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都是仇恨痛苦把自己生命给葬送了。没有一个很快乐、很善良、很祥和的人出现这些问题的。
我们的生命,即使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圣贤教育,你也具备良好的本能,都具备,从哪里知道呢?你看有一些老人一生当中遇到佛法,没有遇到圣贤教诲,但是他一生为人非常地厚道,做事情都是想到别人忘掉自己,对自己很淡化。这些老人到晚年的时候,他的生活很安详,很平稳,感觉自己一生无愧于天地,没有亏心于他人,所以很平和,自然这个晚年过得很幸福,能够做到无疾而终。因为他的心里面没有这些波浪,甚至于想想,曾经帮过多少人,救过多少人。不单单你所帮助的人、所救的人他来感你的恩,来报你的恩,你能得到这种关怀,在你内心当中你关怀一个人、爱护一个人的这种心情就比你去恨一个人不一样的,大不相同。那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心情心态转过来呢?
从今天开始佛菩萨教导我们,教我们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从此以后我们大脑里面全是善的,全是好的,那你老年的时候很快乐,来生最低的限度是生天堂。天堂是自己的心造的,自己的善造的,如果你再能一心念佛,真正对净土念佛法门有所了解,你就到佛国去了,这生了生死出轮回,永远不再受苦了。因为你意识里没有苦难,没有这些障碍,这是佛法的真谛。可见得我们学佛是对的,皈依三宝是我们真正地找到了皈依处,皈依我们内心深处这个心灵的老家。
我们现前的众生很浮,妄念很乱很杂,人的世界人的环境是这样形成的,今天想件事情做了,明天又想件事情做了,不断地追逐于你的妄念之中,把你的生命在这个里面展开了。想到高兴的,就高兴好几天;遇到痛苦的,就痛苦好几天。所以总是在这种酸甜苦辣里面挣扎,已经形成习惯了,忽然间跳出来,反而不习惯了。我们明白这个问题就知道,如果我们要在世间,在这个六道里面,能够不堕恶道,或者说生命能够不断地往上提升,也有办法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想求健康求长寿,可以做得到,有方法的;你想求发财求智慧,也能做得到,你种这个因嘛。你每天布施欢喜,每天心情都是快乐的,自自然然会健康长寿的。
佛门里面讲有求必应,是佛法里面有圆满的理论,有周全的方法,还有几千年的经验,历代祖师都给我们做过榜样了,所以这是最科学的。我们有幸能够听闻,也是我们过去生中积累的福报很大。为什么一直都提到,我们能够聚在一起是过去生中所修来的福报,因为太不容易聚在一起了。我们一生当中能够真正坐在一起,听闻佛法,能够有几次呢?能够有多少?不多啊!一生当中没有多少次。佛告诉我们,我们人生当中不容易遇到。所以社会大众才那么多的误会,那么多的障碍。这不能怪他们,怪我们弘法人把这些事情讲明白的不多,造成了这个现象。
我们佛教徒都应该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使命,来做这些事情。你身体不好,身体有一些状况,在佛门里面都让身体健康,那是小事情,不是大事情,绝对能够办得到。为什么呢?佛知道你的病因是什么,病根是什么,把它给解决了,你的病就没有了。这个病不是神话、神奇的,而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生活的环境,所支配的是我们的烦恼。你生一次气,你的身体就会损伤一次,你发一顿脾气又损伤一次,时间久了,肝也坏了脾也坏了,生病了。现在你学佛了,佛告诉你,遇到事情,事事是好事,人人都是好人,我不生气,我心情好了,这个时候你的身体不好的细胞,开始慢慢地转好了。每天烦恼你的细胞也跟着你烦恼,你的细胞跟着你的无名火发热,现在你平静下来了,也就不发热了,逐渐逐渐地恢复正常了。病变的这些部位,都恢复正常了,这种事情很多。
我们一定要知道,佛菩萨的加持、佛菩萨的智慧无量无边,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无过于让我们真正地都能够幸福快乐,真正找到人生的皈依处。
大家在一起共修,是一个因缘,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这才是正确的。一个道场的建立不容易,佛法的难遇,时间都非常非常地长,何况建立一个道场。所以祖师常常感叹地说,诸法因缘生。就是各种条件各种因素和合,这件事情才能办成,缺一个因素都办不成,你看有多难。我们今天有这个福报,有这个机缘,大家在一起共修,在一起共同念佛了,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都受益了,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大家一定要和合地共同发心,共同发愿,维护道场、维护佛法,这才是正确的。这才是报佛菩萨的恩,报社会大众的恩,报一切众生的恩。
你得到佛法的利益了,怎么办呢?你把这件事情让大家都得到利益,都能够受到佛法的滋润,这就对了。
我们集体要共同发心,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的,大家有一分光就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发一分热,自自然然地会把大家的爱心、善意传递给社会、传递给人民,这是正确的。大家的力量不可思议,因为有佛菩萨慈悲的注照,光明遍照,佛菩萨会保佑的,所谓的“保佑”就是每天都在加持念佛人,你念佛佛菩萨也念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说得很清楚:“如母忆子”。佛菩萨就像慈悲的母亲一样,每天都盼着大家回头,不要再受苦了,多么形象的比喻。
我们无始劫以来迷路了,把自己的方向迷了,人生充满了无奈,充满了迷茫,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样才皈依。皈依了就是皈依我们内心真正的家园,真正庄严、清净的净土,是我们自己本具的。佛菩萨有依正庄严的佛国世界,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足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生活在清净庄严的佛世界,这是佛的宗旨。
基础就是《弥陀经》上所讲的,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为什么那里那么好呢?因为那里全是善人,上善之人聚会在一起,所以感应的国土是清净、自在的,是祥和的,是没有灾难的。如果我们这一个地区都是善人,都是上善之人,这个地区就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因为都是善人,真正可以实现人民安居乐业,这个“善”多么重要!佛教我们最基础的“断恶修善”,这一条落实了,这个社会就祥和了。祥和了天灾人祸就减少了,大家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的事情,这个社会、人类就更加地富强了,是这个道理。可见得“善”的重要性。
——2010年6月开愿法师在济南长清念佛堂皈依法会上的开示(二)
《真正的修行不在环境,而在正确的认知》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