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了利益有情,“故愿”,所以我发愿,“大觉成”,就是成佛。
菩提心是第一重要的转业之法
“是转业之一”,菩提心是能够转变我们的业中第一重要的法。女身转为男身也是转业。能海上师说过,“所谓消业就是转业。”要消除自己业障,方法就是把业障转变,经文里边也是这么说的:发菩提心能转变你的一切业力。
发菩提心的人,对众生要有欢喜心
这段经文讲完了。再讲发菩提心的基础,没有基础,菩提心成了空中楼阁。要发出菩提心,必须要有欢喜心的基础,人在欢喜的时候,样样都好,怄气的时候样样都不好,那你菩提心还发得出来啊?
制戒十义,令僧欢喜是其中之一
如来制戒有十种意义,令僧欢喜是其中之一,就是要让大家有欢喜心,僧团里没有欢喜心,这个僧团就变了怄气团。所以制戒十种意义中,第一为摄取于僧,第二就是令僧欢喜,僧就是僧团。如果你受了沙弥戒,受了比丘尼戒,要使你受的戒发生作用,发生意义,首先就要令僧欢喜,要使僧团里每个人都欢欢喜喜,一欢喜就能团结,一欢喜就能安定,一欢喜就能放下烦恼。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8)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提要:
·不计较,不怄气,不舍一众生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你忍一忍,我让一让也就没事了
·与人欢喜,必然自己先得到欢喜
不计较,不怄气,不舍一众生
欢喜的力量很大呀,生活中常有遇到。他今天特别高兴,你去跟他说,“你不是今天要找那个人算账吗?因为你很生他的气。”他正高兴,说:“这点小事不计较了,这点小钱我也不要了,算了算了。”一欢喜什么都算了。
一怄气,有人气得两手发冷,全身发抖,有的还说,“我气得这个样子,他倒高兴。”你气他,他可没有受苦,他一根毫毛也没有少,是你自己受苦啊,一个人为什么做这么愚蠢的事?我们不主张去伤害人,不主张让人受苦,但也不应该让自己受苦啊,你生他气干什么呢?他还是个凡夫呀。你理由十足,“出家了,还是这个样子”,哪有一出家就是阿罗汉?你要求也太高了。有大悲心,发菩提心的人不舍一众生,哪怕你对我怎么坏,你起烦恼,我就让一让,不跟你计较,等你火气过了,咱们还是好同学,还是师兄弟。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不要年纪活到55岁了,还比不上一个五岁的孩子。有这么一幅幽默画,两个孩子吵起来了,大家都把父亲拉出来,两个父亲评理,评得不对头,父亲跟父亲吵,两个孩子傻眼了,像傻瓜那样站在旁边看,他们觉得奇怪,你们大人跟大人吵什么呀
后来父亲跟父亲打起来了,这两个孩子却在一起玩了。所以年龄长大了,保持一点童年的天真,这是最好的,不要越大越是自高自大,越老越是倚老卖老,烦恼这么重还比不上一个无知小儿。佛弟子都是一家人,“僧皆如来子”,兄弟姐妹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拿世俗的家庭来说,人家告诉你,“你这是吃亏啊,那个人是在欺负你。”“哦,算了算了,他是我大哥。”同学之间亲兄弟啊,修行人要比社会上的人有智慧。
你忍一忍,我让一让也就没事了
从前在太原,有个人听了我讲的佛教禅定课后,他高兴地跟我说,“老师,如果你能让我老婆也信佛,我会非常感谢你。我老婆也有好心,有一次她看到一个没寒衣的穷人,她竟然把给我做的棉大衣送给他穿。”后来他老婆来看我,我给她启发启发,女的也信佛了,比男的还要信。他们夫妻之间本来天天吵架,乃至打架,后来就不吵了,我回上海后,他们来了一封信说:“他起烦恼了,我就忍一忍,我起烦恼了,他就让一让,就没事了。”
人生在世啊,不要老是占人家便宜。你有吃亏的时候,别人也有吃亏的时候,别人有占便宜的时候,你也有占便宜的时候,要这么想呀。别人起烦恼的时候,你也有起烦恼的时候,你起烦恼的时候,人家对你不计较,忍着,人家起烦恼你也要不计较忍一忍,要平等对待嘛。
与人欢喜,必然自己先得到欢喜
能给他人欢喜,他高兴了,你也没有吃亏,因为你也高兴啊,而且你高兴在前面,你还占便宜了。举个例子,好朋友住院,你想去探望他,当你想去看他的时候,当你花钱去买礼品的时候,你已经高兴了。你到商店里,笑嘻嘻跟服务员讲,“把这个给我。”你总不会哭丧着脸,“哎,哎,这么贵啊。”(众笑)等你准备好了,一路高兴,看见朋友更高兴,“我给你买了一点营养品啊。”你总不会苦恼着脸,“那,给你了,150块。”(众笑)哪有这种事情啊。你给一个人高兴,尚且如此,如果你给两个人呢,三个人,十个人呢?说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对广大的人都高高兴兴的,人家都会帮你一把,你吃亏什么呀?大家发欢喜心,非但能消除烦恼,僧团更能安定团结。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9)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
提要:
·挨骂能消业障,听不懂也就不会生气
·老师批评学生,还要令学生欢喜
·佛弟子要修好喜无量,圆满喜觉支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大家没烦恼
·忏悔、持戒,都为了大众得欢喜
·为了令正法久住,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
·感谢老师希望老师再来讲法
挨骂能消业障,听不懂也就不会生气
说:“别人骂我。”骂你,你也要高兴啊,骂你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事。试试看,你们谁骂我一句,我给两块钱,不够,我给五块。(众笑)花钱都买不到,你还生气。《金刚经》里说,你能持诵《金刚经》,谁骂你,你前世业障就消了。有人说“骂得很难听啊,”佛说,“骂詈唯有声”,骂人的话只有声音,“分别由我识”,怎么去分别这个骂人的话,由你了。
骂人只是个声音,问“骂你什么了?”“骂我小鬼。”小鬼是最亲热的称呼啊,从前新四军,八路军,对年龄小的都称:“小鬼。”就好像妈叫孩子,“猴子,过来。”那么也算骂人了?上海人骂“赤佬”,就是鬼,别气,好话!赤是红,佬是尊称,又红又老,你应该高兴,“哎呀,惭愧惭愧,我还不到家。”何必生气?因为你去想了,你就气啊,不去想你生什么气啊?听不懂的人从来不生气。比如医生骂邻居,“歇斯底里。”这个邻居笑嘻嘻的,什么叫歇斯底里,他不懂。(众笑)
我十几岁离开家乡,60年过去了,我还去找我的家乡,总算给我找到了。小时候我爸爸在镇上恒兴米厂工作,现在恒兴米厂早就不见了,当时米厂外面有一个木板铺成的,停靠米船的码头,日本鬼子打进来后,厂门口的码头上有个日本兵站岗。有个小青年,拉拉这个日本兵的耳朵,朝他笑笑说:“猪猡!”日本兵也说,“猪猡。”(众笑)“耳朵。”“耳朵。”“猪猡——耳朵。”他学得高兴。因为他听不懂中国话,所以佛经里说:“骂詈唯有声,分别由我识。”话一说出口,声音就飘光了,话都飘掉了,一切如影如幻,你去想它干什么呢?
老师批评学生,还要令学生欢喜
菩提心要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第一步要欢欢喜喜,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你功德无量。我对待这些学生,训了他以后还要跟他讲笑话,还要给他吃点糖,像妈妈那样,妈妈打完孩子屁股,还要把孩子抱抱,所以这些学生看见我个个都欢欢喜喜的。心里有矛盾呢?我就启发他,给他分析分析,讲讲道理,讲些风趣话,幽默话,他听了笑了,不笑我还不放他走,一定要讲到他笑了高兴了,我也笑了,因为我成功了。
佛弟子要修好喜无量,圆满喜觉支
心理医生一个最妙的方法就是使病人高兴,愉快就是良药。愉快也是治烦恼病的良药,几乎所有佛经里边都有一个“喜”字。四无量心,有喜无量心,七觉支有喜觉支,大乘佛经里经常看到要“令众生欢喜”。所以大家听了法以后,首先要法喜充满,你们这两天听我讲法,如果你欢喜得掉眼泪,那可不是苦的眼泪,一个人欢喜的时候也会掉眼泪的。你听法最先得到利益的就是一个喜,叫法喜充满。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大家没烦恼
听了法以后,如果同学间有矛盾,你们心里要想:你是未来佛,你生我的气,我就供养你一个欢喜。我有过错我向你忏悔,“你别生我的气。大人不计小人过,你是未来佛啊,我是苦恼众生。”(众笑)说得那个同学也哈哈笑,“算了算了,我也不对。”那不好吗?何必两个人看见,你瞪我,我瞪你。一看见他坐在旁边,(咬牙切齿状),像什么样子啊?(众笑)
忏悔、持戒,都为了大众得欢喜
希望你们听完法,把欢喜心修起来。人家起烦恼,你不要烦恼,你还要帮他欢喜起来。这样忏悔才起作用。不能一见面就怄气,“哼”(作气愤状,众笑),“我是听老师话,向你忏悔,你以后也注意注意。”(众笑)这叫忏悔吗?让每个同学都欢喜起来,咱们受戒就有意义了,令僧欢喜嘛。
为了令正法久住,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
我明天一早要回去一下,等我下一次来再给你们讲。你们九江的居士,很远路能赶来听法,佛菩萨都非常欢喜,护法菩萨更欢喜。讲法的地方,天人路过,他也要停下来听法。所以你们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咱们共同为了娑婆世界的佛教好起来,佛法不要灭,正法能够弘扬出去,令正法久住,这是功德无量。谢谢大家。(回向)
感谢老师希望老师再来讲法
当家师:我受觉海师委托,向傅老师表示感谢。傅老师在百忙之中,从湖北来到我们西琳寺给大众讲法,这两天呢,大家听了法都法喜充满。不管是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九江的居士也好,都来听法,大家都感动,听得很高兴。所以呢,师父下午有点事情,让我代表师父,代表大家向傅老师表示感谢,希望傅老师在以后,有条件,有机会的情况下再来到西琳寺,继续给我们讲法。谢谢大家。(众鼓掌)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