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5▪P3

  ..续本文上一页生常乐分别取着诸法。佛证得的常乐我净,我们众生是分别,对于常乐分别取着一切法,这是颠倒妄想。为什么他要取着呢?因为颠倒妄想执着不舍,你就受生死苦。诸佛如来断了,断了时候没有分别相,说他常乐我净,他把这个分别执着的想给断了,这得靠修行力量。就是我刚才说的你长时如实修,使心跟你这个肉体让它分开,不被肉体所束缚,这种境界你渐渐就能得到。这个束缚就是执着,你认这个肉体为我。你假使离开这肉体,它不是我。不是你,你有什么痛苦跟你不相干。这种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是放下了,没有执着、没有固执了。

  地藏菩萨在这段文章教授我们,毕竟体空无所有。究竟说来,我们这个心的本体当中,不是肉体,一切皆是空的,世间法是空的,出世间法也是空的,毕竟体空,一切无所有。若广说起来,在经上经常说空一共有十八种空。我这个地方不详细讲了,只跟大家说个名词。这些境界相显现的境界相都是空的,内空外空,内外都是空,这个肉体全是空的,内心的五脏六腑空的,外头的色身也是空的。不空,不空就不坏,不坏就不消灭。你这肉体毕竟要死亡,人人都如是。内的身心,外的世界,整个的世界都在变化。你的身心空的,外头的世界形相是空的,就是这个空也是空的,把这个空也空掉;然后这个空再进一步叫大空,大空再进一步叫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再进叫无为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的,无法,一切法都没有。为什么?空的。有法,一切有的法也空的,有为法、无为法全是空的,一共十八种,这样显示若广说的十八空。这十八空意义很多,单讲空的一部书,单有这个经。

  这样显示着一切诸法都不离开菩提体,一切法的建立是依着菩提的。咱们发菩提心那是整体,一切法都不离开一切菩提。为什么说空?显示菩提。菩提是什么呢?觉,就是觉悟的觉。发菩提心就是你发一个明白觉悟的心,叫发菩提心。菩提的翻译就是觉悟的觉,觉就是明白。什么是菩提的体?这个不是有,不是有就是空了、就是无了。不是空,不是无。非有非非有,把有非有也不对,是非非有。非无也不对,非非无。有无俱也加个非字,非有无俱。说一不可以,非一。说异也不可以,非异。把这个非一又加个非遣除,非一也不对,非异也不对,非非有,非非异。那一跟异俱该是对吧?一异俱也是非。乃至毕竟无有。这显示这个空的含义,这都是解释空的。没有相可得,没有形可得,举心动念全是空的。非,无一切相,把这一切非了,这才是菩提的体。

  咱们前头讲一实境界,这是显示什么?一实境界,这就是一实境界。但是这个还不是一实境界,必须心跟它契合。但有言说,这言说表达不出来的,用言说表达都没有实在意义,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因为这个自心清净的,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一切相。那有没有相呢?这叫如来藏,如来藏含藏着一切诸法,藏含一切法,不论如来的一切净法。这个体,如来藏性的本体说有说无都是戏论。为什么?无分别。一起心动念,一有了分别了就不是了。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是你心领。说是开悟了,心领神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言语表达不出来。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用言语表达的不是真实的,而是形容而已。菩提是离一切相的。

  离一切相者,所谓不依言说取。若以言来取这个菩提相,取不到,言说没有实义的。以菩提的法里头,没有言说相,没有受者相,能言说的没有,所言说的没有。心里的意念没有,依心里的意念而知的,是假的,不是真的。菩提法没有能取,也没有所取,没有自,没有他。凡是分别对待,都不是。要是有分别想,那是虚伪的,与心与菩提不相应。简单说,菩提的体离一切相、离一切言说,以言说去取菩提的体不对,一切相取菩提的体不对,以你心念觉知不对,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让你观的时候,意念的观。这个观的时候,不是起心动念。到了无心的时候,无心,这个在我们禅宗的意思,就是解释这个心里头心心相契,在我们这个言语道断,心里思想处没有,心行处灭。所以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言说表达的给你显示,而不是言说。说心,说心这个心不是心,是指法的意思。就像我们口里说火,说火不是火,若是火把你嘴巴就烧了,说水也不是水,是表达一个言语意思。

  【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

  像这种说法,如是学说根器钝的众生能解吗?不能解了。地藏王菩萨说要像我这种说法,那些钝根的众生他不能理解。也不能理解如来的法身,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法空。什么是如来的无上的法身呢?空。这个空可不是顽空,不是咱们看这房间里空间的空,不是那空,而是法空。空,简单说,你不要执着就对了,什么都不执着。我们经常说放下看破,你看破了放下了那就自在了,看破放下就自在了。钝根众生是没办法理解的,不能理解。这是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要想得个什么,求一个有什么;没有。

  这样的,那个心力不强的众生,心力不强就怯弱;怯弱,菩提心发不起来。这样什么都没有了,我修什么?那还有什么?既没有烦恼,也没有涅槃,也没有生死,也没有什么,那不是断灭想了吗?它又不是断灭。如果作断灭想、作增加想,增灭两个都不可以。这个下文地藏菩萨还自己做解释。

  【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所说的如来法身不空,自性不空。如来法身不空,去一切执着相。如果你要把如来法身执成有,那完全错误了,它是不空不有。非空非色见如来,不是空也不是有相的色相,这样来看佛,那不空就有真实体了。如来法身不空有真实体,什么是如来法身真实体呢?无量清净功德,这就是如来法身体无量的清净功德。清净功德是什么样子呢?从无始来圆满的,自然圆满的,不是修,也不是造作的,这就指法身。一切众生身中都具足,不变不异,在诸佛菩萨不增,在一切众生不减。不是在众生的法身跟诸佛的法身中间,还有个变异不同的形相。没有,法身没形相的。众生是本具的,诸佛把本具的修成了是修得的,众生的本具的迷了并没有失掉,人人都具足法身,人人都能成佛。如果你失掉了,你成不了佛了。无失无得,失也失不掉,得也得不着,只可默契,不可言传,用语言表达表达不出来。禅宗历代祖师只能默契,都是默契的,这叫素法身;素法身没有修得的,功德本具的,但是修显的法身不同了。

  【如是等说。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因为说到本具的,这叫安慰说。地藏菩萨说这种说法把众生那个怯弱心除掉,知道自己能成佛,知道自己本具有佛性,那个佛性与佛无二无别。我们经常说灵性,尤其在我们出家人,他并没经过怎么样学习,而他所了解的一般人所不能了解。我们所说的开悟,这开悟有大悟、有小悟,有些过去所学的宿习,过去他修过习过就叫宿习,遇着因缘了它又显现了,自然显现。有些学了几十年,他没学习他全都会,学几十年了还不如他没学习的。但是要加了他前生,那就不知道了。你要知道他前生、无量生,他早修习过了。因此这个来说,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不明显,不明显而他表现出来的。

  像有些修道者,他没经过世间法的学习,而且他全都明了。例如我有个老道友叫寿冶老和尚,我们在美国住。他回来,回到五台山见他一个老道友,这个老和尚也圆寂了。他这个老道友就跟他说:寿冶,你哪天到的上海,什么时间到的,上海哪些人去接你的飞机,我都看见了。寿冶说:你怎么看见的?他说:我就心看见的。但是你什么时候下的飞机,哪几个道友去接你。他说的完全对,但是他在五台山。他这就叫通了。这个老和尚已经圆寂了,说没关系。如果他在时候,你说,有很多人去找他麻烦了,他已经不在了。他知道很多的事物,知道,知道是体,明白又怎么样?知道了又怎么样?没有用,不起用,不产生妙用。能到像大菩萨产生妙用的时候,妙用就是他利益众生能产生妙用。这个光是能知,内知,而不能发生作用,还没修成,就是还没修好。要是能起作用,那就修成了,能产生妙用,妙用就是利益众生的事。

  【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

  地藏菩萨跟坚净信菩萨说,要是那个愚痴众生,执着不舍的那些众生,他的心对着无上道的时候,对如来的法身,他本来具足的。但是由于他坚持愚痴,他不相信。他不相信这个德身法身不假修作的,这显现了之后还是原来的,并不因诸佛修成佛了就增加了一分,没有;也不是众生没修就减少了,没有;修也是平等,不修也是平等,一个现,一个不现。这叫什么?无所得,但是得后而无所得。咱们的是根本没得,本具的迷了,现在无修,它没显现。那该丢了吧?没丢,永远存在,遍性的。在这种假使说把如来的法身非修非作的相,起无所得而生怯弱,或计自然,认为它自然有的,自然就堕了邪知邪见了。这个圆满菩提证得之后并没有所得,因为无所得才能够无所不得。不是得这样,丢掉那样。圆满的得就叫无得,这才起到大用现前。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从证得体具足相而起的大用,大用是利益众生的事业,在这个时候自利利他都满足了。

  【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

  我所说的修行一切善法,这是说全部的《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王菩萨跟坚净信菩萨说,我前头所说的一切善法,满足增长,你把这些个善法满足了。增长的善法有…

《占察善恶业报经 1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