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学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1)
傅味琴主讲 2006.10.20上午
从佛法中产生的信更殊胜
提要:
·事业成功者来培养一颗纯洁心,这就是我们的殊胜
·从佛法中产生的信更殊胜
·搞迷信、搞名利都不是真信佛,真信佛的人最亲切
·一家人搞分裂,因为观念上错误,感情用错了地方
禅定是释迦如来教导弟子由修习止观而入定的方法
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以法度众生,其法深广,总摄为戒定慧三学
以戒生定,由定发慧,戒乃止恶之意,不但恶事不可做,恶念亦不许有,戒为无上菩提本,不以戒生的定非正定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脱,都由于禅定而获得
禅定能强健身心,是人类最好的运动(运动的另一形式),它使年青人朝气蓬勃,老年人安度晚年
身强则智大,智大则身强,但身体需仗不动的力量——定的力量而发生极细的智慧
禅定使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在适应当代生活中,禅定的轻健强智作用实为重要。
事业成功者来培养一颗纯洁心,这就是我们的殊胜
我们今天相聚在一起,这个因缘非常殊胜,大家都应该为这个殊胜的因缘而高兴。你们杭州的企业家来这儿体验生活、学习禅定,已经是第四期了。记得前几期的营员说过:我们这些人都应该算是成功者。有这么多在事业上成功的企业家来学佛法,我们看你们很殊胜,实际上你们看我们也很殊胜。我们这儿几十个富于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都过着天真烂漫、极其纯洁、像世外桃源那样的生活,可能你们在别的地方看不到吧。如果你心细的话,看到我们这儿的一切你也会感到很殊胜。
从佛法中产生的信更殊胜
还有殊胜的地方,你们进佛门可能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佛弟子,他很想来这儿学法修行,为了将来自己能成就;还有一种人,他不信佛,但对佛法有爱好,想了解一些佛法的智慧;还有一种人,他不信佛,也不想了解佛法的智慧,他就是喜欢进佛门来看看。在我眼里,你们这三种人都是信佛的,第一种肯定信佛了,第二种,前几期禅定营有个营员,他跟我的学生说:我不信佛,不过我信佛的道理。我就跟我学生说:“你回答他,“你是信佛的。””他想想对啊,我信佛的道理不就是信佛吗?
搞迷信、搞名利都不是真信佛,真信佛的人最亲切
所以信佛要信佛法,信佛法才是真正的信佛,挂不挂信佛的牌子没有关系。只要佛法在人世间受到众生的欢迎,佛教就不会灭。信佛法的人跟挂着信佛的牌子搞的都是信神,或者搞封建迷信、为名为利,就大不相同,一个是真正的信佛,一个是假信佛。
还有第三种人,不信佛也不懂佛法,可就是喜欢到寺院里来。应该承认,一,你不反对信佛,二,你跟佛有缘,虽然今世没有信佛,前世就是信佛的。所以我说你们都信佛。既然都信佛,佛弟子是一家人,彼此之间格外亲切,你们在社会上,要找到这样亲切的感情还不容易呢。世俗的生活整天都在名利上斗争,仅仅在共同的利益上有些结合罢了,因缘条件一变化,人际关系就变化,痛苦无穷啊。
一家人搞分裂,因为观念上错误,感情用错了地方
你们既然来学习,也应该算是同学。咱们佛弟子是一家人,来到文殊院里更是一家人,包括我们文殊院的这些年轻佛弟子,跟你们也是一家人。
在世俗生活里,连一家人都在闹分裂。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思想感情,会有一天停止痛苦吗?痛苦从哪里来?无非是观念上错误,感情用错了地方,结果性质变了。
定学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2)
傅味琴主讲 2006.10.20上午
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作法全从佛法里来
提要:
·要学会享受学法时光的美好生活
·菩提心的事业创造了一片净土
·我们天天讲法,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作法全从佛法里来
·禅定是释迦如来教导弟子由修习止观而入定的方法
·以戒生定,由定发慧,是修行的总原则
要学会享受学法时光的美好生活
你们都很忙,要珍惜这三天的学法时光,要学会享受人与人相处时种种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感情。说个小故事,我们这儿有个青年组,全是我们最年轻的成员。有许多青年组成员刚从湖北来,虽然过去在一起都是同学,离别这么久了,难免思想观念上有点距离,出口就是“我们”“你们”。为此我特地讲了话,要打消“你们”“我们”这种观念。人世间为什么团结不起来,痛苦万分?有一个你,必有一个我,有一个我,必然会跟你抵触。所以《金刚经》上说要无我相无人相,就是要打掉一个“我”字。
菩提心的事业创造了一片净土
你的成功就是我的高兴,你有了荣誉,有了财富,这就是我的幸福,这样一来“我”字就打掉了。如果你们修菩萨法,还要做到你想成功,我把成功让给你,你想发财,我把发财的机会让给你,我们的事业是菩提心事业,我们走的路是菩萨走的路,我们学的是菩萨的精神,所以就跟社会上不一样。社会上开公司,都以赚钱为成功,我常说我在这儿也开了一个公司,是以赔本为目的,如果不赔本就是我们的失败。企业家也在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我们也在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区别就是一个赚钱一个赔本。你们可能会想:钱赔光了你咋办?还不是倒闭?其实我是没钱的。没钱能干这个事情吗?我告诉你,倒闭这两个字在我们这儿就不存在,没这个风险的,而赚钱的地方倒是存在着倒闭的风险,你赚不到钱就倒闭。那么赔本赔光不是倒闭了?不断地赔本,不断有人来合伙,他也愿意来做赔本公司的股东,也来投资,会倒闭吗?所以我们赔本公司越来越兴旺。咱们这儿吃饭不要钱,这也是毛泽东思想,你们在这儿敞开肚子吃,我最不高兴的就是你们只吃三天,你吃三个月我更高兴。这里真好比另一个世界,人们称我们这儿是一片净土,这又是一个特别殊胜的地方。
我们天天讲法,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作法全从佛法里来
殊胜从哪里来?我是二十二岁进的佛门,我特别喜欢听经,我讲法从年初一讲到年三十,几十年了还在讲,我的思想、观念、作法或者说精神,全从佛法里来。全世界的伟人都称释迦牟尼佛最伟大,难道他们毫无根据地乱说吗?他们又何必帮释迦佛说好话?只有无知的人才会把佛教说成迷信,因为他什么都不懂。
禅定是释迦如来教导弟子由修习止观而入定的方法
你们主要是想来学点禅定,禅定本身就是佛法,修禅定也离不开佛法的理论。释迦佛四十九年的教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学、定学、慧学。我们今天讲的是定学,可是戒定慧是不可分割的,仅仅是分三方面来讲,你一分割还像样吗?好比一个人一条腿断了,那不是残废人了?一个人只有头跟脚,没有身体,吃下去东西怎么消化?或者只有身体和脚,没有头,这不是无头鬼?所以头、身体、脚,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讲的内容中也是戒定慧不分割的。
以戒生定,由定发慧,是修行的总原则
我现在给你们讲的这一段是定学的前言,这是我很多前年编的讲课提纲,“以戒生定,由定发慧”,这是修行的总原则。对戒应该要欢迎,从前不懂佛法的人,总是说清规戒律束缚人。不束缚起来,你会变成什么样?可能会变成老虎狮子吧?不束缚起来,难道你不会害人?束缚是束缚你的恶法,是束缚你干坏事、伤害人的东西。
定学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3)
傅味琴主讲 2006.10.20上午
戒定慧能使人身心由粗转细
提要:
·利人的事要开放,害人的事还得要束缚起来
·以戒生定叫正定,戒对你的成功是起保护作用
·心不定的人聪明是浮面的,有定的人出生的智慧才有稳定性和灵活度
·戒定慧能使人的身心由粗转细,科学有漏洞,转来转去促人老化
·喝酒的人自称是粗人,佛弟子不喝酒被人称为是细人
·粗人苦在放不下,临死尚哭没享到福
利人的事要开放,害人的事还得要束缚起来
八十年代初我坐火车,旁边有个老太太在大谈开放,因为她谈的实在太多了,我也厌烦了,就问她:你懂开放吗?公园的门要开放,好让劳动人民去休息。公园里老虎的笼子能开放吗?所以开放也要一分为二。
以戒生定叫正定,戒对你的成功是起保护作用
佛法的定是以戒生定,这叫正定,如果不通过戒,这叫邪定。以定发慧,这个慧是成佛的智慧,佛是一个彻底觉悟的人,我们要得到像佛那样极其圆满、没有漏洞、能彻底使我们觉悟的智慧,这个智慧必须从禅定中来,所以叫以定发慧。你们可能是想来这儿取点宝,以便今后在事业上顺利一点、成功一点。你要取的宝就是戒定慧。戒是对你的保护,无论你干什么事业,遵守国家法则、遵守商业道德,你就没事。
心不定的人聪明是浮面的,
有定的人出生的智慧才有稳定性和灵活度
事业上的成就要靠定。做事情乱七八糟、毫无头绪,一会这么变一会那么变,自己没主意,你的事业还能成功吗?
事业的成功还特别靠智慧,一个心定不下去的人,即使他很聪明,这个聪明是浮面的,飘来飘去的。有定力的人,他出生的智慧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动脑筋动得细,人家想不出来的他想得出来,眼光也远,人家看不到的地方他看得到,这全靠定力。
戒定慧能使人的身心由粗转细,科学有漏洞,转来转去促人老化
佛教到底给你什么利益?戒定慧在你身心变化中起什么作用?就是起到从粗转细的作用,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起这个作用。身体,粗四大转成细四大,细四大再转成极细四大;心理,粗心转细心,细心转极细心,越转越细。这样转,人会不健康,人会不长命百岁,人会不聪明吗?像这样的转变只有佛法里才有,全世界无论什么科学,转来转去,不…
《定学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