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P3

  ..续本文上一页死了还是要分开,哪有不分开的?只要能够在相聚的时刻珍惜相聚的时光,努力为人家创造幸福,这才是现实。分开了,难受啊,痛苦啊,有啥意义?谁也不会因为你难受痛苦而得到利益。所以菩萨在人间不会掉在痛苦的泥坑里。菩萨的心始终住在空里,可是他始终在运用各种条件来鼓动众生。经书里有句话:“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菩萨虽然在人间,他不会染上烦恼的污泥,也不会耽于空寂,他始终在运转,这就是菩萨的境界。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5)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3.26

  

  观天有边,实是被假相所迷惑

  提要:

  ■ 菩萨在天上,菩萨也在人间

  ■ 把圆扩大到遍虚空,就叫满

  ■ 空的境界,只能亲证,难于言说

  ■ 观天有边,实是被假相所迷惑

  菩萨在天上,菩萨也在人间

  你们所知道的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好像都在天上,因为人间看不见。哪里哟!菩萨就在人间。即使在天上,他有上天的本事,难道没有下来的本事啊?那么人间是谁?你能够做到这样你就是菩萨。可能你们没有听到佛法之前也受了点神秘主义的影响,把佛教看成是神教。信神的有句话,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神。而我们有句话:众生都能成佛。如果你修人天乘的智慧时,能以佛陀的智慧来指导一切,再进一步你修出离乘的智慧时,能了脱生死,断掉所有烦恼的苦,再进一步修菩萨乘的智慧能够达到圆满,那你就是佛了,这种圆满就叫涅槃。

  把圆扩大到遍虚空,就叫满

  再跟大家讲讲圆寂的圆。真正要你们讲圆,我看你们也讲不出来。其实很简单,你看着(画个圆),这就是圆。有许多东西讲不出来,但是佛陀的智慧非常巧妙,他用另一种方式来讲。比如每个人都喝过茶,茶是什么味道?喝过的人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来,“茶嘛就是茶味喽”,等于没讲。只有能用另一种方式来讲,茶不是甜的不是酸的不是辣的不是苦的,这还不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要你自己亲自去尝一口。可是你尝了你还是讲不出来,所以佛法是不可说不可说,凡是说出来的话,都是启发你。

  同样道理,不是长的不是方的不是扁的,去掉了其他形状剩下就是圆。只有圆才能满,因为圆任何地方没有缺少。说“圆外面还是没有满还是空的嘛,就算小圆变大圆,大圆外面还是空啊。”那就再大再大,大得像虚空那样,那不是满了?所以你要想亲证到这个圆,刚才跟你们讲的种种智慧,人天道智慧,出离道智慧,菩萨道智慧,因缘所生法等等,这些道理你都要明白,还要亲证到这个境界,到这时你才会彻底觉悟,明白一切。

  空的境界,只能亲证,难于言说

  好比你穿了袜子搔痒,跟你脱了袜子搔痒,体会两样的。穿了袜子搔痒,总有点隔了一层的感觉。等到你亲证这个境界了,你就会明白:这种智慧从哪里产生,这种智慧到什么程度才能彻底。今天没有亲证,我口上讲讲,不过启发启发。

  当你亲证了这个境界,你就明白了:真理在空里。也就是刚才讲的,你真正要圆满,你只有证到无边无际的空。由此可见,圆只是一个名相,一个假名,不过是为了使用语言的时候方便一点,真正的真理是说不出来的。空能说得出来吗?你说“空就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可没有把空解说出来。你说空就是空,那你仍然没有把空说出来,你用第二个空解说第一个空,仍然不叫空,因为你还有空的名词空的观念。要连空的名词空的观念都没有了,那只有把嘴巴闭起来。你用眼睛看,这是天空,还不对,天空还有一个天,要天也扫掉,嘴巴也不说,没有空的名词,看见了,心里明白就是。(众笑)当然我们今天不可能完全明白,我这是打打比方了。

  观天有边,实是被假相所迷惑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观天空,总以为天空是那么小,等到它跳出井来看天空,原来天空是如此广大。其实以我们的眼光看天空,仍然是小。而且人眼看天,会发现天有条边,你不把边空掉,你就错了。天哪有边呢?我们看起来有条边,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远,最多就看到这里,所以有了一条边,这条边是假的啦。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6)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3.26

  

  佛性不会死亡,所以烦恼也就与生俱来

  提要:

  ■ 一切“有”全要变化,所以既不能否定又不能肯定

  ■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 把不可能的事想成可能,你会痛苦的

  ■ 佛陀的真理,不可说不可说,佛陀的圆满不可思不可议

  ■ 佛性不会死亡,所以烦恼也就与生俱来

  一切“有”全要变化,所以既不能否定又不能肯定

  所以要真正达到这种境界,你要悟到一切“有”全要变化,因为一切“有”全是因缘所生法,条件聚合起来就产生,条件变化就变化,条件分散就没有。你又不能否定它,你又不能肯定它,一肯定就错。比如,你肯定现在是九点二十八分两秒,这就错了,现在已经三秒了,你能肯定吗?你即使花个很大的时间,帮一个同学数头发,数下来有八万四千根。你刚说八万四千根,有一根头发已经掉下来了。宇宙人生一切的一切全是刹那刹那在变,你能肯定吗?可也不能否定,明明眼睛看得见,手摸得着,可是摸到以后却要变。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佛法上有句话:空是真空,有是假有。说,“这个眼镜明明真的,不是假的嘛。”假不是这么解说的。我年轻时经常有青年人到我家里来哭诉:“老师啊,他现在变了。从前他说是真心爱我,那是假的啦。”很清楚了吧?会变就是假,不变才是真。所有人世间的一切都会变,所以全是假。就像天上的浮云,它一会儿变龙一会儿变蛇,一会儿变尾巴,一会儿变狮子。人世间也是如此,变了以后你再想恢复过来,可能你没这么个本事吧?

  把不可能的事想成可能,你会痛苦的

  人生相聚犹如天上的浮云,分开了,什么时候再聚就不知道了。临别时说得好听:“再会,再会”,天知道,有几个再会呀?我年轻时候坐火车,经常跟旅客谈谈,很容易就谈到佛法方面去,临别时他们要下车了,跟我握手:“再会,再会。”到今天再也没会,应该说:“永别,永别。”(众笑)所以你们要理智一点,在人世间不要幻想,不可能的事情你想成可能,你会痛苦的。

  佛陀的真理,不可说不可说,佛陀的圆满不可思不可议

  宇宙的真理就是圆。有一年,我坐火车,一个年轻人和我同时往窗外看。我问他“你看,站台上屋柱是方的还是圆的?”他回答是方的,我说“不对,是圆的。”他说:“明明是方的嘛。”我告诉他,屋柱为什么方?是人把他砌成方的,人类制造的东西不能算数,它不是事物的真相。人用什么把它砌成方的?用水泥。水泥颗粒每一粒全是圆的,如果有一粒是长形的,肯定是两粒圆的拼成长形。所以他说的是形象,我说的是真理。

  你要知道,即使这么小的颗粒是圆的,这也是相对的真理,不是绝对真理,为什么称圆?是因为跟方比,相对而言。再小的体积,你把它分,哪怕你没办法分了,你用机器把它压成粉末的粉末,只要你眼睛看得见,乃至用显微镜,用怎么样高级的仪器,如果看得见你就再把它分,分到看不见了,有没有?还是有。可是看不见,找不到,说不出来,这就是空。所以佛陀的真理不可说不可说,你只有凭自己思想去想象。你能想象还不是佛陀的圆满,当你想象都想象不出来了,什么都没得了,(众笑)这就是佛陀的智慧,所以叫不可思不可议。

  佛性不会死亡,所以烦恼也就与生俱来

  这个什么都没得了,不是断灭空,不是否定了有。既然什么都没得了,还有什么?还有能存在。能在宇宙中是永恒的,能不会毁灭。既然有能,这个能就会产生作用,就会有缘起,有缘起了就会有成住坏空。事物产生了,这叫成;能够保留一个时期,这是第二个阶段,叫住,也就是存在;第三个阶段要变坏;第四个阶段要分散。分散了以后不等于完全没有了,它的物质元素,它的能还是存在,等到条件具足了,它又出生了。

  比如,闪电的光,这个光可以消失,可是宇宙的电是不会消失的,等到条件聚合在一起了,又闪电了。又比如,灯泡可以坏,电不会坏,人可以死亡,心不会死亡。我们心中的觉悟,我们心中的智慧——这在佛门里又叫佛性,这是永恒的。如果起了反作用,那就是烦恼。烦恼会死亡吗?人死了,烦恼仍然在,因为心不会死亡。所以人投胎生下来了,有觉悟也有烦恼,这是与生俱来的。今天就是修不要让烦恼来干扰觉悟。我们的觉悟要慢慢地扩大扩大,一直大到像虚空那样无边无际,这就叫圆满。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7)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3.26

  

  遍满了还有来去吗?

  所以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提要:

  ■ 没有比较,就叫绝对,就叫满

  ■ 遍满了还有来去吗?所以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 有形象必有来去,必有败坏,所以说“一切有相皆虚妄”

  ■ 《金刚经》说“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 人是假相,把人间的痛苦快乐空掉了,保持这个觉悟,就能感受到涅槃的

  境界

  没有比较,就叫绝对,就叫满

  再来解说满。小桶放在大桶里,你在小桶里灌水,一下子就满了,你只能说小桶满了,不能说是绝对的满,因为大桶里没有满。你把大桶里也灌满了,也不能叫满,因为大桶外面没有水。你是以人为制造的桶为标准,真理可不根据你制造的这只桶,真理是在宇宙中。所以修行就是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怎么样才能成为圆满?小桶外面有大桶,大桶外面又有大桶,你不达到像虚空那样大,始终不会圆满。把小桶大桶全去掉,像虚空那样…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