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30~39)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30)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日

  能布施法,能劝请善知识转*轮,

  以此功德就能消除业障

  本次提要:

  ■ 影响不同,观点就不同,佛门里的话也就不一样了

  ■ 像法转为末法时期,外道、魔道、邪说像网那样把众生罩住

  ■ 能布施法,能劝请善知识转*轮,以此功德就能消除业障

  ■ 消除业障靠众生的觉悟,法都搞不清楚的人哪来觉,没有觉哪来悟

  ■ 快乐人人有,极乐从佛法智慧来,从断烦恼来

  影响不同,观点就不同,佛门里的话也就不一样了

  今天继续讲《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三卷的《灭业障品》,这是释迦佛教导我们该如何去消除自己的业障。我进佛门五十多年,从前还经常能听到老法师讲经,佛弟子之间也经常有提到大乘法门要修六度万行。五十年后的今天很难再听得到这个话了,经常听到的就是:“末法时期”“钝根”“业障重”。仅仅五十年佛门里的话就不一样了,因为人们受的影响不同,所以观点也不同。

  像法转为末法时期,外道、魔道、邪说像网那样把众生罩住

  如何消除业障,这个问题很重要,是业障拖住了我们,使我们很难解脱。《药师经》上讲得很清楚,“像法转时”,也就是像法转到末法的时候,众生的业障很重,外道、魔道、邪师邪说像网那样把众生罩住。文殊菩萨就请释迦佛讲一讲,如何使众生消除业障,所以释迦佛特地介绍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其实不光是唸《药师经》能消业障,你只要能够听法,天天念诵,依教奉行,都能消除业障。

  能布施法,能劝请善知识转*轮,以此功德就能消除业障

  我们讲《金光明最胜王经》是结合法布施来讲的,法是最重要的,普贤菩萨说:一切供养,法供养第一。不光是法施,连你劝请善知识转*轮的功德也是极大,以这个功德就能消除业障,所以这一品就叫《灭业障品》。

  消除业障靠众生的觉悟,

  法都搞不清楚的人哪来觉,没有觉哪来悟

  消除业障主要靠众生的觉悟,你不听法不懂法,法都搞不清楚,你哪来觉?没有觉哪来悟?我们过去不懂法,只懂怎么赚钞票,怎么求名望,只懂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成家立业,这一切全是世间法,这就是流转生死的原因。你即使懂世间法,在世间上做个好人,你仍然流转生死。怎么样才是觉悟?要走出离道、了脱生死,所以要懂佛法。佛法跟世间法是两条道路,一个是出离生死,一个是流转生死。世间上即使你大学毕业,乃至硕士、博士,你能懂怎么断烦恼、怎么走清净道、怎么了生死、怎么样行菩萨道吗?

  我们来摆摆事实,做生意的竞争非常厉害,竞争不过就倒闭,只好跳楼自杀。每个家庭都是吵吵闹闹,有的结婚没多久,就吵得要离婚,一直吵到老。世间上的知识即使使你发财、使你当官、使你成家,你的人生为什么还这么痛苦啊?不脱离痛苦,就不能叫觉悟,觉悟的人就应该没有痛苦。

  快乐人人有,极乐从佛法智慧来,从断烦恼来

  快乐跟极乐是不同的,快乐人人有,极乐不是人人有。世间上人即使做危害自己的事情,他也快乐。抽烟的人说抽烟快乐,喝酒的说喝酒快乐,赌博、搓麻将的说打牌快乐,这是行善还是造恶啊?愚蠢的人也有快乐,傻瓜都是笑嘻嘻的。极乐可不同了,极乐不是快乐,快是痛快,极是无上。极乐哪里来?从佛法的智慧来。本来我今天是要休息,五个新同学来小住,我就高兴。咱们不研究这个高兴算是快乐还是极乐,(众笑)可是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他就想给别人利益,烦恼的时候,总想找个人来出出气。(笑声)

  我们佛弟子是一家人,大家要团结,千万不要彼此怄气。各个宗派都是佛法,彼此赞叹就团结起来了;相互攻击,那怎么团结啊?就算你嘴巴不说,你心里还是在怄气。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31)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日

  没有法就没有解脱,就没有净土,

  就没有行菩萨道成佛的可能

  本次提要:

  ■ 没有法就没有解脱,就没有净土,就没有行菩萨道成佛的可能

  ■ 快乐包含痛苦,极乐就是烦恼断尽的彼岸

  ■ 有烦恼,快乐都是假的,即使往生到极乐世界仍是个烦恼众生

  ■ 有的人根本就不快乐,因为心量太小,既然能唸阿弥陀佛,何不学学无量

  心呢

  ■ 释迦佛教导我们归依十方佛,学无量法门。有人唸了阿弥陀佛,就不喜欢

  别人唸药师佛,学了这个法门就不喜欢别人学别的法门

  没有法就没有解脱,就没有净土,

  就没有行菩萨道成佛的可能

  释迦佛教导我们首先要起欢喜心。我们佛弟子的欢喜是来自法上的觉悟,所谓叫法喜充满,这是觉悟的快乐。我们对讲经说法都要欢喜赞叹,只要他说的是释迦佛的法;如果跟释迦佛说的法相反,我们不应该欢喜,因为佛法被他搅乱了。有人来听释迦佛讲的正法,我们也要欢喜赞叹,因为这些人是佛弟子中最殊胜的人。法最无上,“无上甚深微妙法”,这不是已经说清楚了吗?没有法就没有解脱,没有法就没有净土,没有法就没有你行菩萨道成佛的可能。

  快乐包含痛苦,极乐就是烦恼断尽的彼岸

  法是起断烦恼的作用,因为有烦恼所以我们做众生;断尽烦恼就叫彼岸,彼岸就是常乐我净。常,不再有生死;乐,这是极乐;我,是大我;净,清净。所以极乐是从断烦恼来。没有烦恼的极乐跟世间上吃喝玩乐的快乐完全是两码事,世间上的快乐是有苦之乐,避免不了痛苦的,因为这种快乐本身就包含了痛苦。抽烟人说抽烟快乐,科学家则说吸烟有害健康。喝酒呢?发起酒疯来,可怕得很。有一年冬天,苏州满地大雪,只见一个人躺在桥上,旁边人说他是喝醉了。躺在冰雪的地上,是乐还是苦啊?他为什么不爬起来?他喝醉了,糊涂了嘛。打牌搓麻将的,不到输得精光不肯停止的,弄得老婆要跟他离婚,是苦还是乐啊?吵起架来,骂几句人,打别人几下子,心里也痛快,真的痛快吗?他心里是在怄气!怄气本身就是痛苦。何况人家也不好惹,你骂了人家,人家还你几个耳光;你打人家几下,人家把你鼻子都打出血来。

  有烦恼,快乐都是假的,

  即使往生到极乐世界仍是个烦恼众生

  世间上快乐的人谁都逃不了痛苦,因为他们心里有烦恼。心里有烦恼,快乐都是假的。哪怕你往生到极乐世界莲花里,你还是一个烦恼众生。比方说,一个老板欠了人家债,快要过年了,讨债的人都要上门,为了逃债,他避到五星级宾馆去了。五星级宾馆可干净了,招待又好,设备又好,真使人快乐,可他有快乐吗?整天愁眉苦脸!唸佛的人可不要变成逃到极乐世界去。有烦恼决定有苦,这个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真理,所以《佛说阿弥陀经》里讲得很清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称为“彼国众生”,他还是一个众生。净土是极乐,可是往生的这个众生并没有真正的极乐。要没有烦恼的快乐才叫极乐,那是无苦之乐。我们佛弟子追求的是极乐,而不是世间上的快乐。念佛法门趋向净土,所以了不起。如果修念佛法门的人不断烦恼,仍然是苦恼众生。

  有的人根本就不快乐,因为心量太小,

  既然能唸阿弥陀佛,何不学学无量心呢

  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全要断烦恼,因为佛度众生,是让你离开痛苦得到真正的快乐。现在有些唸佛的人,他的快乐可不是来自觉悟,何况有的人根本就不快乐,因为心量太小。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量光无量寿,他心胸无量,所以他没有烦恼;你心量这么小,所以多烦恼。既然唸阿弥陀佛,你为什么不向阿弥陀佛学习学习呢?

  释迦佛教导我们归依十方佛,学无量法门。

  有人唸了阿弥陀佛,就不喜欢别人唸药师佛,

  学了这个法门就不喜欢别人学别的法门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跟佛学,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可是释迦佛不像我们凡夫那样气量小,他从没说过:归依我,不要归依别的佛。他气量大得无量无边,所以他教导我们要归依十方佛。而今天学佛的人呢,你拜了这个师父,如果再到别的善知识那里去听法,这个师父就不高兴;你慢慢懂佛法了,知道要法门无量誓愿学,你想去学学别的法门,这个师父也不高兴。佛弟子为什么不跟释迦佛学学呢?离开了释迦佛的教导,你还能算释迦佛的弟子吗?有人唸了阿弥陀佛,不喜欢别人唸药师佛,气量这么小,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心也不相应。阿弥陀佛一点也没有分别心,你分别心这么大,哪有不烦恼的?这些都不是觉悟。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32)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日

  我们太需要学习佛法、深入经藏,

  佛弟子要在法的基础上团结起来

  本次提要:

  ■ 不要法的人就是佛度不了的众生

  ■ 不归依法,成了归依二宝,佛没有承认过有二宝弟子

  ■ 佛说:“虽诵千句,不解何益”?可今天却有人说:“唸经不必求懂”

  ■ 我们太需要学习佛法、深入经藏,佛弟子要在法的基础上团结起来

  ■ 业障从烦恼来,必须在佛法里求智慧,求觉悟,才能转业

  不要法的人就是佛度不了的众生

  这种现象的存在,跟中国佛门长期以来逐步对法不重视有关。不重视法、不恭敬法、贬低法、蔑视法,这个罪很重啊。他还不知道自己有过失,还以为自己有道理,认为听法是浪费时间。释迦佛有这么说过吗?老师会对学生说“你来上课是浪费时间”吗?所以佛说: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这种不要法的人就是佛度不了的。

  不归依法,成了归依二宝,佛没有承认过有二宝弟子

  佛是以法度众生,就算你天天唸经,经文不懂,对你有什么好处?最多是装模作样。我念小学的时候,三年级就学英语了,开学头一天发了一本英语课本,回到家里,我坐在后门口,装模作样地看英语书,其实我这本书是倒翻的,(笑声)因为我不懂英语啊…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30~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