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调气观>带修禅定前开示▪P5

  ..续本文上一页话少说好用功,必要的话半句也不能少

  提要:

  ·修行人都应做到少说闲话,闲话多了难用功

  ·闲话要少说,必要的话半句也不能少

  ·布施众生欢喜不是闲话,同学间互相帮助是修行人应有的慈悲心

  ·话多容易扰乱心情,吐气不要消耗太大

  修行人都应做到少说闲话,闲话多了难用功

  但是我们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做起来的,那就是少说闲话。你们女众专修班有个出名的地方就是管得严。听说你们动员同参道友来学,电话里总要跟她打个招呼:“欢迎你来,这儿管得很严的。”结果吓得一个也不敢来。(众笑)其实我管得并不严,原因你们是女孩子,总要客气一点。我94年在隆昌寺培训班时,一次我从楼上走下来,刚走出内厅,培训班里的小和尚跟我说:“老师你看,今天雾大。”我就说他:“雾大我没看见啊?还要你说?少说闲话。”连这两句闲话我都不许他说。

  我本是很少说闲话的,现在因为人多话也不得不多,后来实在没有办法,用纪律来管制。要跟傅老师说话,要办公室同意,总管批准,这样子总算话减少一点,自己也好用功。但是有时候也难以避免,我一个人出去散步,一边散步一边念佛,有人就跑上来陪我。我总不能看见你来一句话也没有,结果不是陪我走路,是陪我说话了。不说话好用功,一说话了就很难用功啊!

  闲话要少说,必要的话半句也不能少

  有句话说:少说一句话,多唸一声佛。其实这句话不太明确,容易发生误会,怎么能少说一句话呢?少说半句都不行,你前半句说了,后半句没说,人家怎么听得懂?

  有一个最明显的事例,94年我在隆昌寺主持僧伽培训班,培训班的学僧都喜欢跟我学禅定,那时隆昌寺空房间很多,大家找到一个地方坐好了。其中有个高个子,东北人,就坐在我旁边,我朝他们随便问问:“你们看这个地方好不好啊?如果不好咱们再找个地方。”他回答我:“阿弥陀佛。”(众笑)我实在不得要领,只好又问:“你看这儿好不好,不好再找一个。”“阿弥陀佛。”我说:“我在问你,你怎么不回答,老是阿弥陀佛?”这可能是典型的“少说一句话,多唸一声佛”,可这怎么生活啊?比如问你“你今天早晨几点钟起来啊?”“阿弥陀佛。”医生问你,“你哪儿不舒服?”“阿弥陀佛。”

  所以我看这句话要改一改,我是这样改的:“少说一句闲话,多唸一声佛号”,这就明确了。你们喜欢听我讲法,总希望我多说一点法,总不见得我上了法座,三声“阿弥陀佛”就下座。(众笑)可是闲话要少说,什么叫闲话?跟修行、跟法、跟了生死没有关系的,全叫闲话。多说闲话容易扰乱身心。

  布施众生欢喜不是闲话,

  同学间互相帮助是修行人应有的慈悲心

  如果问“老师讲法时经常说几句风趣话、幽默话,这算不算闲话?”你们听了高兴不高兴啊?(下答:高兴)高兴就不算闲话了嘛,这是布施你们欢喜,人总要透透气啊!笑一笑十年少。

  闲话是没有意义的话,有意义的话就不叫闲话。譬如说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鼓励、安慰,都不应该算闲话,这是修行人应该有慈悲心嘛。你对谁有感情,就能度谁啊!你对同学都没有感情,你怎么度众生啊?那么有人说,“虽然我对谁都没有感情,不过我对我老婆蛮有感情。”这情况就不同了,家里人感情越深越难度,要度家里人千万不要靠感情,而要靠慈悲。一有感情,她靠在你背上,越来越高傲、娇气。只有用慈悲使她感动,慈悲就是自苦他安乐。

  话多容易扰乱心情,吐气不要消耗太大

  闲话太多了,容易伤气,也容易扰乱我们的心情。发音要花气力的,说久了当然容易疲劳。古时代女人嘴巴小,叫樱桃小口。现在人嘴巴大,可是鼻孔却没有因此而变大,鼻子这么小,嘴巴这么大,吸进去少,吐出来多。你老是说话,即使鼻子不断地吸,也来不及供应啊,这样身体会好吗?这是说说笑话。就算你讲的是应该说的话,还要训练吐气要消耗不大,这不光是给人家好的印象,而且对身体健康对心情都有好处。修行人心情一变好,这个人修行就上路了。

  调气观 (12)

  (带修禅定前开示)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7

  话多扰乱心情,急躁时气也短

  提要:

  ·说话要文明、要柔和、要简单、要清楚、少啰嗦

  ·不要楼上楼下远距离叫人

  ·修行人不要急躁,急躁时讲话快,气也短

  ·出家人要“威仪闲雅无急躁”,居士不要在路上给师父顶礼

  ·居士讲话要文明,女居士不要碰到比丘师父,更不能握手

  说话要文明、要柔和、要简单、要清楚、少啰嗦

  这儿说,“讲话吐气勿急,发声勿太粗”,这些我在语轮功德课上讲得比较多,现在不重讲了,举个例子就可以了。我头一次坐飞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空中小姐,那个说话听了真舒服啊!(众笑)据说空中小姐个个都经过培训,全要考试合格,待人接物真有礼貌,真文静啊!说话粗里粗气的人,一开口就像吵架,嗓门粗,喉咙响,虽然性子直,可是说话也不考虑。宁波人讲起话来很粗重,苏州人吵起架来语调虽很柔和,可是咬住了人不肯放,这种表情也很凶的啦。(众笑)我们也不学苏州人,也不学宁波人,我们要学修行人的说话,要文明,要柔和,要简短,要清楚,闲话少说。

  不要楼上楼下远距离叫人

  九十年代初期,我去办九华山佛学院,我经常到佛教协会去,有一次碰到一个小和尚,拉开了嗓门喊楼上的当家,他直接叫当家的名字,像发号施令那样。他不是我学生,我无权说话,回到佛学院我就规定佛学院学生一律不准楼上楼下讲话,有话你必须要自己跑上去面对面说,包括远距离叫喊都不可以。世俗上的人,比如农村的老奶奶,叫起小孙子来喉咙响得哇哇叫。咱们修行人不能这样。

  修行人不要急躁,急躁时讲话快,气也短

  第二点,“勿急躁”。急躁的时候,说话也快,气也短,从来也没有一个人在着急的时候像温吞水那样说话:“请——你——快——一——点——,我——已——经——急——得——快——要——死——了——。”(众笑)上来就是:“快快快快快!”(众笑)气的消耗量太大。情绪一激动,生理上就会绷紧。高血压千万不要急躁(众笑),不要冒火,否则很容易中风。不急躁的人说起话来很清晰;急躁的人自己说不清楚,要不断地重复,还要问人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笑)反而啰嗦,一卡壳比慢还要慢,别人还容易听错。所以急跟语言有直接关系,语言跟气有直接关系,我们不要着急。

  出家人要“威仪闲雅无急躁”,居士不要在路上给师父顶礼

  能海上师编的《戒定慧基本三学》上有句话,威仪闲雅无急躁,这是讲威仪。出家人平时不要走快,除非是紧要的事情。所以看见出家师父走路快,你就别去跟他打闲岔。有的居士看见出家师父很快地走过来,他马上横在旁边:“师父,顶礼了。”(众笑)师父慈悲:“噢,消灾延寿,消灾延寿。”师父心里急,说“一礼一礼”,他偏要顶三个礼,只管自己恭敬有功德,忙着磕头,不管人家有事。好不容易解脱了这个,没走几步又来一个:“师父,顶礼了。”师父有要紧的事,只好越走越快,(众笑)这不是打闲岔吗?所以这些都要懂。

  居士讲话要文明,女居士不要碰到比丘师父,更不能握手

  居士跟出家师父讲话,最好也要讲究点文明。有的居士在出家师父面前很不文明,说起话来像咬耳朵。还有的请师父应供,一面搀师父手一面说:“师父,这儿走。”比丘的衣服女居士碰上了,比丘尼的衣服男居士碰上了,就不清净了。有一年在昭觉寺,我到会计那里去,有几位比丘正在谈话,一个人问:“如果你的手被一个女的抓住了,怎么办?”另一个说:“很简单,把这只手砍掉,(众笑)不要了。”因为洗不干净。现在末法时期简直是不像样,有的女居士竟然还去跟出家人握手呢!

  调气观 (13)

  (带修禅定前开示)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7

  勿因贪而急、因恼而躁,心平则气和

  提要:

  ·勿因贪而急、因恼而躁

  ·心平则气和,有益健康

  ·吃亏就是便宜,能获得相处的友谊

  ·英雄气短,不平和故

  ·人间的缘分与环境都起源于自己的心,心地平了,外界环境也会好转

  ·饮食淡薄,气喘常由美食故

  勿因贪而急、因恼而躁

  “勿因贪而急,因恼而躁”,贪心太重,心情就急,人们称为气急败坏。见了好吃的东西,就狼吞虎咽,恨不得一口吞下。还有的人吃饭,一张大口就像牛吃草,威仪也不好,带着一点气急败坏。“因恼而躁”,起了烦恼就要躁,吵架的人从来不是心平气和的。

  心平则气和,有益健康

  “心平和,心平则和”,我们怎么样使自己气和?在心理情绪上讲,你心要平一点。心不平,经常对别人气不过,受了委屈,到处哭诉,哭出来倒也罢了,没有哭出来,气短伤心,这样子多伤身体啊。委屈就委屈一点,吃亏就吃亏一点,身体保重最重要,用健康换一个便宜值得嘛?吃亏就是便宜,人总要难得糊涂一点,不要太精明了。

  吃亏就是便宜,能获得相处的友谊

  我年轻时住在老房子里,上海人叫石库门,晒衣服要走楼梯到晒台上去晒。我女的把面盆放在楼梯边上,楼梯没有栏杆,有个邻居要上去晒衣服,不小心把这个面盆一碰,摔下楼去了。我家里人不高兴:“要他们赔。”我说:“不要他们赔,叫他们赔,咱们就没有这个脸了。难道咱们这么穷啊,连一个面盆还要人家赔?”我把面盆捡上来,没有破,就是敲瘪了,还可以用。(众笑)从这件事情以后,这家邻居凡是见到我,就给我打招呼:“傅先生,你回来了。”你看,花钱也买不着(众笑),便宜的还是我啊。所以吃亏就是便宜。

  人生最珍贵的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了,你心情舒畅,身体健康,修行时也没有谁来干扰你;人际关系坏了,你临终时要安静,偏偏隔壁邻居放唱片。有信佛的人来为你助唸,儿子媳妇不信,一看那些信佛的人来,就把门一关。所以人际关系很重要,心平则气和,能吃亏更好,千万不要占人家便宜。

  英雄气短,不平和故

  “英雄气短,不平和故”,英雄个性刚强,可是气短。你看周瑜多厉害,你跟他打,他不见得会输,诸葛亮就用气的办法,三气周瑜就把周瑜气死了。诸葛亮把女人衣服当礼物送给他,他急得透不过气来,其实周瑜也用不着气,你家里如果有老婆女儿,你就给她们穿好了。(众笑)

  人间的缘分与环境都起源于自己的心,

  心地平了,外界环境也会好转

  从前佛看到一个弟子在铲地,佛问他:“你干啥?”他说:“这儿有点高低不平,我铲铲平,让同学们走路方便一点。”佛对他说:“你把心修平,地就平了。”这是一个启发性的话,不能理解成佛叫弟子们高低不平的路都不要去修平,是借这个机缘来教他怎么修行。

  人与人缘分不好,以及人世间的环境不好,都起源于自己的心。你自己的心转变了,对方也就转变了;你自己的态度转变了,对方的态度也会转变。你跟他对着干,他也跟你对着干,你等他先跟你说几句好话,他也在等你先开口说好话,这是很愚蠢的。两根棒棒相互抵住,就这么对立地竖着,如果没有其它因素,一年两年都不会倒下去。只有一个办法,你这一根先倒下去,他那一根也倒下去了。所以怎么样处理人际关系,就是我们要主动。

  饮食淡薄,气喘常由美食故

  “饮食淡薄,气喘常由美食故。”美食对身体很不利,开始好像很有帮助,一过量就干坏事。糖尿病就跟美食有关系,气喘病跟美食也有关系。油脂多了很难消化,在家人吃荤也很难消化,很多都留存在体内。胖的人皮肤白,人家以为这是好事,其实是人皮包猪油。(众笑)吃鱼比吃肉更麻烦,沿海一带气喘病多,就是因为鱼吃得多。所以吃素最好,吃素能长寿健康。蔬菜中尤其是红色与青色,红色是补血的,这叫色素疗法。

  顺便提一句,哪一种蔬菜营养价值最高?就是田里刚长出来的菜,城市里的菜都是农村运去的,都要隔一两天,农村里要吃菜,当时到田里去摘,这个营养价值最好。这一段讲完了,明天咱们要开始讲新的观,聚心观,也就是,气调好了,就要把心聚起来。(完)(调气观的修法必须由师面授比较妥当,因此,此处从略。)

  

  

《<调气观>带修禅定前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