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陀佛的极乐世界。
天耳通,在定中能听到远方亲戚的讲话,能听到文殊菩萨在空中说法,也听得到阿弥陀佛现在说法。
他心通,他心里想些什么你全知道。我年轻时候听说上海来了两个和尚,不是同来。有一天来到上海班禅大师纪念堂,两人礼完佛,面对面坐一会儿,没说过一句话,说是话讲完了,不是靠开口讲话,而是心说话,一个怎么想,一个就知道了。
有人说“傅老师这人很奇怪,我心里在想什么,他在台上讲法会回答我什么,我一路想他一路会朝着我想的问题讲,有他心通。”这是我接触大众多了,我从56年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接触了几十年了,众生的心态也摸熟了,我知道他会想什么,我就讲什么,这叫心理学。有种人也聪明,你讲上半句,下半句他就知道了。这不能叫他心通。
神足通,你两条腿跑得再快,也不叫神通。神足通不用两条腿,是盘腿坐,人不动。入定时会出意生身,一下子就去了,这个意生身还会跟人讲话,还会办事情。佛经上讲神足通到他方世界,多少时间?好比手臂一伸就到了,手臂一缩,就回来了。
宿命通,能知道你前世的事情,还能知道你很多世以前的事情。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这是五通。
中有身就有神通
每个众生都有神通,为什么咱们表现不出来?因为有了躯壳,被躯壳绑住了。所以人一死,中有身就有神通了。
外道有所求,佛教禅定无所求,能断烦恼
要出神通就要修禅定。古时候外道也是修四禅八定,佛教也修四禅八定。区别在外道有所求,不断烦恼;佛教禅定无所求,能断烦恼。外道执着;佛弟子要不执着。外道得了神通后五欲享受,烦恼更厉害,据说八仙过海中有一个拉何仙姑的袖子,因为何仙姑长得漂亮,神仙都有烦恼;佛教禅定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不是为生天,所以完全不同。
第六叫漏尽通
因为断烦恼的缘故,修佛教禅定能得六通。第六通叫漏尽通,漏就是烦恼,尽就是断尽,烦恼全断尽了,他就得通了,通什么?通到彼岸,彼岸这条路他通了,彼岸就是烦恼断尽,证阿罗汉果,再也不流转生死,六道轮回。外道只有五通,没有六通,他们最高的境界是生最高层的非想非非想天,就冲不破了。
释迦太子当年离开王宫,到苦行林去访问苦行外道。释迦太子对他们都不满意,说你们这条路线不出三界,他到雪山洞里六年苦行。释迦太子因为不跟外道学,所以他能成就佛陀。你去跟外道学,最高的境界也不过生天,释迦佛后来度众生的时候,要求弟子皈依了佛陀就要做到永不皈依天魔外道。释迦佛是过来人,所以规定佛弟子不得跟外道学。
证果者称尊者亦称圣僧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始”就是刚得六通,得到六通的就是阿罗汉,俗称罗汉,成为一个圣人。所谓贤圣僧,贤还在路上,圣已经成就证果了,就称尊者。舍利弗称尊者,目犍连也称尊者,最后阿难也证果了,我们也称他阿难尊者,称到尊者的个个阿罗汉。
佛说盂兰盆经 (9)
◎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8.14 下午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皈依佛后,放下外道,能证阿罗汉果
提要:
■ 皈依佛后,放下外道,能证阿罗汉果
■ 出家人心里没有父母是错误的
■ 没有智慧想度父母也难
■ 母亲业重,神通也难度
■ 神通干坏事,会把修行人毁了
■ 为了生死,集中目标得漏尽通
■ 父母生养教,应报乳哺之恩
■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
皈依佛后,放下外道,能证阿罗汉果
上午讲过,目犍连原是印度修外道法的外道,后来在佛陀的教导下成就阿罗汉果。关键是他皈依如来时,把原来修的外道法全部放下。不像现在学外道的人,脚踏两只船,仍然掉在生死苦海里。皈依佛陀后的目犍连完全是纯纯粹粹,干干净净的佛弟子,所以能证阿罗汉果。
出家人心里没有父母是错误的
“欲度父母”,目犍连出家后证了阿罗汉果,没有忘记父母养育之恩。佛教在中国很长年代来,很多人一出家连父母都不要了。佛教最讲孝道,哪能把自己父母抛掉呢?出家人规矩很重,尚且要给你假探父母,一个出家人心里没有父母,这完全是错误的。目犍连证了阿罗汉果,还想去寻找自己母亲。
没有智慧想度父母也难
现在做子女的也很苦恼,想度父母,可是现在父母也难度!你想度父母,父母怕你信佛要去当和尚,就把孩子看住了。度不了也只能暂时放一放,我们现在没有智慧,没有善巧方便,想度父母当然难啰,你自己好好地学法,等开了智慧,到那时候再说吧。
母亲业重,神通也难度
有的父母有善根,却也难度。年轻人有求知欲,希望多学一点,很喜欢听经,越听越懂越高兴,想带妈来听经,结果被妈骂一顿:“你不关起门来修倒也罢了,东跑西跑还把我拖出去,我唸佛都来不及。”你说“佛说的佛弟子多听法”,她冒火了:“不对。”那糟了,连佛说的话也不对,要谤佛了,吓得你只好不开口。目犍连得了神通,想度母亲,母亲业重也难度啊!
神通干坏事,会把修行人毁了
过去有出了神通的尽做坏事。现在没神通的却喜欢吹牛,对未婚妻的爸爸说:“我能知道你保险箱里有多少钞票,多少美金,不信打开来看。”她爸爸吓坏了,这样你到我家偷起东西来可厉害啊!(众笑)
为了生死,集中目标得漏尽通
我不修神通,也没有神通。因为即使修出点小神通,可以看到某人口袋里有五百四十九块五角,我又不想偷你的钱,看你口袋干啥?我们佛弟子修行为了了生死,最好集中目标得个漏尽通。证了阿罗汉果,前面五种神通也具足了。
父母生养教,应报乳哺之恩
“报乳哺之恩”,母亲喂我们奶长大,一直抱在怀里,母亲的帮手就是父亲,有时候母亲还比较习惯,有养育孩子,抱孩子,喂奶这种天性。做爸爸的可难适应,难适应你也得干呀,谁叫你当老子?我就是爸爸,我是过来人。做帮手也不简单,那个时候没有煤气灶,天天早晨醒来,生煤球炉是我的工作,烟把我熏得天天掉眼泪,买菜、洗尿布也是我的工作。最不适应的就是晚上总被孩子妈推醒,可真难受!我说怎么啦?“冲奶粉”,就这样把孩子养大。
孩子大了忘了父母的恩,父母伤心,人到老年孤独了。不信佛的子女自私,自管自,不懂道理也不说了。信佛的子女竟然忘了父母的恩,就讲不过去了。出家人是优秀的佛弟子,竟也会不要父母,还有人表扬他“道心坚固”,成了外道啦,其实忘了父母的人都表现了自私。道心坚固的佛弟子要了生死到彼岸,发菩提心度众生从不退心,心里有父母,会有什么矛盾抵触吗?难道现世父母不需要度吗?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
“即以道眼”,那就是修道修出来的天眼,“观视世间”,世间上所有的地方都找到,天上也称世间,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称世间,凡是在生死流转的地方全称世间。佛法就叫你在六道轮回里跳出来,进入涅槃境界,不再流转生死,所以叫出世间。视,就是看;观,世间上人只会用眼睛观察,佛弟子的观是用心看。眼睛看不远,心看得远。眼睛越远越看不清,老年人老花眼,更看不清楚了。用心去看呢?你眼睛闭起来,心里想前面是个“佛”字,就能想出来,清清楚楚。心的力量大,心观明月,明月就在前面;心观太阳,黑夜照样见太阳;心观天空,比你眼睛看得更广大。
《《佛说盂兰盆经》讲记(1~9)》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