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家说。自己没证得,如是信了,这是信位菩萨,而后向别人宣传,说一切诸法毕竟无我,了达诸法无我。一切大乘经典都如是说,在这个无我当中,我们自己观想的时候,这是我执,不执着我;我见,我所见到的一切问题,不假我自己的我见来看一切问题,达到没有我见的来认识一切诸法。你认识吗?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一切诸法皆空。没有行,也没有修道成道了,也没有什么方所,也没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是讲一切法皆空的。乃至于为说一十八空等,一切法都空,没有生死涅槃。这十八空,讲下文会讲的。生死涅槃是相对的,一切诸法皆无。为什么?没有定实的体相而可得。
又复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都是幻化的不实的。一切诸法像水中月亮一样,水中的月亮不是真的,那是影子,这个大家都懂得。一切诸法像镜里头相,照的相一样。如干闼婆城,其他都容易懂,干闼婆城,八部鬼神众有干闼婆鬼神,这个是随时现随时没有。如果你要在山东,山东有个崂山,离青岛六十华哩,我们到那个崂山,在太阳没出将要出之前,站在崂山的顶上看东海,看海里头,这时候海里头影像像一个城市一样的。如果天气很清明,你有时候看见就跟咱们人间一样,那里头行住坐好多人走的干什么的完全有。太阳刚一出,没有了。干闼婆城是没有的,只是一个影像。如干闼婆城,就形容着没有,空的。但是它有时候现那影子,在崂山很多人跑到崂山顶上看海市蜃楼,那叫海市蜃楼,在我们佛经上讲就是干闼婆城。八部鬼神众有干闼婆,那是祂的城,祂的城根本是没有的,但是祂现影子。还有一个空谷,你到山谷里喊一声,那互相的音声就响,容貌没有。如阳焰,如水上的泡。如露,太阳一出就干了。如灯,如目“目+壹”,如梦,如电,如云,形容词,都是空的,形容空的义。
拿这个比喻我们的烦恼生死,有吗?空的。但是我们众生空不了,那烦恼来了,睡不着觉,吃不下去饭,他不空。为什么空不了呢?他不认得,就是执着。水上的泡,露水、电,眼里的空华,像睡觉作梦,作梦能是真实的吗?但是凡夫执着,他要做个好梦,他会高兴一天;要做一个恶梦,他两三天都过不去。本来没有,这叫妄执。所以这样来看烦恼、来看生死。我们的性体,自性的本体,没有烦恼,也没有生死,在那个性体当中它不存在的。就是咱们人的一个寿命,佛给我们讲的让你修观,说假的,在你生老病死现前之后,你能够把它断成是假的,你就减轻痛苦了。但是我们修不到,但是它事实就是假的,真的是不坏的。每个人都认为我们身体是真的,但是它是坏的。当父母生下来很小,咱们变变变老了,老了灭了,灭了没有了,咱们是这样来认识的。但是消灭的是你形相,而不是你的心性。你要对你的烦恼生死,没有实体,假象,实体是不坏的。你想求得长寿,不可得,得不到。你要达到不生了,也就没有灭了,不生实在也没有灭。体性是寂静的,这个咱们没证得。没有证得,咱们明白。怎么明白了呢?佛教授我们的明白。佛说生死即涅槃,你在生死当中你认得到,你可以舍掉生死,证得涅槃。因为这个生死是假的,你要把它当成假的,认得它是假的,你就可以有道了,就修得道了。这个是完全讲空义的,地藏王菩萨跟我们说空,空就先从这些个观。这一切事物,生死也好,涅槃也好,一切法没有个真实的,没有一定的,这个相是假相。为什么?真的就不变了。咱们每位都是,都在变,变变没有了,消失了,死亡了。烦恼、生死、涅槃,假名而已。
【如此所说能破一切诸见。损自身心执着想故。得离怯弱。】
地藏菩萨跟我们说,你要把你的见,见者就是看问题的看法,能见见于所见,能见是你的性,所见是一切相,能见见于所见,对你的身体,对你的心,你的身心就是个执着而已,没有实体的。那我们现在有个肉体,这肉体是坏的,它会消失的,它不是永久的。当你十岁时候,你一两岁的时候死亡了,你九岁的时候都死亡了,十岁在。当你二十岁的时候,那十岁也没有了。这叫生灭法,这是我们的执着。要把这个执着破掉,破掉就破掉一切见,这是妄见。大家读到《楞严经》就知道了,十番显见那是显见性的。你这个身体的身心是执着,你执着它有,实际它没有。但是我们现在有个肉体,在他有肉体时候能够认识它必定消失,这是肯定的,一定要达到。达到什么呢?消灭掉了。为什么?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所以能离开这样的观点,要能够深入的话,你什么都看得破放得下了。这让你破见,是你执着这个妄见。
【复有众生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当知如来言说旨意者。所谓如来见彼一实境界故。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证彼法身常恒清凉不变等无量功德聚。复能了了见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而为无明闇染之所覆障。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如来于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第一义乐。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识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着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着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若广说者。如十八空。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离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及无能言说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
现在我们的心量不大,不大就说不敢这样的观照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死亡,乃至明知道也不承认。人人都知道死亡,要是到死亡的时候,你放不下也得放下,就说你执着也执着不成了,它消失了,应该这样来理解。不要生怯弱想,不要生长远想,勇猛的来观这些个问题毕竟灭,灭就是一定要死亡的。所以佛告诉我们生老病死,乃至于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求不得,这八种是苦难。你如果要看破了、要认识它了,它是随真而起的,从虚妄虚假当中,你在这里头认识一个不生不灭的、不变不异的、真实的,就是我们的性。这些叫达到咱们前文所说的,现在地藏菩萨教授我们的一实境界。这个一实境界的法,它是离开生死的;生老病死苦,乃至于八苦,没有这些东西。这是我们本具性体,这是我们的法身清净的,跟佛跟地藏菩萨没有两样,无二无别,在诸佛菩萨是功德,在我们众生是烦恼。
同时你这样观照了知你的真性,每个众生都具足有真性,就在众生身体当中,也不离开身体。你在身体找你的真性,没有,你那个心是识是妄,不是真的,但是它具足有,真心遍一切处。如果我们没有佛的这个知见,没有佛的这个真分,我们就成不了佛了。我们跟佛无二无别,能成佛,现在就这些烦恼给你障住了。
同时你要见到一切众生身中,都有如来的真实微妙的清净功德,那是本具的。如来是从事修发现它、发明它,本具的,事修跟本具的合而为一,就把那一些无明痴暗所有障碍都洗干净了。假使我们身上衣服上有一些脏的东西,你洗一遍洗不干净,洗两遍洗不干净,洗三遍那就洗干净了。这说我们的本性说我们的性体,不是这个肉体,没有生老病死,也没有苦;当然没苦也没有乐,没有一切相对法,与佛是无二无别的。
这一段文章地藏菩萨跟我们讲众生都能成佛,只要你肯修,肯依照地藏菩萨教导,就是他所教授我们的方法和前文所讲的一实境界,你去体会;如果能悟得一实境界了,那是离开生老病死的。生老病死是假相,不是真实的。这种功夫不管你会修也好,不会修也好,你平时要这样想。当你最痛苦的时候,你把你的心能感觉痛苦的这个感觉,跟你身体所受的痛苦的苦,你试验把它分离一下。在《楞严经》上教授我们的,我们有个能感觉的感觉,觉到肉体所受的痛苦,能感觉的这个觉,觉得身体所受痛苦,这个能感觉的觉不痛,它觉得受痛苦。我同时这样想,我们在医院里头住院的时候,逢开刀的手术,医生跟你先打麻药针,把你神经麻住了,他开刀干什么,你没有感觉也没有痛苦;等麻药过去了,你可感觉痛苦了。要不打麻药,你自己能控制你的心,你把你的心跟你的肉体分开。这得要很长的时间功夫,不是我这么一说,你一学就做得到的。当你这个感觉的力量产生力度了,很大,不要打麻药针,你看到肉体跟你没关系。
这是一个心力的问题,历史上这类的人物很多。大家看看那关云长刮骨疗毒,华陀把他肉划开,拿刀子在那骨头上刮,那声音听见的人闻到那个声音都吓得不得了,关公还在下象棋,没事情。说他心力很强,心降伏住他的身了。当我们最痛苦时候,你让你这个心跟那个身分家,就心跟身两回事情。所以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有觉觉痛,无痛痛觉”,你有个感觉感觉痛,但这个痛痛不到你感觉上去。但是我们这个力量不够,所以要那医生打个麻药针。有没有不打麻药针的?我们有个老和尚到医院开刀时候,他就不准医生打麻药针。医生说:你会痛昏过去。他说:我不痛,你刮好了。这要一种功夫,不是一天两天的。当你修的时候,把你这个精神跟物质两个分开,你这肉体是物质,你精神不是物质,这个效果会产生的。我就试验过,我也产生过。你看我们的祖师这类事情很多了,修道者他能使它分离。
你要得着这种义乐了。如来于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一切苦难,同获法身第一义乐。那不是肉体了,刚才我们讲的是肉体,这个法身没有分别,没有杂念。人要到了无分别无杂念的时候,纯净一心的时候,把你虚妄的想都不起了,能止于一切念,这叫与道相应。修行的时候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说你的意识形态跟你的心分开了。
但是一切众…
《占察善恶业报经 1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