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承担就是修行
2011.01.01
师:欢迎大家来东华寺。在广东,提起南华寺几乎无人不知,提起东华寺则知者甚少。据《韶州府志》及《始新郡》记载:“先有东华,后有南华”,其创始者是同一人。公元502年梁武帝建国,号天监元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来此创建灵鹫寺。一百七十年后,时值唐朝,六祖惠能来此地,易灵鹫寺为东华寺,寺院曾鼎盛一时。明清后不知何因而毁。原寺准确遗址据县志记载,位于县城东十五公里处,而县城所在地已三易其址,究竟在哪个县城的十五公里处已无从考证。后经专家鉴定,就在此山的山洞附近。于是我们便在这个山谷里重新修建寺庙,并沿袭唐时旧称——东华寺。天监三年(即三年后),该寺的创始人智药三藏禅师到曲江创建了宝林寺,后来宋朝皇帝赵匡胤将宝林寺改名为南华寺,并延续至今。因此当地一直流传着“先有东华,后有南华;先有灵鹫,后有宝林”之说。印度智药三藏禅师对韶州府贡献卓越,创建了五个寺庙,分别为:东华寺、西华寺、南华寺、北华寺和中华寺。现在东华、南华、西华三寺由和尚主持,其他二寺由信徒自发进行简单供奉。东华寺重建于2006年。2008年主体工程告罄,进行了简单的落成仪式。北京清华大学承担了寺庙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现在中国佛教基本上分为净宗、禅宗两大派系。禅宗主要是从韶关地区传播至天下。虽然达摩西来,成为中国禅宗鼻祖,但禅宗在他那里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基本上是代代单传的格局。直到第六代祖师惠能,禅宗才得以广泛弘扬,发扬光大。之前五代祖师的得法弟子皆屈指可数。当时达摩祖师手下的五个弟子,有的得其“肉”,有的得其“皮”,有的得其“毛”,唯有慧可得其“髓”而成为第二代祖师。
众所皆知,把禅宗推向顶峰的六祖惠能目不识丁,而他讲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后人誉为经典的著作,其余都被称为“论”或“语录”。六祖不识字,其语言直白易懂,佛经的白话文正是从六祖这里应运而生。在此之前所有经典的翻译和祖师的论著都是采用佛教风格的文言文形式,与中国传统的文言文还有所不同,非常严谨。六祖去世百年后,从他的徒孙辈开始禅宗逐渐走向衰落,佛教也由此走向衰败。由于佛的意境大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太直白,与原意会有出入,过分迎合大众的口味,则使佛法的品位下降而导致衰败。所以后来几乎无人能超越六祖,把如此深奥的义理用最浅显、最贴近生活的语言阐述出来。古人评判文章优劣的标准是,深入浅出为第一等文章,深入深出为第二等文章,浅入浅出为第三等文章。此标准时至今日仍放之四海而皆准。浅入浅出往往会扭曲意趣。深入深出一般人又听不懂。能深入浅出、准确无误且透彻地揭示真理,唯有在亲履了本地风光,有了实证功夫之后。《坛经》就是一部典型的深入浅出的作品。六祖虽不识字,但他将自己亲履本地风光的见闻觉知、甚深义理,言简意赅却透彻地道出,由他手下的一位大弟子法海(当时的翰林学士)整理成文。师徒二人,一个是实相般若达到了顶峰,一个是语言文字造诣达到了顶峰,二人合作,珠联璧合,诞生了这部空前绝后的举世圣典。古往今来的学佛者只要闻到《六祖坛经》,无不叹为观止。
六祖从五祖处得衣钵后,在始新郡这一带(现在的始新县)隐藏了十五年。其中有一段时间在这里的“三圣洞”隐居,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该山洞最奇特的是,在半年梅雨季节潮气极重的南方,洞内干燥而不潮湿。基于上述因缘,我们在恢复寺庙时,把东华寺定性为禅宗道场。
不知在座信佛的人比例占了多少,请举手看看。还蛮多!但是信佛还不够,还要学佛。信佛与学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信佛成不了佛,唯有学佛才能成佛。这个道理就如同相信做生意可以发财,但不去做就永远发不了财。刚才有位学友谈到学佛一直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实际上这种困扰是很多学佛人都面临的,都很虔诚,但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请教法师、出家人,他们一般不敢谈,也不轻易谈。因为从调姿势、调呼吸到调意念,这是一套完整的修行体系,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所以当问一些出家人如何学佛时,一般都回答:好好诵经、好好拜佛、好好念佛。
按照严格的修学佛法的次第,理论学习至少要三至五年,甚至十年,不经理论学习,师父不会轻易让你修法。学习理论的时间往往超过实修的三倍。如果理论学三年,实证功夫一年就可以完成。现代人刚一信佛就渴望修法,了生脱死,即身成佛,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见地”。“见地”就相当于地图。一个从未去过北京的人,如果买张北京地图详查细看,对北京的具体方位、大街小巷、要去的具体地点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再开车上路时,必然稳操胜券,直达目的地。过去的法师对求法者一般要十年左右才为之传法。十年之前都是培养见地,学习理论,打基础。理路正确、清晰明了之后,方传授方法。见地明确后,按所传方法修行,入道就轻而易举了。学习理论的过程也是修行,因为通达理路必须进入状态,心临其境。
今天来的大多是年轻人。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兆头。如果大家想学佛,应该在见地上好好下功夫。要常常提醒,勉励自己,既然学佛,就要以佛为榜样,以佛为标准,以佛为起点。我们是人,尚在人间,如果人都没有做好,直接学佛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人虽“学佛”多年,但用佛的标准来衡量,根本还未入门,所做的一切实际上还是在学人。如果一定要问学佛和学人各需花多少时间,占多少比例,我可以准确、真实地告诉大家:七分学做人,三分学做佛。七分做人的功夫圆满后再去学做佛,花三分功夫你便是佛。可是现代人都不愿意打这七分做人的基础,一上来就想学佛!所以无论学佛多少年,身上显露出来的还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佛不像佛!
当今很多学佛的人放弃了工作、家庭,想“清静”地学佛修行。这是极端错误的想法和行为。一个学佛的人首先应该是个负责任的人。一个对家庭都不负责的人去学佛,肯定也不会对自己负责任。哪个出家人是活在真空里,不再依赖社会的?出家人不仅要依赖社会,而且还要融入社会,才能把佛学好。我们敬仰佛是因为我们受益于佛。既然能从佛这里受益,说明佛不在天上,不在真空里,只有和众生打成一片,才能让众生受益。
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菩提心生不起来,就是以凡夫之心在学佛。凡夫心怎么可能与佛心相应呢?一旦生起菩提心,即是转凡夫心为佛心,用佛心学佛就能与佛相应。在社会上做一番事业尚且要立志,学佛修道岂能不发心?菩提心生不起来,或者生起来了,三两年又消失了,如此这般想成就,怎么可能?菩提心一旦生起,就应该保持并伴随自己一生。越遇到挫折,菩提心越坚固,唯有如此,成佛才有希望。
至于我们内在修行的功夫有多高,谁也看不到,外人只能通过我们的为人处事、言行举止来判断。请问大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内在修行功夫的显现?(众答:是。) 答得好,这就叫正知正见。只有内在具备了某种力量,才会有与其相应的外在形式和表现。内在具备好的素质,始终心存善念,外表才会流露出优雅、高贵的气质,才会有高雅的品位。套用风水先生的一句话:内有其气,外有其形。就像我们的东华山脉,有的峰像狮子,有的山似大象,就是因为地气中有狮子、大象的形态,所以随着地壳运动,地气就以狮子、大象的形象鼓出而成形。地气为什么会有不同动物的形态呢?这就牵扯到因果和宿命论。因此,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众生看不到佛,只能从我们这些佛弟子的身上去了解和感受佛。你千万别说我不是佛,我只是一个信佛、学佛的人。既然信佛学佛,为什么在我们身上看不到佛的影子?佛教里有个称谓“法王子”,一旦发心学佛,都可以称为法王子——未来继承佛位,弘扬佛法的接班人。尽管现在还做不到,但方向、目标必须明确。
学佛的人还有个弊病,认为发生在身边的事与自己无关,可以不闻不问。实际上只要发生在你身边,让你听到看到了,就与你有关,你就要去面对和解决。学佛必须有责任心,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责任心不仅对外面的人、事、物,还包括自己的起心动念,确切地讲,就是要对自己的信仰和行为负责。学佛的人对内在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不仅要清楚,而且还要把握,对外在身边的事情同样也要把握。学佛首先要开智慧,在智慧的基础上才能谈解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是检验智慧高低、定力深浅的试金石。
问:您06年开山,到今天这个规模,一定经历了很多困难,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
师:困难太多太多了!我十八岁出家,读了四年佛学院,闭了七年关,然后开山建寺,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件事。开始什么都不懂,图纸看不懂,要请专家教。后来到自己也能设计图纸时,寺庙也建完了。出家人本身比较孤僻,也不善言辞,所以不愿意与外界交往。而建寺需要报批、报建、筹集资金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逼着我和外面的人打交道,期间的甜酸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建此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有二百天我都是全身心地扑在工地上,和包工头在一起。我始终认为建庙是我做的第一件事,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才能经历和感受整个过程并建造出如意的作品。至于中间碰到的困难、受的窝囊气和委屈,实在太多了!建寺要到政府部门报批,报建,还要纳税,碰到理解的人还好,否则真是困难重重。跟税务局就没少吵架。后来我想:如果我真有这个实力和资本能为地方财政纳税,这是我的光荣,也能展示我的能力。所以很快调整心态,该交的建筑税几百万都交了。其实,很多事情想不通是自身的问题。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章法和潜规则,不适应就会烦…
《当下承担就是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