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习佛法,觉悟人生▪P2

  ..续本文上一页心经》告诉我们得很清楚啊。所以我们真正的生命不会因为环境的成、住、坏、空产生变化,也不会因为你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而产生变化。它是永恒的。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永恒,只感觉到了无常?只感觉到我们这个身体从出生到年幼、到少年、中年、老年不断地在变化,不断地在感受着种种的无常,外面的世界也在变化,生活环境很美好,但是它保留不住。所以古人常感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在我们的这个世界里面被无常的环境、现象把真心蒙蔽了。蒙蔽了真心以后,才产生了种种的痛苦,产生了种种的业障,越迷越深,越陷越深,最后我们不能自拔,把自己送到苦难的世界里面去了,送到苦恼的生活环境里面去了。

  老年人为什么那么多病呢?为什么身体不健康呢?决定心情不开朗,决定是忧虑重重啊。身体所能够感应到的自然都是病态的状况。如果你洒脱一点,如果你开朗一点,你的身体就会因为你的开朗洒脱变得健康。

  我们念佛,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呢?阿弥陀佛寓意无量光、无量寿啊。光明代表智慧,念的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光明,光明代表寿命,无量智慧、无量寿命,你说你会老吗?你说你会有病吗?决定不会老,决定没有病。注入我们生命里面的是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多么殊胜多么有意义呢。这是我们念佛真正的意义。

  别人讲你们光念个“阿弥陀佛”,你们是迷信啊,什么都不明了啊。他不知道佛门里面有高深的智慧,有圆满的学问、文化,但是懂的人太少了,不明白佛门里面到底在讲些什么。佛教在我们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代代出现这些祖师大德,他们把佛教的思想智慧发扬光大,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年我们佛教的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感慨地说了一句话,说如果中国人离开了佛教好像说话都不完整了,佛门里面有很多的词语,慢慢地深化流传到我们每个家庭当中:慈悲、善良、觉悟,很多的词语都是从佛经里面流传出来的。前天我们和几位文化界的名人、老教授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还在说,佛教在我们国家发扬光大,生根、茁壮、成长、有丰硕的果实,可见得我们中华民族是非常有福报的,为什么有福报呢?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心量大,不断地在吸收着智慧,不断地在开拓我们的心胸,能够把佛法圆融到我们生活当中来,变成我们中华文化的三个支柱之一。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已经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之中,已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我们的生活日用平常当中啊,只是我们没有觉悟而已,我们没有觉察到啊。

  可见得佛教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一千多年佛教都是教育,烧香是代表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信心,是表法,而不是佛菩萨喜欢闻你这个香;磕头表我们尊师重道,就像我们过去到学校去读书,对老师要行礼,以前是三跪九叩,现在是鞠躬。所以礼佛不是拜偶像,是代表我们用最虔诚的心来学习佛的教育,来学习佛的智慧,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在佛门里面得到受用。

  现前一般有一个误会,一谈到佛教就知道去烧香磕头,去烧香磕头了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什么原因,就产生了一个迷信的色彩:这家又迷信了,到庙里去磕头烧香去啦。影响很不好,自己也不好意思。偷偷地去烧个香、去磕个头、去求个平安,他不知道佛门里面有高深的智慧,真正我们要保平安、真正要吉祥,我们要学佛,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慈悲啊。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明了了,学佛是时尚的,学佛是赶得上潮流的。不是我们学佛了别人会笑话我们:你怎么学迷信啊?你怎么搞这些东西啊?他能够说这些话出来他是对中华文化不了解,对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不了解,了解了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自身要知道,要明了。

  过去这些大诗人,大文豪,他们有那么高的决心,他的作品、著作能够流传于后世,没有别的,他的心胸豁然开朗、洒脱啊。这些精神从哪里来的呢?佛门来的。在佛门里面所学到的。到我们社会当中,一般人的感觉,哦,那么高深,那么的有意境啊。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达到这个程度,每一个人都应该把我们自身的心量拓开,这样你才能够有所成就。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不够我们谈什么这个力量啊,底气都很弱,所以我们学佛别人不理解,我们学佛有障碍,如果真正明了了,这些障碍全部化解了。

  佛教教导我们真正地来了解我们的生命,这个意义就非常深非常广。佛讲经49年,就是来为一切众生讲明白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人生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所以佛法对每一个人都非常的重要,这个意义都非常深远。

  学佛了,就是学智慧学觉悟了。如果他们明了了,他自然也会来学了,不会障碍你的。佛法,觉悟之法,都应该学习。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怎么样来认识自己呢?佛教导我们怎么样来面对人、事、物的环境,怎么样来开启我们真正的智慧,有圆满的方法,有圆满的理论。不是佛能成佛,我们众生都是凡人,是佛能成佛,佛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都能成佛,是这个道理啊。可见得佛教里面讲的这个心量多么大,佛告诉我们众生和佛是平等的。我们感觉我们是众生,佛慈悲伟大,但是佛告诉我们,我们和佛是平等的,没有区别的,可见佛的心是多么的清净慈悲。

  我们学佛时间久一点,就会产生傲慢之心,啊呀我学了多少年、我修了多少年,瞧不起初学,瞧不起刚入佛门的,这是很大的错误。都是平等的嘛,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那你学几年你就很了不起啦,那别人都不如你了?这是错误的。真正地去学习,一定要把我们的这个我慢心降服,只有我们把这个心放平和了,才能够真正听明白佛菩萨的教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是平等的,培养我们的这个平等性。在我们生活当中这个我慢是很难降服啊,有一点成绩就值得骄傲,一骄傲就把自己真的忘了,障碍你的菩提心,障碍你的菩提大道往前进步,那怎么办呢?每时每刻佛教导我们对一切恭敬,你要想有进步,对一切人有恭敬心,像对待佛一样恭敬,那就对了。不能说我是老修了,别人都是初学,别人都不如你,你很厉害,这是错误的。

  佛法犹如大海一样,我们每一个人在里面的受用是不同的,因为我们来到佛门里面所求的也不同,结果当然不同。我们去努力付出,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得到的结果是我们的初发心。你是为什么而做的,将来得到的果报和你的心量是相应的。你说我就是为了家人能够平安健康而来学的,你得到的就平安健康,这么一个果报;如果我们是为了生天而学的,说人间太苦了,我们在人间虽然有快乐但是痛苦还是很多,不如这一生断恶修善,认真修行,来生生天,你一切的努力是为了生天而修的,将来你心境变成了天堂。努力是相同的,发心不同,将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有的人发心很大,说不但人间的这个荣华富贵不好玩,不好,天上也不究竟啊。天福虽然是没有苦都是快乐,但是还有享尽的时候啊。因为他的分别执着没有去掉,当福报享尽了还要堕到人间来,还要堕到六道轮回里面去,甚至也要变饿鬼变畜生,去受业报,天上也不好玩。那怎么办呢?拼命地修行,认真真干,超越轮回。所以努力是一样的,你想生天也好,你想成佛也好,努力是相同的,但是你的发心不同,果报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想修一点福报,说我这生没有福报,来佛门里面布施供养,我就是为了修福,所以你就能得到福报。无所求地修,得到的是无量的功德,就是这个道理。同样一件事情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发心。我们的发心大,果报就大,发心小,努力了半天,努力了一生,得到的果实就小。

  由此可知,我们做人、做事业也是这个道理。你的心量小你就只能做个作坊,你有多大的心量成就多大的事业。心量不够,福报就聚集不起来。在我们修行当中,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宇宙的真理只有一个,在我们生活当中不断地去升华不断地去觉悟,也能够体悟到佛法。因为佛法是智慧嘛,佛法就在生活里面啊,只要你有觉悟有智慧,佛法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心没有正知正见,迷迷糊糊的,你读佛经你也读不懂,照样有障碍,看着佛法也是有障碍。佛法本身是为我们来开启智慧的,不是让我们越学越糊涂,越学越迷茫的。

  在我们修行的路上,认清楚了就容易下手。为什么我们强调要学《弟子规》?《弟子规》是一个基础,是我们做人的基础,也是我们修行成就菩提大道的基础,也是和谐安定的基础。首先什么地方和谐安定呢?我们的家庭和谐安定。你知道怎么样孝顺你的父母,孝敬你的长辈。同样的你的儿女学会了将来如何孝敬你,你的家庭就没有恐怖了。如果没有学《弟子规》,不懂得圣贤的教育,你的父母有恐怖啊。当年年轻的时候为家庭付出,为大家服务,真的是做牛做马,老了以后没有保障啊,因为儿女没有学《弟子规》,把老人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他们有恐怖,有恐怖就不和谐了,也不安定了。我们学了《弟子规》,就知道如何去做,自然就好了,你的孩子也学会了,这对他本身树立一种人生的观念也非常重要,他能够孝顺父母,能够知道尊敬长辈,他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这是做人的根本啊,所以你们到老年的时候也没有恐怖。可见得多么重要,太重要了,这是基础啊。不断地修行,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体悟到圣贤所说的这些教育多么的实用,多么的用心良苦。

  第二讲 学佛要落实到生活中

  在圣贤教育当中,学习一切的经论,它都有一个实处让我们去实践,去落实。这是学之有用,这也是我们人类和谐、整个生命延续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文化。在我们学佛的路上,这也是根基。一个团队里面都能够知道尊敬长辈,都能够知道尊敬领导,领导也能够爱护员工,也能够关爱你下面的办事的这些人员,那就和谐了。大家自然就团结一心了,你的团队…

《学习佛法,觉悟人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孝道的真实意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