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20~29)▪P4

  ..续本文上一页他的,因为你讲不出道理,我怎么听你呀?”这么一讲他们又是鼓掌,(众笑)听得可欢喜了。

  我又说:“假如我告诉你:这个话不能听,我就要说出道理来的。比如有人说:“受了戒以后可以喝酒,但不要酗酒。”这句话错了,相信这句话的人就去破戒喝酒了,五戒里规定:受了酒戒就不能喝酒,你怎么说可以喝酒啊?”我摆事实,依戒依法说就能说服人。所以现在末法时期请转*轮要冷静,千万不能去请那些不依戒依法的人转*轮。

  燃大法灯为使法炬常明耀

  说法是以法的雨露使年青一代成长

  “雨大法雨,燃大法灯”,雨是个比喻,雨水能够滋润土地,滋润万物生长。众生也需要法的雨露来滋润心田,使一切功德得以增长。你们很喜欢朗读过去我写的诗,有一篇《青苗上的雨露》,也就是比喻我们天天讲经说法,以法的雨露使年青一代成长。

  “燃大法灯”,法的光明不能灭,太阳只能照亮青山绿水,它不能转变众生的愚痴,只有佛法的光明才能转变众生内心的黑暗愚痴。我们请善知识转*轮,就好比请善知识点亮了这盏明灯。用前面一盏灯去点燃后面一盏灯,灯灯相传就叫传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佛法的灯才不会熄灭。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8)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日下午

  明理的人路就不会走错,趋向正道而不落邪道

  本次提要:

  ■ 传灯是把佛法传给下一代,故要请善知识说法,并非把油灯传来传去

  做游戏

  ■ “千年暗室,一灯照破”是指法的明灯能照亮众生的愚痴颠倒

  ■ 佛弟子戒杀,因强身而练武功是开许,但要隐藏不作显露

  ■ 明理的人路就不会走错,趋向正道而不落邪道

  传灯是把佛法传给下一代,故要请善知识说法,

  并非把油灯传来传去做游戏

  有一年听说海外的传灯法会,还把灯传到中国来了,好比咱们在联欢会上做游戏,把一盏灯转来转去,鼓一停,谁拿着这盏灯就要表演一个节目,你们想不想看到真正的传灯法会?哪儿有?你现在站的地方就是在举行传灯法会,我们天天讲法,这就是传灯!传灯是把佛法传给下一代,灯是一个比喻呀。要知道把佛法一代一代传下去,无论什么人都消灭不了佛教。消灭佛教的人势力再大,最多消灭佛教的形象。当年十年动乱,不准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都要还俗,可是它消灭不了佛弟子头脑里的觉悟,宗教的形式可以消灭,只有佛弟子头脑里的觉悟是谁也消灭不了的,所以要正法久住就要把正法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以后都要当法师、老师,这是我们报佛恩报众生恩应尽的责任。为了要继承这个事业,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佛法。要学佛法,就必须请善知识转*轮。

  “千年暗室,一灯照破”是指法的明灯

  能照亮众生的愚痴颠倒

  “照明理趣”,点燃了法灯,众生心房里的黑暗就能照破,有句话:千年暗室,一灯照亮。众生愚痴颠倒,不知道应该趋向何方,因为他不明佛法的道理;因为愚痴颠倒,所以下三恶道。他辨别不清楚,哪种习气趋向哪一道,他还认为我的烦恼、我的脾气就是我的个性,我即使有脾气也没错,因为人家先错了。他不明白一起厌恶、嗔恨心,就要下地狱,这就是趋向地狱道的路。

  还有些人愚痴颠倒,不应该相信的他去相信,应该相信的他不相信,自作聪明,甚至对佛的智慧觉悟圆满,他也怀疑重重。你给他讲明道理,消除他的怀疑,他照样能证果;如果这个人知见邪了,那就很困难了。

  佛弟子戒杀,因强身而练武功是开许,但要隐藏不作显露

  今天清早,有两位小住同学要离开,他们很想见见我,其中一个提问题:“少林寺的功夫也算是一种文化,现在传播到了海外,佛门里充满商业气氛,到底对不对啊?”我说:“我不议论人家的长短,我只是讲佛法道理。戒律上规定,受了杀戒以后,连打人的棍子都要丢掉,佛弟子哪可以拿刀、拿枪?也许当年少林寺为了防止强盗侵犯,练一点武功保卫寺院,可是佛门不必要广泛的宣扬。”不论你有什么功夫,是修行人就不能露出来,连修行的功德都要隐藏。

  我对于佛弟子有武功,心里很矛盾,有时候也有种欢喜心,因为我从前佛学院有个学生武功很好,有时候我还想起他。他当年特地住在我寮房的前面,说是保护我,就像佛门里的哼哈二将。(众笑)可是还有一种心理,我很怕有武功的人呀。(众笑)有一年我从九华山回到上海,有一位师兄跟我说:“我给你佛学院介绍一个人,他来了没有?”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名字我记不得了,就是手里拿把大刀的。”我说:“没来,没来。”(众笑)即使来了我也吓坏了,一把刀搁在我的头颈上,我不得不听他的。(众笑)何况现在的手枪,你武功好也逃不了。

  明理的人路就不会走错,趋向正道而不落邪道

  说法就是令众生欢喜,因为这些人听了法就明理了。我是知识分子,要我信佛也不容易。偶然听法师讲经,听听有道理,后来越听越懂,越懂越信。所以我说:以后不信佛教的,他明白了佛法自会信的。明理,你路就不会走错,你会趋向于正道而不落于邪道。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9)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日下午

  法上成就,要转*轮,“莫般涅槃”

  本次提要:

  ■ 外道提问故意找麻烦,无记之谈不必回答

  ■ 赴斋问修桥,浪费时间,饭没吃到

  ■ 在邪路上钻牛角尖,也难拖出来,因为释迦佛没有钻牛角尖的经验

  ■ 佛说的法称无碍法,讲佛法是布施众生无碍法

  ■ 起烦恼、想不通、不思维、放不下,所以听法会有碍

  ■ 无问亦答,并非神通,是说法无碍的功德

  ■ 法上成就,要转*轮,“莫般涅槃”

  外道提问故意找麻烦,无记之谈不必回答

  但是有些人知见已经邪了,对知见邪的人,有时候话不投机半句多,讲法没有用的,你还是别开口。一种是表面上信佛,可是他的知见跟释迦佛相反,一开口就离开佛经,离经一字就是魔说;还有一种是外道,他始终不肯信佛,即使释迦佛说法,他也不听,听了也不信,非常顽固,而且提的问题全是找你麻烦。比如天有边没边?世界有常还是无常?这些问题都属于无记,释迦佛就不回答,也教导弟子遇到这种问题不要回答。这是外道做的圈套,你这么回答也是错,那么回答也是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四无记。

  赴斋问修桥,浪费时间,饭没吃到

  还有一层意思,这种问题都毫无意义的,你回答他是在浪费时间。有些人应该信的不信,打破沙锅问到底,结果把时间都浪费了,应该干的事情却没做。

  从前有个出家人要去赶斋,路上工人在修桥,他就停下来问:“这个桥什么时候开工的呀?”“你们这次修桥多少工人啊?”“哪位施主出的钱啊?”“你们这儿石头是哪儿运来的?”……问了很多无关紧要的问题,工人被他问得不耐烦了,说:“师父!你要到哪儿去?”“我要去赶斋。”“那你快去呀,时间过了就吃不到饭了。”他去了,果然没饭了。能海上师说过:佛法如桥,了生死如赴斋,但借法以了生死而已,不必徒在法上研究无关重要的种种法相,以致自误。

  我昨天走路时,看到路边山坡上流下一条泉水,前几天没看见有泉水流下来,奇怪,这两天又没下雨,哪来的泉水?我就找泉水的源头,没找到,只好算了。假如换了另一种人,找不到源头,就大起疑问,非找到不可。样样要问到底也不现实,你去问问你妈:“妈,你把我生下来的时候,我可没有看见,你到底是不是我妈?”(众笑)你生下来的时候会看见吗?碰到这种人真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啊!

  在邪路上钻牛角尖,也难拖出来,因为释迦佛没有钻牛角尖的经验

  五种根本烦恼,其中就有一个疑烦恼。如果你疑的是正路,听了正法就能消除疑虑;如果你疑的是邪路,钻进牛角尖钻不出来了,要释迦佛把你拖出来,可能也很困难,因为释迦佛没有钻牛角尖的经验。(众笑)

  佛说的法称无碍法,讲佛法是布施众生无碍法

  “施无碍法”,佛说的法称无碍法,讲佛法就是布施众生无碍法。无碍意思是路路通,还有一层意思,听到众生耳朵里都听得进去。文殊菩萨就有这个功德,“文殊语韵音和雅无碍声”,因为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你们学文殊法的同学,一定要学会文殊菩萨的韵音和雅无碍声。你们今天不到水平不要灰心。你们有个辅导老师跟我说:“我全懂,我也会讲,可是听的人有的在打瞌睡。”(众笑)这就是没听进去,说话不善巧或者没有智慧,人家就听不进去,还会“噗!”反弹出去。(众笑)

  起烦恼、想不通、不思维、放不下,所以听法会有碍

  听法有碍有几种情况:一种心里在起烦恼,没心思听;一种听到某一句想不通的话就反弹;一种听是听了,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还有一种听了不好好地思维思维,放不下自己的知见就起烦恼:我以前也听过法,好像不是这么说的。老师这么说,我看有问题吧?自己在给自己制造障碍。还有的人,满脑子的求保佑、求发财,只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荣华富贵就是好,忽然听到老师讲:黄金就是毒蛇,他听不进去了。一时转不过来,就起烦恼:老师这样要求也太高了,虽未点名,我也明白,全在批评我,我想赚钱是为了想世界旅行,没钱怎么旅行啊?老师说法一点不讲人情。所以放不下的人也听不进去。

  无问亦答,并非神通,是说法无碍的功德

  但是只要他心里有觉悟的种子,慢慢也能转过来,逐渐逐渐就听得进去了。听进去的时候你才知道佛讲的法路路通,那时候你会发大欢喜心,好比你们有人常说的话:“老师讲的法,每句都说到我心里去。”说到心里去不是无碍吗?“每句都在说我,好像老师对我很了解?”“奇怪,我刚才在想一个问题,怎么老师就给我解答了。”有人就怀疑我有他心通,其实这是属于说法无碍的功德。你说法有四无碍辩,每个众生都听得进去,就等于对每个众生的心,你都了解。

  法上成就,要转*轮,“莫般涅槃”

  “莫般涅槃”,劝请如来跟善知识自己在法上成就了,就要转*轮,千万不要涅槃。今天讲到这儿。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20~2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