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承认释迦佛非常伟大,十方佛当然也包括阿弥陀佛都赞叹释迦佛了不起,难能稀有,能够发这么大愿,到这么苦的娑婆世界来成佛,度娑婆世界众生,真是稀有难得。
释迦佛特别怜悯娑婆世界众生
释迦佛特别怜悯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苦,如果没有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起大悲心,他何必到娑婆世界来成佛呢?完全可以挑个清净的世界去成佛嘛,所以十方如来都赞叹释迦佛难能稀有。“难能”就是难做到的事情他能做到;“稀有”,能够做到这样是极少的。今天我们作为释迦佛的弟子,我们怎么可以不恭敬释迦佛,不赞叹释迦佛呢?那岂不要背罪过了?
释迦佛圣诞开示(6)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2004年5月26日(四月初八)
跟释迦佛学,将来一定成佛
提要:
■ 中国以四月初八为释迦佛圣诞
■ 菩萨降生在净饭王宫摩耶夫人怀里
■ 在无忧树下,太子从摩耶夫人右胁下降生
■ 太子降生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 太子从小聪明,他要追求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 太子不乐五欲享受,就喜欢树下禅定
■ 见老病死相,发起修行的心
■ 如今佛弟子不学释迦太子的离欲,反而喜欢起五欲来了
中国以四月初八为释迦佛圣诞
释迦佛的降生,在我们中国从佛教的历史上来说是四月初八,但别的国家,不是按中国的年月,那就不一定是四月初八,我们就以中国的传统,以四月初八为释迦佛降生到娑婆世界的日子。
菩萨降生在净饭王宫摩耶夫人怀里
菩萨从兜率天降生的时候,天空特别清净明朗,菩萨骑着六牙白象,有很多的天女护送。我们修观想时,可以观想在碧空晴天中,很远的远方彩云飘过来,彩云上面释迦菩萨骑着六牙白象,天女围绕,护送他降生,同时天上奏起的音乐非常美妙动听。象力最大,表释迦菩萨大雄大力;六颗象牙,表菩萨六波罗蜜圆满。菩萨降生到印度的净饭王的王宫里,王后摩耶夫人过去没有生过儿女,因为释迦菩萨的降生,她就怀孕了。
在无忧树下,太子从摩耶夫人右胁下降生
照印度的风俗,生孩子要回娘家生,所以净饭王为她准备了一切,派很多人护送她回娘家,半路上,摩耶夫人在花园里休息的时候,用手去攀了一下无忧树,在这个时候,释迦太子就从摩耶夫人的右胁下降生了。
太子降生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降生时,地上就生出莲花来,太子脚踩在莲花上,往前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天上有九条龙,喷水下来为太子洗浴,所以四月初八又称“浴佛节”。
太子从小聪明,他要追求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释迦太子从小聪明,知识广博,可是他所追求的并不是书上这些学问,他要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因此他有许多问题,书上不可能给他解答,老师也解答不出来。
太子不乐五欲享受,就喜欢树下禅定
他在王宫里不喜欢享受,宫女为他唱歌跳舞,他不感兴趣,就喜欢在树下禅定。有一次他看到农夫耕田翻出一条蚯蚓,一只麻雀把蚯蚓叼走了,一只老鹰又把麻雀叼走了,他很有感触地说:“众生可怜,互相吞噬。”众生太可怜了,你吃我我吃你。从此他就思索众生为什么会生老病死,众生为什么会发展到互相吞噬?又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见老病死相,发起修行的心
尤其是游四门时看到一个老人,他就在想,人为什么要老?看到一个病人,又看到一个死人,又想我将来会不会病,会不会死啊?旁边的人告诉他,人不分贵贱,即使身为太子也要老也要死,他一听就没心思玩了,转身回去了。到第四次出门看到一个沙门,沙门就是修行人。看他的样子没有什么烦恼,跟一般人不同,他就很羡慕,从此他就发心要修行。
如今佛弟子不学释迦太子的离欲,反而喜欢起五欲来了
今天作为释迦佛的弟子,有的还喜欢唱歌跳舞卡拉OK,而且最不好的,听说有的小和尚也去卡拉OK跳舞了,那你学佛学什么呀?释迦太子在王宫里多富有,他都不喜欢,你学佛学得反而喜欢起五欲享受来了。
释迦佛圣诞开示(7)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2004年5月26日(四月初八)
要学释迦佛的离欲,在断烦恼中求觉悟
提要:
■ 众生这些痛苦根源在哪里,好好想想
■ 好事要做,更要学释迦佛榜样,在断烦恼中求觉悟
■ 佛弟子要“常随佛学”,才能有大彻大悟的一天
■ 家里享受好,干扰多,修不好
■ 生了个儿子叫“障碍”
■ 太子逾城出家,舍掉一切尊贵
■ 出家现在家相,哪像出家
众生这些痛苦根源在哪里,好好想想
释迦太子看到众生互相吞噬而起大悲心,他就思考怎样才能够解决众生的痛苦,而今天我们佛弟子呢?既不肯学习佛经,也不在树下坐禅思考,怎样从根本上解除众生这些痛苦,使他们从这些贪瞋痴烦恼中觉悟过来,这些都不干,忙着放生。放生是好事,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你放,他又去抓。好事做了有好报,可是却不想学学释迦佛的精神,好好去想一想,这个根源在哪里。
好事要做,更要学释迦佛榜样, 在断烦恼中求觉悟
为什么有的众生做人,有的众生做狗,到底是什么原因?就说做人吧,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坏人,有的尽干好事,有的尽造恶业,很多人死了就下三恶道,变了畜生,你吃我我吃你,多么可怜,原因究竟在哪里?学佛的人应该学释迦佛当年,好好去想,想了你就会觉悟,你就会去断贪瞋痴,不干坏事也就不下三恶道。好事要做,做好事不能使你下一辈子不投胎,也不能使你切断生死流转,六道轮回。更重要的,要学释迦佛的榜样。
佛弟子要“常随佛学”,才能有大彻大悟的一天
你说“这种道理我想不出来”,想不出来就要学佛法呀,佛在讲法的时候都在告诉你这些道理,哪怕听了有一点小小的觉悟也好啊,很多的小觉悟拼起来,就成一个大觉悟,你能够觉悟到像释迦佛那样彻底究竟圆满,你就成佛了。咱们佛弟子是跟佛学,经书上叫“常随佛学”,要常跟着佛去学呀。
家里享受好,干扰多,修不好
释迦太子当初发心要出家修行,为什么要出离家?家里修不好。现在有人说反话,说“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在家修,如果你是个男的,老婆不找你麻烦才怪呢,整天在你耳朵边像苍蝇那样嗡个不完;如果你是个女的,你想唸经,丈夫冒起火来,“到现在还迷信!”啪一个耳光打过来,你还能修得好吗?(众笑)你要想打坐打坐,他开电视唱歌给你听。你在家里闻不到檀香味,闻到的是你丈夫抽烟的臭味。你也没有一个好的条件,自己坐下来,好好想想人生的道理,想的就是明天早晨该买什么菜,什么菜配什么菜,所以释迦太子要离开王宫啊。
生了个儿子叫“障碍”
净饭王对他说:“你走了我这个王位给谁啊,你生个儿子再走。”所以释迦太子就娶了妻子,生了个孩子,取名叫罗睺罗。罗睺罗的意思是我有了这个孩子,别把我障碍住了,所以是“障碍”的意思,这可不是个好名字。咱们现在生了孩子,起的名字都是好的,比如“来顺”“来发”,这孩子一来,我就顺利了,发财了(众笑)。
太子逾城出家,舍掉一切尊贵
生了儿子,太子要出家了,父亲又不同意了,把城门锁了起来,这是父亲错了,既然答应了,怎么又反悔呢?所以释迦太子就在半夜里骑了马,逾城出家,马夫也受感动了,就跟着太子一起离开王宫,两匹马跳过城墙,到了深山里,太子出家时把一切珍贵的东西都舍掉,脱下在家的太子衣服,取下头上象征太子身份的宝石,还把头发用剑削掉了,印度在家人,头发最尊贵,他把最尊贵的头发削掉了,穿上了马夫的衣服,从此舍掉王位,做了平民。
出家现在家相,哪像出家
现在那些不懂佛法的人,出家时虽剃掉头发,穿上一件和尚的衣服,可是有许多世俗的东西和享受都不肯舍掉,有的出家人还穿在家人的衣服,还戴金戒指金手表,金丝边眼镜,还有很多存款,当年释迦太子出家难道还保留个人财产?
释迦佛圣诞开示(8)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2004年5月26日(四月初八)
出家现在家相,哪像出家
提要:
■ 释迦太子出家没烫香洞
■ 出家人三衣一钵,不是修行的东西要它干什么
■ 释迦太子为断贪欲修苦行,为补身体虚弱而喝牛奶
■ 现在佛弟子不讲苦行,所以修行人会发胖
■ 竟然不吃油盐酱醋,说是苦修行
■ 佛法不懂,听经不听,这怎么叫学佛
■ 释迦太子成道,说四谛法,度五比丘证阿罗汉果,从此娑婆世界有了三宝
■ 假和尚自称僧宝,无惭无愧
■ 如今真修行的人不多了,也算是宝了
■ 皈依三宝要做到跟佛学,深入经藏,听从善知识教导
■ 常来听法做像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释迦太子出家没烫香洞
还有的不懂出家的意义,首先看头顶有没有香洞(众笑),“没有香洞是假和尚,烫香洞才是真和尚”,那么释迦佛头上没有香洞,就是假和尚了。释迦太子出家时哪有烫香洞的,所以后来中国佛教协会说明,以后出家不必烫香洞,因为佛教没有这个制度。出家是为了解脱苦难,烫香洞多疼啊(众笑),佛菩萨见到了也会掉眼泪。
出家人三衣一钵,不是修行的东西要它干什么
后来父王知道他不肯回家,就派了五个大臣,拉了五辆大车,都是吃的穿的,让他别在山洞里修行受苦了,释迦太子一样都不要,全分给老百姓了,这五个大臣不好回去交代,没脸见老王,也就干脆留下来跟随太子修行了。末法时期修行人呢?来一辆大车东西,要,两辆,要,三辆,更好(众笑),出家人三衣一钵,这样要,那样也要,搞得这么多干什么呢?
释迦太子为断贪欲修苦行,为补身体虚弱而喝牛奶
后来释迦太子就在雪山洞里修了六年苦行,他自己觉得经过六年苦行,烦恼断得差不多了,已经到能够修成佛道的时候,最后还需要增加些体力。他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麦,目的是为了断尽贪欲习气,但是身体太虚弱了,为了增加体力,他出了山洞,接受了牧女供养的牛奶。所以释迦太子当年出家是修苦行,但是等到你也发心苦修了,还得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假如身体不好,就要像释迦太子那样,要吃牛奶,身体这么差,修行怎么修上去啊?
现在佛弟子不讲苦行,所以修行人会发胖
我年轻到现在听到的两种说法,一种说释迦太子六年苦修,后来才发现苦修是错的,所以他改变态度,喝了牛奶,其实释迦佛哪有反对过苦修啊?释迦佛主张弟子们要修十二头陀行,头陀行就是苦修,还说头陀行修得起来,正法就住世。后世人一听说苦修是错的,所以现在大家都不讲苦行了。就算不讲苦行,你也吃得太好了,不吃得太好,修行人怎么会胖啊(众笑)?说“我是吃素的”,素里也有好东西啊,那些豆制品全是高蛋白,高营养,多吃了就发胖。
竟然不吃油盐酱醋,说是苦修行
还有一种人认为佛弟子不应该喝牛奶,他们主张要吃得苦里苦,甚至不吃油盐酱醋。还有的去学道教,不吃饭,去吃树皮草根,搞得身体很虚弱,一坐下来就腰酸背疼;晚上又不肯睡,整天昏昏沉沉的;生病不看医生,说有菩萨保佑;叫他吃好一点,说我是苦修行,当然也不会学释迦太子当年去喝牛奶,这种人也走偏了。
佛法不懂,听经不听,这怎么叫学佛
现在有许多佛弟子说是学佛,却没有跟释迦佛学,既不想苦修又不肯照顾好身体,佛法不懂,听经不听,这怎么叫学佛?
释迦太子成道,说四谛法, 度五比丘证阿罗汉果,从此娑婆世界有了三宝
释迦太子调整了心理生理的力量,就在菩提树下成就佛陀。他想起了这五个大臣还在鹿野苑苦修,觉得他们学外道的苦修是不可能得到觉悟的,想到这五个人跟自己有缘,他就到鹿野苑去度他们,为他们说苦集灭道四谛法,后来这五个人都皈依佛,成了五比丘,证了阿罗汉果。所以四谛法是最根本的法,是非常重要的法,能使你脱离六道轮回,能使你不再生死流转,能使你证阿罗汉果。从此,娑婆世界就有了三宝,佛教从此兴隆起来,佛宝——释迦佛,法宝——四谛法,僧宝——五比丘。
假和尚自称僧宝,无惭无愧
五比丘为什么称宝?因为他们不是凡夫僧,是已经证了阿罗汉果的圣者。如今看见出家人就称僧宝,但至少不能把假和尚劣比丘称宝,不能把为名为利、整天犯戒、搞歪风邪气,不为了生死修行的人称宝,假和尚怎么能称宝呢?虽然他们自己说“我是僧宝”,你宝在哪里啊?抽烟的叫烟宝,喝酒的叫酒宝,要钱的叫钱宝(众笑)。这种人自己称自己是宝,一点惭愧心也没有。
如今真修行的人不多了,也算是宝了
还有一种,虽然没有证果成道,但他可真的在修行,戒律清净,他走在了生死的路上,他学法断烦恼,弘法度众生,像这样的出家人现在也不多了,既然不多了,也算是宝了。
皈依三宝要做到跟佛学,深入经藏,听从善知识教导
后来很多人都跟释迦佛出家了,就组织成了僧团,一直流传到释迦佛涅槃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是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所以称为三宝弟子。但是皈依了可要真皈依,不要光有一个仪式。既然皈依过了,你要做到呀,皈依佛,要跟释迦佛学,将来能够快快成佛,皈依法,要深入经藏,皈依法怎么能不懂佛法呢?皈依僧,修行必须要有师父领进门,必须有这么一个善知识,跟你讲佛法,教你怎么修行,教你怎么走在一条清净的道路上,将来可以证果了脱生死。
常来听法做像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今天咱们都是三宝弟子,咱们都要做像一个三宝弟子。今天你们头一次听法,以后居士们可以经常到云南寺来听法。最近因为在筹建佛学苑,很忙,等到安定下来,咱们还是恢复每天讲法的老习惯,我这个老师以往是年初一讲到年三十,所以你们各位居士,有空就来听法,这样修行能够修起来,在佛门里边不会做错事情,能够真正做像一个佛弟子,能够断烦恼,能够了脱生死。今天就给你们讲这些。(回向)
《2004年释迦佛圣诞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