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学开导(90~99)▪P4

  ..续本文上一页的欲望,想得没边际了:“我把谷子卖掉,买一百只小鸡,小鸡养大,母鸡生鸡蛋,鸡蛋变小鸡,鸡再生蛋蛋变小鸡,一下子,我就富啦。”一只老鼠在梁上把绳子咬断,这袋谷子很重,“啪”,掉下来,砸在他头上,他就断气了。今天断气的这些欲望很强的人,他们的欲望达到了吗?

  远离就是远离世俗上的一切。世俗上贪五欲享受,财色名食睡我们要远离,世俗上的一切烦恼、世俗上的追求、世俗上的种种习气、种种观念全要远离,如果你真正持戒清净,戒就有这样的功德。刚才讲的都是佛赞叹戒的话,明天跟你们讲定的功德。今天讲到这里。

  定学开导 (98)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9

  皈依法,就应在法上修成就,

  佛弟子不学戒定慧导致中国佛教一代不如一代

  提要:

  ·佛陀悲智的种子等流到我们身上,要好好爱护培养

  ·戒净的修行人,更要不受世俗的染污和干扰,精神抖擞修苦行

  ·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戒定慧、断智悲和法报化三身的功德

  ·“观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一切成就的功德都在定里

  ·皈依法,就应在法上修成就,佛弟子不学戒定慧,导致中国佛教一代不如

  一代

  定德~观成佛功德 悉由正定生

  引轻安喜乐 发妙三摩地

  胜一切动摇 精进复无间

  恶行力不生 作善强力起

  引神通变化 达如所有性

  断生死瀑流 不修困生死

  佛陀悲智的种子等流到我们身上,

  要好好爱护培养

  今天继续讲“如来悲智等流身”,我们接受了佛陀正法的教育,佛陀悲智的种子就等流到我们身上,我们应该好好的爱护、培养,那么将来决定能跟佛陀一模一样。

  戒净的修行人,更要不受世俗的染污和干扰,

  精神抖擞修苦行

  “戒净圣种杜多行”,我们要修好戒定慧,戒能使我们清净,定能使我们成就一切功德。“杜多行”,即头陀行,修行要精神抖擞,不被世俗的种种欲望扰乱。十二头陀行又称苦行,哪怕修一条两条也好,修行要苦修,不能在享福里修。

  虽然我们今天还没有证果成道,但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圣种。应该不断培养好好爱护,不受染污不受干扰,就能成就圣人的种性。

  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戒定慧、

  断智悲和法报化三身的功德

  “成就三德三慧体”,佛陀是功德圆满、彻底觉悟。我们成就像佛陀那样圆满的人格,以及种种功德,我们的体跟佛陀的体就一模一样。所谓三德就是戒定慧三德,这是我们修行的内容,也是我们想达到的成就。有了戒定慧的功德,将来就能成就断智悲三德,成就了断智悲三德,就能成就法报化三身功德,那时就叫“佛”。

  “观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

  一切成就的功德都在定里

  昨天已经把戒德讲完了,今天讲定德。经典上说,“观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成佛的功德都从正定出生。我们今天学的是正定,因为这是佛陀教我们修的出世间定。如果你不照佛陀的教导修,那是邪定。禅有世间禅、出世间禅,世间禅不能出生死轮回,更谈不上成佛。既然一切成佛的功德都由正定出生,那么可以知道一切的成就都在定里,因为成佛最圆满,成佛的功德包括了一切成就的功德。

  皈依法,就应在法上修成就,

  佛弟子不学戒定慧,导致中国佛教一代不如一代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你皈依了法就应该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三藏十二部,如果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完全深入,至少戒定慧要学要修啊。佛弟子不学不修戒定慧,你学啥修啥呀?

  也可以说,一切成就都是从法上出生,没有戒定慧就不可能有成就。如今有好多人对戒定慧不重视,认为没有必要。佛教传到中国,从历史上来看,一代不如一代,原因就在这里。

  多年前,我们在九华后山华严寺,有一天来了个年轻出家人,是特地来听我讲法的。他穿的是坏色衣,看样子是很讲修行的出家人,我们对他很恭敬。

  他看到我们墙上贴的讲法内容,就问我们同学:“你们学什么法门啊?”他听到我们学的是戒定慧,就说:“你们学戒定慧,太可怜了。”法也不听就走了,他就是专门修“只要一句,样样不要”的。

  定学开导 (99)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9

  发菩提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人越来越少了,

  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提要:

  ·达摩祖师提倡一心禅,主要想扭转单重理论不重修持的风气

  ·净土宗亦应发菩提心修好戒定慧,如今却不一样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联系到佛门的衰落,使人感叹万分

  ·发菩提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人越来越少了,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佛门出现了许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现象,使人感到犹如“乌啼”“霜满天”

  的悲哀

  ·仅有小小火光,大家都在打瞌睡了,真使善知识发愁啊

  达摩祖师提倡一心禅,

  主要想扭转单重理论不重修持的风气

  如今许多寺院里的当家、方丈都跟我说:“现在正法很衰落”,怎么会衰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明朝之前,拿唐朝的佛教来说,一方面很兴盛,有很多法师讲法,还有辩论;另一方面,出现了种种促使佛法衰落的现象。所以光从理论上研讨还是不够啊,因为疏忽了修持。达摩祖师提倡一心禅,主要想扭转这个风气。修行要在心里修,不是光在文字里研究,你学了法以后是要修的。

  净土宗亦应发菩提心修好戒定慧,

  如今却不一样了

  后来净土宗兴起,初祖也说要深入经藏,要修戒定慧,要法门无量誓愿学,要发菩提心。念佛是用功的方法,不能代替全部的修持,如果不根据佛法去修,那是盲修瞎练。据说从二祖起,三祖四祖五祖每一代都把初祖的净土法门改一改,改到今天,跟初祖原来的净土法门就不一样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联系到佛门的衰落,

  使人感叹万分

  我记得唐朝诗人写过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流传很广,不光中国的文人喜欢,国外文人也喜欢。

  后两句既然联系到佛门,前两句也可能也跟佛门有点联系吧。我看了这首诗,感叹万分啊。

  发菩提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人越来越少了,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月落”,释迦佛涅槃了,太阳沉下去了,为什么还没有完全黑暗?因为有月亮的光辉。虽然释迦佛涅槃了,娑婆世界还有这么多能够弘扬佛法、发菩提心广度众生的善知识在教化众生。可是从这首诗来看,月亮也落下去了,也就是说能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弘扬佛法的人越来越少啦,越来越不对头啦。

  佛门出现了许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现象,

  使人感到犹如“乌啼”“霜满天”的悲哀

  “乌啼”,中国民间,乌鸦代表不吉祥。乌鸦啼,多么使人悲伤啊,也就是佛门里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现象,乌鸦在啼啦。

  “霜满天”,释迦佛涅槃的时候就是霜满天,树都变白了,表示悲哀。

  仅有小小火光,大家都在打瞌睡了, 真使善知识发愁啊

  “江枫渔火对愁眠”,火能够照亮黑暗,可是只有渔船里很小的一个火朵在照亮,多可怜啊。“江枫”,江边的枫叶虽然还挂在树上, 它们都在相对着发愁啊,愁得快要打瞌睡了。

  如果这首诗是诗人对佛教的衰败有所感叹,那可真是写得很深刻啊,你看唐朝就是这样局面了。当然诗人是不是对佛门有所感触而写,我可不知道,但我想多多少少有点联系吧。

  

  

《定学开导(90~9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