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些轻视人身、
口说大话的人,犹如鸿毛飘到半空里去了
释迦佛可没有说人身不重要,佛还叫我们求长寿,特地讲了一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希望佛弟子能消灾延寿。当年舍利弗目犍连因为不忍心看到佛涅槃,所以请求如来允许他们先入涅槃,释迦佛就同意了。因为他们是阿罗汉,根本不可能流转生死了。你还是凡夫,与其死了流转生死,还不如活着多修几年,临终时把握还大一点。有一句话:有些人死了,轻如鸿毛;有些人死了,重于泰山。你这么轻视人身,急着想去死,我看是轻于鸿毛吧?因为说大话的人,心都是像鸿毛那样,轻飘飘的,风一吹就飘到半空里去了。
从前我在四川碰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出家人,人比较聪明,所以居士们非常喜欢他,对他经常顶礼、供养。结果这个年轻小和尚被宠得非常傲慢。也不知道他干了什么事情,后来跑到上海,公安局电话打到上海去查他。有一次他跟一个女居士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还不走?就是因为你忏悔没有清净,等你忏悔清净了,我就要走了。”吓得女居士天天磕大头。这么说大话!也不知道他怎么个走法?是烧身自焚,还是从上海走到南京?一个人心浮上去了,出现了傲慢自大,已经得到魔加持了。傲慢自大能成就吗?嘴上说说成就的话,可不是真正的成就。
要正确看待已得的人身,即使你证果了,
释迦佛还希望你发菩提心度众生
当年释迦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证了阿罗汉,释迦佛也没有叫他们马上涅槃。你即使证了阿罗汉果,释迦佛还是希望你能留在人间弘法度众生,圆满自己菩提心的功德。释迦佛后来讲菩萨法,就是劝导阿罗汉回小向大。
有些人临终时比较安详,这是好的,难免也有人表现出一些装模作样的姿态来。我听说以前某地,有一时期修行人临终,往往会表现一下给别人看看。当然他没有证阿罗汉果,不可能飞到半空里,用三昧真火把自己化掉。他是临终时做个姿势给人们看看,比如这只手一举,表示他有什么境界。后来被大和尚知道了,训了一顿:要走就好好地走,别装模作样。(众笑)
你们真的成就了,想走,我老师也不留你,留也留不住啊。你真的能够生死自在了,把全身毛孔闭塞,说走就走了。我可没有本事再给你每个毛孔通通气,把你留下来。如果你没有成就,希望你重视一下自己的身体,能在娑婆世界多修行几年,也对自己利益无穷啊。娑婆世界修一天,胜过极乐世界一百年,你走得这么快干什么呢?如果你肯弘弘法,度度众生,真是功德无量。即使你不会讲法,你劝请善知识讲法,也功德无量啊。所以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人身要正确看待。
在佛门里,前一辈人所犯的错误,年轻一代不必继承。我们只继承正确的,而不应继承错误的。每一个当师的,包括你今天的师,包括古时候的祖师,他们的观点和做法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因为他们都没有证到阿罗汉。阿罗汉也有错,不肯回小向大就是错,你能全盘照搬吗?
佛弟子损坏自己的身体是犯戒的行为
比如说传说中从前有个祖师,一位修行人要拜他为师,当师的不想接受,他就拿起刀,把自己胳膊砍断。人们传说,祖师看到他道心这么坚固,感动了,就收他做徒弟。可是中国人有一个风气,以为说好话赞叹人总有功德,其实好话说错了也是错。
我想:如果有人拿了大刀,要到我这儿来学法,我一害怕就不敢收。他就要把自己手臂砍掉,吓得我只好收,因为再不收,怕他把刀砍到我头上来了。(众笑)这种做法,佛弟子学不得!对每个众生都要慈悲,你为什么对自己不慈悲?何况一个出家人,砍掉了手臂烧掉了手指,你能代表如来形象吗?这在佛法里是不许可的。戒律里规定,佛弟子损坏自己的五蕴,也就是损坏自己身体,这是犯戒的,佛弟子身体不能有任何的破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8)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自卑的人挑不起重担,傲慢就成了愚痴。
不能平衡心态,又怎能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本次提要:
■ 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流传着燃指供佛,受戒烫香洞,佛菩萨看到众生
受苦,也会掉眼泪
■ 菩萨应有平等心,女众即使是瞎子聋子,男众也应该平等看待
■ 佛弟子是人中间的宝中宝,没有自尊心,怎能行菩萨道
■ 自卑的人挑不起重担,傲慢就成了愚痴。不能平衡心态,又怎能统理
大众一切无碍
■ 如果修行人对肮脏从不扫除,对臭气从不在乎,佛门还能清净吗?
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流传着燃指供佛,受戒烫香洞,
佛菩萨看到众生受苦,也会掉眼泪
从前我在隆昌寺主持僧伽培训班,当家和尚告诉我,有的小和尚是父母送来出家的,因为家里生活困难,叫他们当和尚赚了钱回去娶媳妇。而且还一定要烫香洞,说不烫香洞,人家会说他是假和尚,烫了香洞才是真和尚。这就是中国佛教的情况。那么释迦佛没烫香洞,到底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了?我这么说,烫了香洞的出家人也别怄我的气,这不是你的错,究竟是从哪个时代开始烫的香洞,我也搞不清楚,至少你受戒的功德是了不起的。
我是24岁上五台山出家,没有出成。即使出成了,心里也难免有点紧张,出家了要受戒,也不好意思问哪个地方受戒不烫香洞。我最怕疼啊,我妈在旁边看我疼得难受,肯定要掉眼泪。可想而知,释迦佛看到你这么受苦受难,心里也不好受吧?
出家要求肢体圆满,肢体不圆满不许可出家,怎么可以出家以后去破坏自己身体呢?这种所谓的“道心坚固”,是不是受了道教的影响?
菩萨应有平等心,女众即使是瞎子,
聋子,男众也应该平等看待
当年释迦佛在印度推翻阶级,近百年来,佛门里出现了不应该有的不平等现象。比如说男众对女众始终是看不起,包括你们今天在我这儿学的,应该称为在家菩萨,我看你这个心态就不像菩萨,菩萨应该有平等心,可女众同学经常向我反映:几年了,男众始终把女众同学看成应该在男众的下面。女众即使是瞎子,聋子,你也应该平等看待。
佛弟子是人中间的宝中宝,
没有自尊心,怎能行菩萨道
我们佛弟子是人中的宝中宝,对别人要尊重,对自己也应该要尊重,对自己身体不尊重的人,岂不是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自己,你菩萨的自尊心怎么培养得出来?没有自尊,你怎么行菩萨道啊?
自卑的人挑不起重担,傲慢就成了愚痴。
不能平衡心态,又怎能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我进佛门五十年了,我在家时间很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寺院里。这五十年佛门风气的演变,我是很清楚的,存在或者说发展了两种现象:一种很自卑,那你还能干大事吗?一种很傲慢,看不起别人,形成了两个极端。也有种人,既是自卑,又是傲慢,他是对某些人非常自卑;对某些人非常傲慢;对于佛门的事情尤其是发菩提心的事业不敢承担,自甘卑下;可是对某些事情,明明是愚痴的,片面的,他抓到了,却傲慢得很。可能在心理学上,也称为变态心理吧?你自己都不能平衡自己心态,你怎么在僧团里边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啊?因为你没有平衡的能力嘛。
如果修行人对肮脏从不扫除,
对臭气从不在乎,佛门还能清净吗?
我在年轻时进佛门,就经常听到称自己的身子是“色壳子”,“臭皮囊”。这种话是不错的,可是被他用错了地方,这是叫你不要执著,不要贪爱。可是他理解错了:既然是色壳子、臭皮囊,丢掉更好。释迦佛讲究卫生,有些出家人几年都不洗澡,既然是臭皮囊,洗也洗不干净,洗它干什么?再发展下去,对佛门的歪风邪气,肮脏的臭气,从来不想扫除,这就形成了修行人对臭不在乎的风气,这样佛门还能清净吗?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9)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修行就是换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身子,
这就是法身
本次提要:
■ 修行靠身体,但爱执身体也会败坏身体
■ 修行人身体只能利用来修行,不能利用来享受
■ 人生短促,不发菩提心,不度众生,不修行,生命时光全在浪费
■ 修行就是换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身子,这就是法身
■ 法身以法为体,从法出生,法身无相,故不虚妄,法身无执,故清净无染
修行靠身体,但爱执身体也会败坏身体
社会上人赚钱靠本钱,我们修行靠身体,一切糟塌自己身体的事情都不能做。社会上的人为什么长命不了?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糟塌自己身体:喝酒吃肉、抽烟、吃海鲜、搓麻将、搞男女。今天你进了佛门,懂得这些事的危害,已经不再做了,你还应该提高水平。佛门有佛门的标准和要求,你贪爱身体也会败坏你的身体,很多时候身体败坏就是来自于营养过度。你执著于你的身体,始终放不下,天天忧愁苦恼,难道不会败坏你的身体?
举个例子,这儿的女孩子一律不化妆,因为化妆会败坏身体,蛮好的脸化妆到后来,会长出来一点一点的黑斑,因为化妆品里有毒素。而且还会经常听到这种话:“化妆的时候蛮像一个人,洗了脸简直不像人了。”(众笑)你一听就气坏了,怄气岂不是败坏你身体?你即使骗到一个男孩子做了你的老公,你要受报一辈子:你化了妆,男孩子没话说;洗了脸,男孩子就讨厌了:这么丑了。这些不过是对你们作个启发。
修行人身体只能利用来修行,
不能利用来享受
你如此执著身体,如此地贪爱身体,难道你还要永远生死流转?身体对我们修行人来说,只能利用来修行,不能利用来享受。你要想证初果,根据《金刚经》里所说,首先要修不入色声香味触,你能掉进去吗?
人生短促,不发菩提心,
不度众生,不修行,生命时光全在浪费
出家人不照镜子,免得对自己身体贪爱。福鼎清净寺的盥洗间里放有一面镜子,我一看,才知道你们说我越来越年轻了,越来越什么了,这是你们给我的安慰鼓励,老得这个样子,还说我年轻?(众笑)也好啊,哄哄我,让我心里高兴高兴,哄得我身体健康你们也有功德,至少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但是心里要明白,老的后面就是死。人生这么短促,如果不发菩提心,不度众生,不好好修行,生命时光全是在浪费。
修行就是换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身子,
这就是法身
我们这个身子存在着生老病死,修行就是要换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身子,那就是法身,法身,这个身是假名,跟我们皮肉的色身不一样。色身有形相,有相皆虚妄,法身离一切虚妄之相。所以法身无相。可是不用一个身字,众生不好理解,用了身字,你不听法,又容易理解错,好像法身还有一个身体。
法身以法为体,从法出生,法身无相,
故不虚妄,法身无执,故清净无染
法身是以正法为体,从法出生。法身是永恒的,没有生老病死,当然也就没有生死流转。这个法是指释迦佛讲的法,而不是有漏法、世俗法、烦恼法。释迦佛讲的法极其清净。什么东西最最清净?一切有相皆不清净。比如人有人相,人清净吗?你一天洗澡三次也洗不干净。狗有狗相,树有树相,桌子有桌子相,凳子有凳子相,包括你们用的坐垫,有坐垫相,清净吗?你们不是经常在擦洗吗?执著于有相,你始终清净不了。学了法,应该要往上提高,而不要去执著法。法本来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因为法无相。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60~69)》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