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样的情况下你没有必要顾虑那么多,不用怕盗法什么的。你可以先看看、学学,研究研究,然后再皈依上师、接受传承,然后再实际修也可以。
同修道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吗?这算是执着吗?
答:同修道友,在修行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相互之间应该帮助,这都是允许的,也可以说是必须的。在其他的方面,最好不要有世间上的这些瓜葛来往。这样不好,慢慢也会变成修行的障碍。在对修行没有障碍的情况下,也可以来往,但是这个很难把握。人都有习性,都有不好的习惯,来往得多了,互相很难合得起来,所以就少来往。主要是修行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修行上需要帮助,就要帮。
互相帮助的过程中,若你没有放下,那都是执著。若是放下了,都不是执著。
求来的福报为什么是债呢?为什么将来要加倍地还呢?
答:你有所求,这个求本身就是一种贪。有贪就不能解脱,就要继续轮回。轮回的因就是贪,贪着于世间法就要轮回。轮回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就是一个圆圈。你在求这些福报的过程中,又种下了很多的恶因,结下了无数的恶缘,所以将来要加倍地感受这些果报,加倍地偿还。
供养给土地公等神位的食物还可以吃吗?
答:这是已经施舍出去的,最好不吃。
为了使对方高兴,不生嗔心,作为一名学佛者,有时违心地对众生说些漂亮话、奉承话,算是“绮语”还是“爱语”呢?
答: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你是真心为了对方,为了他人,为了众生,你说这些话了,对众生有利、有帮助,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说。如果你心里夹杂着私心、贪心等烦恼,那就不行了。
给亡灵做超拔是救度众生吗?
答:也算救度众生。救度众生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功德回向,也是救度众生,也是帮助众生,但是不能说是究竟的。真正的救度众生就是转*轮,通过这样的方式救度众生才是最究竟的。
我们日常吃的食品可以用来供护法吗?还是必须要单独准备?
答:这个能单独准备是最好的。若是没有这个条件或是不方便的情况下,你就用平常吃的那些食品也行,但是最好挑干净的,挑好一点的。
洗澡的时候,金刚结用摘下来吗?脏了可以洗吗?可以挂装饰品吗?
答:洗澡的时候,若是怕弄湿了,可以拿下来,但不是必须要拿下来。脏了也可以洗,喜欢挂装饰品也可以挂,这都没有什么关系。
做火施的时候,用一般的塔香代替食子,有过失吗?
答:这没有什么过失,但是这样做火施不太如法。一般的塔香和食子,它们里面的成分不一样。若是烧塔香的话,它里面的成分不是很全,作用肯定不会很大。所以最好烧火施专用的食子。
在家人可以收出家人给的东西吗?
答:如果这个东西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自己愿意送,那就可以送了。如果是属于僧众、僧团的,那就必须要经过僧众、僧团的允许,才可以。
以前在喇荣开法会的时候,有些在家居士特地回家做饭、吃饭不方便,法王想让他们也和出家人一起吃饭,但是怕他们有罪过,于是就先问僧众同不同意。僧众都同意的情况下,法王才让他们受用斋物的。但一般居士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这些,这些都是属于信财与亡财,很难担当起的。
修加行时,一定要按照《开显解脱道》来观吗?
答:《开显解脱道》里所讲的就是这些加行——四外加行、五内加行的内容。但是《开显解脱道》的词句是非常简要的,刚开始就靠这个仪轨思维观修,那肯定是有困难的。先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那些书多看看,每个加行里所讲的内容都一定要弄明白,一定要掌握,然后再以《开显解脱道》来思维观修,那就没有问题了。
修加行的时候,也不是必须要念《开显解脱道》。平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思维观修这些加行的内容、含义。但是在座上静修的时候,最好按照《开显解脱道》的仪轨来思维观想,这样的话更好一些,这是有传承的。
为什么佛不允许众生搞神通,但有时候还示现神通呢?
答:佛度化众生,不可能以神通来度化。为什么呢?搞神通只能增加烦恼,不能断除烦恼,所以佛不允许搞神通。佛虽然有时候也显示神通,但这是为了救度那些外道。那些外道都有神通,佛若是不给他们显示神通,他们不服气。佛的神通比他们的神通高了,他们心里服气了,就开始学佛了。为了引导这样的众生,在特殊的情况下,佛会显示神通。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佛是不会显示神通的,否则对众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如果你执着于这些,就是着魔了。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不要搞神通,不能相信神通,容易走火入魔,不会有好的结果。
要相信佛,要相信因果。佛讲的三世因果里面,都说得一清二楚了。佛讲的这么全面,这么究竟圆满,不仅仅是说这些因缘,而且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了缘、了债、了生死的方法都教给我们了。我们应该以佛法来纠正自己,不要搞这些神通。
会供日受持八关斋戒了,会供的时候是否还可以吃会供品?
答:这都是要当做甘露、甘露丸来受用的。你不能当做食品、饮料来吃喝,那是不行的。
受用加持品、供品的时候,不是要分很多,也不是要吃饱,这是一种表示。饮料代表智慧,供品代表方便,实际上就是佛的方便与智慧融入自己的相续,使自己得到了和佛无二的成就。你通过这种仪式、这种表示来提起这种念,达到这种境界,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很多修行人不敢接受别人的布施,怕消耗自己的福报,怕背业。接受别人的布施,会消耗福报,会背业吗?
答:接受别人的布施,不一定就是消耗福报,主要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若是你能发一个慈悲心,不会受不好的影响。你接受他的布施,对他来说,你也是个布施的对境,也是一种福田。你能当他的福田,也是好事。
若是你不能发心发愿,怕背业,认为我还是不接受的好,那么你不接受布施也是一种自私。“我不能造业啊,我将来要下地狱啊。”表面上虽然在断恶行善,实际上都是自私自利。
你的心到位了,真正能为了利益众生而造业,这也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功德。不敢造业,怕自己背业,那是自私。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作为大悲商主的时候,杀死短矛黑人,圆满了四十劫的福德。
其实境界也是在一层层的证悟中提升的。对空性的了解也是,从有到没有,没有到有,最后才是真有。现在我们的“有”叫执着。先从有到没有,从没有到有,才是真正的成就。
修火施仪轨后,如何处理燃烧后的咒轮灰末和食子灰末?
答:方便的话,把它们放在干净的地方是最好的,这也是对众生的一种恭敬。如果不方便,在厨房处理也可以,不用太执著这些。
修加行就是反复看上师开示的视频吗?
答:看视频、看书,这都是属于是闻,“闻思修”嘛,还要有思维和修行。智慧分三种,有闻慧、思慧、修慧。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如果仅仅是听闻,而没有真正的思维和修行是不行的。
听闻开示的时候,要抓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一定要记住,然后再去反复地思维。通过各种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思维,你就会明白得更多,感受得更深,然后再去修。修是什么?把佛法里讲的道理落实在生活中、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去感受、去体会。通过在对境中的修炼,这种正念才能在相续中会根深蒂固,任何时候都不动摇。那个时候,你才真正生起定解了。
佛讲的这些知识,用心去体会、感受,才能变成你自己的智慧。你没有用心的去体会、去感受的时候,还不是你的东西。
《学修问答(汇集十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