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学的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过是促进老化、漏洞百出。戒定慧就是把我们每个人的心磨细,生理组织也转细。人的身心合起来,表现出来就是行动。人为什么要有行动?他为了要生存,他有理想,为了要发展。这种行动是粗还是细,就决定了你是成功还是失败。粗的人,即使没有失败,也是小成功,远远比不上细的人。

  喝酒的人自称是粗人,佛弟子不喝酒被人称为是细人

  讲一个风趣的事情,八四年我第二次去内蒙古,我是去讲学的。从前的学生来看我,一定要请我到她家里去吃饭。那时我不吃晚饭的,但她一定要请我,说不吃饭,喝点汤怎么样?我说喝点汤可以。如果能从佛法上利益众生,那就得有请必去,这是菩萨戒的规定,除非有特殊原因。如果嫌烦、懒惰而不去,那就犯戒了。我去了一看,不是请我一个,还有厂里的同事,因为我是她的老师,所以他们对我特别尊重,一定要请我上座。他们喝酒,也请我喝酒。别人请我喝酒是请不动的,我把方法教给你:人家请你喝酒,你不能微笑,脸板起来,要非常严肃,话不要多,就一句话:我不喝酒。他再也不敢说别的话。如果你笑嘻嘻,“哎呀,我喝不来。”他马上说:“喝不来嘛学学。”(众笑)

  见我不喝他们就说,“老师啊,你是细人,咱们都是粗人。”不喝酒的是细人,喝酒的是粗人,这可是喝酒的人说的。粗到怎么样?忙死了,一会嘛倒酒,一会嘛敬酒,起来弯身又坐下,又哈哈笑,烦死了!

  粗人苦在放不下,临死尚哭没享到福

  细人过不惯粗的生活,粗人赞叹细人,那为什么不向细人学习学习?放不下呀!放不下够你苦的。临死放不下,断气时更苦。有人临死还有几句话放不下,一边哭一边说,“十八岁嫁到你家,没有享过一天福……”,死都要死了,还放不下享福!这些都是粗人。

  定学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4)

  傅味琴主讲 2006.10.20上午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脱都由于禅定而获得

  提要:

   ·佛法的慧是细慧,极细极深,由细而深而广大

   ·害人即害己,因为决定要受报,这是最愚蠢的事

   ·人心向善才能得净化,为别人着想,并非自己没饭吃

   ·佛道无上誓愿成,戒为无上菩提本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脱,都由于禅定而获得

  佛法的慧是细慧,极细极深,由细而深而广大

  通俗地讲,学佛法就是使你粗人变细人,一切的美好一切的成功全是在细字上。所以这个慧是细慧,微细微细,极深极深,由细而深而广大。

  害人即害己,因为决定要受报,这是最愚蠢的事

  “戒乃止恶之意,不但恶事不可做,恶念亦不许有”,戒是阻止你的恶行,造了恶必然要受报。戒非但使你在行动上不能给人伤害,心里也不许有恶念。我这一辈子,虽然遭受到很多的打击、排挤、诽谤,可我从不报复,我也教导我的学生不要报复。因为你报复的时候你决定在造恶,人家骂你,你一个耳光打过去,这不是造恶吗?人家欺负你,你已经够苦的了,你何必造了恶,将来受报,自己损害自己?那不是很愚蠢?比如你一个耳光打过去,他一拳打过来,打得你鼻子流血,门牙打掉,这是马上受报。有的要过一个时期再受报,乃至要拖到后世受报。别看世间上有时好人受苦,坏人逍遥,举个事实给你们听:有的种子春天种下去,春天就开花,有的种子春天种下去,到秋天才开花。所以佛法上有句话:若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定受报。自己损害自己,这是最愚蠢的人。

  人心向善才能得净化,为别人着想,并非自己没饭吃

  佛教是净化人心,如果人心向善,人心就在净化,人心向恶,那是越来越肮脏。我又想起过去的事情,你们就当故事听听,光听课太紧张,总要笑笑,放松放松。生活里放松最重要,弦太紧了要绷断的,弦绷紧能弹出美妙的曲调来吗?我从前经常坐火车,有机会就给周围旅客谈谈佛法,他们都听得喜欢。没几年变了,有些人喜欢听有些人不喜欢听。再过几年又变了,有些人非但不喜欢听,还讨厌你,背后说闲话。有一次我坐在下铺,对面第三层铺上一个小青年,一面嗑瓜子往地上丢,丢得满地都是,一面在听我讲话,因为他有耳朵不听也得听啊。(众笑)下床时他丢了一句话,“为别人着想,饭总要吃的!”你们亲眼看到咱们这些学生都有饭吃,信佛没有叫你不吃饭呀。这样的思想人品,高尚吗?满地的瓜子壳,还是我的学生给他扫干净。

  佛道无上誓愿成,戒为无上菩提本

  “戒为无上菩提本”,释迦佛对我们最大的希望,是希望我们成佛,佛道无上誓愿成嘛。要有这个伟大的理想,必须要以戒为本。“不以戒生的定非正定”,也就是邪定。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脱,都由于禅定而获得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脱,都由于禅定而获得”,佛法是出世法,但与世间法完全相通的,你要获得世间上利益,以及你通过修行想解脱生死,都要通过禅定才能获得。现在父母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孩子能够高考录取,真好比从前考中状元那样光荣。可许多时候即使你功课好,也不见得考得好,考试时一紧张都忘了,想来想去想不出来,只好交卷。一出考场,又想起来了。为什么一出考场就想起来了?因为交了卷心就定了,不紧张了,不紧张就想起来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所以入世的利益也在定里。

  诸葛亮唱空城计能成功,还不是靠他的定力?司马懿也不简单,又怕中埋伏,又怕诸葛亮假装,所以他听了很久,听到诸葛亮的琴声一点不乱。琴声不乱,就是心不乱,所以他退兵了。当时琴声一乱,就危险了。

  定的力量,还能使你超凡入圣,使你跳出生死轮回,使你成佛,这是出世的利益。

  定学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5)

  傅味琴主讲 2006.10.20上午

  学修禅定要有欢喜心,法喜才是无上药

  提要:

   ·生命在于运动,禅定是人类最好的运动

   ·静的利益远胜于动

   ·学修禅定要有欢喜心,法喜才是无上药

   ·家有小禅室,无事就坐起

   ·有人患上“归家恐惧症”,远离烦恼才能得解脱

  生命在于运动,禅定是人类最好的运动

  “禅定能强健身心,是人类最好的运动,(运动的另一形式),它使年轻人朝气蓬勃,老年人安度晚年。”有句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我再告诉你,青春在于你的安静。静字怎么写?青春的青,旁边有个争取的争。如果你要争取青春活力,必须学会静。只有静了才能定,你要定必须要静。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不错的。运动有各种形式,四肢的活动是运动,坐着一动不动也是运动。坐着不动的运动,好比人的本来面貌,四肢活动则是你人为的做作。一动也不动怎么叫运动,不运动你不就死了?肺不是在运动吗?而且修禅定的人都有体会,修修禅定,血液循环非常通畅,全身会发暖,年轻人还会出汗,没有通过运动,汗从哪里来啊?所以说禅定是另一种形式的运动,这也是如来教导弟子的运动。

  静的利益远胜于动

  身子的运动量过大,必然促使你生理退化,因为你的能量消耗太快。别看运动员捧了金牌,他过了四十岁就不能当运动员了,只能当教练,因为老得快。世间上的种种学问、种种言论、种种研究,几千年来漏洞百出,称为有漏法;而佛法是圆满的,没有漏洞,称为无漏法。所以不学佛法只知道两只手两只脚动,很吃亏啊。世间上的运动以步行为最好,可有几个人知道这一点?说起来运动是为了增加健康,实际上夺到了金牌又有名又有利,成了争取名利的手段,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更可惜的是,很多人只知动不知静。其实静远远超过于动。世间上的成功者,差不多都是靠静成功的。文学家如果不静的话,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我们这儿有一位新来的同学,现在跟女朋友不来往了,我们以为他是为了学法的缘故,后来他说心里话“有了女朋友,实在太麻烦了。”如果他不怕麻烦,不喜欢静,会到我们这儿来学法、修行、追求人生的真理和智慧吗?如果他一直在麻烦里打转,他觉悟生得起来吗?跳迪斯科的人,再跳也跳不出觉悟来。哭倒有份,因为摔了跤,骨头断掉了。

  学修禅定要有欢喜心,法喜才是无上药

  说“老师啊,你这样讲下去,我们对学禅定心花怒放了。”我就是这个目的,你不欢喜你学得进去吗?你心里不愉快能够定得下来吗?如果心里充满着气恼,勉强来学禅定,不说你思想上打妄想,就是你肚子里叽里咕噜,你也静不下去,气太多了!哈哈一笑,气就没了。在湖北时,有个年轻的女生心里在怄气,问我有什么好办法,我说:“有啊,你到厕所里去放几个屁就行了。”她一听,哈哈哈地笑,气就没了。愉快就是良药,喜悦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宝。希望你们欢欢喜喜学法,听了法以后法喜充满。

  家有小禅室,无事就坐起

  我今年七十七岁了,活得这么长,就靠我天天修禅定。因为近几年学生太多,自己修禅定没修好,但即使没修好,照样起作用,即使未能证果,至少能长寿。据说日本人很聪明,造房子都预先设计个小小的“禅室”,白天工作辛苦了,回家就在禅室里坐坐禅,这是增强健康最好的办法。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在禅定中长命百岁。五四年我上五台山,在能海上师身边学法,能海上师总是跟居士们说:“你们没事就坐起。”就是你们没事就坐在炕上修修禅定。居士们说:“师父啊,我一坐下去尽打妄想。”师父笑笑:“你修一个妄想定吧。”意思是说,你即使坐着打妄想也起作用,总比不坐好。可别自寻苦恼,一起妄想就以为自己不是修禅定的料,只要你坐起来就起作用。

  有人患上“归家恐惧症”,远离烦恼才能得解脱

  假如你们问我,“老师啊,你退休了到哪里?”我哪会退休?如果我真的退休,我还是在这里。我看见城市害怕,看见家更害怕。实在没办法,一年总得回去一两次。学生的探亲假有…

《定学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