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30~39)▪P4

  ..续本文上一页经》讲解(38)

  傅老师讲于2004年6月5日清凉山佛学苑

  从前人好谦虚,现在人好表现

  提要: 

  ■ 从前人好谦虚,现在人好表现自己

  ■ 少年得志很危险,遇到恶菩萨也会有好处

  ■ 多修空观光明观,心情开朗就喜欢做好事

  ■ 听法得聪明,消化靠善知识

  ■ 《阿含经》中有密,可是我们悟不到

  ■ 要好学多闻,到了无学位证阿罗汉果才可以不学了

  从前人好谦虚,现在人好表现自己

  所以没有智慧,不懂佛法的人还是少讲话,少写书为好。从前北京有个唐老居士,我看他写的诗很好,就跟他说你可以多写一点出版。他回答我,“经书这么多,菩萨的论这么多,何用我来作蛙鸣。”从前的人比较懂得谦虚,现在人冲得厉害,头颈偏要伸那么长,上海人说,头颈伸长了给人宰,乌龟都死在头颈伸长上。现在的佛门里的人好表现自己、狂妄自大,处处都看得出来。

  少年得志很危险,遇到恶菩萨也会有好处

  我总算还好,年青时被人压了三十年,这是能海上师加持,叫我年纪轻轻头颈不要伸长。一个刚露出头角的人非常危险,少年得志最后必然是完蛋。所以我刚刚露出头来,尽是给人毁谤,这是保护我。菩萨中也有恶菩萨,既然对你有帮助所以称恶菩萨。问题在于我们本人如何去调节,会调节的人无处不是可以利用的东西。

  多修空观光明观,心情开朗就喜欢做好事

  昨天有个同学哭了,她帮人家倒尿桶,结果滑了一跤,尿便溅到她身上,她气得哭。我跟她说,这是黄金万两气什么呀?我一次梦到走路时到处都是大便,(众笑)做了这个梦以后我就出头了。那个时候,一般小青年每月工资十八元,我每月收入一百五十元,而且两个月有一个月零十天的休息,我就去朝山。(众笑)人不要老是去想阴暗角落里的东西,天好了去看看太阳,多修修空观光明观。人痛苦变幸福,快乐变痛苦,全是观念转变。修行就是修个心,能够相信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发出去的能量仍然会回到自己身上来。你这个人就开朗了,就喜欢做好事,而且做好事你也不吃亏。

  听法得聪明,消化靠善知识

  “得聪明大智”,聪指耳朵,明指眼睛,你看“聪”字旁边不是耳朵么?你不听法怎么会聪明呢?佛说多闻得智慧,听到老学到老还学不了,哪可以不听法?

  有人专门喜欢听深奥的法,听了你能消化吗?从前,外国有个很幽默的演员卓别林,他演的戏里,肚子饿得慌,没东西吃,就把自己的皮鞋拿去煮烂,先把鞋带当根葱吃。(众笑)你们也有皮鞋,不煮烂了,你能吃得下去么?(众笑)听法专门听高深的,你能吃得下去吗?你又没有本事煮烂,要靠善知识给你煮烂了,你才能吃下去消化呀。善知识讲法,要使你听下去能消化,话就多了,囫囵吞枣有什么好处?

  《阿含经》中有密,可是我们悟不到

  能海上师晚年发现《阿含经》是极其宝贵的一部经,乃至具有密法的含义。他在《增一阿含学记》后记里说过,“我发现《阿含经》的宝贵,为期已晚”。可是人们看不出来,我们看《阿含经》全是释迦佛生活中的小故事呀,某个人来见释迦佛问些问题,释迦佛给他解答,人们可悟不到里面的密义啊。

  要好学多闻,到了无学位证阿罗汉果才可以不学了

  我在苏州教禅定时,有个学生很好学,他对人说,“傅老师真正的奥秘在听法时听不到”,有一天特地邀我和同学们去园林喝茶,想通过喝茶东一句西一句,把我的宝掏出来。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句是宝,可能每句都是宝。这好比从前有个老师给他徒弟考试,叫他到山上去采些药草回来,并说清楚每种草药什么性质,治什么病。他去了空手回来,说“满山都是药草叫我怎么采呀?”

  那个时候这个苏州人问我一句,“我们跟老师学了几年了,究竟要学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不学了?”我回答他,“等你证了阿罗汉果成无学位了就可以不学了”。很多人开始学法的时候,那真是用功呀,笔记记了很多,结果不识宝,初果都没得到就不学了。所以人都是自己的问题。有时聪明人会做笨事,知见一邪当然会做笨事。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39)

  傅老师讲于2004年6月5日清凉山佛学苑

  善知识再好,你不配合也难成就

  提要: 

  ■ 善知识再好,你不合作,也难成就

  ■ 劳动能改造自己,促进团结

  ■ 一句法细细分析,能分析出一大篇内容来

  ■ 心理疗法不明说,更能起到殊胜作用

  ■ 执着某些错误的话,对断烦恼的信心就树立不起来

  善知识再好,你不合作,也难成就

  当年能海上师讲法,这么多人听法,真正得到利益的人也不多。清定上师到上海,皈依的人成千上万,慢慢人就少下去了,末法时期就是这个样子。究竟是法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呀?所以一个善知识即使再好,你自己不配合,善知识也没办法,要有合作的态度。从前我在心理治疗工作上,第一课就提出要有信心、决心、合作态度。这三个条件缺一个你就很难成就。合作态度就是你要配合好,因为作用还是在你本人身上。

  劳动能改造自己,促进团结

  同学们现在都比较忙,这两天我看你们在劳动,我有两个感想:一个怕你们累出病来,还有一个,劳动挺好,能够促进同学们的团结,你一个人躺在床上怎么团结?

  而且在劳动的时候,即使男女在一起,心里也不大会起男女观念。比如你站在运砂子的卡车旁边,你傻乎乎地想:我想娶个媳妇。(众笑)车身一倒,石头泥沙全倒在你身上了,还允许你打妄想吗?所以通过劳动改造自己,是很起作用的。

  一句法细细分析,能分析出一大篇内容来

  以后你们讨论会也好,演讲会也好,自己找题目,一时想不出来,现在的菩提心网站上的内容,即使把一小段作题目,可以发挥一下。从前我曾经把我年青时的讲课,从头句开始,再来个分析:为什么要讲这句话,这句话能起什么心理治疗的作用?一句话我就能够分析出一大篇的内容来。

  心理疗法不明说,更能起到殊胜作用

  比如我以前开课头一天,叫大家注意清洁,我告诉大家:墙壁上怎么会踩了黑印子?这是以前的病人踩上去的,因为初来时心情不舒畅,四肢也不灵活,慢慢听得高兴了,一休息全挤到我桌子旁边来,跟我说啊笑啊,一只脚往后面墙上一踩就是一个黑印子。我说了一句风趣话:“好是蛮好,给这儿留下一个愉快的印子,可惜的是墙上踩脏了。”这就是心理治疗的话,心理治疗不给你讲穿,讲穿了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大家就有说:傅老师给我治病,我不知道我怎么好的。

  其实这两句话,意思是说过去人的成功就是你们的明天,如果不成功他会这么高兴么?因为成功了高兴,高兴了活跃,活跃了脚不留心“噌”一踩,这就是告诉他们:你们的明天,也会这样的愉快活跃。我即使在讲佛法,你们听起来东扯西扯的,其实我都是在用过去心理治疗的手段。

  执着某些错误的话,对断烦恼的信心就树立不起来

  这种心理治疗的手段治烦恼病也挺起作用,可惜在佛门往往作用不大,因为如今一进佛门就听了许多使人对断烦恼树立不起信心的话,例如“我是钝根苦恼人”,那信心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即使听得欢喜刚刚生起信心,以前的观念一冒出来,也把它冲掉了。还有的人自作聪明,即使老师讲的没错,但听起来总有点不舒服,因为他执着于过去错误的观点。所以末法时期在佛门里面想发挥正法的作用,比在社会上难得多。

  把正法看成“怪”,

  很多人就不敢再照正法去做

  提要:

  ■ 把正法看成“怪”,很多人就不敢再照正法去做

  ■ 一条腿的人看见两条腿的人,因看不惯会起瞋恨心

  ■ 开口称人“阿弥陀佛”,实在不敢当

  ■ 出家与在家应互相恭敬,没有平等心的人看不惯

  把正法看成“怪”,很多人就不敢再照正法去做

  这种主观成见顽固执着,在如今的佛门里也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一进佛门就把这种气氛灌输到新进佛门的年青人脑子里去了。

  前两天一个同学讲了一句话,从前有的来这儿的出家人也说过这句话:“傅老师讲的法是好的,但是我假若到别的地方去,我就被外面人看成很怪”。因此,很多人就不敢再照正法去做,照正法去做会被人看成很怪,笑话不笑话?

  一条腿的人看见两条腿的人,因看不惯会起瞋恨心

  因为他们奇形怪状,所以看见你怪。佛从前讲过一个比喻:有个国家的人全是一条腿,忽然来了一个两条腿的人,大家起瞋恨心了:咱们一条腿跳起来多好呀,看他平平稳稳的多丑啊。他们把两条腿的人看成奇形怪状,知见已经颠倒了。

  开口称人“阿弥陀佛”,实在不敢当

  再举个例子,有些佛门里的人,一见面唸“阿弥陀佛”,咱们出去见面不唸“阿弥陀佛”,他们这些人就看不顺眼。那么当初舍利弗看见释迦佛时,是不是也唸“阿弥陀佛”?外国人拿起电话:“Hello!”中国信佛的说“阿弥陀佛”,以为“阿弥陀佛”就是“Hello”(众笑)。

  说句笑话,如果有人称我“阿弥陀佛”,我马上说:“我不是阿弥陀佛。”(众笑)不敢承认啊,应该说清楚,“我不是阿弥陀佛”。否则他说“阿弥陀佛”,你承认,你称一声“阿弥陀佛”他也承认,岂不两个都承认自己是阿弥陀佛了。

  出家与在家应互相恭敬,没有平等心的人看不惯

  有的出家人看到我们这儿的情况,说“你们这儿的出家人对居士太好了”,他看不惯,这是他没有平等心啊,把别人对他的恭敬,看成他有压制别人的权力,弄得很多居士心里都有想法。

  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老师,咱们做居士的,是不是一进庙就要低头?”这是封建社会的礼节。其实封建社会也没有这么样,皇帝的妈来了,拿着龙头拐杖,朝地上跺三下,表示向君磕头,皇帝也起身向母亲行母子之礼。封建社会尚且如此,居士向出家人顶礼是个应有的礼节。可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恭敬的礼节,很多出家人给居士起个名字叫小众,忘了居士是出家人的衣食父母,自己也就由此起我慢了。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30~3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