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深信,犯戒了;有时候也明白,也相信,但是烦恼一起来,控制不了,犯戒了;有时候因为有习气,不知不觉地又犯戒了。这就是我们犯戒的四种原因。
上师如意宝在这里劝告我们,好好受持戒律,修出离心,发菩提心,去证得大圆满。你要证得大圆满,就要先发菩提心;你要发菩提心,就要先修出离心。这个次第、程序是必须的。上师如意宝也是在强调基础、次第,我们现在也在强调基础、次第。他老人家在这里是由上而下来讲的,我们是由下而上来讲的,其实是一个道理。宗咯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也强调次第。什么是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智慧。所以说,基础很重要。
别总是想一步登天,想修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没有用。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学密了,现在修本尊呢;我学密了,得到灌顶了。”笑话!什么叫修本尊?我们讲过,修本尊,五种圆满是基础,两个次第是方法,最后才能成就本尊。灌顶是在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相续成熟了,才能接到灌顶,之前是不可能的。其实按仪轨严格要求的话,灌顶要具足很多条件:上师的条件、坛城的条件、弟子的条件。不是谁都可以受灌顶的。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盲修瞎炼,这样会错过机会的。所以大家要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的来,脚踏实地地修。
上师如意宝也讲了,先修出离心。修好了四外加行,才能产生出离心。然后劝我们修菩提心。菩提心是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再去皈依三宝,然后修四无量心,才能生起愿、行菩提心。有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然后再去消业、积福,修上师相应法,最后才能领悟大圆满。
修持加行是通向大圆满的唯一之路。通过四外加行修出离心,通过皈依、发心修菩提心,通过除障法、曼茶罗、上师瑜伽修大圆满,这是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真的,遇到了这么殊胜的法要,这么完整的一个法门,还不好好修,还到处瞎跑,就是福报不够,或者说没有福报。这就像一个快要渴死的人,碗里装满了甘露不喝,却到别的地方去找白开水一样。你自己碗里装的是甘露,你喝了不仅能解渴,还能治病,治烦恼,解脱痛苦。但是没认识到,还到处去找白开水。你不一定能找到,即使找到了,也只是一杯开水,没有多大意义。
你们虽然遇到了大圆满法,这么殊胜的法门,但是,若是你们认识不到,不珍惜的话,你们还是没有福报。只听到一些开示,接到法本,念几遍仪轨,这不叫“遇到大圆满法”。你认识到了,能够学修,而且能够不间断地学修,这才是真正的遇到,这才是真正的福报。如意宝是拿到手里了,你是幸运的,是有福报的,但是你觉得这是一块石头,你没有认识到,不知道这是如意宝,然后把扔到垃圾桶里了,对你来说,和没有得到一样,还是没有意义,你还是没有福报。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珍惜!珍惜!好好学,好好修,今天就讲到这里。
最后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渡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胜利道歌》讲记(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接着给大家讲《胜利道歌》。这里主要讲的是法王劝我们修大圆满法。大圆满法是能够快速成就佛果的唯一的方法。然而并不是谁都可以修持、领悟大圆满的,要修大圆满正行,需要一定的基础。什么是修大圆满法的基础呢?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出离心。若是没有出离心的话,无法发出菩提心;若是没有菩提心的话,无法领悟大圆满。这个次第很重要。
我们虽然有缘分修大圆满法,但是修大圆满法的人,都要从基础开始,先把出离心修出来,再把菩提心发出来,然后再去修大圆满,这样才能成就。
现在我们修加行,也就是修基础。通过四外加行才能产生出离心,通过五内加行的皈依和发心,才能发出真正的菩提心——愿行菩提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修除障法消除业障,修曼茶罗积福,修上师瑜伽培养对上师的信心,然后和上师相应,最后才能领悟到大圆满。这个程序、次第很重要!
首先要观察自相续,在自己的相续中有没有出离心?若是没有出离心,就先修出离心,然后再进一步地修菩提心,然后再进一步地修大圆满法。若是在自己的相续中有了出离心,那样你就可以直接修菩提心了。若是相续中具备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就可以直接修大圆满法正行了。这个次第很重要,也是必须的。
言行恒时随顺友,秉性正直心善良,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今天讲人品。人品是学佛的基础,无论是修小乘,还是修大乘,都要有这个基础。若是没有仁义道德做基础,你无法能够学佛。连人都没有做到,怎么能做菩萨,做佛呢?上师如意宝在这里也是强调这个,要有一个好的人品,好的规法。
“言行恒时随顺友”,人都有个性,大部分人都特别倔强,不讲道理,自以为是,不恒顺众生,不随顺自己的亲朋与道友。我们的言行应该恒时随顺亲友。不是偶尔地恒顺,而是恒时随顺。
“秉性正直心善良”,我们对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善待所有的人,不能有恶意。他人有困难的时候,自己要实实在在地去帮助,希望他人得到好处。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我们以前讲过,真正想让自己得到利益,就先要为他人。这里也是这个意思,若是自己想得到长久的利益,就要暂时去利益他人,这是一种窍诀。你去帮助、善待他,这样他以后也会帮助你、善待你。你去帮助、善待更多的众生,这样最后他们都会来报答你,这样你得到的利益就多了,得到的帮助也多了。
此乃清净人规法,三世诸佛方便道,
亦为四摄之精华,诸位弟子切莫忘!
“此乃清净人规法,三世诸佛方便道。”“人规法”,就是仁义道德。这是一种清净的仁义道德,三世诸佛也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的。
“亦为四摄之精华”,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四种窍诀:仁义道德,随顺亲友,秉性正直,心地善良。这是四摄法的精华。佛菩萨要利益众生,也要通过这些善巧方便,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些清净的人规法。
“诸位弟子切莫忘”,法王如意宝提醒我们,诸位弟子不要忘记这些。这些仁义道德、人品、为人处世的方法,是学佛、修行的基础。我经常给大家讲,就是认真和老实!我们现在修行精进不起来,有问题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也在学,也在修,也在闻法,也在思维,但就是不认真,不老实。不管是在发心的时候,还是在做事情的时候都是这样。
佛法里讲,这是一种疑惑。我们还没有断疑惑,总是半信半疑、三心二意,不是一心一意、死心塌地。我们现在虽然每天都在做课、闻法,但是没有做到认真和老实。其实认真和老实就是人品,就是人道。如果你不认真、不老实的话,不用说出世间,不用说佛法,连世间的这些暂时的事情都做不好。所以说学佛修行就是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脚踏实地。这个真的很重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你们现在虽然都发心、发愿、发誓了,要学修大圆满法,要学修我们这个传承,但是好多人都不是脚踏实地,都不是一心一意。
以前净空法师依止李炳南老师的时候,李炳南老师给净空法师提出了四个条件,这是有道理的。刚开始李炳南老师并没有收净空法师为徒,后来经净空法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最后李炳南老师说,若是你真心想跟我学修,有四个条件:第一、从今天起,再也不能听其他任何一位法师、大德、居士讲经说法和开示,只能听我的;第二、从今以后看任何书,都必须要经过我的允许,否则,不准看其它任何书;第三、以前所学的那些,统统都要放下;第四、依止我最少学五年。净空法师刚开始觉得这种要求很过分,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就下决心依止李炳南老师了。净空法师说,自己后来明白了很多,越学越清楚李炳南老师为什么这样要求他。五年以后,净空法师又自愿增加了五年,一共依止了李炳南老师十年。在此期间,净空法师没有听过其他任何一位大德高僧的讲经说法。十年以后,李炳南老师告诉他,现在可以听其他的开示了,也可以看其他的书,不管是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不管是佛教的还是外道的,包括可以听那些天魔外道讲的,都可以看。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净空法师已经有定力了,脚跟站稳了,不会受任何影响了。
修行上有一定定力的时候可以听,可以看。李炳南老师不是分别,也不是嫉妒。如果你东学西学的,最后什么也学不到;如果你东跑西跑的,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你们现在在修行的道路上,脚跟还没有站稳,就去接触更多的人,接触更多的法,会受影响的。你们没有智慧,还不会分辨什么是邪,什么是正;什么是清净,什么是污染;什么是觉悟,什么是迷惑。我给大家讲过,你在没有开悟、证悟,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没有资格评价别人,说别人的是非。你怎么能分辨,怎么能知道他是好还是坏,是善还是恶,是邪的还是正呢?
其实在人当中,包括在修行人当中都有这样几种情况:外熟内不熟,内熟外不熟,外熟内熟,内不熟外也不熟。内熟外不熟、外熟内不熟,这两种人轻易无法分辨,一般人没有这个分辨能力。所以,如果你想学、想修,想解脱、想成佛的话,就要一门深入,就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成就,否则就是我经常说的“不老实”,是不可能成就的。
如果不老实,都是自己的损失。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还不珍惜,还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浪费光阴!众生真是太可怜了,太可惜了,愚痴颠倒,不分真假。东学西学、东跑西颠,这种半信半疑、三心二意的人,什么也得不到,不会…
《《胜利道歌》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