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修禅定前的开导▪P5

  ..续本文上一页方,我年轻时候看人下棋,下棋输了没面子啊,就说“哎,不下了,不下了。”随手把棋子哗一推乱,这样就看不清败局了。说假话也是如此,为了争个面子,把事实真相都搞糊涂了。佛弟子应该这么做吗?岂不罪上加罪了?佛说以戒为师, 你不以戒就等于没有师父啊。

  学修要并重才圆满

  有以为修重要,可是不听法,理论都不懂。理论是行动的指导,正确的理论才有正确的实践,否则岂不成了盲修瞎练?前几年,我听到两句话,这个说那个不对,那个说这个不对,我在办昭觉寺佛学院的时候,有那么一个年轻的小和尚,有一次,他叫我到他房里去坐一会儿,他的房内墙上一片墨黑,原来他在发心点十万盏油灯,对我说:“你搞佛学院,讲课弘法是挺好,可是这不能了生死,要了生死要修。”还有一个出家人,后来当了法师,据别人反映脾气特大,没慈悲心,还有世俗爱好,他也有道理,会讲法相。因为有人说他没有什么修持,他就反驳了,“佛法的理论都没有搞清楚,修啊修什么?修到半路里,出了什么情况,你都不知道。”汉地的佛教就是这个样子,有的主张理论,疏忽修持;有的主张修,缺少理论。应该说这两种全不圆满。

  戒定慧一体,三者取一不恰当

  戒定慧三个是一体的,不修禅定就缺少定力,容易犯戒,烦恼起来了,忍不住啊。没有智慧的人,有他的想法,这种小事情嘛,何必大惊小怪,时代变了,还讲什么戒啊?没有智慧的人,戒也持不起来了。这三者都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取一是不恰当的。

  佛教传到中国,后来就变样了,往往持戒的人只讲戒,不修定。讲究打坐的人,认为戒是束缚,听经学法浪费时间。讲究多学的人,心也定不下去。跑东跑西,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地方,来到这儿又跑了。

  佛法一学高,就不肯再回头打基础

  那儿法高,就想学高,学高的人就不肯再回过头来打打基础,结果怎么样?基础法没有修,高的也拿不着,就这样乱七八糟过一生。即使你嫌佛法太广,你来不及学完,也应该把戒定慧学学好,因为戒定慧是总摄49年教法。  

  智慧词典里没有傲慢

  彼岸就是常乐我净

  深般若能成就无上涅槃,就是彼岸的常乐我净啊。常,你就能永恒;我,你得到一个大“我”,以整个的法界为“我”;乐,没有烦恼就是快乐;没有生死流转,寂灭为净,这是释迦佛度众生的目的。

  贪恭敬供养易起傲慢

  释迦佛度众生,并不希望你贪名,也不希望你贪众生对你的恭敬供养。如果你对自己的烦恼还没有很好地认识,一受恭敬供养,你能把握得住自己吗?你应该对恭敬供养害怕,为什么?你一走错路,就要下地狱。叫众生对善知识恭敬,这是好事情,培养众生的恭敬心;叫众生学会供养,是一件好事情,让众生懂得培福。可是当他人对你恭敬供养时,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容易起傲慢。修行人起了傲慢,尽是造罪,开不出智慧来。

  智慧词典里没有傲慢两字

  我们讲的智慧,是佛法的智慧。我常说,在智慧的词典里没有傲慢两个字,无论你学问多么高,无论你听法有多少,无论多少人对你恭敬供养,你一起傲慢,你就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傲慢的人不过是在愚蠢中自得其乐,自我陶醉,自我吹嘘,自我标榜,心举得高高的,很危险啊。

  说法贪名利,起傲慢心会下地狱

  我22岁进佛门,喜欢听讲经,但是佛门里的闲话也多。有一次,我听旁边的人讲,“当法师的,十个倒有九个要下地狱的。”后来我才明白,这句话错透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怎么会下地狱呢?这么一说,大家都不敢当法师了,大家都不敢弘扬佛法度众生了,佛教不是要消灭了吗?这种话,一直在传下来,你们可能也听到过吧。许多老话传到现在,现在又增添了许许多多错误的新话,如果你不学正法,不懂得佛的教导,满脑子听到这些话,还有什么希望呢?我后来慢慢想通了,应该这么说才对:当法师弘扬正法度众生有功德,但一个当法师的,容易得到恭敬供养,如果这个法师对于别人的恭敬供养贪执了,起傲慢心,那这个贪名利心、傲慢心会下地狱的。

  傲慢的人最难受是指出他缺点

  一个傲慢的人啊,最难受的是别人指出他缺点,你法说得对,我听了高兴,是我明师;你指出我不对,你就不是明师了。我这个人多少年来是没人管的,你想管到我头上来?就动瞋恨心了。造了恶业,因果可得自己受啊!佛经里有句话,叫自作自受。

  放不下,空不掉,不可能了脱生死

  要超脱生死,跳出轮回,证得无上涅槃,可要什么都空掉,非但烦恼要空掉,所有的执着心,都要放下。所谓我执,执着一个我。法执,不懂法的人也有法执,他的法执,不是佛法的法执,他是自己想一套办法,执着自己的知见,放都放不下,哪谈得到空?当然不可能进入涅槃,不可能了脱生死。

  《心经》是深般若智慧的中心思想

  所以深般若就是讲的甚深空性。你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什么称“波罗密多”?就是彻底究竟到彼岸,般若智慧能使你彻底究竟到彼岸,这部《心经》文字虽不多,意义是圆满的,是深般若的意义,所以称为《心经》,也就是深般若智慧的中心思想,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没吃饱就放下,不等于有智慧

  没吃饱就放下,不等于有智慧

  放都放不下,空什么呀?但是放下这句话,还要跟大家补充几句。有的糊里糊涂的老好人,就说这个人容易放下,其实他是糊里糊涂,你叫他拿起,他“噢噢”,你叫他放下,他“噢噢”,结果他说:“我刚才没有吃饱。”“为什么不吃饱?”“因为他叫我放下嘛,我就把碗放下了。”岂不好笑?我们讲的放下是根据佛法的智慧来放下,不是糊里糊涂地放下。现在这种人多得很。信佛也是糊里糊涂,问他:“为什么要信佛?”“因为隔壁的阿毛叫我来信佛,我就来了。”“你信佛有什么好处?”“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你什么啦?”“我不知道。”“那么今天你怎么又信道教啦?”“因为阿毛叫我去信道教,我就去信道教了。”这种人不等于有智慧。

  糊涂来糊涂去,是个糊涂虫

  好比有人招生简章也没看过,这儿学什么课也不知道,有什么规章制度也不明白,就来报到,也很好啊,为什么又要走呢?也始终没有讲清楚过,又影响了别人,别人心也动了,糊里糊涂地也走了。你是来学习的呀,还刚刚开学,上了几堂课,又说讲得很好啊,好,你为什么走?说他叫我走,我也就走了。这种人在下一辈子做虫,老话叫糊涂虫。自己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命的短促,怎么像一头牛那样,被人家穿了根绳子,牵来牵去啊?你走了,他会给你讲法吗?是人就别做糊涂虫。

  伪造佛法的道理,想想真好笑

  所以要拿得起,放得下,如果这个人糊涂,这不叫修行功夫。有许多言论真好笑,说“某某人啊修得真好。”“怎么好法?”“他要放下就放下。”问他怎么回事,说:“叫他搓麻将,他就打牌了,忽然电话铃响了,人家叫他听电话,他就把麻将牌放下去接电话,要放下就放下。”我哈哈大笑,搓麻将已经不对了,电话听完仍然来打牌,这怎能叫放得下?不懂佛法的人,在佛门里尽说糊涂话,简直是在伪造佛法,这类话还特别多。我年轻时候,不大敢否定,因为我刚刚进佛门,不懂啊, 后来听经听懂了,想想真好笑。

  深般若是甚深空

  真要懂得深般若的道理,得好好学,深般若的道理是亲证的,可是也可以通过广般若的语言文字来启发。文殊法里面有二十空,要一层一层空下去,意思叫你放下再放下,再放下,一点都不能留,举开头几个空:内空、外空、内外空,内也空,外也空,内外都空光。还有什么空?还有第四个,叫空空,你把空掉内外的这个空也要空掉,那么连空掉的空都空掉了,总该没有了吧?二十个空只讲了四个,还有十六个空。空的意义啊甚深甚深,空的境界也是甚深甚深,这就是深般若。

  广般若利用人间语言文字作阐明

  广般若大量运用语言文字,举例打比方,使人能理解,就能度一切众生。释迦佛来到娑婆世界成佛,度众生,我们是人道,所以释迦佛讲的法,全是人话。至于佛菩萨讲起法来,鸟听在耳朵里是鸟话,狗听在耳朵里是狗话,这是佛修行功德的圆满,是神通的关系。释迦佛讲给我们听的都是人话。只不过语言不同,是印度话,经过翻译变成中国的语言文字,全是我们中国人所能懂的种种道理、种种比喻。假如释迦佛不利用人间的语言、人间能懂的知识,不讲人间的事情来度人间的众生,而讲狗怎样的叫声就是什么意思,这跟我们人有什么关系?菩萨到狗道里去度狗,尽说狗话,狗听得懂,咱们可听不懂,狗在狗的旁边讲“呜……”咱们有时候猜想,哦,是在讲皈依佛(众笑)。菩萨发大心在六道里度众生,那么佛在人道度我们,当然要说人间能懂的道理来说明深般若的道理,使我们能够从广般若进入到深般若里去,能从凡夫知见进入佛之知见。今天讲到这儿。

  (2001.3.12第三讲完)

  学修禅定前的开导 (8)

  ◎傅味琴

  让步是美德,烦恼破坏团结

  一个人生下来,善跟恶的种子都有

  上一次讲到深广般若,属于戒定慧的慧学。而且慧学是离不开戒和定的。没有定,开不出无漏智慧。今天继续讲。

  以戒生定,戒乃止恶之意,成就无上菩提本,不以戒生的定非正定。

  戒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止,一方面是持。止住恶的,要修好的。“持”跟“止”,是一物的两面,你能止住恶,就是好。你要做好,那就不能不止恶。因为众生是愚痴的,但是众生的心不一定坏。有句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一个人生下来,受了外面坏的环境影响,他逐渐逐渐变了,为什么会变呢?为什么容易变坏呢?…

《学修禅定前的开导》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跏趺观开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