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福,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损福,每一天都在消福。我们吃饭,我们要消掉做饭者他们发心的功德。我们如果不努力的修行,我们这一点功德一天天的减少,我们的资粮一天天的减少。所以要发心培福。我们在寺院里只要你发心,做一点小事,只要你是认真的,它都是有功德的。我们培福是具足修行的基础,没有资粮是不能定道。资粮多的,培福好的,他的心胸就越来越宽,他们好像是一坨黄金,变成金身了,不变不坏。如果你培福,具足了功德,你变成一坨黄金了,不变不坏,你就站在哪里,八风吹不倒,十风都吹不倒,要靠重量(定力),又珍贵又有定力,无论什么歪风邪气,妖魔鬼怪对你怎么干扰,他都不动不摇,因为他有定力,他有资粮。如果没有资粮的人,他是轻浮的,他是飘浮的,不要说八风吹不倒,就一句话都可以把你吹倒,一件事情也能把你吹倒,不但要倒,还要丧失信心,丧失道心,还什么都不信。所以遇见困难,遇见逆境,遇见违缘都动心的人,主要的原因是福报不够,要多培福。不要认为我现在已经有一点世间的人天福报和善报,衣食丰足,人缘很多,当你没有福报的时候,什么人都不会相信你,那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如果你没有福报,你没有资粮,什么鬼都会找你。修行的人,你资粮具足了,福报具足了,智慧再充满一点,你生起了恭敬心,心胸宽广,大家都来供养你,十方诸佛都要赞叹你,天龙八部都要护持你,你的道心就坚固了。所以培福在我们修行当中,是第一重要。发心培福,培福的目的是干什么?培自己的福,用自己的智慧,去感化一方人,教化一方人,度化一方人,你自己都站不稳,你还度谁呀?所以,学佛的人要自觉,才能觉他,就是这个道理。你不要认为自己才高八斗,我看落一片树叶子下来,你都要跑多远,有的人信誓旦旦,我今天要这样,明天那样,为了众生,为了弘法,为了什么的,遇到一点困难他跑得比兔子还快,你是学的什么佛呀?学佛的真与不真,主要看你是不是能应对逆缘。逆缘实际上是助缘,它提醒你,帮助你,被人骂一顿,能消掉你很多年的业障,被人打一顿,能消掉更多的业障,如果你不还手,那他的罪过就大了。我闭关十年,这十年间,凡是认识我的人都知道,那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闭关出来后还要培福十年,现在我都还在培福,还在给大家修路,为什么要修路啊?就怕大家走路不平坦,要摔跤,修什么路啊?修菩提路。我六十多岁了,一下飞河南,一下回四川,一下到南充、一下返中江,一下去德阳,一下到万善寺,一下跑成都,到处跑来又跑去,为什么呢?就是给自己培福,自己的培好了福,还要跟大家培福,跟我有缘的人培福。我要让我的有缘人,在这一生,这一世能够成就。
前两年我很担心,今天下午我非常兴,你说我高兴什么?有人说:“海空法师,不怕你弟子几百万,你身边没几人是修行的。”我说:“你说错了,我身边修行的人很多,也有很认真的,为什么呢?修行本身就是自己的事情,好象是饮水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人是有成就的。”有的人担心的是:他看到这寺院里都是些老头,大家没文化,就只能做点佛事,打点铛铛,敲点梆梆,只能干点这些,又什么也不知道,又讲不来什么佛法。我说:“你放心吧,时间一到,他自然会来的。我用自己的愿力,用我的行为,去感化这些众生,我相信有知识的人,愿意弘扬佛法的人,慢慢都会来,你们说对不对?(众答:对)这次我们栖乐寺,不来了一个博士生寂文吗?现在也去授了大戒嘛!承担老佛爷家业,现在慢慢又有年轻的博士生又发心要出家了,我很高兴,佛教有希望了。只要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精神,需要我们中华文化,需要我们佛法来武装人们的思想,来改变他们的人生,让他们都觉悟。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觉悟,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和谐社会从自己开始,和谐社会从心开始,那么我们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希望,也就为期不远了,你们说对不对呀?(众答:对)如果说只喊一个口号,我们口号喊得再多,再漂亮也没用,因为没有行为,大家都心照不宣,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就只是一个口号。小说《西游记》大闹平顶山,猪八戒与妖怪有这么一段对话,那妖怪看到猪八戒长得这么难看,那妖怪又变得很漂亮,妖怪说:“哎,你是妖怪。”那猪八戒说:“我不是妖怪,你也不是妖怪,我们大家都不是妖怪。”你们认为这是和谐社会吗?是吗?不是!和谐社会是建立知因识果的基础上,大家都知因识果,从缘起上,从心上开始。人与人之间,都互相关照,互相支持,互相爱护,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原谅,多一些理解,把佛法作为我们修行的座右铭,生活的座右铭,行为的座右铭,这就是普贤菩萨的大愿。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愿望去行为了,做好我们身边的事情,弘法利生的事情,我们家庭的事情,社会的事情,这就是普贤菩萨的愿行,就是行愿。普贤菩萨的行愿说了这么多,之乎也者一大堆,说来说去,要落实到人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去。如果落实不到现代人的生活、工作中去,对我们学佛有什么好处哇?他与我们不相干哪?所以佛教提出了一个人们宁愿做的,顺应时节因缘的问题,佛法经常都是这么讲的,诸法是因缘生的,缘分变化了,我们的方法也要随着缘分去适应它。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就是说这些。我们的行为能不能做到这些,我相信你们能做到,因为我相信我自己能做到,我相信你们也能做到,你们相不相信你们自己能做到吗?(众答:相信)你们做得好哇?今天来听我讲的在家人,将来都变成普贤菩萨。你们江南来的,回去按照这种办法去做,你们将来就会变成观音菩萨。你们鞍山来的,你们把这些愿行做到了,就会跟文殊菩萨一样,你们也会变成文殊菩萨。安徽、山东那边来的,你们发大愿去行持,具足资粮,勇猛精进,认真修行,这一生能够成就,这一生能够成佛。把你们的智慧开发出来,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运用到社会当中去,感化一方人,教化一方人,度化一方人,你们自己成就了,他们也成就了,我们的人间净土就在脚下,就不需要到西方去了,让西方的人走过来,好不好啊?(众答:好)这才象样,我们老往别的地方跑,往西方跑。我们要发愿让西方的人往我们东方跑,什么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我们自性中,在我们一切行为当中,我们的思想开朗了,我们的智慧开发了,我们的方法正确了,我们的行为端正了,这个世界自然就和谐了,你们说对不对呀?(众答:对)为我们今后的人间净土,为我们的和谐社会,我们每一个人的功德圆满了,智慧圆满了,觉悟圆满了,成就我们这一生的愿望,为成就我们的修行而奋斗。大家在这一生中能够法喜充满,功德圆满,阿弥陀佛!
按照经书上讲,就不是这么讲的,我没有按照经书上讲,我讲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经书上说的,如果按照经书上讲,大家听不懂,就不叫讲法,所以说大家听得懂的话,才叫讲法。所以叫诸法因缘生,这叫缘起。好了,今天晚上还要授法,希望大家精神饱满去准备,今天晚上大家都能得道而归,阿弥陀佛!(众答:阿弥陀佛!)
2008年5月2日于白塔寺
《愿行的力量(下)》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