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P4

  ..续本文上一页掉,(众笑)男孩子把家里的钟全拆光,所以爱迪生是男孩子。也是好事,不拆光只能看到外貌,不能看到内在,无法知道机器内部的构成。我是男孩子,我在你们面前,看得出来,我是一个阳光男孩。(众大笑)男孩有男孩的特性,我喜欢把佛法拆开来看。我讲法时常有个习惯,“你们还有问题吗?”问来问去,怎么没人吭声?咋的呢?都给傅老师讲光了。这套本事你们也要学会。

  讲个故事,解放初期,我义父在上海钢铁厂工作,经常要政治学习,回来说:“我们学了以后就没话说了,你的道理都已经给你说清楚了。”所以他特别敬佩共产党。我也是用这套方法,不管你是邪的,你是外道,你的道理我都说清楚了,你就没话说了。

  佛法广博渊深,所以学佛法也要学广学深,

  没有大般若的智慧就达不到正观的要求

  既然要观,你必须要通过分析,分析清楚才能研究透彻,只有通过分析研究你才能了解彻底,看到全貌。你观到这个程度,才能做到没错,没错就叫正观。大家都知道佛法广博渊深,所以学佛法也要广要深,你真正要达到正观的要求,你不深入经藏,你没有大般若的智慧你是达不到的。

  今天我休息为什么要讲呢?因为我看你们小住同学来,我就高兴,高兴嘛嘴巴总要动一动。昨天来了三个同学吧?哎,你好像我很面熟嘛,(女:我到开化去过)哎,还好,我老了嘛,还没有老糊涂。(众笑)今天讲的时间不太多,哎,几点钟讲的?(下:五点半)五点半讲的啊?那还可以讲一点。(众笑)

  修行人非但眼要观,

  其实六根在接触外界事物时都要分清楚

  你听到的这个法到底是正还是邪,是清净还是不清净,是确确实实还是虚假的,第一步要把这些观清楚。其实六根在接触外界事物时都要分清,耳朵也要分清楚,这个声音是什么声音?魔王波旬发出的声音,跟释迦佛的声音不一样的。

  鼻子要闻闻清楚,到底是香还是臭。什么最香?戒律最香,称为戒香,什么最臭?钞票最臭,因为钞票最肮脏。

  嘴巴要吃干净的东西,不干净的东西吃了不卫生的。最低要求,吐出来东西你不要吃。比如世俗气的人刚从酒家出来,打一个嗝,臭死了。假如他忍不住,“哗——”吐出来,你别抓起来吃。你们自己吐出来东西也别吃。你们出家同学还想穿西装吗?(众笑)如果想当西装方丈,岂不是把自己吐出来的东西再吃进去了?你们女孩子出家了还想抱娃娃吗?你们做居士的离了家再想回家,不是吐出来东西又吃进去?佛说的么“反吐不食不尝味”。

  因为有人在佛教里渗入附加品,

  所以称“相似佛教”

  说这些都是衬托,好比从前有部电影叫《渔光曲》,里面有个姑娘在唱:鱼儿难捕租税重,捕鱼人家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虽然是小插曲,至少也说明了“捕鱼人家世世穷”。

  首先要观你学的到底是什么法,尝尝它是不是有正法的味道。别认为味道好就是好,现在很多味道好的东西对身体健康不利的,因为加了很多害人的附加品。真的总是真的,假的总是假的,即使有点像,仍然是假的!所以叫“相似佛教”,有许多连相似佛教都够不上,是邪的。

  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否则就好比把热水袋当娃娃

  小时候小姑娘花样特别多,妈妈在煮年夜饭,几个小姐妹聚在一起也在忙煮年夜饭。样子很像,也有炉子、锅子、菜刀,而且表现得真像,“哎呀,快一点,酱油拿来,快一点,烧火啊。”这叫假烧年夜饭。

  小姑娘还爱好抱洋娃娃,“宝宝啊,别哭,别哭啊,”洋娃娃还有头发、有眼睛、有鼻子,画两根眉毛,可它是假的。还有的人呢,家里没有洋娃娃,抱了热水袋当洋娃娃。(众笑)橡皮做的,你能说是真的吗?它有爸爸妈妈吗?谁生得出来啊?(众笑)两个姐妹还抢过来抢过去。(众笑)我希望这些人,有一天能醒过来,明白假的总是假的。别再把热水袋当洋娃娃,连眼睛鼻子小嘴嘴都没有,脸都是橡皮做的,脏得洗不干净。

  说“傅老师你到底讲笑话还是讲法?”讲法呀,你不悟嘛还得我给你点一点。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不懂佛法,你这个佛弟子从何而生?就好比你把热水袋当娃娃,它从何而生?所以我们要正观,就必须学正法,如果你得不到正法,你这个佛弟子就没有小眼睛小鼻子小耳朵,更没有小嘴嘴,好比是橡皮的热水袋。当你发觉不对头,你就对头了。希望大家记住,你没有佛法就没有你佛弟子,必须要学佛法,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今天到这儿。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8)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0

  讲发菩提心是给初发菩提心

  的修行人打好修行的基础

  提要:

  ·讲发菩提心是给初发菩提心的修行人打好修行的基础

  ·素质不好、基础差的人,修什么都困难

  ·遇到困难就苦恼,不是图个方便就能解决,应该找出原因来

  ·成就是看你修行功夫,坐禅要入定,听经要开智慧,念佛要一心不乱,

  功夫都是一样的

  ·修行成就难,难在基础太差了,不肯打基础的人,想把开头跳过,那还有

  什么希望呢?

  ·你不发菩提心,大乘基础打得不牢,你大乘佛法修得上去吗

  讲发菩提心是给初发菩提心

  的修行人打好修行的基础

  我们这一次讲发菩提心特别重要,这是给你们初发菩提心的修行人打好修行的基础。基础没打好,你想把楼房盖得高,要不了多久楼就倾斜了。现在末法时期,修行人已经很少了,即使想修行,很多也是贪高、贪快、贪方便、贪简单,所以佛说:到了末法时期,修行成就的人极少极少。

  素质不好、基础差的人,修什么都困难

  有人就想:因为末法时期修行困难,成就的人很少,所以我还是修方便法门,求生他方净土吧。这样想,就把释迦佛的四十九年教法否定了。如果你认为现在末法时期的众生都是钝根、烦恼重、业障重,要知道素质不好、基础差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困难。比如一个人身体虚,擦桌子也没力气,拿个凳子他也累。同样的道理,素质不好的人修这个法门很困难,修哪个法门都困难。

  遇到困难就苦恼,不是图个方便

  就能解决,应该找出原因来

  天天说苦恼的人,得到了一个方便的办法,以为简单就可以达到目的,所以他们一面苦恼一面高兴,真有点自说自话。末法时期修行很困难,末法时期的人证果困难,禅宗开悟也很困难,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也很困难。为什么末法时期修行成就的很少?应该找出原因来。

  成就是看你修行功夫,坐禅要入定,听经要

  开智慧,念佛要一心不乱,功夫都是一样的

  真正要成就,是看你修行的功夫,不是嘴里唸唸就能成就。成就的功夫都是一样的,坐禅要入定,听经要开智慧,念佛要一心不乱,还不是一样?佛说法四十九年,初中后一贯,从来没有说出两样的法来,不管是东方佛西方佛,乃至十方佛,说的法全是一样的,所以叫不二法门。比如人吃饭不管是大米饭、秈米饭、面条、馒头,都是厨房里做出来的,都是人吃的,还不是一样的?吃菜呢?不管是萝卜青菜,都是有营养的,也是一样的。如果锅子里装了大便,那就不一样了。

  修行成就难,难在基础太差了,不肯打基础

  的人,想把开头跳过,那还有什么希望呢?

  末法时期证果成道难,关键原因是修行人基础太差了,又不肯好好打基础。打基础很麻烦、很辛苦,凡事开头难,他们最好把开头跳过,那还有什么希望?尤其是现在物质生活发展,五欲泛滥,烦恼更重,别说修行,你要去掉这些贪心就不容易了。

  你不发菩提心,大乘基础打得不牢,

  你大乘佛法修得上去吗

  越是这个时候,基础越要打得牢,那才修得上去。我们今天讲的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法的基础。你不发菩提心,大乘基础打得不牢,你大乘佛法修得起来吗?佛教传到中国形成很多宗派,这些宗派全是大乘法门,都要发菩提心,否则怎么叫大乘法门呢?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9)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0

  修行要懂法义,要照法义去修观,

  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提要:

  ·发了心要修,不修好菩提心也不能称大乘,你不听讲,又怎能修得起来呢

  ·修行学坏风气,就没希望,跟释迦佛学就有希望

  ·修行要懂法义,要照法义去修观,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末法时期修行人抓了方便,丢了根本,真是大颠倒

  ·唸佛是以一念止万念,唸佛是方便,根本是一心不乱

  ·临终或求往生,或求开悟,或求法身成就,要观得起来,才有把握

  发了心要修,不修好菩提心也不能称大乘,

  你不听讲,又怎能修得起来呢

  发了菩提心只是发心呀,你不修好菩提心也不能称大乘。现在更糟糕了,如果修大乘法门的人只会唱唸,而且唱唸的目的是为了挣钱,那叫菩提心吗?修菩提心首先要懂得怎么修,那就得讲啊。不讲,大家也不懂。现在往往你讲了,他也不听,那怎么修得起来啊?

  唸一句佛号吧,只唸六个字,一学就会,谁都会唸,可是他懂得怎么修吗?更别说修念佛法门了。幼儿园老师尚且教小孩子唱:小手放放好,两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说话先举手,唱的内容就是要小朋友做到呀。今天佛门里的人佛法不懂,唱了半天也不知道唱点啥。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话要先举手,佛门里法师在台上讲法,听法的人在下面自管自说话,修行人败坏到这个样子,修行还有什么希望呢?

  修行学坏风气就没希望,跟释迦佛学就有希望

  那么我们有没有希望?你不跟他们学就有希望,跟他们学也没希望了。我们不能跟这些人学啊,我们要跟释迦佛学。

  修行要懂法义,要照法义去修观,

  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修行观法”,修行不是光烧香、拜佛,那只是礼节。也不是光唸经、唸咒、唸佛,那是读诵。修行最重要的,你听了法、唸了经,懂得法上的意义,要按照法义去修观。你只会唸不会观,还不是木头人?“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末法时期修行人抓了方便,

  丢了根本,真是大颠倒

  “方便颂”,每种法门都有方便,我们这儿讲菩提心,也有方便。方便是个引导,通过引导,你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就容易了,可是方便不是根本。打个比方,老太太老花眼,缝衣针穿不进去,有人就发明了穿线器,一穿就过去。可要知道,这个工具是方便不是根本,你不能拿了这个小工具,就不要针,光是这个小工具能缝衣服吗?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就是抓了一个方便,把根本东西丢了,真是大颠倒,更不可能成就。

  唸佛是以一念止万念,

  唸佛是方便,根本是一心不乱

  一句佛号是方便,它的作用是以一念止万念。你抓住这一个念头,千千万万的念头就不会出来了,也就不会打妄想了,所以念佛是方便。可是根本是一心不乱,哪可以唸起佛来尽打妄想?有人不讲一心不乱,却说只要唸就能往生。那是要了方便丢了根本,会成就吗?

  有人宣扬方便法门简单又稳当,所以人就多了。我们也希望人多,可是我们是在弘扬正法,是指导你怎么修行。那些从不弘扬正法的地方,几年都不讲经,邪师邪说多如牛毛,那是在弘扬正法吗?

  临终或求往生,或求开悟,或求法身成就,

  要观得起来,才有把握

  有的人活着不修行,把希望寄托在临命终时,想临终一刹那或求往生,或求开悟,或求成就法身。如果你到时候观不起来,也难成就。七八年前我问一位师父:“我老了,临命终时怎样才能有把握?”他说:“你观得起来有把握,观不起来没把握。”

  我们天天修禅定,既修止又修观,止是排除妄念的干扰,目的就是为了观得起来。比如你要成就法身,你就必须要修好空观光明观,把无边无际的空、无边无际的明观起来,明白这个大觉法身就是我。不光是知道这个道理,你还要修起来,要观中有所成就。禅宗的参话头,就是叫你修观,参“念佛是谁”,就是要你观念佛是谁;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叫你观自己的本来面目。求往生极乐世界就要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十六观,临终打妄想,阿弥陀佛观得起来吗?所以今天要给你们讲观。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