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科学家的智慧,加起来都比不上佛的智慧。看到了这句话,我那知识分子的傲慢就放下了,我是那么信佛的。
每个众生都是未来佛,发菩提心的人先成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十方三世都有佛,三世佛就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是谁啊?”你们肯定在想是弥勒菩萨就是未来佛。还有呢?“没了。”未来佛就是你呀,每个众生都是未来佛。人世间的众生谁先成佛?发了菩提心的人先成佛,不要看不起自己!再看看邻居呢,他们非但不信佛不唸佛,也没时间来听法。在干啥?搓麻将。即使将来有一天他们也会信佛,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排队就排在你们后面。
佛菩萨都要恭敬,供众功德最大
我们都是皈依释迦佛的,所以在释迦佛圣诞,我是唸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圣诞,我唸南无阿弥陀佛;药师佛圣诞,我唸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观世音菩萨圣诞,我唸南无观世音菩萨。出家人都是我们师父,我们都要恭敬。供众的功德最大。供众就是每位出家师父我都供养,这个功德大,因为你心量大。我们皈依三宝的弟子念念不忘佛、念念不忘法、念念不忘僧。既然对出家师父要如此的恭敬,释迦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以及各位菩萨也都是我们的师父,我们也都要恭敬,心量也都要放大。
唸佛虽是方便法门,但功夫可没方便
修唸佛法门了不起啊!有人心量小,尽说唸佛法门的闲话。你说闲话,就是对阿弥陀佛不恭敬,而且你对法也不恭敬。现在很多四众弟子都修唸佛法门,那么你对僧也不恭敬。即使不说得那么严重,你贬低看不起也有罪过。唸佛法门虽是方便法门,这是方法方便,功夫可没有方便,你怎么能把唸佛法门看得这么样简单?
在法门上不要有分别心,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根据《佛说阿弥陀经》讲,临终前要达到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水平。你试试看,也不说一天,你唸十分钟的佛,能够一个妄念不起来吗?你自己做不到,为什么还要把人家看得很低呢?每个法门都好,法门可没有这个高,那个低,都是平等的。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你不能看不起比你年纪小的人,也不能看不起那些唸佛的老居士。所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七谈恭敬 (4)
2005年2月20日
傅老师访问章华寺在演祖老和尚邀请下
为参加佛七的居士大众作开示
每个法门都有方便,都要修戒定慧,
都是在定中成就的
提要:
■ 每个法门都有方便,都要修戒定慧,都是在定中成就的
■ 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
■ 信愿行,照释迦佛教导的方法去做,决定成就
■ 要常随佛学,学佛就是学释迦佛过去讲的法
■ 多听佛法就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 说闲话的人气量小,唸佛打妄想没作用
■ 念佛的人要发菩提心,将来上品上生,马上花开见佛
■ 菩提心就是要广度众生,唸佛时可以观想众生和你一起念佛
每个法门都有方便,都要修戒定慧,都是在定中成就的
我们唸佛,不是发愿到天上去享福,而是往生净土啊!佛的净土是非常殊胜的,六字洪名人人会唸,很方便,但你能做到一心不乱就不简单了。无论修什么法门都有方便,可是都要修戒、定、慧,将来的成就,都是在定中成就的。戒是第一位,修行以戒为首。有了戒,打好了基础就要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戒定慧的定。禅宗也是修一心不乱,净土宗也是修一心不乱,一样的,法无高下。你修禅宗没有到一心不乱,没有入定,你也开悟不了。修净土的要修到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才能往生极乐世界。无论修什么宗全好,但如果你没有达到一心不乱,你连往生净土的资格也没有。你还想开悟、证果,谈何容易啊?
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
我们心量要放大,不要像那种心量小的人。修了自己的法门,就看不起别人修的法门。也不要听了他们那种话,贬低了自己:我是没文化的,我是钝根,我比不上你们,我只能唸唸佛。那种想法要不得。唸佛法门了不起,修唸佛法门的人也要了不起!
信愿行,照释迦佛教导的方法去做,决定成就
信愿行,信,按照释迦佛教导的方法去唸佛,决定往生极乐。《佛说阿弥陀经》是佛亲口讲的。如果往生不了,岂不是释迦佛骗人了?愿,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愿。一心唸佛,心量越修越大,烦恼越修越轻,就是行。妄想越唸越少,逐渐逐渐就能靠近一心不乱了,一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就,决定不下三恶道。
要常随佛学,学佛就是学释迦佛过去讲的法
在娑婆世界的时候,大家好好地跟释迦佛学佛法,释迦佛涅槃了,要经常听经,因为经书上写的都是释迦佛讲的话,这就是法。修好了将来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再好好跟阿弥陀佛学。阿弥陀佛虽然在极乐世界天天讲经说法,可是咱们没有天耳通,听不到。今天有释迦佛的法,为什么不赶快听呢?如果问阿弥陀佛讲的法,跟释迦佛讲的法是不是一样?完全一样,佛都是圆满的,不可能讲出两种法来。西方极乐世界非常殊胜,阿弥陀佛还会变化成鸟,连鸟叫的声音都是讲法,讲的跟释迦佛一样,也是四谛十二因缘,苦集灭道。《佛说阿弥陀经》里面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就是三十七道品,全跟释迦佛讲的一模一样。我们都是皈依三宝的,要常随佛学。今天释迦佛涅槃了,学佛怎么学?就是学释迦佛过去讲的法。
多听佛法就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容易想得通,有智慧的人容易心量大。人们总是这么说:“你怎么连这一点都想不通,放不下?你怎么这么笨呢?”今天,老师父慈悲叫我来给大家讲点法,我只能说一点我心里的话。希望大家要多多亲近三宝,要多听法师讲法。能多听法,就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说闲话的人气量小,唸佛打妄想没作用
唸佛要一心念。用功不在于你唸了多少声佛号,你一面唸佛一面打妄想,唸得再多又起什么作用?当然更不要说闲话了。某些老太太,闲话特别多,一面拨念珠一面说闲话,“王居士,我家里的媳妇回娘家,还把东西拿到娘家去!我算是气量很大,看在眼里不说话,今天只是跟你说说,实在看不惯。”这叫气量大吗?还有的老太太一面唸一面着急:“天要下雨了,我阳台上的裤子还没收进来”,心不定了。一串念珠拨完,其实全在打妄想,都不能算数的。念珠一圈一百零八粒,你计数只能算一百,八粒是给你补数的,你唸一百声佛号,最多允许你打八个妄想。一圈念完了,你打了八十个妄想,那也太过分了。所以希望大家要好好的用功,信愿行,不光要信,不光要愿,还要行,大家要一步一步唸到一心不乱。
念佛的人要发菩提心,将来上品上生,马上花开见佛
唸佛要发菩提心,能得上品上生,马上花开见佛。如果下品下生呢?十二大劫开花。有人计算过,拿我们人间的年分来说,十二大劫是一百六十一亿万年,那也太长了。快快发菩提心,上总比下好!有人求了张签,一看,往地上一丢,再求一张,一看,笑嘻嘻放进口袋里,带走了。我把他丢掉的签捡起来看,下下签。下下签谁也不要,所以希望各位居士要发菩提心好好修行,将来上品上生,马上花开见佛。
菩提心就是要广度众生,唸佛时可以观想众生和你一起念佛
菩提心是什么?就是要广度众生,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说:我走路都走不动,又不会讲法,叫我咋度众生啊?我教你们一个办法,照样能度众生,你唸佛的时候,你做观想,观不出来你就想一想,“父右母则左”,观想父亲坐在你右边,母亲坐在你左边,“冤前恩亲后”,想冤家坐在你前面,亲家坐在你后面,都面朝着你。有人想不通:见了亲人我心欢喜,见了冤家我讨厌。冤家坐后面,亲人坐前面。你的智慧没释迦佛大,释迦佛是冤亲平等。冤家坐在前面有好处,冤家坐在后面你会不放心,别在后面搞我一下子,所以干脆坐在前面看着他,一方面也观想他跟你一起唸佛。你把功德回向给他,冤家也会变亲家。再观想六道众生,一圈一圈都坐在你旁边,跟你一起唸佛,这多好啊,既发菩提心,心量又放大。
我讲这些,不知道你们听了喜欢不喜欢,有讲的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同学们多多原谅。我就讲到这里了,南无阿弥陀佛。(众鼓掌)
《佛七谈恭敬》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