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P4

  ..续本文上一页,没有比较了,就叫绝对,就叫满。

  遍满了还有来去吗?所以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什么叫如来?如来就是佛。《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我们人就不能叫如来,因为人有来去。前面有空,你能走过去,前面满了,你就走不过去。又比如排队走路,人家在你面前,你能走过去吗?要人家走过去,这个地方空出来了,你才能再进一步。如来的境界没有来去,没有来去也就是遍满了,遍满了还有来去吗?宇宙的真理就是永恒,只有遍满、不动的东西才能永恒。

  大概在十年前,晚报上报导,科学家发现宇宙有种永恒的光,遍满整个宇宙,但是人眼睛看不见。科学家测量这个光,无论哪个角度全是一样的,平等的,也就是说这个光没有哪个方向强,哪个方向弱。科学家就给它取个名词,叫宇宙光。因为它遍满宇宙,所以没有来去。假如有来去,那么肯定有强弱,光从强的地方射到弱的地方去了。看到这个报道,我就联想到佛经里有句话: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我们今天看到的佛像那不是真正的佛,这只是释迦太子的身体,真正佛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称如来。

  有形象必有来去,必有败坏,所以说“一切有相皆虚妄”

  真正佛没有形象,假如有形象就不可能遍虚空,也就不可能圆满。有形象必然是渺小的,必然有来去,有形象必然要败坏,所以《金刚经》里说一切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说“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见到如来?《金刚经》里说:见相非相,即见如来。你有这个觉悟,就看到了佛的觉悟,也就等于见到佛了。“见相非相”,因为一切相皆虚妄。相就是形象,树有树相,人有人相,屋有屋相,柱有柱相。你假如要真正进入佛的智慧,进入佛的观点,达到佛的境界,你必须从见相非相这条路去修。看见一棵树,是不是树?是树,也不是树;看见人,不是人;看见山,不是山;看见水,不是水。这不是自说自话,这是科学。难道这真是水吗?我们念书的时候就知道,二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合起来就是水,水还会变成汽。哪有山?都是泥沙堆起来的。这是人吗?瘦子嘛皮包骨头,胖子嘛皮包猪油。(众笑)

  人是假相,把人间的痛苦快乐空掉了,

  保持这个觉悟,就能感受到涅槃的境界

  从前有钱人把说相声的人请到家里来,请了宾客给老太太祝寿。两个说相声的出来了,穿了长衫,摇摇扇子。谁知他一开口就说:老太太不是人。满堂的宾客大吃一惊,第二个人说了:不是人是谁?“是西天王母娘娘身边的天仙女”,大家鼓掌。

  你问我,“你说我不是人,我是谁?”“你是未来佛。”今天我们是人,人是假相,我们根本就不是人。(众笑)现在暂时做人,将来就要成佛。犹如演场戏,一个年轻人舞台上演爸爸,回家却是儿子。所以,一切都是假相,要看看穿。人世间的幸福快乐也是假相,因为它会变。人世间的痛苦,虽然确实痛苦,也是假相,因为痛苦也会变。因此不要因为快乐而傲慢,以为快乐能永存;也不要因为痛苦而悲哀,这就是佛陀的智慧。如果这点你真能做到,你痛苦时会毫不痛苦,这是空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你的痛苦里去了,你空掉了,快乐时也不迷掉,知道快乐也不永恒的,快乐也空掉了,一心一意保持你这个觉悟,就能感受到涅槃的境界。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8)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3.26

  

  菩萨不著“有”,把“有”作度生的桥和船

  提要:

  ■ 菩萨不著“有”,把“有”作度生的桥和船

  ■ “有”不可能从有来,有从空来

  ■ 快乐留不住,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 若要快乐永久住,常把快乐送别人

  ■ 把快乐送别人,你比他先快乐

  ■ 空不是否定有,有不是事物的全过程

  菩萨不著“有”,把“有”作度生的桥和船

  昨天讲到涅槃是极其快乐。这个快乐是把痛苦空掉以后的快乐,同时也不贪求人世间的快乐,因为人世间的快乐会变,你把会变的东西都空掉了,你所得到的就是不会变的。什么东西不会变?空不会变。一万年前也是这个样,一万年以后仍然这个样,永远不变。凡是“有”全要变,我们今天作为凡夫,我们要生活,我们不可能不要“有”,修菩萨法的人要广度众生,盖讲堂就是为了讲法,我们办杂志就是为了弘法。但要明白,这个“有”是给我们利用的桥梁,是渡船,将来到了彼岸,我们就不应该再去抓桥梁,抓渡船,因为没有必要了。所以《金刚经》里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都圆满了,你还抓“有”干什么?全都不需要了。要进入涅槃,我们必须要懂得这些道理。

  “有”不可能从有来,有从空来

  一切缘起的事物本身就是性空,因为一切缘起都是从空里缘起的。空是永恒的,缘起是暂时条件的聚合,有是从空来。空怎么会产生有?因为空中永远存在各种事物的能。有不可能从有来,有是从空来。树怎么长出来?是从空里长出来。地面上没有树,是空,土地下面没有树,也是空,靠种子生根,慢慢长成一颗树。如果没有空,树是长不出来的。比如房子里边就长不出树来,因为地面上有房子。生孩子也是如此,必须要怀孕的妇女把怀里的胎生下来后,肚子里空掉了,才会有第二个孩子,你不空就不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孩子。所以,你们假如要想得到幸福,从人世间来讲,要少犯错误,少走错路,从根子上讲不要在有里求,要在空里求。

  快乐留不住,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有人问我:“有时候我也有快乐,可是快乐一会儿就没了,有什么办法能够把快乐留住呢?”我看人世间的智慧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嘴上说得好,“但愿花好月圆”,有可能吗?十五的月亮圆,十六就不圆了。春天花开,夏天就谢了。“白头到老”有几个?如果真的大家都能白头偕老,怎么现在出现了老年婚姻介绍所?说说罢了。有许多好话尽是讨个口彩,讨口彩本身就是骗人的。好比说“祝你幸福”,就凭你这句话我的幸福就来了?(众笑)还不如一支歌,“幸福不是毛毛兩,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若要快乐永久住,常把快乐送别人

  要想快乐经常在你们身边,只有一个办法,“若要快乐永久驻,常把快乐送别人”,你要空掉,它才不会消失,“有”就要消失。你把快乐送别人,那不是空掉了?事物必有因果,事物必有反应,这是真理。什么叫反应?桌子一敲就响,这就是反应。你把快乐送给别人,别人也会把快乐送给你,你经常送给别人,别人经常送给你,那就是对了。你不肯送给别人,你的快乐消失了,没有人再给你快乐了。所以对一切有不要执着,赶快空掉。别人反馈回来,咱们也不要执着,我送管送,你来管来,来了我也不执着,我还是要送,送了还是要来,像流水那样经常地流动,快乐就不会死亡。

  把快乐送别人,你比他先快乐

  你们可能会想,我送给别人我没得了。这是愚蠢的想法。你把快乐送给别人,你的快乐并没有消失,而且你会比他先快乐,那你吃亏什么?

  举个例子,好朋友住院了,你想买点营养品去看看他。当你想去看好朋友的时候,你已经快乐了。你为好朋友去买东西的时候,心里也一定是快乐的。奶粉水果,买了一大堆,拎去医院,他也笑嘻嘻。可他是后面快乐,你前面早就开始快乐了。

  总不会买东西时哭丧着脸,又哭丧着脸去送好朋友,所以当你给人家快乐时,你哪会痛苦呢?

  空不是否定有,有不是事物的全过程

  我说这个话可不是一般人说的好话,而是修行人的修行的话。修行怎么修?就要修一个空,这个空不是愚蠢的空,把自己的有送给别人。要不断地送,那你就必须要不断地有,你没有咋送呢?你要不断地有,就要不断地培福,我的辛苦不是为了我自己快乐,而是为了周围的人,以及广大的人快乐。这就是空跟有的辩证法。

  有一年,上海有一个大学请我去讲“空和有的辩证关系”。其实我两句话就讲完了,后来的话都是说说笑笑。这两句话就是,“空不是否定有,有不是事物的全过程”,这就把空跟有的辩证关系讲完了。

  今天给你们这些讲话,对你们以后,不管是人生,不管是修行,都会有很大的好处。今天就讲到这里。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9)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 2006.4.8

  

  智慧圆满,烦恼断尽称为涅槃

  提要:

  ■ 智慧圆满,烦恼断尽称为涅槃

  ■ 涅槃不是死亡,死亡也不能叫涅槃

  ■ 死亡跟往生净土也不相同

  ■ 一切要以释迦佛的话为准则

  ■ 人们常喜欢听假话,却不喜欢听真话

  ■ 真话听不进去,就会把你赶走

  

  涅槃~又称般涅槃,华译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灭度,又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一是灭除世间生灭相而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为佛教全部修行所达到的最高理想

  智慧圆满,烦恼断尽称为涅槃

  今天继续讲涅槃功德。涅槃翻译成汉文叫“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也就是智慧圆满烦恼断尽,像这样的境界就称为涅槃。

  涅槃不是死亡,死亡也不能叫涅槃

  涅槃不是死亡,同样死亡也不能叫涅槃。现在佛门有许多名称用得紊乱,虽然是对人的赞叹,可也有点失实。比如一个人没有到这个境界,也说他圆寂了,多少年以来都是这样。因为中国有一个传统,认为说好话总是没错的。其实你好话说得不符合事实,也是打妄语。而这种风气在中国佛门非常普遍,哪怕是一个持戒的修行人,他也会这样随随便便说话,那你这个戒就持得不太认真。

  死亡跟往生净土也不相同

  例如现在佛门里人死了就叫往生,所谓往生跟一般人的死亡是不同的,你怎么知道他往生了呢?也许他没有往生呢,那你就打妄语了,如果你说“往就是去,生就是投生,无论在哪投生都可以叫往生”,这倒不算打妄语。但是唸佛人那里说的是指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这个人死了,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大家都说往生了,这就变成了大家都在打妄语,大家口业都不清净了,而且把佛门里的法都搞乱了,可是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罪很重。佛门要清净,这种不清净的风气,千万不能传布。

  一切要以释迦佛的话为准则

  也许他们有根据,某个朝代有一个法师说过,“万人唸万人去”,可是佛没有说过这句话呀。阿弥陀佛在四十八大愿里有说两种人去不了。末法时期最可怕的现象就是依人不依法,只传布人的话,而抵触佛的话。求生极乐世界,必须要按照《佛说阿弥陀经》里说的要求,临终前要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还要根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境要观得起来,一切都要以释迦佛的话为准则。怎能说只要唸就能往生?

  人们常喜欢听假话,却不喜欢听真话

  中国长期以来说真话人家不高兴,乃至认为你背罪过;说假话,只要说得人家高兴,反而认为你有功德。这样修行还有什么希望?全乱掉了。我听到一个笑话,一个孩子满月了,请了很多宾客,就把孩子抱出来让大家看一看。一个客人说:“这个孩子面相真好,将来肯定荣华富贵。”主人听了很高兴,另一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肯定要死的。”主人听了怄气,马上把他赶出去。其实前者说的是假话,后者说的是真话。这故事听起来挺好笑,可确实是如此。

  真话听不进去,就会把你赶走

  我过去常说:你们别看我今天在这儿弘法,有些人对我很尊重,可能有一天他们也会把我赶走。因为这些人都是干假事的,你说真话,他假的干不下去了,你说假话说他好,他就高兴了。这些人你们将来也会碰到的。你们以后出去弘法,假如人家问你,谁是你老师啊?”你就很直的告诉他:“我是跟傅老师学的。”傅老师这个名,香也香得很远,丑也丑得很远。(众笑)假如他本人是香的,他肯定看见你欢喜,假如他是臭的,肯定会说:“什么?我不要我不要。”你就说“你不要我,我也不要你。”(众笑)物以类聚嘛。我能够弘扬正法到七十七岁,不是靠我的力量,是护法的力量。只要你弘扬释迦佛的法,护法就护持你,这是摧不垮的。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