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弟子课程【法王分享修行经验-生活中的佛法】第五堂课
由心里呼喊出 Gmb千诺
不断、不断忆念着上师各种功德、各种善,不断、不断地向上师作祈请。
保持正念、觉性,从内心深处祈呼喊出「Gmb千诺」!
时间:2009年1月14日 上午10:00-12:00
梵文三皈依
献曼达
请转*轮
Good morming !
今天时间有一些晚了,但应该还是讲到十一点,因为今天有一些感冒,身体不太舒服,有多少位是想要皈依的?请举手,就是想要皈依的。并没有人跟我提到想要受「菩萨戒」,但是之前还有人跟我提到想要受「居士戒」,就是「五戒」。有的人请法王要给予「四加行的口传」,有谁想这个口传的?就是我写的那个口传的,想要的请举手!
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我想就只给这个藏文的口传。那么,首先还是问答,然后之后是「皈依」。
下午呢,有些人想要接受这个「居士戒」,「五戒」,所以下午会给予这个「五戒」,有两、三位朋友,刚刚有举手。
【学员提问】
Gmb千诺!念诵「Gmb千诺」它有什么特殊、甚深、深奥的意义吗?
【法王回答】
首先,「Gmb」这个名号来说,「Gm」是「事业」的意思,也可以叫「业」,叫「事业」,或者是「做业的」。「巴」就是指「一个人」。所以就是「行佛事业者」、或者是「做业者」的意思。这里主要的「事业」呢,它代表的是「利众」的这些事业,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利益众生的这样一个事业。那么,就是说这个名号,最开始是由于第一世DB法王杜song虔巴,当他在十六岁出家的这个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净观,这时候佛菩萨都出现、莅临,十万空行母用他们的头发编织成一个黑宝冠,赐予、呈给了第一世DB法王。所以,第一世DB法王杜song虔巴就得到了这样一个「Gmb」的名号。但是呢,我们说,其实所有我们形容这些叫「金刚阿阇黎」,或者所有的这些「上师」、「上师们」,由于他们都是在行持着利益众生,可以说是在众生心中能够种下善的种子的这样一个事业的人,所有的上师都在做这样、同样的事情。所以法王认为呢,所谓的「Gmb」这个名号,他不是指一个人而已,他可以是所有上师,代表所有上师的一个名号,代表所有「金刚阿阇黎」的一个名号。同样呢,他也可以就是所有上师的一个「咒语」一样的。所以,的确,也有一些经典当中或者一些上师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说,「Gmb」这个名号,其实是「所有行佛事业者」、「所有上师」的这样一个名号。甚至由于佛陀他未圆寂前,他也说到说:「未来在这个正法消失的时候,或者说式微的这个时候,他会以『上师』的、或者叫作『金刚阿阇黎』的这样一个身份出现,『金刚阿阇黎』的身份出现来利益众生。」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些「金刚阿阇黎」他们可以都是佛陀的一个化身,他们都是行佛事业者。
那我们说什么是「佛陀的事业」呢?所谓的「佛陀的利众事业」意思就是说将众生心中所具有的清净跟善的这个种子能够开显出来、引导出来!所以,这个就是「行佛事业」这样的一个意思。因此,当我们说到「Gmb」,或者说「Gm千诺」的时候,这也就是开启我们的各种正面的,或者说清净的、善的这个种子,将它开显出来,利益众生的意思。
所以呢,「千诺」的意思就是「知道我!」,或者说「鉴知我!」、「请您忆念我!」所以当一个行者,尤其我们在做「上师相应法」的这个修持的时候,我们常常说,我们要不断、不断的想着、忆念着上师的功德,上师的各种的善,同时不断的向上师作祈请。所以意思就是我们也要不断的祈请、忆念着上师,但是当然不一定你要口中念出来,就像密勒日巴大师,他曾经虔诚的祈请他的上师,他祈请上师的时候,他是从内心深处祈请他的上师的,所以不一定要口念,但是有的时候,为了帮助我们心能够保持一种正念,或者说保持一种觉性,所以口中念出来这个「Gmb千诺」这样也可以的。
【学员提问】
可否请法王建议一下!该如何协助或者说照顾这些临终者?尤其他们不是佛教徒的这些临终者,尤其他们如果是自己的父母的话,要怎么样照顾他们?
【法王回答】
无论说这一位临终者他是不是一位佛教徒,我们说要能够引领他能够投生到一个善道这是很重要的。那么,尤其我们说临终的个时候呢,要帮助他生起一念善心,那么我们常常说在死亡的那一刻,我们要他不要有恶念,而要让他有善念,如果我们努力这样去的话呢,这个利益会非常的大的!或许这个人一生当中没有做过一些什么善事,但是我们说死亡时候的这个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应该引导他向善。
那么就好象过去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屠夫,他在快要死之前,他见到一位比丘,这个比丘跟他说到佛陀的功德的时候,他生起了一个虔诚的心,然后他一只手比了一个手,就合掌的一个手势,一只手而已,然后他就死了!那后来呢,他们的家人就梦到这个亡者呢来托梦说:「明天我会投生在邻居家里面猪眷里面的一只猪,那么你们要把我放生!」那么当时他梦里还说:「你会看到有一只小猪呢,他会长出一只人的手,那么那个就是我!」后来的确隔天家人去看的时候呢,就真的有这么一只小猪,然后就把他放生了。所以,这是一个真的故事,因为也有这样一个照片。总之,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说:「人在死的时候呢,他的临终的那一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尽量的用各种的方式,让我们的亲人,临终的这个亲人能够这个时候生起一念善心,那这是很重要的!。
【学员提问】
美国印地安人有一种说法:「到了2012年,人类的心智会有一种转变,变得更好还是什么!」但现在的整个经济环境又不好,对这些,法王有什么看法?在西方,许多人心里都充满了很疑问,那请法王给我们一个简单的讯息,让我们可以把它带回我们的所在的地方!
【法王回答】
法王说这个在讲皈依的时候,会再提到一些有关「希望」的一些内容。那么所谓,就是有一些预言的人说:「2012年」,翻译解释说:「2012年会怎么样…。」,那法王说:「这并不是不可能!有的时候因为时节的一个变迁,有些人呢会开启那么一点自己的善心!或者说过去的习气种子它开显出来了!是有可能的。」
那么问题就先问到这里,皆下来会要给予的是口传。「四不共加行」,这个作者是「法王」他自己写的。最主要这一本是为了外国弟子而做的,同样也是为了(法王)自己,因为去年本来要讲这个「四不共加行」,但是因为传统的「四不共加行」太长了,所以我(法王)很难在那几天当中讲完,甚至要念完都不太容易,所以就写了这一部简短的四不共加行。
法王口传四不共加行
下午呢因为有很多人在做「四加行」修持,所以呢,可能下午呢,会做一些这一本的一些解释,那么像是尤其是「金刚萨埵」跟「上师相应法」的一些解释吧,过去在我解释「上师相应法」的时候,说不可以摄影,也不能录音。但是我还是想说,下午呢,我会简短的介绍一下,像是「金刚萨埵」跟「上师相应法」,就是一般性的来做一些介绍,相信对在做「四加行」的人来说,会有一些帮助的!之后呢是「皈依」。
「皈依」的本意和深意
那么首先要介绍一下,什么叫做「皈依」?所谓的「皈依」,我们可以说在我们在生活当中,都具备的一个东西,叫做「皈依」,它其实指的就是一种依靠。譬如说:就好象一个小孩子,他需要依靠关爱他的一个父母亲,然后透过有着父母亲的一种照顾的时候,他会很放心!很安心!就像这个样子。「皈依」其实他是带给我们一种心的一种希望,跟建立起一种心的信心。尤其是在今年,我们说看到世界上整个经济非常的糟!而且很多人都失业!可以说大家都在一个仿徨失措的这样子,这样一个时刻,我们一起来做这个「皈依」,希望透过这个「皈依」,我们能够生起一个心的希望,并且具备心的一种勇气跟信心。
我们常常说「皈依」,那就好象是一个小孩子,受到一种惊吓跟恐惧的时候,他很自然第一个念头想到甚至喊出来的就是「妈妈!」,譬如说:「妈妈啊!」就会这样子叫出来!那么就好象是小孩子有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我们也是。我们在这个轮回的痛苦当中,或者我们说就是在这样一个分杂的世间,充满了许多的压力、痛苦,而且我们常常会感到一种无助,在这些的烦恼、孤独的痛苦当中的时候,我们心中其实都会想着,我们也能够喊出一个名字,能够有一个对象是我们能够寄托的,能够帮助我们的这样的一个人,无论说外在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但如果我们心中能够有这样一种心灵的依靠、信心的话,这是非常好的!因此,所以我们应该要找寻的是一种内在的、皈依的一种心灵的依靠处!
以前,我说过一个故事,这只是一个故事,并不是真实的!过去有一个上师他有许多的弟子,由于他的弟子越来越多来找他,有一天他的侍者就说:「唉啊!上师啊!你这么辛苦,你将来这些弟子越来越多的话,他们都会什么大小的琐事都会来找你,你会太累的!」这时候上师说:「喔!的确会这样,没有关系啊!如果真的是这么多人来找我的话,我可以跑到这个珠穆朗玛峰上去,那就不会有人找到我!」弟子就说了:「那也不行啊!因为最近有很多登山客,如果你在珠峰上,可能碰到这些登山者,他们看到有这么一个人在山上闭关,他们可能下山之后,会告诉更多的人,那么更多的人会来找你!」那上师就说:「那没关系,我可以到月球上去,那这样我就会很寂静、很开心了!」这时候弟子说:「也不行,因为像是美国啊!很多国家,他们都开始登入月球,那如果真的有人发现你是在月球上的一个上师的话,你可能会更出名!那你会更…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五堂课 由心里呼喊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