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20~37)▪P7

  ..续本文上一页就是要依戒依法修行

  ■ “勤修诸善根”是自利,“不舍菩萨业”是利他,修菩萨法的人,菩萨事业

   可不能舍掉

  ■ 大乘也要断烦恼,小乘也要断烦恼;不管修小乘大乘,修行总要断烦恼,

   不断烦恼不叫修行

  ■ 大乘有菩提心功德,有了菩提心的利他功德,你修的道就叫菩提大道

  ■ 没有法,这种度众生仅仅是哄哄热闹,度来度去众生还是在生死流转里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功德水都不修,

  又说这个宗不好,那个宗不行,全是离开了佛经在盲修瞎炼

  有人说“我是专门求生净土的”,往生净土难道不要自利利他啊?你是不是根据《佛说阿弥陀经》修净土法门的?《佛说阿弥陀经》里讲得很清楚,“八功德水”是比喻八正道,这八种功德你修了没有?“七菩提分”,即是七觉支,“五根五力”,这些全是三十七道品里的法,你修了没有?

  你什么都不修,离开了《佛说阿弥陀经》,离开了《佛说无量寿经》,又天天在谤法,说这个宗不好,那个宗不好,也不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你这个修完全离开了佛经,成了盲修瞎练。

  真正的修行人,要回到法上来,

  才能做到自利利他,修行就是要依戒依法修行

  整天唸一句,不要法、不求懂,离开了法,既没有自利又没有利他,这是魔在破坏。释迦佛说过,离开佛经一个字就是魔说。天魔波旬跟释迦佛说过:“如来在世,我没有能力破坏你的法,如来涅槃我就要破坏你的法。”怎么破坏啊?就是叫佛弟子把法搞乱、颠倒、篡改,最好完全不要,那么佛弟子都变成魔子魔孙、魔的伴党、魔的眷属。所以有觉悟的佛弟子,作为真正的修行人,要回到法上来,修行就是要依戒依法修行。

  “勤修诸善根”是自利,“不舍菩萨业”是利他,

  修菩萨法的人,菩萨事业可不能舍掉

  自利就是“勤修诸善根”,利他就是菩萨法。大乘佛教要发菩提心,要修菩萨行,至少要学一学菩萨行。所以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我们勤修诸善根,不是只为自己了脱生死,而是为了将来能引导一切众生成就佛道。有了这颗菩提心,就应该“不舍菩萨业”──利他的事业不能抛掉。

  大乘也要断烦恼,小乘也要断烦恼;不管修小乘大乘,

  修行总要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叫修行

  大乘跟小乘自利的方法是一样的,比如说小乘修到阿罗汉果,脱离生死轮回不再流转;大乘修到成佛,也不再流转;即使没到成佛,有阿罗汉断烦恼的功夫,也不会流转。大乘也要断烦恼,小乘也要断烦恼;不管修小乘大乘,修行总要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叫修行。

  大乘有菩提心功德,有了菩提心的利他功德,

  你修的道就叫菩提大道

  为什么大乘殊胜?区别就在大乘有菩提心功德、有度众生利他功德,有了菩提心功德,你就是大乘;没有菩提心功德,你就是小乘。有了菩提心的利他功德,你修的这条道就叫菩提大道,好比皇帝走的道路那么宽广、平坦,现在话叫康庄大道,又有句话叫光明的前程。这条路又大、又平坦、又笔直,又是亮堂堂的,好比古时候国王出巡走的都是大路,场面很大、很庄严、天气晴朗、光明充满。

  没有法,这种度众生仅仅是哄哄热闹,

  度来度去众生还是在生死流转里

  我年轻时学佛,经常听到:中国是大乘佛教。可是大在什么地方?看看佛弟子,心量大多不大,脸上也不开太阳,走的都并非大路,仅仅是口号喊得大,缺乏实际行动。有时候高兴了,来凑一个热闹,也算是在发菩萨心度众生了。其实没有法,你这种度众生仅仅是哄哄热闹。度众生要以法去度,你没有法咋度众生?听来听去就是讲讲因果报应,要做好事,别做坏事,这叫人天道!如果不讲四谛法、十二因缘、戒定慧,不讲出离法,更不讲怎么修菩萨道,你这样度来度去,众生还是在生死流转里。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6-4)(总第36)

  ───────────────────────

  傅味琴 讲于1998.11.19

  

   不能仅仅培福求福报,要在菩萨

  事业上不畏难、不退舍,这才叫法供养

  提要:

  ■ 如果一个人布施是为了求福报,就不能叫菩萨

  ■ 不能仅仅培福求福报,要在菩萨事业上不畏难、不退舍,这才叫法供养

  ■ 口口声声“大乘佛教”的人,在动乱年代里,毁佛像、烧经书,仅仅有少数

   出家人顶住了危险,保存了寺院

  ■ 佛弟子退菩提心,必然会舍菩萨业,乃至会造极大的罪过

  ■ 我胆子很小,神经很脆弱,即使在恐怖年代里,我从未退菩提心,能坚持

   菩萨业

  如果一个人布施是为了求福报,就不能叫菩萨

  有人在佛门里修布施,为了求更大福报,这种想占大便宜,像钓鱼那样,能叫菩萨道吗?菩萨是不考虑自己,不求回报,不求功德,也不求福德的。如果一个人布施是为了求福报,就不能叫菩萨。

  不能仅仅培福求福报,要在菩萨

  事业上不畏难、不退舍,这才叫法供养

  这些人口里喊六度万行,行动上都在搞人天福报,仅仅培培福报罢了,连生死轮回都跳不出来,遇到困难马上往后一缩。常听人家说:“这个人我了解的,你别看他现在说的话好听,真正要他挺身站出来,他就后退了。”一遇到困难个个不吭声,遇到顺利个个兴高采烈,那叫菩萨吗?菩萨是不舍菩萨业啊,对菩萨的事业无论什么困难也不舍掉,也不后退,这才叫法供养。

  口口声声“大乘佛教”的人,在动乱年代里,

  毁佛像、烧经书,仅仅有少数出家人顶住了危险,保存了寺院

  平时那些口口声声“大乘佛教,六度万行”的人,十年动乱里,打佛像的打佛像,烧经书的烧经书,只有少数几个出家人还顶得住。听说苏州有个寺院,当年红卫兵要冲,里面的老和尚就顶住。他也知道硬顶没用,说:“让我们考虑考虑。”红卫兵说:“等我烟抽完,你们必须考虑好。”老和尚马上长途电话挂给周总理,周总理回答:“不能冲,要保护。”因为这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算红卫兵跑了,这真是冒生命危险才把寺院保了下来。

  佛弟子退菩提心,必然会舍菩萨业,

  乃至会造极大的罪过

  当时很多的佛弟子退失菩提心,舍掉菩萨业,乃至造了极大的罪过,劈佛像、烧经书。毁坏佛像就是出佛身血,要下无间地狱的,他们照样干,有几个人敢出来保护?问他:“你现在还信吗?”“不信,不信,这是迷信!”说佛教迷信,承认自己迷信,口里毁谤佛教,为了保护自己,头缩得快,这种事我是看不惯的。像我刚才说的那个老和尚,真是难得,这些寺院能保护下来,全靠他们这样的人。

  我胆子很小,神经很脆弱,即使在恐怖年代里,

  我从未退菩提心,能坚持菩萨业

  我在文化大革命里可没有烧过一本经书,我平时胆子很小,神经很脆弱,可是保护佛教我胆子不小。造反队来的时候, 我正在佛堂诵经,外面“咚咚咣,咚咚咣”,我一点也不怕。他们过来了,我想把经书佛像收一收也来不及了,我就挺出去,意思就是不让他们进来。

  造反队看我出来,也不往里边走,问我:“外边形势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你有什么打算?”我说:“我会处理的,毛主席说过知识分子改造是长期性的。”“好,你自己处理。”“咚咚咣,咚咚咣”走了。

  我是处理了,我叫里弄干部来,把经书烧给他看,他到外面喊:“处理了,处理了。”其实他是帮我忙,因为他的病是我给他看好的。(众笑)其实我没有烧佛教经书,我烧的是儒教的四书五经,也叫经书,佛经可一本都没烧过。像我这样,在这么恐怖的运动里,还敢保存经书,万一给搜到,命都会保不住,但菩提心我不退,菩萨业也不舍的。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6-5)(总第37)

  ───────────────────────

  傅味琴 讲于1998.11.19

  

   只要有众生可度,我就千方百计去度,

  这种勇气是菩提心的勇气

  提要:

  ■ 只要有众生可度,我就千方百计去度,这种勇气是菩提心的勇气

  ■ 修利他功德,靠的就是菩提心,要满胸怀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念念不忘众生

  ■ 待人好心以及修行为求功德,都不叫菩提心,修行为度众生成佛,才叫菩提心

  ■ 把别人学法修行度众生成佛的热情打掉,这是在和菩提心唱反调

  ■ 能如法修行、念念不忘众生利益,修好这些内容才叫法供养

  只要有众生可度,我就千方百计去度,

  这种勇气是菩提心的勇气

  在那么恐怖的年代,我度众生没有停止过,我怎么度的?从前我在老医生那里认得一个信佛的,我跟她约好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见面,见了面在路上边走边教她,旁人还以为我们在逛马路。我先教她一句“大慈大悲悯众生”,等她背下来了,再教第二句“大喜大舍济含识”,四句背完了,叫她把这四句一直背回家,“明天老地方见”,(众笑)再教四句,就这样一本经书教完。所以人家称我在十年动乱里边,是提着骷髅头度众生。你们多多少少也要有我一点精神吧,为什么我能做到,因为我不怕,只要众生要我度,随便你怎么样,我也不怕,这靠什么?说是靠勇气,也对,可是这个勇气,不同于世间上人的勇气,是菩提心的勇气。

  你看世间上的人吵起架来很凶,胸挺起来,好像他天不怕,地不怕,其实当对方也挺起胸时,他就弯下去了。危险真正到自己头上,个个害怕。那些当强盗、作流氓的,平时无法无天,什么也不怕,等到要枪毙了,非但脸色灰白,大小便都会自己漏出来,所以干脆把他裤脚管扎起来,世间上这种勇气顶什么用啊?有的人即使前面蛮像一个英雄,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掉了,后面看看真像一个狗熊。为什么他会变,当然有各种各样原因,一个是他害怕了,一个是遇到“美人计”,他就腐化了,那些都靠不住。

  修利他功德,靠的就是菩提心,

  要满胸怀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念念不忘众生

  修利他功德,靠的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才是真正靠得住的。菩提心是满胸怀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念念不忘众生,对众生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你要完成度众生的菩萨事业,就要靠“不离菩提心”,如果退了菩提心,你这个菩萨的事业就垮掉了。所以你们没有发菩提心的人赶快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要培养菩提心,使菩提心力量、菩提心功德不断增长,能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广大。

  待人好心以及修行为求功德,都不叫菩提心,

  修行为度众生成佛,才叫菩提心

  有人说:某某人是发菩提心的,其实真正说起来,他并没有发菩提心,他经都不听,菩提心也不懂,发什么菩提心啊?可别看见这个人表现得好一点就说:“你发菩提心喽。”有人看你没有苹果,“我这只给你。”那么也说他发菩提心了。一个苹果也算发菩提心了?(众笑)那只能算一个好心。什么叫菩提心啊?我决定要成佛,我为什么修行?我为了要广度众生成佛才修行。

  有的人一天到晚像茅山道士那样打坐,想到吕洞宾那里去,或者“打坐有功德”,或者“想修出神通来”,这都不叫菩提心。从前修行人常说,坐蒲团有功德,修定有殊胜的利益,可是要发菩提心修禅定;你们今天来听经,要发菩提心来听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发菩提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的一切,佛弟子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成佛,你就是到了阿弥陀佛那里,阿弥陀佛还是叫你成佛。

  把别人学法修行度众生成佛的热情打掉,

  这是在和菩提心唱反调

  还有人在我这儿听了法,他倒是真懂菩提心,结果回去一开口,人家就听不进去,“众生无边誓愿度”,人家说:“你能度几个众生啊?末法时期众生度得了吗?别糊涂了!赶快关起门来修。”不度众生,哪叫菩提心?“烦恼无尽誓愿断”,“你想断烦恼啊?末法时期烦恼断不了的,你别断了,白费劲。”“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用不着,学戒定慧的都是糊涂虫,可怜!”“佛道无上誓愿成”,“你想成佛啊,我都不敢想成佛,别打妄想了。”把人家成佛的热情打掉,这是在和菩提心唱反调。

  能如法修行、念念不忘众生利益,

  修好这些内容才叫法供养

  发菩提心的人,修行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快快度众生,那么你不度众生怎么能成佛?所以首先要行菩萨道、度众生,功德圆满就成佛,成了佛以后,有更大的力量、更大的方便,能度更多的众生。前面也是度众生,后面也是度众生,全是为了度众生。

  众生怎么度啊?不是给他吃糖吃苹果,那只是叫结个缘。要以法去度众生,就是说要用法来供养众生。自己在法里要依教奉行,行动处处都是依照法为众生谋利益,像这样才叫法供养,所以叫“法供养如是”。并不是光是念念经就叫法供养,是要修好这些内容才叫法供养。今天因为晚上7点钟要讲经,有的居士还得回去煮饭,我们现在就回向。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20~37)》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念佛开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