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6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开示:创古仁波切

  翻译:堪布丹杰

  日期:2006年6月1日~5日

  整理:Sigrid

  校对:法聚法师、庆喜法师

  

  业障消除 愿生净土

  

  所以在早上的课程当中,提到这个药师经当中,是由文殊菩萨来请示世尊,也就是在第二页上面有提到说「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这也是特别为了利益在这些佛法要式微时的众生,如何帮助他们的业障消除呢?这时佛陀就回答了方法,即有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他是在东方的药师琉璃净土当中,他过去曾经发了十二个大愿,就是为了要利益一切的众生,早上已经将这十二个大愿介绍过了,透过这十二大愿,可以帮助众生,尤其是受着苦痛、病痛的众生离开这些痛苦,接着由文殊菩萨请示佛陀,就是以这种问答的方式,总共有八个,接着佛陀便一一的回答,告诉弟子说离开痛苦的方法是什么,要如何来修持药师佛、向药师佛祈请等等。

  

  首先介绍佛陀开示这个净土的情况,各位可以看第八页上面说「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这里是首先他介绍了药师佛琉璃净土的情况、及种种相状,接下来又谈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同时在这个琉璃净土当中有二个菩萨,日光遍照菩萨跟月光遍照菩萨,「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在这一段当中佛陀他介绍到净土的情况,当中还有有二位菩萨,如果一个弟子他具备信心向药师如来祈请发愿的话,就能够投生到这样子的一个地方去。所以在这里提到说我们发愿是很重要的,像经文中提到「应当愿生彼佛世界」,通常我们发了愿之后,有二种情况,一种是能够实现的愿望,一种是愿望他无法实现,那当我们说因缘和合的时候,这个愿望就能实现,但是如果因缘条件不具足时,当然就无法实现了,所以仁波切就举了一个例子,他譬如说他如果发一个愿望说「好,我现在前面的桌上要有一朵花」,他就一直发愿要有一朵花,要一朵花、然后每天、每月、每年都这样在想要有一朵花,但是他还是没有办法有一朵花在那里,因为没有做任何事情,但是如果说稍为有一点智慧跟方便的时候,那同样我还是有一个愿心,我希望桌上有一朵花,于是开始准备,譬如说一个小盆子里面装了土,然后有肥料、有水、还有一个种子,慢慢这样子放在前面,因缘和合就有可能开出花来,在佛经当中说,我们发愿的话就能够投生,但是真的能否投生到那个净土,那要看我们首先一些因缘,例如我们有没有积聚资粮,同时我们对佛法是不是具备信心等等,以这个为基础,并且实修佛法的话,那么这些因缘条件和合,就有可能投生到净土的。

  

  发愿修持 远离恶趣

  

  之前提到佛陀说我们发愿是非常的重要的,透过了发愿,同时实际来修持,这些愿望都可以实现、可以成就的,接下来是谈到说如果具备一些恶行、恶业的话,那么会投生像恶鬼跟畜生等等的情况,在经文里面提到「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坚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在这里是提到有一些人,他不知道因果,同时他完全不肯给予布施,非常的吝啬,透过这样一种因果的道理,他将来会投生在恶鬼跟畜生道的,这是从因果上来讲,这里也谈到,如果透过了向药师佛的大悲心的光明,是能给予他们救护的,所以这是说因为我们过去所造的这些恶业,因此便会投生在恶鬼道跟地狱道,「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他在生前由于听过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所以就算他投生在地狱恶鬼,也能够因过去的这种善的习气生起,而忆念起药师佛的名号,那还生人中,还生人中之后,「得宿命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尤其后面提到说,能够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这是提到说他得到了这个人身,并且是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而且发起菩提心,积聚资粮,那么他在最后就能做到这样子以血肉等等来分施给一切、来布施给一切的众生,所以这一段是指说透过了药师佛大悲的加持,那我们能够远离恶鬼跟畜生这二种道的。

  

  接下来佛陀开示了第二个教授了,透过大悲的加持,我们不用投生到地狱去,这一段的经文是「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在学习了很多的学处,但却破了戒,「尸罗」就是戒,「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则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等等。虽多闻但是生起我慢心,「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就是指说透过自己的过失,自己就像是愚人一样,最后会落入邪见、错误的道路,同时「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同时也会让非常多的有情众生,落入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但还是有方法,不落入恶道的,那就是要依靠药师佛的大悲加持,所以接下来又提到「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下面的另一个译本跟藏文比较一样,所以下面说「以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于地狱处。」,特别只讲地狱,「彼佛威力如来名号暂得现前。」那是过去生中,由于听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他虽然投生地狱,如果他回忆起这个名字之后,即使舍命就是从地狱离开了,还生人道当中,同时「正见精进淳善净心」,就是说他投生在人道之后,具备正见等等,不再具备像之前谈到的,增上的我慢、自是非他、嫌谤正法这些过失都没有,而是「正见精进淳善净心。便能舍家。于如来教中出家学道。渐次修行菩萨诸行。」以上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种种大悲加持。

  

  忆念药师佛 恶念化清凉

  

  接下来第三个教授佛陀所开示的部份,是谈由于我们具备了这种我执,特别是贪、瞋、痴的烦恼等等,会将我们牵引到三恶道当中去,那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脱离三恶道呢?就是这里谈到特殊的能够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后面提到特别为人的话,「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这是指如果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佛法,或者知道对治的方法,那我们就只能这样受着苦痛,但是若过去「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等等。这里是说由于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一种加持力,这样的善因、习气,我们能够忆念起佛陀,至心皈依,透过修持佛法,消除我们的烦恼,常遇善友就是说常遇善知识,透过这样永断魔罥,魔,指的就是牵引我们到恶道当中的各种贪、瞋、痴烦恼;这里的罥就好象是魔网是一样,将这些魔网都断除了,然后将无明的壳消除,还有竭烦恼河,让这个烦恼的河干枯了,最后「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患苦恼」。

  

  佛陀又提到说,特别在此生当中,由于我们积聚各种的恶业,会在此生当中受到一些伤害的情况,「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有很多的有情在今生当中,互相喜欢好喜乖离,就是挑拨离间,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不仅如此,由于有这样的一种心,叫做「此等互起恶心的众生」,以这样的恶心众生,他们更会「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都会做各种伤害的事情,互相谋害,具备这样恶心之后,互相会以身口意三门来互相伤害,如果不以三门来伤害,还有其他的方法,后面提到说,或者「告召山林树冢等神」,也就是召些山神去伤害对方,或者「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或者「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厌魅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无论说自他、互相伤害的各种方法,「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被害的人,或者说被别人诅咒、被别人伤害,如果他曾经听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话,他就不会被这些恶事所侵挠、所伤害,同样如果我们是伤害别人的人,别人过去如果曾经听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话,那么药师佛会加持他,「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凌互为饶益」,当时我们并没有办法马上就止息这些斗争,或者马上消除这些恶业,但是由于透过修持药师佛,或者念诵药师佛的名号,慢慢我们会提醒自己,减少自己的恶行,并且多积聚善行,互相的饶益,这就能够达到的止息一切恶行恶业。

  

  植此善根 莲花化…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