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五篇 不灭虹身 第三章 正法全扬佛经译▪P6

  ..续本文上一页

  “两位使者,你们先走,先回桑耶寺去,我马上跟着就来。”

  使者就赶紧先返回桑耶寺,向大王报告。但他们还没有回到桑耶寺的时候,南开宁波已经到达桑耶寺了。

  大家看到南开宁波前来,觉得十分惊奇,就赶快迎请他进入宫中,来到大王病榻之前。

  南开宁波叩问赤松德赞大王说:“大王!您的病情现在如何

  ”

  藏王回答说:“我现在的病情看来十分严重,大概会有生命危险吧。比丘!你是不是有办法能够帮我治疗呢

  ”

  南开宁波说:“我观察过缘起,应该有办法帮您治疗。我想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你需要什么

  只管向我明说,请你马上帮我治病。”

  “不需要其他东西,只要设置一座坛城就好了。”

  于是,南开宁波就在桑耶寺中设了一座坛城,并在此修持瑜伽密行。

  他刚开始修法的时候,藏王的病情马上逐渐变好。这时,南开宁波就问大王说:“现在感觉如何

  ”

  “已经感觉好些了。”

  当南开宁波的瑜伽密法修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他又向藏王问道:“此刻感觉如何

  ”

  “现在身体感觉十分的轻松。”

  南开宁波就说:“现在已经为藏王补足、圆满了身业所毁坏的誓句三昧耶。”

  当修法逐渐进行,南开宁波也将坛城的供养食物,供到三分之二的时候,藏王忽然打了喷嚏,直说身体好像已经痊愈了。南开宁波就说:“现在已经为大王补足语业的誓句三昧耶。”等整个坛城的供品供完,本尊完全受用了坛城的物品之后。有人就问藏王说:“是不是感到完全安好了

  ”

  “身心没有感觉到什么不舒服,只是眼睛有点热。”

  此时,南开宁波为了满足藏王心的誓句三昧耶,就将全部的酸奶与葡萄全部供完。导师南开宁波将坛城中的食物,修持供养,并受用完毕之后,藏王身、语、意的誓句三昧耶都已经得到完全的清净。

  这时,藏王说:“病了这么久,一直都没有好好地洗过头,现在需要洗个头来使身体舒适一下。”

  这时侍臣们赶紧阻止说:“大王!您的身体才刚好,而且太阳都已经快下山了,现在洗头并不适当。”

  南开宁波说:“没有关系,大王你可以洗头。”

  于是南开宁波就加持了降香木所做的金刚橛钉,钉在光影交界之处,不让太阳下山。这时南开宁波说:“大王,您可以开始洗头了。”

  于是大王十分欢喜地开始洗头,当大王舒适地洗完头后,南开宁波就问道:“大王!您是不是已经把头洗好了

  ”

  “现在头发已经洗好。”

  南开宁波就说:“现在正是大家将牲畜赶回家里的时候了。”就把降香木的金刚撅钉拔起。接着一下子,太阳就下山,天也就暗了。

  南开宁波示现了不可思议的神通,使藏王十分敬服,就向南开宁波献上白狼皮所制的斗篷,这白狼皮的斗篷上面,还缝着庄严的锦缎做表饰。

  南开宁波译师又翻译了《语论经五续》、《秽迹金刚续》、《文殊密续》、《黑宝盒续》、《尸死密续》、《心密续》等等这些经续。

  而沙河尔瓦嘉德瓦大学者,译师嘎哇巴则、拉奇达翻译了《入菩萨行论》等。

  而大班智达班玛嘎拉、嘉纳嘎尔巴、萨尔嘉德瓦,译师嘎哇巴则、觉绕鲁义尖参、香依西德等人,翻译了《中观三论》及其注解。

  而释迦僧哈、扎迦华尔玛、争纳米札、西日那兰扎菩提,译僧依西德,翻译了《弥勒五部经》及其注解、《地五部》等许多的论。

  而争纳米札、西日那兰札菩提、大学者达纳西拉,大翻译家毗卢遮那等,开始了三百部《大毗婆沙论》的翻译,但是,这部大毗婆沙论并没有翻译完,梵文原稿还存在桑耶寺的书库里面,为现世及后代的班智达留下比较的原稿。后来又翻译了《欢喜金刚续》、《极乐本尊十万续》、《时轮本一万二千续》、《钉尊布达尧达玛十万续》、《金刚布续觉悟三百部》等等,该续尚有繁部还未译成,至今尚留在龙宫当中,这部经典的前头已被火焚烧,而且没有终结。所以,所翻译而成的只是无头无尾的中间部分。部分的显密经续不只在印度已经完全绝迹,而西藏的译本也有些不大完整。此外又翻译了无数的医学、数学等等的著作。

  中国藏传佛教自初传以来,即受到汉地佛教极大的影响,在松赞干布时代有大天寿和尚在藏弘法,文成公主也支持了不少汉地僧人的活动。赤德祖赞时期金城公主带入了一些汉僧。赤德祖赞晚年曾派桑喜到汉地请高僧取佛经,而第一次禁佛运动中也有汉僧被驱逐等事情。

  在菩提萨埵(寂护)第一次到西藏传授受挫返回印度后不久,赤松德赞派出了以巴

  赛囊为首的几个佛教徒到唐朝去请佛法。据“巴协”记载赛囊到唐朝以后,受到唐朝皇帝的款待,最后请到佛法,带着大唐赠送的大量佛经和给赞普王臣的礼物回到了西藏。另外西藏曾一直请求汉地派遣善于讲说经典的沙门前往雪域,因此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大唐从长安派遣了良绣、文素二位僧侣前往,并规定每两年更换一次的制度。

  而在大唐和吐蕃西藏长期和战不定的状况下,西藏也曾将许多汉僧送到西藏去。而吐蕃军在战争中,也十分注意汉族僧人,而将之送至西藏。另外,自建中二年吐蕃攻陷沙州敦煌之后,佛教更从敦煌源源不断地流入西藏。所以在敦煌汉文写卷中,有多处记载西藏赞普召请敦煌地区的汉族僧人到西藏,并传布佛教的事情。

  而有些汉族僧人也受到极大的尊仰,而被尊封为僧统或国师。如唐康军史吴绪芝之子吴和尚就被封为吴僧统,而且被赞为:“圣神赞普,虔奉真如,诏临和尚,愿为国师,黄金百镒,驵使亲驰,空王志理,浩然卓奇。自通唐化,荐福明时,司空奉国,固请我师。愿谈唯识,助化旌麾,星霜不换,已至无衣。”

  从松赞干布起,汉族僧人有的在西藏讲经,有的帮助藏人译经。而且在藏族译师中,有一些人对于汉文也很精通,他们互相配合起来,将汉文佛经翻译为藏文。当时汉藏合作译经的广泛程度,可以从敦煌藏文佛经写卷上,写经人、校对人的署名为汉藏人名错杂排列的现象中得到证实。而讲经方面,汉族僧人主要弘扬禅宗教法。

  在赤松德赞晚年,汉地佛教在西藏很有力量,他们主要以摩诃衍为代表。摩诃衍是在西藏占领沙州之后,在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应赞普赤松德赞的召请到拉萨去讲经的。他在西藏很受重视,赤松德赞的王妃没卢氏及姨母甲玛为首的贵族妇女三十多人跟他受戒,出家成为比丘尼。此外,还有一些跟随他出家的藏族僧人。当时西藏的修行人大多倾向摩诃衍的教法。

  而寂护在甲子木鼠年,也就是唐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由于堕马摔伤而死,传说他临死前,曾告诉藏王说:“将来西藏佛法将分成两派,互相争论,我有一个弟子,名叫莲花戒,到时请他来西藏,即可平息争论。”他死后,桑耶寺的方丈法位由意希旺波继承,但未久引退,由巴

  拜扬接续。拜扬的声望远逊于寂护,因此,汉地佛教的教法又进一步的弘扬。但印度佛教得到巴

  赛囊等人的支持,力量也不小。两派之间相持不下,结果巴

  赛囊等人跑到南方去闭关静坐。

  汉地佛教与印度佛教的争论愈演愈烈,迫使赤松德赞不得不下决心来解决佛教内部的这场斗争。他三次下令要巴

  赛囊回来。巴

  赛囊回来后,告诉藏王说:“寂护大师的遗嘱尚存在库中,大王何必召我回来呢

  ”这时赤松德赞忽然想起寂扩大师的话,遂派人去印度迎请寂护的亲传门徒莲花戒(Kamalashīla)到西藏来。莲花戒是当时印度杰出的佛教大德,同时也因为为寂护的著作作过注释而十分著名。

  莲花戒到达西藏后,由赤松德赞主持,召集莲花戒所代表的印度佛教和摩诃衍代表的汉地佛教在桑耶寺发菩提心殿举行辩论,赤松德赞亲临主持。

  当时,摩诃衍等二人在大王右侧,而莲花戒等三十余人在王的左侧,这场辩论传说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年之久,从唐贞元八年(大约公元792年)至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他们按照印度的习惯,在辩论者中间布置花环,规定最后由失败者向对方献上花环,然后离开西藏。他们反复辩难,摩诃衍曾占上风,但在许多因缘之下,终归失败,最后向莲花戒献上花环,返回敦煌。

  于是赤松德赞下令藏人不得修习禅宗,但事实上禅宗在西藏并未断绝,却深入在修行者心中,深深地影响着大圆满的教法。

  像七觉士中的玛

  仁钦乔、娘定僧埃等即深受禅法影响,而莲师二十五弟子中的南开宁波(虚空藏),同时也深受他的禅宗导师曼和尚的教诲,而将他推荐给当时沙州的都元帅尚乞儿心。而摩诃衍回到敦煌沙州后,依然在藏人的社会中被尊为大德而受到崇仰。

  因此,禅似乎在拉萨受到压制,但却在西藏的其他地方继续融入西藏的教法中,尤其化入了大圆满的血脉中。这或许可以说是莲华生大士与达摩祖师在西藏的相遇吧!

  在桑耶寺中,弥勒殿是恒常听经的地方。而在翻译数学及医学的地方则是东门的文殊殿当中。

  从汉地来的哈拉那苞法师、摩诃衍那和苏札、摩诃拉札大和尚、摩诃德瓦等和尚,以及译师布杰赞普西拉等等,也一起做了许多的翻译工作。

  由西藏的四位学者参与,翻译有关占卜的书籍。这些占卜的书籍,在过去的前译版是文成公主翻译的,其余的部分由邦金喇嘛翻译。而后译版则是由赤德祖丹王邀请布杰赞普普西拉翻译。汉地的占卜共有十八部,还没有翻译完成的部分,现在把它补译完成。中译版部分做三部分,外续、内续和密续、再密心续等等满一部的经续。过去未曾译完的,由此再翻译,《明照母子五部》、《九种树部》等揭密部及《梵天四续》等许多部典籍,以及三十五章经里面所说的,全部译成藏文。

  这时,班智达和译师们,及由大臣桂氏供养的众学者,莫不谈论着显宗、密宗,切磋着数学和医学。

  乌杖那国的莲华生大士,对从汉地来的班智达们说:“汉地文殊菩萨圣地的五台山,五座台上的个个名称都不相同,请你们为我宣讲一番。”

  导师哈拉那苞说:…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五篇 不灭虹身 第三章 正法全扬佛经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