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P2

  ..续本文上一页多灰尘,这是空里有灰尘,不等于说空污染,是两码事。就好比我们佛性永远不会污染的,我们今天做众生,是佛性上面染上了灰尘,是灰尘肮脏而不是佛性肮脏。

  不颠倒叫正,般若智慧的观是清净的观

  什么叫正观?不颠倒就叫正,你要不颠倒必须用清净心,以般若智慧来观一切。般若智慧有真俗二谛,俗谛是运用世俗上的一切,讲经要用世俗上的语言,经文要用世俗上的文字,讲堂要用世俗上的技术把房子盖起来,咱们坐的坐垫要用世俗上的针线把它缝起来,可是般若智慧的这个俗谛不受世俗上的污染,是清净的。

  真谛一切法性空,是修出离心,

  观世间如梦幻泡影,你就放得下

  真谛呢,真谛就是一切法性空。运用世俗谛是使我们了解般若智慧的真谛,你能够这样去观就叫正观,就是修出离心,因为你对不清净的东西没有贪图心。观世俗上的一切如梦幻泡影,你就放得下,因为觉悟了。有人说:“我是放不下。”放不下,你觉悟还不够呢。有人房子放不下,他来这儿常住,后来要请假回去,不是探亲,因为他只有一个人探什么亲啊?说:“我厦门有个房子,我把房子处理好后我再来。”没多久就死在这个房间里,可能也没处理好吧?

  众生放不下的,无非是财色名食睡

  那一年我在上海,有一小队的农村老太太,由一个男的领头,举着“朝山进香”旗子,进了龙华寺,上海哪有山啊?他们唱得特别好听,我想农村人现在学得这么好,这倒不简单。我去听,男的念一句大家合一句,“保佑我家里不要天火烧——南无阿弥陀佛,保佑我儿子出国——南无阿弥陀佛……,”唱这个?简直不像样了。还有的说:“我实在放不下,因为我老头子还在。”后来老头子死了,她仍然放不下。众生放不下,一切的一切,无非是财色名食睡中产生的感情。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73)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7

  出家人放得下,所以修得好;

  在家人放不下,所以没出家

  提要:

  ·在家修行,外境障碍多,世俗习气重,如果说在家修得好,释迦太子

  为何要离开王宫

  ·说“出家修不好”,是把假和尚当真和尚,还会增长在家人对出家人的

  傲慢

  ·出家人放得下,所以修得好;在家人放不下,所以没出家

  ·视一切众生皆父母,你就放得下了

  在家修行,外境障碍多,世俗习气重,

  如果说在家修得好,释迦太子为何要离开王宫

  在家人外境障碍多,本身世俗习气重,所以在家修行很难。即使到这儿来修行,仍保留了在家习气,你也很难修,主要是习气问题。所以我常说出家修得好,在家修不好,这是实话,因为我就是在家人。

  如果在家修得好,我跑出来干什么?在家修得好,释迦太子为什么要离开王宫啊?有人去抓住几个修不好的出家人来作例子,你知道他是真出家吗?他能代表出家人吗?他是假和尚,搞搞清楚啊!如果出家修不好,释迦佛为什么要赞叹出家?

  说“出家修不好”,是把假和尚当真和尚,

  还会增长在家人对出家人的傲慢

  “出家修不好”这句话不符合事实,而且大有问题,这句话会使出家人想还俗,在家人再也不想出家,僧宝就没了。再说听了这句话还会恭敬出家人吗?居士也就傲慢了:出家人修不好,你要恭敬我。岂不颠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啊。

  出家人放得下,所以修得好;

  在家人放不下,所以没出家

  出家人放得下,所以出家了,在家居士放不下,所以没有出家。比如我就是放不下,所以到现在没出家。我讲的话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我有很多的体会,我24岁上五台山想去出家的。

  讲个小插曲,十年动乱初期,里弄干部通知我去开会。我以为开居民会,到办公室一看样子不对头,居民只有我一个,坐了几个小青年,表情非常严肃,不是开会是在审问我:“听说你上过五台山?”我说是的。“你师父是谁?”“能海法师”,“什么法师不法师。”我想你不懂,我给你解说解说,“法师嘛,就是会讲经说法的。”“你怎么又下山来啦?”问这句话意思就是师父派你下来有什么任务?(众笑)我一点不紧张,我一向是傻里傻气,傻得老实,我说“我不好意思说。”他们说:“哎,没关系,你尽管说。”他们脸上比较缓和了,我说“我好比一个逃兵,因为想妈妈呆不住了。”

  后来又问我:“你对你师父了解吗?”我说“了解,是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人民代表、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出席过世界和平会议。”“谁叫你说这个?”我想是你叫我说的。“你师父给你讲了些什么话?”我说:话可多啦。“不要你全部讲,给你影响最深的讲一讲。”“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叫我们要自苦他安乐。”这一句话一讲,几个人脸都圆了,领头一看风向转了嘛,就说:“好了,不说了,不说了。”临走跟我握握手,“你要记住,这句话也有阶级性的。”我说好好。这就是我的放不下,因为想妈妈了,所以没剃头就下来了。

  视一切众生皆父母,你就放得下了

  你们还在想什么?想房子、想股票、想儿子、想女婿,还有想孙子,是吧?我比你们好一点,我只想妈妈。实际上我是一个糊涂的人,当年上五台山,名义上是去出家,其实是给他们推上去的,出家好么就去了,实际上觉悟还不到。在山上想妈想得厉害,是这么一个因缘,使我出家没出成。现在见到你们几位老师父勾起了我想妈的心,我虽然觉悟不高,但至少有点觉悟,你们都是我妈(众笑),我应该对你们修供养。怎么样能够放得下想妈?很简单,视一切众生皆父母你就放下了,就可以出家了。

  我那时也知道一切众生皆父母,没有修起来啊,众生还是众生,妈还是妈。记得我妈死后,在火葬场开追悼会,大哥讲了话,我心不甘:我也是妈的儿子啊。所以大哥讲完,我就上去讲,我说:“虽然妈死了,我可以把我舅妈看成妈。”讲归讲,可没有做好啊,所以我还是一个糊涂人。所以最重要是一个修字,也就是实践,希望大家天天听法,把法上的话要做起来。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74)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7

  当眼前出现金花时,你不会去抓,

  知道是幻影,这时你就醒过来了

  提要:

  ·当眼前出现金花时,你不会去抓,知道是幻影,这时你就醒过来了

  ·“过去如梦,现在如幻”你不承认是梦是幻,总得承认如梦如幻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因此,男女谈恋爱,不爱是真,爱是假,

  因为爱会变

  ·小伙子是假,因为他会老;老会死,也是假;尸体会腐烂也是假,

  只有什么也没了才是真

  ·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般若智慧的观

  当眼前出现金花时,你不会去抓,

  知道是幻影,这时你就醒过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放不下那样放不下?因为你以为眼前的一切都是实在的有,所以你抓得厉害,假如没有,你抓什么?我举个例子,你们可以试试看,你朝自己眼睛拍一下,眼前就出现金花,你就不会去抓,因为知道是不实在的,是个幻影,这个时候你醒过来了。

  “过去如梦,现在如幻”

  你不承认是梦是幻,总得承认如梦如幻

  过去如梦,现在如幻,绕了一个大圈子,讲来讲去,其实还是在讲一个幻字。有许多知识分子死不承认,过去如梦,我昨天明明在现实生活里,怎么叫做梦啊?现在如幻,明明这个茶杯是茶杯,不是幻影。你读书读成书呆子了,是如梦如幻呀!就是好像是梦,好像是幻,你跳掉了一个如字了嘛。所以还是我说的对。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因此,男女谈恋爱,

  不爱是真,爱是假,因为爱会变

  既然是有又说是如,到底怎么回事啊?我头一次听经,是在上海佛教青年会听续可法师讲《佛说阿弥陀经》,来了两个高个子外国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男的对女的很有礼貌,请她往里坐,这是对人的尊重。但是佛门里对人尊重,是根据四众弟子的排列: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烦恼最轻最受人尊重,妇女气量小烦恼重,所以排在后面。你们女同志不要生我气,我不过提醒提醒。女同志常会说:“你是男同志呀,气量这么小,又不是我们妇女。”一般家庭夫妻吵架总是女的先开口,女的话比男的多得多。居士应该排在出家人后面,因为居士烦恼重啊,哪个居士不在家里吵架?

  话再说回来,当年听续可法师讲《佛说阿弥陀经》,有一句话我还记得:“空是真空,有是假有。”我们不否定有,可那是假有。不变叫真,会变就叫假。空永远不变,所以叫真,一切有的东西都要变,所以叫假。比如男女谈朋友,一个问另一个:“你爱我吗?”另一个回答:“我不爱你。”这是真话;如果说:“我爱你。”这是假话,为什么?因为它会变,今天爱你明天就不爱你了。你们假如要问:“那么我现在身体是真还是假?”还是假,因为假就叫如幻。

  小伙子是假,因为他会老;老会死,也是假;

  尸体会腐烂也是假,只有什么也没了才是空

  我摆一件事让你们想想,到底是真是假。有个同学看到了我一张28岁时的照片,是在北京故宫一只铜狮子面前拍的,就高兴地说:“送给我,送给我。”我说,“这个人找不到了,你要它干嘛。”因为照片里的人已经变掉了,年轻时代已经死亡,现在变了老头子,照片上的人是假的,我这个老头子是真的,照片上的人就像流水那样一去再也不回来。说“老头子是真的”,实是非真,是名为真,是老非老,是名为老啊。就算死的时候还没送去火葬场,我也一动也不动了,所以会动的时候是假,不动才是真。那么尸体是真?尸体要腐烂,也是假,什么也没有了才是真的,既然什么也没有,你去抓它干什么?又何必放不下呢?

  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这就是般若智慧的观

  所以在大般若的境界里成就,要证到什么也没有,才是圆满的成…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