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0~19)▪P3

  ..續本文上一頁死了還是要分開,哪有不分開的?只要能夠在相聚的時刻珍惜相聚的時光,努力爲人家創造幸福,這才是現實。分開了,難受啊,痛苦啊,有啥意義?誰也不會因爲你難受痛苦而得到利益。所以菩薩在人間不會掉在痛苦的泥坑裏。菩薩的心始終住在空裏,可是他始終在運用各種條件來鼓動衆生。經書裏有句話:“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菩薩雖然在人間,他不會染上煩惱的汙泥,也不會耽于空寂,他始終在運轉,這就是菩薩的境界。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5)

  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開示(農曆二月十五起講)

  傅味琴講于清涼山佛學苑 2006.3.26

  

  觀天有邊,實是被假相所迷惑

  提要:

  ■ 菩薩在天上,菩薩也在人間

  ■ 把圓擴大到遍虛空,就叫滿

  ■ 空的境界,只能親證,難于言說

  ■ 觀天有邊,實是被假相所迷惑

  菩薩在天上,菩薩也在人間

  你們所知道的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好像都在天上,因爲人間看不見。哪裏喲!菩薩就在人間。即使在天上,他有上天的本事,難道沒有下來的本事啊?那麼人間是誰?你能夠做到這樣你就是菩薩。可能你們沒有聽到佛法之前也受了點神秘主義的影響,把佛教看成是神教。信神的有句話,人永遠不可能成爲神。而我們有句話:衆生都能成佛。如果你修人天乘的智慧時,能以佛陀的智慧來指導一切,再進一步你修出離乘的智慧時,能了脫生死,斷掉所有煩惱的苦,再進一步修菩薩乘的智慧能夠達到圓滿,那你就是佛了,這種圓滿就叫涅槃。

  把圓擴大到遍虛空,就叫滿

  再跟大家講講圓寂的圓。真正要你們講圓,我看你們也講不出來。其實很簡單,你看著(畫個圓),這就是圓。有許多東西講不出來,但是佛陀的智慧非常巧妙,他用另一種方式來講。比如每個人都喝過茶,茶是什麼味道?喝過的人心裏明白,嘴上說不出來,“茶嘛就是茶味喽”,等于沒講。只有能用另一種方式來講,茶不是甜的不是酸的不是辣的不是苦的,這還不解決問題。真正解決問題,要你自己親自去嘗一口。可是你嘗了你還是講不出來,所以佛法是不可說不可說,凡是說出來的話,都是啓發你。

  同樣道理,不是長的不是方的不是扁的,去掉了其他形狀剩下就是圓。只有圓才能滿,因爲圓任何地方沒有缺少。說“圓外面還是沒有滿還是空的嘛,就算小圓變大圓,大圓外面還是空啊。”那就再大再大,大得像虛空那樣,那不是滿了?所以你要想親證到這個圓,剛才跟你們講的種種智慧,人天道智慧,出離道智慧,菩薩道智慧,因緣所生法等等,這些道理你都要明白,還要親證到這個境界,到這時你才會徹底覺悟,明白一切。

  空的境界,只能親證,難于言說

  好比你穿了襪子搔癢,跟你脫了襪子搔癢,體會兩樣的。穿了襪子搔癢,總有點隔了一層的感覺。等到你親證這個境界了,你就會明白:這種智慧從哪裏産生,這種智慧到什麼程度才能徹底。今天沒有親證,我口上講講,不過啓發啓發。

  當你親證了這個境界,你就明白了:真理在空裏。也就是剛才講的,你真正要圓滿,你只有證到無邊無際的空。由此可見,圓只是一個名相,一個假名,不過是爲了使用語言的時候方便一點,真正的真理是說不出來的。空能說得出來嗎?你說“空就是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可沒有把空解說出來。你說空就是空,那你仍然沒有把空說出來,你用第二個空解說第一個空,仍然不叫空,因爲你還有空的名詞空的觀念。要連空的名詞空的觀念都沒有了,那只有把嘴巴閉起來。你用眼睛看,這是天空,還不對,天空還有一個天,要天也掃掉,嘴巴也不說,沒有空的名詞,看見了,心裏明白就是。(衆笑)當然我們今天不可能完全明白,我這是打打比方了。

  觀天有邊,實是被假相所迷惑

  一只青蛙坐在井裏觀天空,總以爲天空是那麼小,等到它跳出井來看天空,原來天空是如此廣大。其實以我們的眼光看天空,仍然是小。而且人眼看天,會發現天有條邊,你不把邊空掉,你就錯了。天哪有邊呢?我們看起來有條邊,這是因爲我們的眼睛看不遠,最多就看到這裏,所以有了一條邊,這條邊是假的啦。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6)

  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開示(農曆二月十五起講)

  傅味琴講于清涼山佛學苑 2006.3.26

  

  佛性不會死亡,所以煩惱也就與生俱來

  提要:

  ■ 一切“有”全要變化,所以既不能否定又不能肯定

  ■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 把不可能的事想成可能,你會痛苦的

  ■ 佛陀的真理,不可說不可說,佛陀的圓滿不可思不可議

  ■ 佛性不會死亡,所以煩惱也就與生俱來

  一切“有”全要變化,所以既不能否定又不能肯定

  所以要真正達到這種境界,你要悟到一切“有”全要變化,因爲一切“有”全是因緣所生法,條件聚合起來就産生,條件變化就變化,條件分散就沒有。你又不能否定它,你又不能肯定它,一肯定就錯。比如,你肯定現在是九點二十八分兩秒,這就錯了,現在已經叁秒了,你能肯定嗎?你即使花個很大的時間,幫一個同學數頭發,數下來有八萬四千根。你剛說八萬四千根,有一根頭發已經掉下來了。宇宙人生一切的一切全是刹那刹那在變,你能肯定嗎?可也不能否定,明明眼睛看得見,手摸得著,可是摸到以後卻要變。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佛法上有句話:空是真空,有是假有。說,“這個眼鏡明明真的,不是假的嘛。”假不是這麼解說的。我年輕時經常有青年人到我家裏來哭訴:“老師啊,他現在變了。從前他說是真心愛我,那是假的啦。”很清楚了吧?會變就是假,不變才是真。所有人世間的一切都會變,所以全是假。就像天上的浮雲,它一會兒變龍一會兒變蛇,一會兒變尾巴,一會兒變獅子。人世間也是如此,變了以後你再想恢複過來,可能你沒這麼個本事吧?

  把不可能的事想成可能,你會痛苦的

  人生相聚猶如天上的浮雲,分開了,什麼時候再聚就不知道了。臨別時說得好聽:“再會,再會”,天知道,有幾個再會呀?我年輕時候坐火車,經常跟旅客談談,很容易就談到佛法方面去,臨別時他們要下車了,跟我握手:“再會,再會。”到今天再也沒會,應該說:“永別,永別。”(衆笑)所以你們要理智一點,在人世間不要幻想,不可能的事情你想成可能,你會痛苦的。

  佛陀的真理,不可說不可說,佛陀的圓滿不可思不可議

  宇宙的真理就是圓。有一年,我坐火車,一個年輕人和我同時往窗外看。我問他“你看,站臺上屋柱是方的還是圓的?”他回答是方的,我說“不對,是圓的。”他說:“明明是方的嘛。”我告訴他,屋柱爲什麼方?是人把他砌成方的,人類製造的東西不能算數,它不是事物的真相。人用什麼把它砌成方的?用水泥。水泥顆粒每一粒全是圓的,如果有一粒是長形的,肯定是兩粒圓的拼成長形。所以他說的是形象,我說的是真理。

  你要知道,即使這麼小的顆粒是圓的,這也是相對的真理,不是絕對真理,爲什麼稱圓?是因爲跟方比,相對而言。再小的體積,你把它分,哪怕你沒辦法分了,你用機器把它壓成粉末的粉末,只要你眼睛看得見,乃至用顯微鏡,用怎麼樣高級的儀器,如果看得見你就再把它分,分到看不見了,有沒有?還是有。可是看不見,找不到,說不出來,這就是空。所以佛陀的真理不可說不可說,你只有憑自己思想去想象。你能想象還不是佛陀的圓滿,當你想象都想象不出來了,什麼都沒得了,(衆笑)這就是佛陀的智慧,所以叫不可思不可議。

  佛性不會死亡,所以煩惱也就與生俱來

  這個什麼都沒得了,不是斷滅空,不是否定了有。既然什麼都沒得了,還有什麼?還有能存在。能在宇宙中是永恒的,能不會毀滅。既然有能,這個能就會産生作用,就會有緣起,有緣起了就會有成住壞空。事物産生了,這叫成;能夠保留一個時期,這是第二個階段,叫住,也就是存在;第叁個階段要變壞;第四個階段要分散。分散了以後不等于完全沒有了,它的物質元素,它的能還是存在,等到條件具足了,它又出生了。

  比如,閃電的光,這個光可以消失,可是宇宙的電是不會消失的,等到條件聚合在一起了,又閃電了。又比如,燈泡可以壞,電不會壞,人可以死亡,心不會死亡。我們心中的覺悟,我們心中的智慧——這在佛門裏又叫佛性,這是永恒的。如果起了反作用,那就是煩惱。煩惱會死亡嗎?人死了,煩惱仍然在,因爲心不會死亡。所以人投胎生下來了,有覺悟也有煩惱,這是與生俱來的。今天就是修不要讓煩惱來幹擾覺悟。我們的覺悟要慢慢地擴大擴大,一直大到像虛空那樣無邊無際,這就叫圓滿。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7)

  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開示(農曆二月十五起講)

  傅味琴講于清涼山佛學苑 2006.3.26

  

  遍滿了還有來去嗎?

  所以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提要:

  ■ 沒有比較,就叫絕對,就叫滿

  ■ 遍滿了還有來去嗎?所以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 有形象必有來去,必有敗壞,所以說“一切有相皆虛妄”

  ■ 《金剛經》說“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 人是假相,把人間的痛苦快樂空掉了,保持這個覺悟,就能感受到涅槃的

  境界

  沒有比較,就叫絕對,就叫滿

  再來解說滿。小桶放在大桶裏,你在小桶裏灌水,一下子就滿了,你只能說小桶滿了,不能說是絕對的滿,因爲大桶裏沒有滿。你把大桶裏也灌滿了,也不能叫滿,因爲大桶外面沒有水。你是以人爲製造的桶爲標准,真理可不根據你製造的這只桶,真理是在宇宙中。所以修行就是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怎麼樣才能成爲圓滿?小桶外面有大桶,大桶外面又有大桶,你不達到像虛空那樣大,始終不會圓滿。把小桶大桶全去掉,像虛空那樣…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