佛,即降伏人相。】

  我要帮助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个个都成佛,人相就没有了;都变成佛,人相就没有了。

  【心中不起如何能度尽之念,即降伏寿者相。】

  寿者相是什么?是时间的相续。我度众生,我要到哪一年、哪一月才度得完?你有这个念头,这就是寿者相,这个念头也没有。所以学佛要记住,我们只有今天,只有此时此刻,不想过去,也不想未来,你这个心才自在!过去已经过去了,纵有好事已经过去了,想它也没用处了。纵然有恶事,也不要后悔,都过去了,都没有了。未来还没有来,你在想,那是打妄想,空想了!过去、未来都不想,认真做现在的,这就对了,这样子寿者相就没有了。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即降伏众生相。】

  连众生也不执著。这个就教给你怎样去破四相。由此可知,四相的形成,第一个是「我」,有我;与我相对的是「人」;与人相对的是一切万法,「众生」是一切万法,众就是众缘和合而生。有情,我们今天讲动物,众缘和合而生,四大五蕴和合而生;植物、矿物也是众缘和合而生,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众生相非常非常广大,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属於众生相。这些现象相续不断,这叫寿者相。可见得一切现象都从我生的,都从我相生的。我相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现象的根源。

  【发无上心者,要行菩萨行,普贤行。一切佛法,说到修持上,总不外观照。】

  这是提出行门的总纲领。禅宗是这样说法,教下也是这个说法。这个观照,可以说是大小乘十个宗派里面,共同承认的修行的总纲领。但是那个心要是发不起来,观照确实是有名而无实。观照的条件是要大心、要大行,一定要发无上心;无上心,就是要度一切众生成佛。在净宗里面,要度一切众生同生净土,生净土就是成佛,要发这个大心,发大心那你就是菩萨行。大心是菩萨行,你的行持就是菩萨行。在此地特别提醒你,要修普贤菩萨行,为什么?一般菩萨行固然是大行,比起普贤菩萨不够大。也就是说普贤菩萨的行,才叫究竟圆满的大行,很难做得到。菩萨行,还行!咱们勉强勉强还能做到像个样子,普贤行可能一点都做不到。什么原因?普贤行要清净心、要平等心;换句话说,清净心、平等心修菩萨行,那个就是普贤行。譬如我们举一条来讲,普贤的行门无量无边,归纳为十个项目,第一条里面「礼敬诸佛」,这一条我们就做不到。诸佛是什么?除我一个人以外,都是诸佛。我对所有一切众生都要像对佛那样的恭敬,你能做得到吗?这个人我一看就不顺眼,要我敬他?就没法子了。纵然你不错,对每一个人,冤家对头你也对他很礼敬,也很恭敬,那蚊虫、蚂蚁呢?蚊虫、蚂蚁也是众生,也是诸佛。蚊子来叮你一下,一巴掌打死,把佛打死了,你才晓得难!他那个平等到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不但有情众生都是诸佛,无情众生也是诸佛,无情是桌椅板凳,摆在你面前的,它也是诸佛,你对它也像对佛一样恭敬,…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